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贵不可挡 >

第112章

贵不可挡-第112章

小说: 贵不可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荣眼神一闪,“谨言和修哥儿那里都有你送的盆栽?”
  甄婉怡点点头,“六哥和八哥在书房里时间长,放些绿色植株有清新空气的作用,疲劳的时候看看绿色对眼睛好,心情也能好点。”
  祁荣“哦”了一声,“原来书房内放盆栽还有这样的好处呀。”
  甄婉怡笑道:“是呀,这盆栽不像花卉,香味浓郁,易惹蚊虫,所以在书房里放盆栽最好不过的。”
  “那怎么锦祥院里没看到呢?”
  甄婉怡愣了一下,“呃,我还没来得急收拾呢。”

  ☆、第二五一章 前 程

  还没等到甄婉怡夫妻俩走回去,就碰到前来寻人的甄明杰,相互问好之后,甄明杰给祁荣郑重道谢,“谢王爷在外还挂念我要参考一事,特地送到纸墨。”
  祁荣伸手扶起,“你我以前是同乡同窗好友,现如今更是郎舅关系,本王巴结巴结你这个大舅子也是应该的。再说些纸墨终究是外物,起不到决定作用,你能中第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你的学识。”
  甄明杰本就与祁荣交好,听了这话也不再客气,转了话题,“王爷什么时候回来的?”
  一行人边说边走,祁荣处在正中,眼角看了看落后一步的甄婉怡,脚步放慢了一些,“昨儿特地赶着陛下的生辰到的。”
  “王爷此行差事可圆满?”甄明杰马上就要步入官场,所以对这些也不如以前那样避讳。
  祁荣也明白,便捡了能说的说了,“刚好有件事要与你商量,等会见了岳父岳母再说。”
  这一等便等到用完午膳,便收拾完毕各自落座之后,丫鬟们上了香茶便退到门外守着。
  祁荣便问甄明杰道:“谨言如今可有什么打算,是想留在六部历练还是想外放?”
  甄明杰皱着眉头想了许多,才看向祁荣,他这几天一直跑吏部也没个消息,“王爷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留在京城有本王照应,六部里吏部户部工部都可去,今年的主考官你亦要称一声老师,所以礼部也可以去,留京会轻松许多,但想升职就得熬资历,便是本王全力相助,五十五岁能坐到从四品便是极限了。”这话一出众人脸上都动容,当年甄老爷子在御使台靠着告发长公主府庶子才升到从四品的中丞,可甄明杰只是熬资历也能坐到从四品去,这怎么能不让四老爷和四太太激动?
  甄明杰定定地看着祁荣,以他对这位好友的了解,重要的话都会放在后面,“那若是外放呢?”
  祁荣笑了笑,“若是外放,选个易出政绩的地方,从七品县令做起,三年一动,若是政绩好,京城再活动活动,便可逐级或跨级升职,直至刺史之位,再做出政绩,到时若想回京再入主六部或御使台便是正三品。”
  这话一说出来甄婉怡也睁大了眼睛,正三品?要知道文官实权的泰斗就是正二品的三省主管,中书令二人,门下侍中二人,尚书令一人,由这五人组成了大周朝最为核心的权力集团,政事堂。而这五人大多是由正三品的六部尚书二台主管九寺正卿里选出,就算甄明杰没考上庶吉士进不了政事堂,可也正三品的京官呀,三品往上走分两个级别,可从四品往下走有四个级别,可想而知道靠熬资历那得多慢。
  祁荣的话音落下之后,大厅里一片安静,众人被打击得回不过神来。
  四老爷咂巴咂巴嘴皮,“明哥儿,你是怎么样想的说出来?男子汉大丈夫休要作女儿姿态。”
  四太太瞪了一眼,“老爷安静一点,让明哥儿好好想想,这可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哪能不慎重些呢。”
  四老爷一急,“这有什么好想呀,王爷把两条路都指出来了,利弊一眼就能看出,外放虽然辛苦一点,可外放多自由呀,再小也是一县县令,咱家又不缺钱,明哥儿只要能吃苦肯做事出了政绩便是青云路。这京城的大大小小官员,多少过得还不如咱们呢,你看隔壁的齐大人,那样能说会道有本事的一个,买只鸡都能多要回来一把鸡蛋的人,过的什么日子,下了衙还要靠帮人统帐才能勉强度日,还有那来大人,金吾卫右街使,一个九品之位坐了七年,硬是没动一下。”
  四太太呶呶嘴,“那齐大人和来大人能跟咱们相比吗?”
  四老爷正对着四太太,瞪着眼,“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他们是不能跟咱们相比,可是京城贵胄之家,你去看看,有哪个是把家中出息的子弟一直拘在身边养的?一直拘在京城的除了那纨绔子弟还是纨绔子弟,成天的留连花街,逗鸡走狗,你想明哥儿成天和那些人为伍不成?”
  四太太睁着眼,脸上又是羞又是燥,眼眶都湿润了,这都多少年了没红过脸了,没想一句话意让四老爷恼成这样,便咬着嘴不愿开口。
  甄婉怡一看忙道:“父亲,您说也太严重了,母亲也没别个意思,就是想让六哥自己思量,说来也怪王爷,这样大的事也不先跟六哥私下通通气,直直摊在这里讲,害得你们斗起口角来。”说着还瞪了祁荣一眼,只不过眼里虚得很,不见一丝狠色。
  祁荣笑了笑,起身对着四老爷四太太拱手道:“婉儿说得是,都是小婿思量不周,岳父岳母莫怪。”
  四老爷忙起身相扶,“王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您这都将路给明哥儿铺好了,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我也是一时心急,跟太太闹着玩儿呢。”说完便转身对着四太太一拱手,“太太,为夫刚才口气过重了一些,太太莫怪。”
  四太太脸上一扫郁色,起身让开,展颜笑道:“老爷真是的,都要当祖父的人了还跟年青时似的,这样沉不住气。我也不是不让明哥儿外放,只不过明哥儿从小在我们身边,这一走心里舍不下嘛?”
  甄明杰看了一直没开口的喻瑾珍一眼,见到喻瑾珍信任的眼神,内心松了一口气,起身将众人一一扶着坐下,一撩衣袍,跪在四老爷和四太太身前,“父亲母亲,儿子不孝,不能承欢膝下。”
  老四爷闻言脸上笑意更浓,忙扶起人,“快起,快起,你青春少艾大好年华正是奋发图强光耀门楣的时候,十六载寒窗苦读,可不能成为你的束缚,明哥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为父相信我儿必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甄明杰一脸沉痛之色,原以为他会在京城历练一些时日的,谁知却能这样的好机会,一边是前程,一边中父母恩,他也难两全。“父母在不远游,儿子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太太起身拍了拍甄明杰的肩膀,“我和你父亲年岁又不大,还没老到需要你身前身后侍候,只是珍娘有孕,这一次怕不是能与你同去了。”
  甄明杰忙道:“儿子不在跟前已是大大不孝,珍娘身为长媳,自当在父母跟前尽孝,否则儿子在外如何能安呢?”
  喻瑾珍也起身道:“儿媳年青不懂事,还要跟在母亲身边多学一学呢。更何况儿媳如今这情况,更是要母亲多劳心了,母亲可不能为了省麻烦将儿媳也撵走。”
  四太太笑了笑,“我正求之不得呢,这可是我的长孙儿,我得看着他出生长大才放心。”

