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行三国 >

第111章

霸行三国-第111章

小说: 霸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八万人才是出征的主力,当然,夺取河套这么大的事情,公孙续怎么可能会缺席呢?他已经在集结三万选锋军,还有五千亲兵卫也正在从辽东训练大营赶往幽州。

按理说,公孙续的这些安排应该是足够了,但是,公孙续行军,想来喜欢正奇并用,仅仅依靠正面对抗的优势去击败正占据河套的匈奴的话,这必定是一场恶战,到时候,公孙续这边的伤亡也必定不会是小数目。

所以,在于郭嘉,戏志才等军师集体商议过后,公孙续秘密下了一道命令,太史慈暂时去颜良的大营听命,但是,他究竟是去干什么的,没有几个人能知道,这是公孙续给的机会,一个能让太史慈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办好这些事情后,公孙续才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刘辩登基这件事情上,刘辩登基当然是大事,这是公孙续争取大义的关键所在,所以,公孙续也不得不小心应对,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续必须得小心董卓派人来捣乱。

幽州这边没有什么豪华的宫殿,也没有什么地方能满足一个皇帝行宫的要求,但是公孙续又不想劳民伤财,本来其他大臣是建议要在幽州选址重新建造一座宫殿的,所以,现在,公孙续跟他们有了分歧。

刘辩暂时居住在公孙续安排的公孙家的一座府邸中,刘辩的安全也是由公孙续负责,至于刘辩会见诸位大臣的地方则是一个普通的大堂。

这天,公孙续照例来到刘辩这里要跟刘辩商量一些事情,巧的是,诸位大臣也正好来到了这里要向刘辩建议建造宫殿的事情。

众人都在大堂中议论纷纷,公孙续来了后直接站到自己父亲身后,公孙瓒看了他一眼,对他点点头,同时,嘴角向其他大臣撇了撇,这意思是,这些人还在商议那些事情,公孙续中的意思是要公孙续今天不要像之前几次那么强硬,比毕竟这些都是老臣,面子还是要给的。

公孙续点点头表示明白,同时,公孙续又看向了卢植,卢植同样是对公孙续点点头,他也是在暗示公孙续今天不要跟自己这些人争辩什么。

看着卢植那双深邃的眼睛,公孙续其实明白卢植一直很纠结,一边是当朝皇帝,是他要效忠的对象,另外一边则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救了所有人性命的大功臣。

要是这两边闹出什么矛盾的话,卢植作为中间人是最难做人的,其实,卢植早就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他不想再困在这种朝堂的争斗中,但是现在刘辩确实太小了,如果这时候让卢植离开的话,卢植会深感愧疚,或许等到刘辩成年以后,卢植会离开也说不定。

没多久,刘辩走了进来,他第一眼就看到了低着头的公孙续,这么多人里面,刘辩最相信的就是公孙续,其实刘辩也清楚,像卢植,皇甫嵩这些老臣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们,确实不能给刘辩以希望,最多,他们也就能带来点安慰而已。

刘辩朝公孙续笑了笑,然后就走上了中间的主座,其他人分立两旁。刘辩看着众人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什么事情要上奏?“

本来,这句话应该是太监来向众人说的,但是,事出匆忙,幽州根本就没有太监,而且,在经历过宫廷政变以后,刘辩也对太监很反感,再加上民间一直相传是张让等人蒙蔽了皇帝,所以,刘辩决定不需要什么太监来服侍自己。

刘辩的话音刚落下,皇甫嵩就上前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上奏。”

众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皇甫嵩身上,刘辩也笑道:“爱卿有何事?”

“陛下已经要在幽州登基,可是幽州并没有行宫,如果如此匆匆登基的话,恐怕有失体统,臣建议即日建造宫殿。直至宫殿建造完成之时再登基也不迟。”皇甫嵩缓缓说道。

众人听了,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没等刘辩说话,公孙续就抢先发言道:“我反对,启禀陛下,现在幽并两州涌入大量流民,仅仅是安顿这些流民就掏空了国库,我们现在确实拿不出多余的钱财来建造宫殿。

而且,如果还没有登基就建造宫殿的话,岂不是显得很奢侈浪费,这样会让天下人对陛下的印象直线下降,如果有心人再那这件事情去宣传的话,只会对陛下更加不利。”

“骠骑将军言之有理,可是,如果连陛下都没有体面的居住的地方的话,那岂不是贻笑大方。”皇甫嵩接着问道。

“皇甫大人所言确实不无道理,只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就算有钱也不能这样浪费。”公孙续淡淡说道:“而且,难道真的就因为没有宫殿就不能登基吗?宫殿的修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因此耽误陛下登基的话,恐怕这只会给董卓这些叛逆有更多的时间混淆视听,我们等不起啊。”

