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24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24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烈,天崩地裂,明帝国才不会回到老路上。各种良好的衔接,会让明帝国在断裂之后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前行,而不是一步步滑向地狱的深渊,滑向历史的怪圈。
    看事物的视野高了,原本推演的时候,很多生涩,很多不通畅,很多过于生硬的东西,现在就变得圆滑,变得通透,变得毫无隐藏。
    这也才有了杨改革约见重臣,施凤来作为首辅,自然是要考虑的,很多东西,都必定和他有关,事先跟他吹吹风,透透气,是很有必要的。
    “陛下,如今全奈陛下圣明,北驱胡虏,内安军民,陛下实乃是可比舜尧的圣主啊”施凤来见是这事立刻一顿马屁送上,这几句话在施凤来看来,绝不是马屁,千万两银子安定灾民,皇帝做到了,补发欠响,送棉衣,这些皇帝都做到了,说句内安军民,绝不过份,北驱胡虏这也是实打实的,也没有水分,所以,这句话,施凤来说得理直气壮。
    “呵呵,首辅不必如此夸朕,内里情形,朕是知道的,朕想问,首辅有没有想过,东虏并未彻底败亡,天灾明年也还回来?施首辅可想过,将这些事当作未来几年的工作核心,工作重点来做?为自己设计一个应对这些天灾,外侵的整体思路?然后按照这个思路逐步施行自己的方针、理念?”杨改革bī视着施凤来,看着他的眼睛。
    施凤来已经如坐针毡,想想皇帝做的这些事,一件他都觉得是天大的事,一件交给他来做,他都觉得吃力,困难,觉得无法办到,皇帝却要他为几年,乃至十几年之后的这些大事做考虑,施凤来的脑子已经一片空白。
    看着施凤来惶恐和不安的眼睛,杨改革笑道:“首辅不必惊慌,朕说的都是实情,朕早就说过,这天灾还会延绵十几年的,首辅难道忘记了?所以说,移民可能持续十几年,这是可以预见的,再者,东虏的问题,今年虽然是我大明小赢了一阵,但东虏却未伤元气,只不过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得不撤走而已,所以,今后几年,乃至十几年,东虏仍是我大明的死地,这些,都不难预料啊所以,朕才有如此一问。”杨改革继续bī视着施凤来,笑着说道。
    施凤来已经大汗淋漓了,今年移民huā费可是千万两,和东虏打仗,耗费了多少银子,他并不十分清楚,但是也知道,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很可能在几百万两,还不算皇帝为了对付东虏而练的新军,光是一年,这huā费就在两千万两以上。今年能支撑下来,那都是奇迹,可皇帝却还说,以后年年都会如此。一想到那庞大到堆成山的银子,施凤来的汗就不停的冒出来,今年可以有奇迹,难道年年都有奇迹?施凤来头一次感觉到,没了皇帝在上面罩着,他这首辅,一天也干不下去了。
    再想想皇帝说过的话,未来十几年都是天灾,这种近乎神一般的预言,让施凤来又有了些勇气看皇帝,如果说人很难办到皇帝说的这些事,但是,神或许就不一样……
    “臣愚钝,未能为陛下分忧,请陛下治罪”施凤来想起皇帝那神一般的预言,想起皇帝nòng钱的手段,这才好了些,对于自己接着干首辅,有了些信心,前提就是,自己上面,永远都有一个皇帝罩着,不要让那些“烦心事”找上自己,那些事,自己一件也应付不来。
    “……臣身为帝党,唯有紧随陛下,紧跟着陛下而已,其他的,臣是不会多想的,身为帝党,陛下让臣往东,臣绝不往西,陛下让臣干什么,臣就干什么。”施凤来想明白了自己能当首辅的原因,立刻说道。
    “呵呵,好,首辅能明白就好,不过,首辅也不要妄自菲薄,关于朕说的那件事,首辅闲暇无事之事可以多想想,看未来几年里,内阁将那些事作为重点来抓,重点来关注。将银钱,人力,物力,心力往这些方面倾斜,这些都得从小处着手,首辅闲暇无事的时候,倒是可以想想,……当然,这件事,首辅得注意保密,切记这是你我君臣二人的禁中语,禁中语失窃是什么后果,我想首辅应该明白。”杨改革笑着说道,关于日后的一些举措,杨改革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如今,给自己的首辅吹了吹风,希望他到时候能够领悟,自己是皇帝,指点一下江山最好,具体的细节,具体的过程实在太烦琐,自己不必太过于钻进去。
    施凤来见皇帝笑得蛮有自信,心里的自信也回来了,虽然皇帝吓得他够呛,但是,只要皇帝在他头顶罩着,他还怕什么?当下就道:“臣遵旨”在施凤来看来,这是皇帝跟他吹风了,可能明年还有今年这般大的动静,比如移民,比如打仗,所以,提前打招呼,给明年的很多安排,得对这些方面多用心,想到这里,施凤来已经自信满满了。
