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乌合之众 >

第4章

乌合之众-第4章

小说: 乌合之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看着激动的众人,再次举起了右手,给大家敬了礼。随即转过身去,径直走回自己的房间。坐在椅子上听着外面的不抛弃,不放弃。喃喃的自语道:“感谢许三多,感谢士兵突击!”
    下面事情韩立国轻车熟路,那些基本康复的轻伤员,顺理成章的成了警卫营的人。张小山由警卫排长变成了警卫连长,终于和他的军衔相符了。
    韩立国和张小山对自己的营坐,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要知道,在同是嫡系的中央军里,像这样明目张胆的收编,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们这些老兵痞谁也瞧不起谁,你是黄埔系的,我还是土木系的,谁怕谁啊?
    禁闭室里出来的那四个殴打友邦顾问的牛人,当仁不让的成了警卫排长。其中还有两个不但会开汽车,还会开坦克。
    警卫排变成了警卫连,张小山得意之余终于缠上了李浩:“营坐,人是多了,但是枪还是那么几十条。咱们是不是想想办法啊?”李浩从床头拿了两盒香烟扔给小山道:“是啊,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对了你先安排人带着那些刚刚康复的兄弟进行训练,我去找找我的老朋友。”
    和韩立国打了声招呼,准备马上去突击队汤姆那里。在韩立国的坚持下,张小山带着两个人和他一起去,毕竟现在外面很不太平,还是小心点的好。
    新任的一排长,牛人黄爱明成了司机。他是有前科的人,李浩还特意问了他,他打的是不是突击队那边的人,不要到时候见了面尴尬。黄爱明说不是,李浩才放下心来。
    张小山坐上吉普车,就占领了那挺M2机枪。嘴里还不停的夸,好东西啊!四人紧张兮兮的赶到了突击队指挥部,一路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不过李浩还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暗想回头一定要让汤姆在吉普车头焊根钢管,防止被人用钢丝割了脑袋。二战的电影里,好像有这样的桥段。
    汤姆看到李浩十分的高兴,说实话这些天真是太怕人了!该死的缅甸人比日本人还讨厌。他的营地也被袭击过一次,一名士兵受伤。害的汤姆几天都没睡好觉。
    两人就现在的局势交换了意见,对这些暴乱分子进行了一通谴责。汤姆对李浩粮食仓库被袭击,表示十二万分的同情。但是就打击暴乱分子的问题上,汤姆认为还是等英军来了以后,由他们进行比较合适。李浩暗笑,恐怕他现在连营门也不敢出吧!
    李浩道明了来意,告诉汤姆他现在有近五百手下,但严重的缺少枪支弹药。汤姆对李浩的司令部在这次号称缅甸全国大起义的暴乱中,凭那点武器坚持下来感到不可思议。
    当汤姆见李浩拿出那两件纯金制的佛像礼物时惊呆了。认为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丽的艺术品!记住是艺术品!同时表示李是他唯一的亚洲朋友!小心翼翼的把佛像放进他保险箱后,带着李浩来到了营地后面的军械仓库。
    看着足可以装备一个师的武器装备,李浩差点流下口水。于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出了一份长长的清单。汤姆看着清单想了想,认为李应该以腊戎远征军司令部的名义,在他的出库单上签字,他才能同意移交给李。不然英军接收时,发现少那么多他没法交代。另外他提供三辆卡车给李进行运输,但是沿途的押运工作由李自己负责。
    李浩狂喜,很难得的紧紧的拥抱了下汤姆。随后命令张小山和黄爱明马上回去,带两个排来押运军火。
    具体的事情由下面的人干,两位留守腊戎的大佬要回办公室,继续研究艺术品的问题。途中经过另外一个仓库,李浩好奇的问,那里面是什么?汤姆告诉他,这里面是被服仓库。原来是给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团准备的,可是人还在大海里漂着,日本人就投降了。
    李浩想到自己的那些手下衣衫褴褛,再说老式的国军军服真的很丑,便问能不能支援一部分给他。这次汤姆是十分的爽快,尽管拿,这些被服太占地方了。
    回到办公室,汤姆迫不及待的打开保险箱,拿出那两尊佛像继续研究起来。李浩拿起那张清单从头到尾仔细的又看了一遍,看有没有遗漏之处。
    M1伽兰德步枪300支,汤普森M1A1冲锋枪100支,M1903A4狙击步枪30支,勃朗宁轻机枪60挺,M1919A6重机枪30挺,MARK手雷50箱,M2火焰喷射器6具,子弹60万发,60迫击炮20门,120迫击炮6门,炮弹2000发。1911式手枪500把,钢盔500顶,军刺500把,军锹500把及相应的携行具(包括弹匣包,手榴弹包,水壶,水壶套、背囊等)。
    李浩在出库单上签上字,放到汤姆的办公桌上。想起了吉普车的事,便跟汤姆说了。汤姆听了以后仔细的想了想,觉的非常的有道理。拿起了电话给下面的军士交代,给所有的吉普车全部焊上钢管。
    不一会就听到门卫的报告,远征军的士兵到了。于是蚂蚁搬家开始,照着清单开搬。无奈物资太多,还有被服。忙活了一个下午,来回了几趟才完事。临行前李浩请汤姆问问机场方面,与英军交接之后,他的人能不能搭到便机回国。
    看着刚刚焊上的钢管,李浩终于放下了心,不要再担心被割脖子了!张小山更是像孩子般的欢天喜地,多少年了,第一次这么富裕过!那么多的武器弹药还有那衣服装具,嫡系中的嫡系也没这么夸张!
