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119章

华夏海权-第119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就拿不出足够的战舰。破交讲究的是小舰队多头出击;但是这一分散;就很容易被俄国人一口口吃掉;所以只能编成两个大舰队;这样一来;所能控制的海域就变小了。不可能完全锁死;而且俄国人可以通过陆路或者沿着海边浅水区为日本输送补给;所以说这补给。日军一时还真断不了!”徐杰急忙解释道。
  “也就是说还是北洋舰队力有未逮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俄国舰队?”李鸿章对徐杰的解释还算比较满意。但是这支俄国舰队着实可恶。不打掉心里不安心啊。
  “俄国人绝对不会轻易决战的。更大的可能是在黄海、东海和日本海中和我北洋舰队兜圈子。伺机占点便宜。如果我们追着俄国舰队打;那效率极低;茫茫大海;谁知道对方在哪?”徐杰对此也十分犯愁。袭击舰历来很难抓;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无限电的时代!
  “那就是说没办法了?”李鸿章的语气中有些失望。
  “办法是有;不过见效可能要慢一点。巡航力再强的战舰也需要补给;我们只要将日本所有可以为大型战舰提供补给和维护的港口挨个打一遍;到时候就算我们不打;俄国舰队也没的完了!”徐杰不慌不忙的说道。战争打的就是补给;补给都没了;还玩毛啊。
  “那岂不是要花很长时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港口实在是太多了。”杨士骧脸色一下就沉了下来。
  “港口多不代表这能补给大型战舰的地方就多。港口水文条件是否能满足;港口设施是否堪用;港口里是否是有战舰需要的弹药和装备?这些都是问题;所以综合看来;日本能给俄国舰队提供补给的地方屈指可数!”徐杰不以为然的说道。
  “那陆军呢?济世以为日本陆军的战力如何?如果一旦打进我国东北荣禄的练军和东北的八旗能支撑的了吗?”张佩纶问道。
  “练军还算有些战斗力。从装备上讲;除了重炮以外不弱于日军。那些士兵也都在西北打过仗;不过都是和一些马匪交手。哪个荣禄虽然号称知兵;但是战术思想过于落后。东北八旗更是指望不上;不一触即溃就不错了。”徐杰话语中充满了对荣禄的鄙视。
  “也就是说最后还要靠我们北洋来打;我们修正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了?”李鸿章眉头一挑。
  “基本上没有修正时间;日军一旦突破鸭绿江;预计会兵分两路;一路将向盛窘向攻击前进;另一路将南下进入辽东半岛来攻我旅顺基地;毕竟北洋舰队可是日军的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徐杰的一番话让老李更加乐观不起来;好容易打赢了海战;没想到这陆战居然如此麻烦!
  “那日本陆军的后勤补给是否跟得上?要是日本陆军全力进攻的话;那可是近二十万大军啊。”杨士骧颇为不信;北洋几万部队在朝鲜作战;就把后勤累的够呛了;这日本人就算有物资供应;能不能运到前线也是个问题啊。
  “日军是全国支持作战;而我北洋是以一藩之力作战;这其中的差距自然十分巨大;更何况明治维新二十多年;日本的国力一日千里。仅仅相当于我大清一省之地的日本;财政收入几乎与我大清相当。民教和工业更是强过我大清。此次开战;日本全国上下更是齐心协力;爆发出的战力自然不能以我北洋的标准来衡量。更何况;日军是走到哪;抢到哪。再加上缴获的补给;日本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因为补给而崩溃。”徐杰颇为无奈的说道。
  “不过日军虽多;但是如果分兵的话;对我辽东防御威胁就不大了。随着两广和台湾的新军陆续到达;再加上将要从朝鲜撤回的聂士成部;到时候;我方陆军能战之兵不下5万;依靠防御工事和重炮支援;足以守住。待日军疲敝之时。我军再行反攻!”徐杰对此并不紧张;面对混凝土工事和机枪重炮的火力。日军无论是猪突还是炮战都没有优势;再加上海军优势;想攻下旅顺;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那我就放心了;战场上的事情;就让聂士成;彭毅他们处理吧;咱们再说说朝廷之事如何去办吧。”军事上的事交代完后;李鸿章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一半;但是在朝堂之上。却还有一场丝毫不亚于前线两军交锋的战争!
