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168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168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朝的工艺、工业水准,将大明朝的工艺、工业水准提升一个档次,按照历史书的解释,大明朝本就处在了资本主义的前夜,有了工业化的雏形,又有了自己不断的催化,若是再临门一脚,大明朝必定能跃入工业化时代。人坛纪念碑的好处,不是震慑异族那么简单,也不是聚集人望那么简单,也不是承载传承那么简单。
    这倒是有些像后世的曼哈顿工程,或者阿波罗工程,这种超级工程,虽然难,虽然耗费的资金多,耗费的时日多,虽然牵涉的范围广,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意味,可对于整合和推动整体科学水准的进步,有着非凡的意义。
    杨改革相信,这就是自己的“阿波罗工程”,处在工业化黎明前的大明朝,经历了这次“阿波罗工程”的推进,一定可以迎接工业化的黎明,一定可以踏上工业化之路。
    “……臣明白!……”孙元化擦了不止一把汗,皇帝的说辞,实在是过于开玩笑。什么叫别耽误皇帝做买卖,什么叫别拦皇帝的财路,那个皇帝会对人说这种话?同时心里也暖暖的,皇帝能和他如此轻松的开玩笑,也说明了他和皇帝的关系不一般。心里同时也有了一些明悟,自己做技术,搞工程,做事实还行,要说当官,和人精们比算计能力,自己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也幸亏自己跟的是皇帝。
    孙元化离去了。
    杨改革又在盘算着,自己的这个“阿波罗计划”还有那些带动作用,建人坛纪念碑所需要的钢筋和水泥,肯定是一个大数目的,钢筋水泥的需求量就不说了,这是必然,顺带的,也把电气方面的技术带动起来,那避雷针,多少也涉及到不少的电学方面的知识。那张显庸虽然人不咋样,可也绝不敢偷懒的,找资料和组总结也还是会的,自己再给他指点指点,再给他几个“装神弄鬼”的招数,让他这“圣人”做得更加安稳,想必他也乐意照办。
    杨改革觉得,张显庸那里,可真的算得上是“黑科技”了,远不如孙元化那里正儿八经的有各种基础和经验支撑。
    杨改革想象,觉得还是算了,黑科技就黑科技吧,这火药也不是道家弄出来的?本就批了一层神神秘秘的面纱,弄点神神怪怪的东西也好理解。
    除了这两点,其余的就是建筑方面的带动作用非常大,随着人坛纪念碑的热议,相关的建材和建筑手段,也必定会被热炒到无人不知的地步,这钢筋水泥,是注定要风靡整个大明的。一想到整个大明都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无数的各种钢筋水泥建筑,杨改革就一阵得意。
    想着想着,杨改革想到几个字:房地产兴国。想到自己要依靠房地产来兴国,杨改革的脸就黑了半边,这可真的是有些黑色幽默了。这在后世,可不是什么好话。
    不过又想想,又觉得没错,自己确实是房地产兴国,这钢筋水泥的建筑方式在如今,那绝对是高科技的存在,绝对是引领世界科技水准的东西。而后世,房地产相关的工程和建筑技术,根本和高科技粘不上多大的边,这会的“房地产兴国”和后世的“房地产兴国”不可同日而语。
    ……
    有皇帝做依靠,有整个大明朝作为后盾,孙元化的实验,可以说,进展飞速。
    有了任何进展,总结出任何经验,就可以立刻不计成本的进行新的试验,以验证想法和收集数据,远不是个人和某个家族支持能比拟的,所谓的倾国之力,只有到了此时,才让人知道什么叫恐怖。
    那源源不断消耗的用以支持实验的材料,绝对会让普通人感到绝望。当然,也叫实验的主持者孙元化自己感到了肉疼,花别人的钱花到自己肉痛,这可绝不是一点点钱。
    今日。
    孙元化的神色,有些紧张,这些日子以来,他可以说是日以继夜的琢磨钢筋水泥的事,已经实验过数批水泥柱子了。今天,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皇帝叫他安排一场钢筋水泥的显摆大会,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孙元化的实验地点,也早已搬出皇城,到了西山附近,这里才有更加开阔的地方进行更多的实验,也才有大炮供他使用,那皇城里,毕竟不是一个工地,更不可能让孙元化拿大炮砸那些水泥柱子。
    经过数批次的实验,孙元化已经逐步的掌握了建钢筋水泥柱子的要点,比如用哪种水泥,比如要用多少辅料,比如施工的步骤,比如钢筋的捆扎和铸接等等。这次,孙元化将数根钢筋水泥柱子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框架”,就好象当日皇帝给他展示的那三层高的钢铁架子一般,这个,正是今日用来显摆用的。
    孙元化心中颇为忐忑,他已经之做过大炮砸水泥柱子的实验,效果还是不错的,由钢筋水泥柱子搭建起来的建筑来承受红夷大炮的炮击,孙元化还是头一次。
    “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孙元化早已更好了衣,但迟迟不敢走出房门,今天这个日子,实在是太重要了,孙元化怕自己建造出来的这个钢筋水泥建筑出差错,迟迟犹豫着不敢出门。由于久久不出门,外面的学生倒是进来催促了。
    “噢,……好的,对了,诸位大人们观摩的台子,可都准备好了?可有大人到了?”孙元化问道,这回,皇帝让一些大臣前来观摩实验的场面,就是有给钢筋水泥正名的想法,若是确定这个钢筋水泥能经得起红夷大炮的轰击,那用这个建人坛,也就基本没有悬念了。他也就不会挡皇帝的财路了……,想到自己挡着皇帝的财路,孙元化是一阵虚……
    “回禀大人,观摩的台子,早已搭建好了,也做好了遮阳,包准不会晒着诸位大人的,但天热就没办法了……,已经有两位大人来了,估摸着,其他的大人逐渐会到的,……”孙元化的学生高兴的说道,在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不管何人,总是会有几分骄傲的。
    “噢,知道了……”孙元化道。
    !@#

第七百四十五章 找门路
    全文字无广告第七百四十五章找门路
    “好大炮,好大炮啊!”