看着两位大臣在争辩,刘辩生怕两人会伤了和气,于是,刘辩立马说道:“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只是,我们现在这个情况,更改脚踏实地,现在建造宫殿确实不合适。

诸位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公孙续将目光投向了卢植和公孙瓒,卢植叹口气,他明白吗,这时候,恐怕还得自己来做这和事佬了。

卢植拱手说道:“陛下,依臣看,这宫殿,确实是要建造的,但是,现在确实不是时候,登基的事情刻不容缓,天下百姓都在等着明主出现,若是陛下登基的晚了,人心恐怕会真的倒想董卓这逆贼这边。”

刘辩看见卢植当和事佬,于是他立马赞同道:“卢太傅之言深得我心,我也是这个意思。不知骠骑将军怎么说?”

公孙续听了立马回道:“臣同意太傅之言,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争取民心,所以登基是势在必行,至于宫殿的事情,臣建议缓个三五年都不是问题,而且,这样一来,天下人都能看到陛下简朴的一面,这对陛下的名声确实是有好处。”

刘辩点点头笑道:“好,这事情就这么办了,众位就不要在纠结了。还有没有其他事情,就一并说了吧。”

、、、、、、

第158章:计划出兵1

解决完这件具有争议性的事情以后,刘辩心中的那块石头才算是落下,要是公孙续跟那几个老臣真的起什么冲突的话,刘辩是绝对难以做人的。)。。

因此,当双方对建造宫殿的事情大成一致以后,刘辩才有这么一问,这意思很明显,有事情快点说,没事就赶紧撤了吧。

众人听力后议论纷纷,但是,确实没有什么要说的,这时候,公孙续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刘辩看到公孙续走出来,知道肯定是什么大事,于是说道:“骠骑将军请说。”

公孙续对正盯着自己的父亲点点头表示放心后说道:“今日,我等商量好陛下登基的事情后,一个月之内,陛下是必定要召开隆重的登基大典的,那时候,我们要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明主在幽州。

除此之外,陛下登基之后必定是要做出些政绩,这样才能让天下人看出陛下的英明神武,否则,若是陛下毫无建树,恐怕会惹来天下人的议论,尤其是董卓这样居心叵测的人,肯定更会耍什么手段。”

刘辩听了面露难色的笑道:“骠骑将军所言甚是,如果不做出点政绩,确实会让天下人耻笑,只是,骠骑将军,实不相瞒,我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政绩。”

看着不自信的刘辩,公孙续严肃的说道:“陛下切不可妄自菲薄,只要陛下肯用心,必定是可以做出些让天下百姓都称颂的事情的,臣有几个建议,请陛下恩准。”

其他大臣听了都看着公孙续,毕竟,刚刚公孙续说的是实情,如果刘辩在这边登基后做不出什么大事情的话确实会让天下人耻笑,更谈不上什么威信了,到时候,拿什么来号令天下诸侯。

公孙续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困难是并州的几十万流民问题,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的话,不出三个月,并州的流民会超过百万,这已经严重超出了并州的承受能力范围,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件事情解决掉。”

众人听了都点头表示同意,卢植听了也说道:“话虽如此,可是,骠骑将军,这百万流民岂是这么容易就能解决的,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并州那边,最多就能提供这些流民五个月的粮草吧,这也是并州的极限了。

五个月一过,如果并州在不能妥善安置这些流民的话,并州本土都会成为灾区,连同那些并州百姓,都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民的,骠骑将军当想清楚,是否应该制止流民涌入并州了。壮士断臂,也未尝不可啊。”

皇甫嵩听了也立马建议道:“不错,流民数量太多,如果真的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的话,并州真的会崩溃掉的,并州一旦崩溃,幽州这边肯定会受到影响,我们且不能因小失大啊。”

公孙续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刘辩,现在,该刘辩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如果连他都拒绝流民涌入并州的话,那恐怕这边的朝廷,没有几个人还会站在公孙续这边了,不过,公孙续对刘辩还是有信心的。

刘辩听了后内心也很是纠结,以他的性格,他当然是想接纳这些流民的,但是,百万流民啊,这可不是小数目啊,谁能妥善安置这些百姓,谁能保证这些流民涌入并州以后不会出什么乱子,至少,刘辩没有这个魄力去下这个决定。