    “大伴,天气冷了,给首辅加件披风,首辅就这样穿着回家,算是朕赐的。”杨改革笑着对施凤来说道。
    “臣谢陛下赏赐,谢陛下隆恩”施凤来立刻谢恩,皇帝可难得这般随手赐给别人东西,不是有大功,不是有大喜事,可没见什么人得赏赐。
    施凤来走了。
    杨改革却又在想,自己的头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那些内容,或者是“三年计划”该计划那些内容,是钢产量?煤炭产量?还是工业力量、工业产值?自己需要有是一个有具体行动目标和步骤的计划,逐步的按照计划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需要一套能执行自己定下目标的一套人马,这才是改变整个历史的依靠,而不是杀点人,抄点家,nòng点银子,打点胜仗,自己必须有一个系统,必须有一个全新的体系,而不是按照一两千年以来形成的惯例和传统,按部就班的处理着一年又一年,不断循环的历史。
    不自己头一个计划的,应该是番薯的产量,自己应该把番薯的产量当作自己头一个“三年计划”或者“五年计划”的头等大事来抓,想到番薯即将成为改变世界的所在,成为一个历史的见证,杨改革不禁笑了起来。

第四百四十三章 无敌之力
    第四百四十三章无敌之力
    施凤来走了,杨改革却没有停下来,召见一批在日后决定性时刻有相当作用的人,成了杨改革目前正要做的,孙承宗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是核心,是关键。
    “陛下,孙师傅到了。”王承恩又进来禀报道。
    暖阁里,杨改革正在修改自己的“计划”,听见王承恩说道,立刻道:“请孙师傅进来吧。”
    “遵命,陛下”王承恩答应道。
    孙承宗也是穿着厚厚的棉衣,进了乾清宫,才脱了外罩,进了暖阁,觉得热了了许多。
    “臣叩见陛下”孙承宗行礼道。
    “不用了,孙师傅,坐吧,朕这里有些东西给孙师傅看。”杨改革笑着说道,示意孙承宗坐在暖chuáng上。
    孙承宗稍稍疑huò了一下,也没推辞,就坐在了暖chuáng上。道:“请陛下示下。”
    杨改革将自己的计划推给孙承宗,然后对王承恩道:“大伴,门外你亲自守着,别让人靠近,另外,窗外,走廊,也都别让人靠近……”
    “奴婢明白。”王承恩没多想,就立刻答应道,然后出去,关上房门,并将伺候的小太监赶走。
    孙承宗大概也知道皇帝要和他商量什么事,也不多说,待外面没了动静了,才道:“陛下,可是那事?”
    “嗯,是也不是,朕这些日子,左思右想,有了蛮多的心得,想跟孙师傅沟通一下,听听孙师傅的意见”杨改革笑着说道,想通了很多事的杨改革,倒是充满了信心,脸上也平静了许多,不再是先前那样带着忧虑,焦急,如今,倒是从容平淡了许多。
    “还请陛下示下。”孙承宗道。
    “朕以为,朕或许不该将复仇、仇恨的情绪太多参杂在那件事当中,让仇恨门g蔽了眼睛,朕想,朕是皇帝,是大明朝的皇帝,应该着眼整个大明,为大明的未来做考虑,为大明的亿万百姓谋生计,先前,朕一门心思,一头扎在了那件事当中不可自拔,现在,朕倒是想明白了许多,那些人固然可恨,固然该死,却不是朕一头扎在里面的理由,他们不配,也无需朕这般费尽心思,天下也不仅仅是他们那些人,更多的是天下的亿万百姓们,朕还有更多值得做的事去做,朕觉得,朕只有将百姓的利益,百姓的温饱,百姓的冷暖装在心里,朕这个皇帝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我大明才不会坠入深渊,只要天下的百姓都站在朕这边,朕想做的那件事,根本就无需太在乎,任他们撺掇,蹦跳,也不过是几个小丑,蚂蚱罢了。兵法上,向来讲究的是‘以正合,出奇胜’,朕以为,只有携天下百姓之利益、携天下百姓之心、携天下百姓之望,才称得上兵法上的‘正’,这才是可以无惧天下任何人和事的天下至正之力,才是朕的追求,才是朕的依靠。朕相信,‘任者无敌’,天下百姓都信任朕,都相信朕,朕就是无敌的,根本无惧任何人和事。朕为了那件事,想尽了办法,nòng尽了手段,建帝党,招精兵,建新军,甚至以银钱收买军心,这些不过都是些‘奇’招,要说起真正的‘正’,朕想来想去,也就觉得移民赈灾算是一个,但是,也不算全正,移民也仅仅算是陕西一地的正,要以整个大明朝来论,却也嫌不足,要做到天下至正,借助天下至正的力,朕总觉得,还差了些许多,朕觉得,朕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借助天下人的力,有了天下至正之力,那些人,不过是土jī瓦狗,不值一提……”杨改革将这些日子以来的心得,说了出来。
