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070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070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两个人出去,杨改革才笑着对孙承宗道。
    “孙师傅如今又如何看这两个人?”杨改革又笑着问道。
    “回禀陛下,此二人都是可造之才,他日必定是我大明朝的栋梁。”孙承宗没多想,就给出了答案,今日,皇帝要施恩给这两个人,他自然是一句话没说。
    “呵呵呵,那孙师傅看,此二人,谁该去当辽东巡抚?谁又该去当大同巡抚?”杨改革又笑着问道,这个问题,孙承宗已经反复过几次了,杨改革过一段时间,就又问一次孙承宗,孙承宗对两人如何安排,也是犹豫不决的。
    “回禀陛下,此刻,臣倒是觉得,或许卢知府更适合……”孙承宗犹豫了。
    见孙承宗又犹豫了,杨改革又笑了笑,把两人安置在那里,杨改革一直头疼,现在,头疼倒是“转让”给孙承宗了。
    “……陛下,或许更适合辽东……,不过,这大同那边似乎也蛮适合他……”孙承宗看样子,犹豫得厉害。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一阵。
    “……卢知府此人赤诚,能吃苦,能受累,很适合和普通人打交道,也就是说,如果放到大同,能很快的获得官军士卒的认同,很快就可以和官军士卒们磨合,带兵的人能以身作则,对战力也是有不小的帮助,何况卢知府又有武勇,要降伏那些骄兵悍将更为容易……”孙承宗见皇帝笑他,不以为意,还是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但洪参政也不差,人胜在冷静,眼光也较常人更胜一筹,在大局方面,倒是更强一些,如放在大同,也必定能很快独当一面,大同局势复杂,相比辽东而言,更需要这么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辽东那边,到时候会大军云集,战将众多,必定会有主持战事的人,或许还轮不到辽东巡抚来主持战事……”孙承宗又说了一番,原本他对这两人任职问题的认知,还是比较清晰的,但现在,越发的犹豫了。
    “呵呵呵……,孙师傅说得有道理,不过,从三品的去大同,正四品的去辽东,只怕又是个麻烦……”杨改革又笑着说道,这头疼转让给孙承宗了,杨改革自己倒是轻松了很多,见孙承宗说了很多理由,立刻拿其他理由来挤兑孙承宗。
    “呃……,陛下说得有道理,实在是难以取舍……”孙承宗一脸的郁闷。
    ……
    杨改革为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个人安排的培训,到了第二阶段,除了新兵训练里的列队,行进,体能训练,还加火枪射击,拉弓射箭,持枪刺杀,刀法,骑马这两个人倒是都不用教,都会,至于学到多少,杨改革也不指望他们能学精通,但是,也要让他们能上手,不是一个连枪都不会开,刀都不敢拿的软蛋,很多东西都是压缩了又压缩,往往只是点到为止。全靠两个人自己去领悟,也多亏这两个人不是常人,都是心智、见识极高之辈,都知道努力的学,杨改革倒是不用担心他们不用心。
    ……
    又一日。
    杨改革正在批改奏本,批改作业,努力的处理国事,身为帝王,身为一个负责任,想有大作为的帝王,和奏本相伴,也就是常态了,这日子,实在不如普通帝王们过得舒坦。
    “陛下,衍圣公求见。”王承恩禀报道。
    “哦,衍圣公啊!他可说了有什么事?”杨改革停下笔问道。
    “回陛下,他没说,奴婢也没问。”王承恩说道。
    “哦改革说道,继续批改奏本、作业。杨改革觉得,只怕这家伙又是来汇报思想来了。如今他自己下场了,也就身不由己,必须搏杀一番才能有所作为。
    不多时,衍圣公孔胤植就到了。
    “臣孔胤植参见陛下。”孔胤植依旧是工工整整的行礼,一丝不苟。
    “免礼。”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孔胤植道。
    “卿家来见朕,可是有事?可是遇到什么难题了?”杨改革问道,看孔胤植的样子,杨改革也能猜到他大概是为了什么,上次忽悠他,很多话只说了半截,他回头更加mí糊,自然还会来的。
    “回禀陛下,臣愚钝,还请陛下指点m胤植小心的说道,上次在皇帝这里讨要了一些“说法”之后,他回去参研了许久,本以为得出了很多结论,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了,可他越参详,他的疑问就越大。
    “哦,卿家说说,到底是什么问题。”杨改革笑着问道。
    “回禀陛下,上次陛下赐教之后,臣回去仔细参详,得出了些结论,可臣却更是糊涂了。”衍圣公孔胤植说道。
    “哦,更糊涂?那里更糊涂了?”杨改革就知道孔胤植会更加糊涂,问道,上次的话不过是说了半截,那能弄懂什么?
