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乌合之众 >

第124章

乌合之众-第124章

小说: 乌合之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微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争辩,反而回过头来对杨慕椅说道:“总督大人,也许您能给保罗将军一个解释。”
    愕坐在一边还在盘算的杨慕椅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将军,这个问题我回头给您解释。”已经了解李浩底限的他。不愿意在这里浪费时间,立即站了起来告辞道:“李先生,我想我明白了您的处境,我会如实的向首相先生汇报。”
    “总督大人。谢谢您的体谅,并请您转达我对艾德礼首相的敬意。”李浩也站了起来说道。
    看到杨慕稍拉着保罗将军匆匆的离开办公室,韩立国和吴天立即跑了进来。看到李浩笑吟吟的样子,二人感觉谈判应该很成功。
    “老板,你们谈出了咋小什么结果?”吴天急不可耐的问道。
    李浩走到了窗前,看着杨慕确二人在暴雨中钻进轿车的样子,淡淡的说道:“什么都没谈,这两位是来探道的。估计他们现在急着回去给伦敦汇报,等他们下次再来,那才能谈到正题上。”
    满以为有什么大收获的吴天非常失望,悻悻的来了一句:“老板,心不能太黑了。万一谈崩了。那咱们可就什么都捞不着了。”
    韩立国却没那么担心,于是笑着安慰道:“吴天,老板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
    李浩回过头来严肃的说道:“英国人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想的是去中东之后怎么办?阿财。你去把杭义兵叫来,我有几分电报需耍他立即发出去。”
    “是,少爷!”
    刚刚送走港督和保罗将军的杭义兵,一身湿落落的跑了进来。他接过韩立国递来的毛巾一边擦拭小一边急切的问道:“老板,有什么电报要发?”
    “给纽约的费赛尔主任发电,让他们研究中心设计几套维和部队的宣传单,记得一定要具有阿拉伯风格。设计完了之后立即印刷个五十万份。空运到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另外研究中心宣传研究处所有人员,也随宣传单一起前往巴勒斯坦待命。”
    “给黑格将军发电,组织马尼拉的维和队员登船待命,随时准备出发。给道奇舰长发电,让他将马尼拉到巴勒斯坦的航线,以及船队补给的港口赶快报过来。”
    “给布斯曼将军发电。组织犹太团的所有人员,与美军提供的护航舰队一起出发,与马尼拉港的主力部队汇合。”
    杭义兵飞快的记录下电报的内容,为保证没有遗漏,又照着电文重复了一遍,然后才飞快的跑去电报室发报。
    “老板,要不要把贺鸣叫回来?”韩立国见杭义兵跑了出去便问了起来。
    李浩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叫,等出发前再通知他吧。”        贺鸣昨天下午就到达了香港。考虑到马上就要出远门,李浩让他去市区的油塘家属区陪陪他的老婆。
第一七四章 愿者上钩(三)
    很可惜杨慕椅总督两位客人有事在身边,冒着大雨就返回了市区的总督府。()百无聊奈的李浩三人,看起了这两天国内的新闻简报。
    难怪西方国家的人民,到几十年后对中国人的逻辑和思维,还是非常的不理解。现在连李浩这个正牌的中国人,都搞不清楚国共双方在干什么?
    以前是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现在倒过来了,关内大打,关外停战。
    军调部长春前进指挥所三方首席代表议定,在松花江桥头堡附近停战,设组,进
    “老韩,长春那边的军调保全,是哪个分队负责的啊?”李浩见自己的保全队员,进入了交战双方的中间地带,于是不放心的问了起来。
    韩立国不假思索的说道:“东北地区是二中队负责的,二中队副中队长姚国栋带人进的战区。他一直在东北执行任务,对那里非常熟悉,老板你就放心吧。”
    姚国栋这咋。人李浩还是非常了解的,一起从缅甸回来的老兄弟。在东北还没有列入军事调处范围时,就负责进入东北的美军顾问安全。李浩得知是他带的队,这才放下了心,继续看起了简报。
    让李浩想不通的是,蒋主席一边指挥**与凹开战,一边还将广东的。。东纵几千名官兵,用军舰和运输船送到青岛,由那里进入山东解放区继续跟自己作对。
    最搞笑的是他们还接受了“联总”的要求,派空军运输机和轰行机,飞往河北卓平的晋察翼军区司令部,空投紧急救济的物资。
    轰轰烈烈的第一起“驾机起义”事件也有了续集,恼羞成怒的周司令不能容忍这样吃里爬外的行径。于是派轰炸机轰炸了延安,投下十余颗炸弹。虽然没炸到躲在窑洞里的刘善本“义士”但炸毁了延安机场上停放的那架出飞机。
    当天下午,叶老总在北平就轰炸延安事件,向军调部国美双方代表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看到这里,韩立国皱起了眉头,愤愤不平的说道:“这叫什么事儿啊?他们把人家的飞机给拐跑了,现在还埋怨人家炸毁自己飞机。”