    这些日子杨改革没日没夜的思索,推演那件事,却总是觉得念头不能通达,总觉得自己还缺少了点什么,想来想去,自己缺少的就是这个。天下至正之力,有了这个东西,自己根本无需太过在意那些喝明朝血的东西,任他们盘根错节,权势滔天,不可动摇,自己只要携有了天下至正之力,再有军队护身、帝党围绕,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听了皇帝一席话,孙承宗半响没说话,凝眉思索了许久,才感慨万千的道:“自古有言:得民心者的天下啊……,自古有言:邪不能胜正啊看来,陛下是悟透了”孙承宗说完了前一句,觉得不太到位,又补充第二句话。
    得民心者得天下?杨改革觉得说得没错。自己以前并不太重视这些东西,也并未对这些简单的话语有多深的理解和心得。杨改革现在坐在这个位子上,想着逆天改命的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才对这句话的深意有所体会,也才感觉到这句话的厉害之处,平平实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真理,感受到这句简单的话里面所蕴含的力量。
    “孙师傅一句话,倒是道出了朕心中的所想啊朕觉得,朕先前这般费尽心思要跟晋商,盐商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斗,在天下老百姓看来,不过是狗咬狗,一嘴máo,朕赢了也好,朕输了也好,在他们眼里,神仙打架,和他们无关,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天下的民心,天下至正之力,天下无敌之力,却是借到的不多,也于朕想做的事无什么帮助如此放弃这种无敌之力不用,却是朕的眼界不够、境界不够,看得不够远。”杨改革叹息道。
    孙承宗有些莞尔,狗咬狗,一嘴máo?皇帝还真敢说……看着这个才十八岁的皇帝,眼睛里充满了种种思绪,这样年轻的皇帝,如果真的能领悟得民心者的天下,那真的可以说,有无敌之力了,别说对付区区一些盐商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即便是要移山填海,也不是不可能,可惜这句话说得简单,千百年来,能看透的,没有几人,能做到的,更没有几人,能做到几分的人,已经是有数的人杰了。这样年轻的皇帝敢将眼界抬到如此之高……
    “陛下打算如何收天下民心?”孙承宗紧盯着皇帝问道。
    杨改革很自信,相信自己有超越历史的知识和见识,相信自己有能力带领明帝国冲出历史怪圈,走向世界,自己根本无惧那一小撮吸国家血的人,怎么说,他们也是一小撮。
    “孙师傅先看看这份东西,准确的说,不光是要收天下的民心,仅仅是民心,却也不会是无敌,百姓们期望的目光并不是至正之力,其实,真正的至正之力,除了携天下百姓的期望,更要携天下人的利益,有了利益,这才有动力,而不仅仅是期望,不仅仅是观望,全天下人的利益所向,任谁挡在前面,都必将被碾为粉碎,朕相信,在天下人的利益面前,那些人不过是跳梁的小丑,根本翻不起多少风làng,朕现在要做的就是,收天下人的心,聚集天下人的利益所向,然后携着这股无敌的力量冲破一切敢阻挡朕的东西。”杨改革笑着说道,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面对皇帝霸气四溢的说辞,孙承宗觉得有些窒息,这种感觉,可很少在皇帝身上出现,以前的皇帝,都一直是个温文尔雅的皇帝,偶尔发个脾气,发下飙,但是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陛下说得有理,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收天下人的心?聚天下人的利益?”孙承宗问道。
    “呵呵呵,孙师傅还是先看看这个东西再说。”杨改革说道。
    孙承宗这才注意起皇帝递过来的东西,《大明五年计划》。稍稍的疑huò,就翻看起来。
    越看,孙承宗的眉头越皱得厉害,心也越跳得厉害,偶尔瞥向皇帝的目光,甚至带着一些恐惧,皇帝的这份谋划,实在是太庞大了,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在皇帝面前很一直很自在,没有压力的孙承宗,这次,是深深的感觉到了皇帝给自己的压力,头一次有了冒汗的感觉,要是将皇帝的这个五年计划实现,这无疑就是一个盛世,而且将是远超先前的盛世,不,能实现其中的某几项,都将是一个大大的盛世。
    看了许久,孙承宗才将这份五年计划看完,心一直狂蹦luàn跳。平复了一下内心,道:“陛下这份谋划,好虽好,臣却有相当多的不明之处,还请陛下为臣解承宗觉得这个东西太疯狂了,很多事,孙承宗觉得不可思议。
    “孙师傅只管问,朕列这份计划,心里也不一定就有底,还希望孙师傅为朕指出不足。”杨改革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