    “回禀陛下,还是关于天下人读书的事,陛下说到供养力的问题,臣仔细想过了,觉得,只怕天下人都读书不太现实,只怕供养不起这么多人读书……”孔胤植小心的说到,说完了,还小心的看了看皇帝。
    “这么说来,是圣人错了,圣人的愿望是永远都无法实现了。”杨改革瞟了一眼孔胤植,说道,杨改革觉得,这个孔胤植的思维,有些混乱了,倒是有必要给孔胤植纠正一下,或许,该给孔胤植重新上些发条了。
    “臣不敢,臣不敢……”孔胤植连忙说道,否定孔圣人,孔胤植还没这个胆子。
    “既然圣人没错,那就是说,这是必定能实现的,既然能实现,那就是怎么实现的问题了……”杨改革打算纠正孔胤植的脑子。
    “还请陛下赐下教诲……”孔胤植mí茫了,按照皇帝说的供养力算,他实在算不出天下人都读书需要多少地供养。这显然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说起来,不过是个旁枝末节的东西,卿家大可不必为之伤神,只需知道,卿家身为圣人后裔,自然是以完成圣人理念为己任的就行了,有这个想法就对了,其他的,卿家未必要管那么多……”杨改革开始纠正孔胤植的脑筋。
    “陛下教训得是。”孔胤植连忙答应道,这个问题,实在是让孔胤植头疼,显然的,天下之地,显然供养不起那么多人读书的,读书显然是少数人的权利,相应的,读书做官,更是少数人的权利,科举所采用的标准,也完全是以儒家经典为标准,维持现状才是最符合儒家利益的。可读书又是圣人的教诲,如今天下不少有识之士皆以能参与教育之事为荣,力tǐng人人都能读书的观点,这个观点,天生就和现状有冲突,而皇帝似乎又对这事不管不问,任由双方争执,他夹在中间,有着两面不讨好的尴尬。
    “须知,圣人乃是万世师表,乃是做教育出身,这才是圣人的根基,孔家的依仗,只要孔家抓牢了这个,孔家的传承,自然不会断,除非天下不再需要教育,文化不再需要传承……,教育之事,卿家焉能不支持?”杨改革开始给孔胤植的脑子上发条了。
    “陛下说得是。”孔胤植说道,不敢和皇帝争辩。
    “再,卿家想过没有,圣人为什么是圣人,而后无来者?卿家想重现圣人之辉煌,有没有想过,重走圣人的路,能否超过圣人的问题?”杨改革继续给孔胤植的脑子上发条。
    “回禀陛下,臣不知。”孔胤植很干脆的回答道,脑子被皇帝问得一塌糊涂。
    “圣人乃是万世师表,卿家不觉得,要在教育这件事上重现圣人之姿,很难么?”杨改革撇了几眼孔胤植,继续给孔胤植的脑子上发条。
    “……陛下……,恳请陛下指点。”孔胤植倒是给皇帝这一说法给说得绝望了,他可是一心想当圣人第二啊!皇帝可是答应了他帮他做圣人他才投靠皇帝的啊!可现在皇帝告诉他,做圣人第二,没门,万世师表有一个就够了,还需要第二个吗?有了第二个,这万世还叫万世吗?不过,孔胤植也只颓废了瞬间,瞬间有生出无限希望来,既然皇帝这么说,显然皇帝也有了办法了,皇帝是不会敷衍人的,皇帝是不会骗他的,既然答应了让他做圣人,自然能办到的,孔胤植倒是对皇帝生出来了无限的希望。
    “既然卿家无法在教育这件事上重现孔家先祖之姿,无法再教育上超越圣人,那自然的,就应该在别的地方想办法,重走孔家先祖的这条路,是不行的,不是吗?”杨改革说道,杨改革倒是老早的给孔胤植规划了一条成圣之路,当然,这路不是那么好走,也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来龙去脉都告诉孔胤植,也只能这么遥控着孔胤植,让他按照自己的路子一步一步的走,这个过程,“摧残”孔胤植,那是无法避免的。
    “回禀陛下,是的……”孔胤植认真的回答道,皇帝还是说得有道理的,一个万世师表就够了,他想做孔家的第二个圣人,自然不可能在这一点上超越他家的圣人,自然需要在别的地方想办法。
    “嗯,卿家能明白这个就好,所以说,教育之事,乃是孔家的根基,乃是圣人的根基,这一点,卿家是万万丢不得的。”杨改革一副为了你好的口气说道。
    “谢陛下提点,臣记下了,日后不管如何,臣都鼎力支持教育之事……”孔胤植被皇帝真切的言辞感动了,十分认真的答应道。
    “好!存好了根基,那么,卿家就要知道,该在什么地方重现圣人之姿了。”杨改革开始给孔胤植灌输思想,上发条。
    “还请陛下指点。”孔胤植虔诚的说道。
    “说起来,卿家还是要在儒字之上下功夫才行……”杨改革说道。
    “请陛下明示……”孔胤植míhuò的说道。
    “儒字新解,卿家应该知道吧。”杨改革说道,终于把话题说到了儒字新解之上。