    在孙元化的显摆场地上,有两个官员模样的人正在参观那些用来测试钢筋水泥建筑的大炮。
    为了提高命中率和显得威武,这个测试用的炮群,也是有十数门大炮,一字摆开,一甚是威武。
    “孟侯兄,这些大炮果然是威武至极,这一字摆开,光是让人看了,就不得了啊!……这才几年不进京,没料到,京城的变化就有这么大,以往听人说,在邸报上看,那就仿佛在梦里一般,如今实地看到,也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一斑窥豹,一斑窥豹啊!若是不是亲眼看到拉出十数门红夷大炮搞这个试炮,孟侯兄,我可真的不会相信我大明国力已经如此之强……”一个官员笑着说道,他和毕懋康来得及早,并不是为了参观才来的,而是为了找到孙元化了解一下内情,因为太早,孙元化也没到,又见这里的大炮甚是威武,所以,也就到了负责放炮的新军炮兵阵地这里参观。
    看着这一拍威武的大炮,这个官员是满脸的笑容,十分的感慨。这都是些红夷大炮,每一门都有开山裂石的威能,现在就这么一字排开,放在野地里用,似乎没有太把这些东西当回事,这个官员看了,难免有些想法,想当初,朝廷弄了而二十门大炮,那都是当宝贝一样的“供”着,那里会像这样,为了一个什么什么事就把大炮拖出来当“配角”,这差距实在是大。这才几年不进京,大明朝的变化就如此大了。
    “张兄说得极是,这几年,我大明确实变化得极大,若不是亲眼所见,确实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是毕某幸运,能在这几年里呆在京城,亲眼所见这种变化,这确实是难得的经历……,本想辞官返乡,安享晚年的,却没料到运气好,遇此盛事,也是毕某三生有幸啊!此次张兄进京为官,倒是刚好可以大饱眼福……”毕懋康笑着说道。【毕懋康:我终于又出场了,好歹也是一个角,怎么出场的机会这么低呢。】
    “唉……,孟侯兄,若不是亲眼所见,确实难以相信,如今我大明随便都可以拉出十数门红夷大炮来,这在以前,这些大炮,怕都是上上下下的宝贝和依靠吧……那里会像现在这般随随便便的拉出来用,唉,我张某算是服了……”那个张姓的官员一脸感慨的说道,他算是地方上调进京的官员,进京之后,参观了几处必去的地方,感受了京城的变化,整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这个大明朝的看法也改变了许多。
    “张兄这倒是没说错,这些红夷大炮,实际不过新军练军和试炮用的,当真不是多好的宝贝,我大明每年产炮,少说能产数千门,那可都是千斤以上的大炮……”毕懋康笑着说道。
    “唉……,难以想象,难以想象啊!这光是每年铸造训练所用的大炮,就不少吧,这开销,当真是海量啊!也不知道是怎么维持下来的……”张姓官员感慨的说道。
    “呵呵呵,张兄何必为这事担忧呢,红夷大炮确实厉害,可若是没有足够的训练,也不能发挥出大炮的威力啊!谈不上训练有素,又如何称得上强军你?又如何称得上精锐?又如何打算胜仗?”毕懋康笑着解释道,对于这些事,他倒是很清楚,虽然铸炮不归他负责,可他也是工部的侍郎,也是负责研发制造火枪的,和军器制造相关的也是很熟的,再,他也是帝党的一员,在很多方面的消息,倒是比一般人灵通和准确得多。【毕懋康:既然我是帝党,那怎么这么长时间不给我安排戏份?】
    “孟侯兄说得是,还是孟侯兄看得准,有见识啊!在下初到京城,可就全靠老同年照顾了……”这个张姓的官员看着毕懋康笑着说道。
    “张兄言重了,照顾不敢当,但若是毕某能帮得上的,一定不推脱就是……”毕懋康笑着说道。全文字无广告
    “唉,孟侯兄这可就是诳老同年了,谁不知道你孟侯兄是陛下钦点的侍郎,这帝党二字,就差写在脑门上了,若老同年不是帝党,今日能轻易的带人到这炮队里观察?又怎么会得那新军如此热情接待?”张姓的官员立刻说道。