    李浩苦笑着不置一词,继续看他手中的简报。朱怀冰,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跃入了李诰的眼帘。
    《太行山上》冉还是看过的,那个被“礼送出境”的朱军长,现在竟然成了国民政府历史上,中央委员担任县长的第一人。以“做大事不做大官”的精神,回到家乡担任黄网县县长。
    “有点意思,人家是弃笔从戎,这个朱怀冰却是弃军从政。如果党国的军官都跟一样,那天下就太平了。”原来吴天也看到这条新闻。在一边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一直在国内负责保全公司业务的韩立国,对这些事情要比李浩和吴天知道的多,他立即哈哈大笑道:“吴天,你高看他了。他起家的部队被。。给打没了,头顶着几个虚职有蛋用啊?还不如捞个小县长当当,还有点实权。”
    他的解释顿时让李浩二人恍然大悟,原来也是介,“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的家伙。
    比格斯舰长率领着鲨鱼号、草毒号驱逐舰和大肚婆号补给舰,终于驶达那霸湾的陆战队码头。
    接到李浩的命令后,段正华便将所有的物姿装备运了过来。维和部队的车辆和装备,与犹太团的士兵一起,已经在一小时前上了吴天派来的货轮。现在就等着补给船来,输送油料和弹药补给。
    布斯曼和段正华早就从李浩那里得知。这支小舰队并不是属于公司的财产。而是临时护送维和部队的装备和人员前去中东,等护航任务结束之后,他们就会立即返航。
    不是维和公司不想养自己的护航舰队,而是养不起,也不能养。海军的花费实在是太高了,这并不是现在的维和公司能够承担的。另外没有自己的海上人员,现在养这样的舰队也是给别人养。
    既然是临时工,二人对比格斯上尉就没那么热情。而且布斯曼的军衔,要比那些美**官们高很多。
    所以二人便泰然处之的坐在吉普车上。等比格斯上尉下船前来报到。
    比格斯上尉交代完船上的工作,带着军士长走上了码头。早等在驱逐舰边的犹太队员大卫,立即将二人带到了布斯曼的吉普车边。
    见车上竟然坐着一个少将,比格斯下意识的敬礼报告道:“将军,我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鲨鱼号驱逐舰舰长比格斯上尉。我奉命带领鲨鱼号、草毒号驱逐舰
    德**人的严肃刻板,在布斯曼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面无表情的给比格斯回了个礼道:“上尉,欢迎你暂时加入联合国维和部队。我们一小时后出发去马尼拉,我命令你担任那霸湾到马尼拉的海上指挥官。现在请你协助维和部队的人员,往补给舰上输送油料以及搬运弹药
    本以为会在冲绳岛休整下的比格斯上尉,不无紧张的说道:“是,将军。不过您能不能告诉我,我们需要为几艘商船护航
    布斯曼从吉普车上跳了下来。指着码头边停泊的浩天号货轮,以及停泊在那霸湾中央的海天号货轮说道:“上尉,在我们到达马尼拉前,你需要为浩天号、海天号货轮护航。到达马尼拉后,你还需要为和谐号航母,立天号货轮护航。”
    “将军,也就是说,包括我们的三艘军舰在内,远洋船队将由七艘船只组成是吗?”比格斯上尉立即问道。
    “是的上尉,你的驱逐舰要保护船队的安全,补给舰要负责给船队的船只提供油料。”布斯曼将军点头说道。
    二战已经结束了,比格斯根本就不会考虑船队会遭到敌对军舰的攻击。而且地中海航线一直有商船来往,他也不担心会触到水雷,于是便信誓旦旦的保证道:“将军,我想我们完全能保证船队的安全,这次任务就像海上旅行一样容易。”
    接到命令的比格斯立即跑了回去,招呼补给舰的舰长开始接受油料,码头上顿时忙成了一团。
    看着参谋把自己的行李送上了鲨鱼号。布斯曼拍了拍段正华的肩膀,动情的说道:“段,我就要走了,兄弟们的家眷还需要你多照顾。”
    段正华吟着眼泪不断的点头,并哽咽的说道:“布斯曼,你一定要保证老板的安全,一定要把兄弟们安全的带回家。        很显然,布斯曼不会说安慰的话,更不懂中国人图吉利的习惯,他凝重的回道:“段,老板的安全我可以保证,但我不能保证将小伙子们都安全的带回来!你要知道,那里的局势非常糟糕,但我会尽力的。”
    “布斯曼”你”你不能这样,你要知道我们公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咋。兄弟殉职。你坚决不能开这个先例,坚决不能”。
    面对着泪流满面的段正华,布斯曼不得不无奈的点了点头,然后一声不吭的转过身,爬上了鲨鱼号驱逐舰。
    “办          随着婆鱼号发出的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其余几艘舰船也相继鸣起了汽笛。
    段正华当然知道,海轮的一声长笛代表着船舶马上离港。他拼命的挥动着自己的双手,与鲨鱼号船舷边的布斯曼道别。
    看到段正华一个人孤零零的样子,布斯曼不禁的流下了眼泪。他一边挥手道别,一边大喊道:“你放心,我会把兄弟们都带回来的!”