    李浩看他那得瑟的样子,摇了摇头骂了几句。就这点出息,咱们现在的装备是美军普通部队的装备。而且重武器一件没有,更不要说空中支援了!人要跟比自己过的好的比,千万不能跟比自己混的差的比!张小山挠了挠头,不再吭声,而黄爱明一边开车一边偷笑。
第五章 训练
    司令部里本来就有一个小型军火库,所有的军火被韩立国安排存放在那里。当然,吴天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是必不可少的。据说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把老牛那个伤号都拉来帮忙。被服全被堆放在司令部的大会议室里,众人现在就等李浩一声令下进行分发,其实大家早就眼红营坐那身美式军服了。
    李浩看着他们冒火的眼神不禁想到,后世的那些导演全部该拉去枪毙,电视里国军的军服那么的笔挺那么的光鲜,全他娘的扯淡!
    安排韩立国给大家分发新军服军靴,每人四套(含冬装),同时把被褥也分发了下去。整个司令部里一片欢腾,李浩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最高点,大家看阿财都带着几分尊敬。
    医院的几个小丫头接过肥大的军服傻眼了,不过转眼间又高兴起来,忙着回去找针线。韩立国看到了这个情况立即交代下去,军服和军靴有大有小,让大家相互调剂下。
    吃过晚饭,军官们又聚集到李浩的房间里开起了第三次会议。为什么在李浩这里开其实很简单,因为整个大院里就他的房间有电灯。李浩从吉普车的蓄电池拖了两根电线到过来,到晚上就搭上。
    房间里又多了几个新面孔,就是群殴顾问的四牛人和GCD分子杨斌。对于杨斌入进这个圈子,韩立国这个传统的国军是一万个不愿意。不过在李浩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思想工作下还是作出了让步。
    第一次进入这个圈子的五个年轻人有点拘束,这里不像以前那样上下级分明。现在的警卫营已经不是四十条枪的初级阶段了,事情比以前要多得多,所以开会需要个记录的。于是大家一致提议,由杨斌担任这个职务,同时还建议由他以后处理一切文字性的工作。
    看到大家的这个提议,李浩心里明白了几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个鬼主意肯定是韩立国出的。无非就是不想让杨斌,像其他四人那样直接带兵。毕竟GCD这顶帽子实在太大了,还是小心点的好!
    不过这个提议实在不怎么高明,就现在这几百号人滞留在缅甸。电台没有一台,基本上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哪有什么的文字性的工作,想想就觉的可笑。
    李浩把自己对警卫连的打算说了出来,让大伙一起参详。
    警卫连的编制由四个排组成,三个警卫排,一个火力加强排。警卫排由三个警卫班一个火力加强班组成,警卫班十二人,配M1步枪八支,汤普森M1A1冲锋枪两支,勃朗宁轻机枪两挺。火力加强班十二人,配M1919A6重机枪两挺,60迫击炮两门。
    火力加强排五十一人配60迫击炮十门,120迫击炮四门,汤普森M1A1冲锋枪20支,另外警卫连的全体人员配发1911式手枪。军刺军锹等装备和手枪一样是警卫连所有人员必备的装备。
    这样的警卫连包括连长副连长在内人数就高达196人。从人数上来说是个加强连,从单兵火力上来说顶一个营,从炮火上看可以顶一个团。
    张小山听到营坐宣布的编制,兴奋的摩拳擦掌:“营坐,我看行!我看行!”
    众人听到这个超豪华编制的连队楞了好大一会,仔细推敲以后韩立国首先提出了疑问,三个普通排,一个火力加强排一共20门迫击炮,那里来那么多的炮兵?