  ☆、第二五二章 选 地

  既然确定要外放了,那选外放的位置就至关重要。祁荣将袖兜里的手稿拿出来递给甄明杰,“本王为陛下去江南和淮南办过差事,江南得罪的人太多,那里不适合去,这是淮南此次能空出的职位,陛下虽还没做处置,但也就在这几天了,谨言你先看看。”
  待甄明杰接过后,便端起茶碗想喝一口,甄婉怡见了,忙阻止,“茶水都凉了,我去给王爷再沏一碗过来。”
  祁荣碰了碰茶杯,“没事,还温着呢,你就歇会儿吧。”
  甄婉怡接过茶杯,“你本就不喜欢喝温茶,在这里还要勉强自己不成,再说我又不累。”原来早上祁荣在书房里忙的就是甄明杰的事呀。
  甄婉怡端着茶碗去了耳房,祁荣虽没喝到茶水,心里却如喝了蜜一般,脸上都泛着蜜意。让一旁的四太太看了暗自点头不已,这女儿总算长大了,知道用心了。
  甄婉怡回来后,甄明杰还在思量,“王爷,泡的是今年新出的明前龙井,味道虽淡不过胜在解渴。”
  祁荣接过品了品,点点头,“婉儿泡茶的手艺越见出众了,汤色清亮,清香悠长,好茶。”
  丫鬟将甄婉怡泡好的茶分给众人,甄婉怡自己也尝了一口,“这还是王爷送回来的茶好。”
  祁荣喝完大半杯,“这是淮南的明前茶,算是那里最好的茶了,不过比起岭南千叶镇的茶还是差了些,千叶镇的雨前茶都比这茶的口感好。”
  四老爷也是好风雅之人,对茶一道了解较多,“千叶镇的茶好是好,不过最好的茶都送进宫了,有一年为了得到二两明前千叶龙井茶,我可是花去了二十金呢,不过那个味道真是,想想就觉垂涎欲滴回味无穷呀。”
  甄婉怡抿着嘴笑道:“那父亲那馋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吃的是龙R凤肝呢。”
  “哎,话可不能这样说,品茶品的就是个风雅,正所谓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不过,婉儿这茶泡得不错不错,来再给为父续一杯,为父可是相久没喝到婉儿烹的茶了。”
  喻瑾珍忙站了起来,“这续水简单,让儿媳去就行了。”
  四太太也瞪了四老爷一眼,“这大白天你喝茶也能醉不成,竟胡言乱语起来。”
  四老爷也回过神来,想起女儿的身份可是今非昔比了,不由得坐在那里端着杯子傻呵呵地笑。
  甄婉怡抿嘴笑了笑,拉住了喻瑾珍,“六嫂要孝敬父亲有的是时间,我难得回来一趟,父亲既喜欢我烹的茶,那这续水自是该我去完成了,再说,女儿为父亲烹茶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看母亲您凶的。”
  四太太也笑道:“你个丫头不识好人心,母亲还不是担心你回娘家累着了。既然要孝敬,呐,母亲这碗也给续了来。”
  甄婉怡索性屈膝应声道:“是,女儿遵母亲大人的吩咐。”哄得大家都乐出声来,才带着丫鬟们出去续水。
  回来的时候,甄明杰总算思考完了,正听到祁荣在说话,“萍乡县辖下八个乡镇,近七万人,民风淳仆,良田数万顷,可洪水灾害多,十种五收,赋税又重,百姓生活艰难。近溪县治下六个乡镇,有三个邻海,靠打渔为生,民风强悍,常有海寇上岸抢杀,曾经就出现过海寇杀进县衙的事,这一处非良地,本王不建议你去,若真想快速做出政绩来,萍乡倒是个选择,可那得治水有效,否则去了也不过是熬资历。”
  四太太听了忙道:“明哥儿,咱们是去做官可不是去送命的呀,你是个文人手无缚J之力的,那近溪县太凶恶了,你可不能去。”