    而现在的浩天号和海天号上,亚丁教投与萨代也泪流满面,分别正主持着严肃的祈祷仪式。因为他们就要带领三千多名从未去过“圣城。的小伙子,为建立自己的国家而战。
    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当曹朴和曹汝霜赶到码头时,只看到段正华一个人站在那里发呆。曹老爷子当然能理解他的心情,在曹朴的搀扶下走了过来,抚着段正华的肩膀说道:“正华,他们都走了?”
    神游千里的段正华一惊,连忙转过身来,见原来是曹老爷子,连忙说道:“老爷子,您老人家怎么也跑来了。这里海风大,咱们回去吧。”
    “都走了,就剩下了你留在这里,陪我这个老头子,是不是有点难过啊?”曹汝霜拍了拍段正华搀扶自己的双手,笑呵呵的问道。
    “瞧您老说的,我就是有点不习惯。”
    “还嘴犟,你能瞒得过我吗?古时候打仗,家里还得留个稳重的老臣理国。既然博文将你留在家里,那就表示你是他最信任,最放心的人
    段正华连忙说道:“这些我都懂!请您老放心,我会给老板看好这个家的。”
    曹汝霜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从明天开始你就有的忙了,负责那霸和南城建设的两百多名警察,明天就要借住到你们的基地里。顺便协助建设集团的工人,把你们基地内没建好的军营和家属区建起来。内部也要装修一下,你没有意见吧?”
    “没有,没有!”段正华当然明白老爷子的好意,连答应了下来。
第一七五章 愿者上钩(四)
    品贻琐等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经讨个多月紧张的知心州北至长春,几百所中学的校长小纷纷组织自己的学生报名。()
    胡适看着今天的统计数字,不无担心的说道:“月涵兄,截止今天上午,已经有五万三千多各地学生报名了。如果这些学生都过去,琉球那边能撑的住吗?”
    “希疆,琉球现在正搞大开发,有联总提供的物资和资金,消化这五万多人应该没问题。我现在担心的是,我们的教师队伍能不能满足学校需要,另外,这几万名学生怎么能安全的到达琉球?”梅贻椅担心的说道。
    傅斯年连连点头,挪了挪他那肥胖的身躯,悻悻的说:“梅校长所言极是,教师队伍不组织好,那我们就误人子弟了。运输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更会出大事的。”
    想到国内的局势这么严峻,胡适斩钉截铁的来了一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清华、北大、燕京等大学的教授学者组织一半过去!”
    这个惊人的想法把大家给镇住了,这意味着什么?这简直就是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来个釜底抽薪。
    “老师,从北洋政府到现在,好不容易才积蓄了这点骨血,难道就这样将中国的教育事业毁于一旦吗?”傅斯年惊叫了起来。
    胡适何尝不知道这会造成什么后果,但他更清楚现在大学教投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窘迫。生存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哪能安心的教书育人做学问啊?学生们分成了几党多派,天天上街游行示威,更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课堂里学习。还不如在琉球来个浴火重生。另起炉灶。
    身为北平市长的何思源,更是头痛学生们到处舔乱。他对这些一腔热血的学生是又爱又恨,爱他们为国为民请命的行为,甚至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恨他们不识时务,总是拿鸡蛋碰石头的和政府作对。
    “希疆兄说的有道理,我支持这个意见。再说又不是去别的国家,等国内时局安定下来。我们还可以接他们回来嘛。”沉思了片刻,何思源毅然的同意道。
    权衡利弊后,梅贻镝无奈的点了点头:“行,就这么办。既然这样,我们干脆就做大点,将清华、北大、燕京等大学没卷进政治的教授和学生,全部都转移到琉球去。这样一来,琉球警察局的财政肯定承担不起。我们几个再想想办法。将国府拨给我们的教育经费,也转移一部分过去贴补。”
    何思源见梅贻确下了决心。连忙说道:“月涵兄,这样一来,琉球那边可就跟之前的西南联大差不多了,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