    “这……”毕懋康有些哭笑不得了,他确实算得上是帝党,可他绝对没有外人想得那么风光,当然,毕懋康也无法否认,这脑门上贴了个帝党的招牌,很多时候办事,总是会得一些特殊的照顾,就比如今日,若是别人要来参观这炮队,或许就不会这么轻易,也不会得新军如此热情,当然,也和他的工作有关,他本身就是搞武器设计的,总要和新军打交道,可他他也无法否认他身上这帝党的牌子在起作用,这种事,也只能隐隐的感觉到,实际并不能说得太清楚。
    “老同年就不要推辞了,张某来京城,日后可就全靠老同年照顾了……”张姓官员不容推辞的说道。
    “……唉,也罢,毕某有能力做到之事,总不会推脱就是……”毕懋康无奈的说道,这老同年的话,实在是无法推辞得了。
    “那就有劳孟侯兄了,……呵呵呵,正巧今日就有一件事需要劳烦孟侯兄……”那张姓的官员立刻笑着说道,来找毕懋康也是有原因的,和毕懋康一起来找孙元化,也是有原因的。他和毕懋康是同年,关系比较特殊,人也比较熟,倒是想通过毕懋康的关系认识一下孙元化。
    毕懋康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笑了笑,道:“可是水泥的事?”说完,毕懋康又无可奈何的吐了口气,他虽然是帝党,可实际他并不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帝党了,平日里皇帝也没把帝党们叫到一起商量对付这个,也没把他们叫到一起谋划那个人,他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帝党,当然,这话不仅别人不信,他自己也不信,若他不是帝党,那外人怎么会巴巴的来找他,希望走他的门路?若他不是帝党,那为何在很多时候,他总会有某些别人没有的方便?又比如消息的灵通,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正是此事,我南方一个远房亲戚,家里有几亩薄田,奈何这几年的收成不好,想把灌溉用的水利好好的改造一番,听说这水泥十分结实,建造出来的建筑还能防水,所以,想把这几亩田建成上好的水田,如此,每年也可以多收几石粮食,这不,这才求道了老同年这里……”张姓官员解释道。
    毕懋康一阵无语,什么叫你家远房亲戚的几亩薄田,你家那是“良田千顷”好不好,修水利灌溉,那还不得把一条河给拦下来啊?拦一条河,只怕是有心无力,恐怕也不是真的想拦河,怕还是为了其他的。
    毕懋康稍稍的一分析,就明白了对方说什么。
    “也不瞒老同年,若是老同年要问这水泥的事可靠不可靠,能不能用,那毕某倒是能给一个准信,虽然毕某没有直接参与那水泥的实验,可那孙初阳也是毕某的老友,此事问他,定会有一个准信的,此事,毕某倒是可以做主……,但若是老同年家是想建个水泥厂,那这个,毕某可真的就无能为力了……”毕懋康想了想就如此说道。
    “哦,是这样吗?说实话,张某也确实是想了解一下这水泥到底可靠不可靠,也想了解下这钢筋水泥到底可靠不可靠,至于水泥厂么……,老同年就真的一点办法没有?就不能偷偷的支点招什么的?……”张姓官员小声的说道。
    毕懋康脸色开始不正常起来,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水泥的研制,可他也是搞过兵工研究的,多少和这些东西有些交集,多少也知道皇帝搞这些东西,直接就是拿银子砸出来的,能出点成果,真的不容易,现在自己这老同年居然想走后门,想自己给“支”点招,他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倒是有些想骂人了……,又想到自己和这个老同年的关系,除了黑脸,就没办法了。
    “……呃,或许是张某唐突了,不该问这个的……”那张姓官员见毕懋康一脑门的黑线,立刻改口,
    “唉,老同年啊!此事,真的不是毕某能做主的事,此事,毕某和孙初阳也就能给些建议,对于水泥靠不靠得住能给一个准信,这一点,老同年倒是不用担心,但真的无法对水泥厂的事有半分指手画脚的能力,此事,真的是完全依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