    “回禀陛下,臣知道。”孔胤植回答道,这个儒字新解,在京城也是沸沸扬扬好久了,只要是个人,都能说得上几句,没有看过报,也听别人说过。
    “卿家想要重现圣人之姿,必定是要有超过圣人的功德才行,卿家身为衍圣公,圣人子孙,要想超越圣人,沿袭旧有是自然不行的,必定要有所创新才行,要创新,自然要对儒重新解释,不然,何谈超越?不能超越圣人,又何谈圣人之姿?”杨改革说道,开始把孔胤植指引上自己给他设计好的路。
    “呃!……陛下教训得是。”孔胤植脑袋一片懵,超越他家的那位圣人啊!这个命题,身为他家圣人的后代,身为圣人的门徒,孔胤植觉得压力可真大。皇帝说得也有道理,光是沿袭圣人的一切,固然衣食无忧,荣华富贵,可要想做孔家的圣人第二,要想超越圣人,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他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如皇帝说的,必须要创新,必须要超越。
    杨改革看了看孔胤植,这家伙似乎内心正在jī烈的争斗着,杨改革也不打搅,让他自己想清楚,相信上了船的孔胤植,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的。
    “还请陛下指点mí津……”孔胤植躬着身子,虔诚的说道,他既然已经决定要做圣人第二了,那就努力的朝那个努力吧,三心二意的,只怕皇帝都看不起。
    “嗯,很好,卿家可多注意儒字新解这方面的事,对此事,不妨多考虑考虑,待有了一些心得之后,再来见朕。”杨改革一副高人的模样教导孔胤植。
    “臣谢陛下指点。”孔胤植虔诚的说道,说完,也就谢恩走了,回去参详皇帝的话去了。
    ……
    圆悟又进宫了。上次从皇宫出来,他可是心灰意冷,沮丧得厉害,可谁知道转眼之间,事情又峰回路转,皇帝又叫他有空了到皇宫里去说法,圆悟静下心来努力的想了多日,也有了些心得,准备再次进宫了,既然皇帝叫他有空了进宫,他自然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以前要进宫,那都还得走门路,花关系。
    杨改革想了一阵孔胤植的事,觉得自己比孔胤植还累,自己可是要朔造一个圣人啊!比那个被朔造者绝对更累。
    “陛下,圆悟大师求见。”王承恩禀报道,这次,他没有拦这个和尚了,这和尚一来,王承恩就来禀报了,皇帝要见的人,他自然会看重。
    “哦,圆悟?那个和尚?见吧?”杨改革刚才还在考虑孔胤植的事,又见这和尚来了,又停下思考孔胤植的事,准备见老和尚。
    “阿弥陀佛,贫僧参见陛下。”这次,圆悟老和尚没有跪下磕头了,只是行了一个出家人的礼。老和尚也想通了,佛门的事,并不是他想让皇帝改变就能改变的,这一切的决定权全在皇帝那里,皇帝要用他佛门,自然一切好说,如皇帝不想用,不待见,他说一千句,念一万次佛都是空的,想明白了这个,这心态也就逐渐的放平和了,该佛门得的,能得,不该佛门得的,他也强求不得。
    “大师免礼。”杨改革放下手中的笔,说道。杨改革仔细端详了一下这老和善,起sè比上次平和多了,这次看上去,倒是有了些得道高僧的模样。
    “阿弥陀佛,谢陛下!”老和尚又宣了一句佛,整个人都平和和淡定得很。
    “大师来见朕,可是有事?”杨改革问道。
    “阿弥陀佛,陛下吩咐贫僧来,贫僧就来了……”老和说道。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起来,这老和尚倒是蛮会说话的。
    “……确实如此,……朕有些疑问,倒是想请教大师。”杨改革问道,既然是自己让人家来的,那就找个话题聊一下吧。
    “阿弥陀佛,贫僧知晓的,定知无不言。”老和尚平和淡定的说道。
    “大师可听说过《西游记》?”杨改革开始和这个老和尚聊天了,说实话,杨改革并不太对这老和尚有好感,也没太多的恶感,只是自己做的事实在和佛门挂不上什么勾,说不到一块来,现在不过是受了这老和尚一些恩惠,还情罢了。
    “阿弥陀佛,回禀陛下,可是问民间消遣娱乐之小说?”老和尚楞了一下,倒是很快回复了平静的心态,立刻回答道,皇帝的这个问题,可有点刁钻,老和尚知道,皇帝不太待见他佛门,虽然给了他再来见的机会,可未必就会改变对他佛门的态度。
    “不错,朕正是问这个。”杨改革问道。
    “阿弥陀佛,回禀陛下,贫僧也略有所知,虽不是我佛门经法,却也是说得我佛门取经弘道之事,不知陛下要问何事?”老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