看着仍然不肯发言的刘辩,公孙续低下头说道:“陛下,做任何事都是有困难,如果仅仅是因为有困难就放弃而不去做的话,那,我们恐怕也做不出什么大事了。

陛下请三思,这些百姓都是我大汉的子民,现在他们深受灾难,难道陛下要在这紧要关头抛弃他们吗?面对难关,我们当一起努力,而不是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

公孙续这话说的在理,但是,他说话的方式,恐怕不是谁都能接受,这时候,公孙瓒这时候就站出来指责道:“骠骑将军请注意你说话的方式,陛下还没有说话,哪里轮得到你来放肆。”

这话,别人说出来的话,多半是指责公孙续,但是,公孙瓒说出来就不一样了,他在暗示公孙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虽然现在这个朝廷中以公孙父子的权力为最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会看得惯公孙续的言行。

公孙续听了低下头,没有再发言。众人看见这两父子起了矛盾,都不敢说话,这时候,刘辩只得说道:“太尉大人严重了,骠骑将军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我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公孙瓒已经被加封为太尉,但是,他的幽州牧的官职还在,这太尉,说的好听是掌管天下军事,但是,在幽州这个地方,公孙瓒还是掌管着幽州的兵力。

刘辩接着又安抚公孙续道:“骠骑将军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考参考。”

公孙续点点头,然后说道:“臣建议,出兵河套,征讨匈奴,威慑异族,同时,又能给天下人一个警告,再者,也能转移内部的重心,将矛盾转移。最重要的是,取下河套,必定能解决流民问题。”

卢植和皇甫嵩都是统兵多年的老将,同时也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姜,公孙续说的这么轻松,但是,他们两人一听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困难。

现在,河套地区在匈奴人手上,匈奴虽然自称臣服大汉,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匈奴人一直在想办法**,现在在这个时候爆发跟匈奴的人的战争,他们两人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况且,大汉朝历史上真正出兵匈奴的次数很悠闲,汉武帝时期是一个高峰,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大规模出兵匈奴的事情。光武帝刘秀是在马上夺得的天下,但是,就算是刘秀,当时也不得不跟匈奴人妥协,双方暗地里达成协议,刘秀就默认并州以北的草原归属南匈奴。

就这样,南匈奴就成了大汉朝的外患,再加上后来崛起的鲜卑,整个大汉的北方就更加不安稳了。

卢植和皇甫嵩明白出兵匈奴的困难程度,他们虽然同意公孙续的建议,但是,匈奴,是这么好攻打的吗?

刘辩不懂军事,他听公孙续说的这么简单,以为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他也不是很反对。

但是,卢植这时候不得不发言,他立马抢在刘辩发言之前说道:骠骑将军好生豪气,但是,出兵匈奴不是儿戏,你可有把握,这次准备出兵多少,粮草是否备齐,出兵路线怎么样,有多少骑兵,战马是否充足,这些问题,不知道骠骑将军是否考虑过。”

公孙续拱手想卢植行礼后回道:“多谢太傅关心,这些事情,我u都仔细考虑过。”

卢植听了还是很不放心的问道:“不如,骠骑将军,你就将你的整个计划说给陛下听听,我们正好也参考参考。”

公孙续恭敬的回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简要说一下吧。

我准备从并州调兵三万,幽州调兵五万,共八万人作为进军河套的主力,另外,我已经下令从这批流民中征兵十万,一来可以减轻流民的压力,二来,正好可以作为以后戍守河套的主力。

这次出征的主帅是并州刺史高顺,高顺久经战阵,经验丰富,而且,高顺此人,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其他方面,绝对是幽并两州中众将领中的翘楚,所以,由他作为出征的统帅最合适不过。”

卢植听了点点头,公孙续这么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仅仅想依靠十八万大军,恐怕不足以拿下河套,毕竟,有十万人是新兵,不足以上战场。

卢植怕公孙续有什么想的不周到的地方,于是就接着问道:“八万主力,都是骑兵?只是,仅仅依靠八万骑兵,恐怕不够吧。”

不得不说,卢植这句话确实切中要点,他直接点出,就算是八万骑兵作为主力,恐怕都是不足够的。

公孙续只得继续解释道:“八万人,确实是骑兵,没有骑兵,恐怕再增加二十万步兵才行,八万人,确实不多,但是,这都是我幽并两州的精锐,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除此之外,高顺只是先遣部队,等陛下登基以后,我将率后续部队跟上。至于后续部队,我的安排是这样的,三万选锋军正在集结,我麾下的五千亲兵卫正从辽东大营赶往并州。

另外,七千白袍军已经赶到了并州,正在休整,最后,还有一万五千重骑兵已经在幽州集结完毕,随时都可以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