    牛得志的疑问是现在警卫连才一百四来人,人数根本不够。还有120迫击炮怎么机动,是骡马还是汽车?另外火力加强排五十一人肯定不够,因为李浩配的迫击炮比一个迫击炮连还多,除了炮手还需要弹药手。再说连部还需要有通讯兵,不然无法指挥战斗等等。
    吴天的问题很简单,三句话不离本行的道:“我们姑且不论有没有这么多炮手,机枪手。我考虑的是,要形成战斗力就必须进行训练。今天营坐是拉回来了很多的子弹炮弹。但是我们如果进行几次实弹的训练,我们的库存就会去掉了一大半。”
    张小山听了几位的发言,香烟一根接一根,然后好像下了决心似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营坐,我刚刚听了几位的提的问题,我忽然发现了自己本身的问题。小山是打过不少血仗烂仗,要么是指挥兄弟们死守战壕,要不就是和鬼子拼刺刀。营坐您计划的这个连,小山没有能力指挥,我想我还是当警卫排的排长合适!”
    众人惊讶的看着张小山,感到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小山变了,自从跟了营坐就在一点点的变化。李浩拍了拍张小山的肩笑着说:“我们都要学,没有天生就会打仗的将军。”
    随后又要求五位新人说说他们的意见,四牛人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也许他们想说都被前面的人都说了,或者他们还不习惯这样的氛围张不开口。
    杨斌低着头在电灯下记录着,众人又进入了沉默。房间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笔尖划纸的沙沙声。
    丢人了!丢大人了!李浩暗暗的想到,自己搞的这个异想天开,又漏洞百出的编制真的不怎么样。问题一大堆,虽然比大家多了几十年的见识,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军事上是个超级小白。
    知错就改的觉悟李浩还是有的,于是打了个哈哈道:“这不是穷怕了嘛!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多的军火就想全用上。不过大家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大家再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编制完善起来,但是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火力致胜。我们以前和小日本干,就是在火力上不如他们,现在我们条件好了。不能让弟兄们再用血肉之躯和敌人硬拼,能用炮弹解决的坚决不用子弹解决,弟兄们的生命是放在第一位的。”
    听了李浩的话大家一阵惭愧,刚刚听到他宣布这个编制的时候,大家心里或多或少的,对李浩的军事素质有那么点轻视。听了这番话以后,谁也不敢也不会一点轻视了。
    出人意料的是杨斌站了起来,放下手中的记录本,给众人敬了个礼道:“各位长官,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李浩点了点头,让他继续说下去。
    “我想营坐是在美军连级编制的基础上,加强了火力搞的这份编制。虽然有一点瑕疵,但是还是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班排的火力大大的增强了,士兵们的单兵装备可以适应高强度的作战。特别是人手一把手枪大大增强了,弟兄们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我看能不能这样,我们现在的编制是一个营。我们把火力加强排从警卫连里剥离出来,另外成立一个迫击炮连。相应的把原警卫排的火力加强班也剥离出来,给连里组建一个专业的火力排。当然这个火力排的60迫击炮和M2机枪用不了那么多,有了三门迫击炮和四挺M2机枪就足够了,另外增加弹药手的人数。”
    “这样我们不要考虑火力过剩的问题,专业兵种的也相对集中了,无论训练或者战斗指挥上就简化很多。一下子扩编两个连现在的人数肯定不够,但是可以先搭个架子,其实兵员我想营坐早就有了。”
    杨斌的建议获得大家一致的认同。张小山没心没肺的问李浩,兵员在哪里?众人一阵哄笑,不约而同的把手指向了许文昭。
    下面就是军官的调整了,警卫连的连长还是张小山。迫击炮连的连长当仁不让的由牛得志担任,副连长全部缺编。这样也好,给下面的兄弟留下晋升的位置。韩立国担任警卫营的副营长,吴天也担任副营长,全面负责后勤。
    杨斌担任营部参谋,李浩还把黄爱明和另外一个会开车的中尉军官杭义兵调到营部当参谋。主要的工作是挑选三十个机灵的士兵,教他们开汽车。因为牛得志的提醒让他恍然大悟,整个部队的机动能力成了大问题,警卫营有了美军的装备,却没有美军的运输能力。现在没有汽车不等于将来没有,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警卫连空缺的班排长从士兵们产生,不过现在全部是代理。在回国前视训练情况最终确定,能者上,庸者下!
    迫击炮连改称为火力加强连,拥有三个60迫击炮分队,一个120迫击炮分队,一个M2机枪排和一个警戒排,但仅仅是个空架子。李浩让吴天和杨斌协助牛得志组建该连。牛得志这个大院里军衔最高的副团长就成了警卫营的连长。
    大方向定下来之后,李浩当上了甩手掌柜。扔下围在一起研究工作的众人,跑到病房里看望那些伤员。远远的看着阿财跟着一个漂亮的女护士在病房里忙碌着,李浩慢慢的走了进去。
    受过系统教育的李浩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前些天便把阿财安排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