  甄明杰苦笑一声,“母亲,儿子虽没什么须末本领,可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您放心吧,那近溪县儿子确实是不适合去。不过王爷说的萍乡县的问题,儿子一时也难有解决之道呀。”
  祁荣点点头,“萍乡县这十几年里也有出过两个是真心为民一心想要把那治出一番政绩来的县令,可是地形复杂,水患频繁,总也得不到行之有效的举措,一个救洪的时候被水冲走了,一个被疫病感染最终也没能离开萍乡县。其实这两个县历来是淮南最穷最乱之所,谨言不必一定要选那里。”
  四太太听到这里也着急了,“明哥儿你还年青,再说家里也不指望你发财做高官,没必要去冒这样的险。”
  甄明杰为难地看着一脸担忧的母亲,又看了看手里的手稿,“如果我这次去不了这样难苦之地,以后只怕更是没机会了。”甄明杰有很多优点,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重妻子,在四房做为长子,他对弟弟妹妹的照顾,甚至比四老爷这个父亲做得都要好一些,可是做为一个年青书生,他也有自己的意气和追求,说难听一点就是有些书生的酸腐。总想着去做救世主,去拯救百姓于苦难之中,去做那青天老爷,扫平世间不平事,这样不能说不好,可对于家里而言,让家人这样牵肠挂肚,就不好了。
  甄婉怡c嘴道:“那萍乡县就是水旱灾害多吗?”
  祁荣先是点头后又摇头,“不,只是水患多,旱灾极少,据县志记载近百年只发生过一次旱灾,那一次几乎是大半个大周都发生了旱灾,但萍乡县受灾还是较轻的。”
  甄婉怡“哦”了一声,“难道萍乡县内多山多河吗?”
  祁荣点头,“正是,看来婉儿喜欢看游志也不是全无好处的吗?仅凭这一点就想到了。萍乡县位于泗水河与淮水的交汇入,而泗水河就是淮水最长的支流,还有许多细小的溪流汇入,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才多水患。”
  甄婉怡笑了笑,并不去解释这可是她用前世的知识得出的,“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找一个懂水利的去治水不应该会遗留到现在还是个难题呀。”
  “你说得到是轻巧,这淮水流经淮南淮北两郡,有的地方多水有的地方缺水,一个县令能有什么作为,而淮北作为晋王属地,对于这两郡就是两郡的刺史也做不了多少主。”

  ☆、第二五三章 易 县

  祁荣话里有话,淮北是晋王的属地,却能将手伸到淮南去,要知道整个大周也就九大郡,淮北紧邻京畿,人口众多,物产也颇丰,在九大郡里能排得上前三了。而淮南靠着江南,是大周的鱼粮之乡,丝绸之乡。坐着淮北却c手淮南,难怪除了祁荣没人敢去查淮南的事了,宁王倒是想,可皇帝不放心让他去。只是也不知道查出个什么结果了没有,会不会就此将晋王得罪个彻底呢?
  在场坐的都没个傻的,自然也听明白了祁荣话里的意思,甄明杰更是直接问道:“那王爷有什么建议?”
  祁荣轻张薄唇吐出两个字,“易县。”
  甄明杰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手稿,很快找到了易县。
  在甄明杰看的同时,祁荣便先给大家解惑,“易县,在萍乡县之东南,良田数十万顷,水患比萍乡县少且轻一些,所以只要三年不出大患,能获丰收,便可跳升两级,而且离江南近,便是出现水患也是可以想到办法去挽救的,有退路可走。”
  四太太脸上的笑意便浓了一些,点头道:“这易县好,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