  “现在中枢很不太平啊。太后想和。皇上想打。翁同龢和一干清流又攻击北洋水师添船不经申报。指责北洋陆师消耗颇大又毫无建树。难啊。”张佩纶叹息道。
  “既然中枢如此的不讲理;那我北洋又何必讲理呢?”徐杰冷笑道。“我北洋自然要打下去的;不但打下去;而且还要获得日本赔款中的大半。否则单纯军费我北洋就负担不起。谁同意我北洋的条件。我们支持谁。”
  “然后呢?清流怎么办?”李鸿章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舆论又不是他清流一家可以掌控的;天下的读书人多了;看到我北洋战绩的人也多了;更何况;如果皇上同意我北洋意见的话;翁同龢也不敢说什么。”徐杰不以为然的说道;既然在朝廷上打不赢清流;那就把舆论战的战场摆到全国;只要舍得花钱。黑的都可以说成白的;更别说北洋本来就有理。
  “把翁师傅的户部克扣我北洋军饷和清流们不分青红皂白肆意污蔑的事情放出来。看这些道德先生们还有什么本事。”徐杰说道。
  “那太后那边总不能不管不顾吧?”李鸿章对徐杰的处置意见还算比较满意;但是得罪了慈禧这个实权派;怕是此战过后;没了后党这个外衣。北洋不好混啊。
  “太后想过好她的生日;咱们北洋自然要送一份大礼;但是前提是我北洋的军费需要有人买单;我北洋的功劳需要得到汇报;没了这两点;一切免谈;总不能说我北洋包围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还要被弄得四分五裂吧?而且中堂大人手握北洋水陆二师;是直隶第一强军;太后还是看得清形势的。”
  徐杰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好慈禧搞好关系式可以的;但是不能以北洋身家性命为代价;即使李鸿章咽得下去这口气;北洋水陆二师的高级将领;以及刘铭传等人可不一定咽得下这口气;而为北洋提供帮助的商人和南洋华商更是不答应。付出了就要有回报;如果光付出还被人算计和污蔑;那北洋就只能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了!
  “中堂大人;您现在肩负的可不仅仅是北洋一家。台湾的刘大人;两广的李大人还有那些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金钱乃至生命的我大清国民都在看着您呢。更何况……。”看着李鸿章还有一丝犹豫;徐杰继续说道。
  “更何况什么?”李鸿章问道。
  “更何况;我北洋对得起太后;更要对得起社稷。这大清不是他爱新觉罗一家的大清;不能说卖就卖!”张佩纶愤然说道。
  “幼樵;你也这么认为吗?”李鸿章冷冷的说道。“罢了罢了;以后北洋也是你们这些后生执掌了。就算拼了性命;也要为那些追随老夫;帮助老夫的人留下在一份基业啊。”随即;李鸿章又释然了;李鸿章对太后对中枢可算是鞠躬尽瘁了;但是老李就算再忠心;也管不了身后之事。到现在;北洋上下对朝廷的不满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如果再不“提醒”一下朝廷;他李鸿章一死;北洋这天下第一强藩可难保做出什么惊天的大事!
  “那就依了你们了;这次老夫倒要去紫禁城内;看看那些小人们到地安得什么心!”李鸿章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说道。
  “另外;学生还有一事相求。”徐杰突然说道。
  “什么事情?只要老夫能办到的;一定会去办的。”李鸿章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百感交集;没有他;就没有北洋的今天啊。
  “能否让朝廷为我北洋拨付一批军马?我北洋虽然善受;善于打阵地战。但是机动作战马匹不足。一旦有事;会颇为被动;即使为了以后反击做准备;这骑兵也是万万不能少的。此外;这次如果顺利;除了准许民间开矿设厂;还希望能够将新式学堂、铁路、电报、邮政、银行这些都推广开来;否则单纯官方搞几个工厂和矿山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啊。望中堂大人三思。”说完;徐杰躬身一拜。
  “济世啊;我老头子小看你了;你所图之大;让人难以想象啊。”李鸿章颇有深意的看着自己的得意弟子。“不过;看在你都是为国为民的份上;老夫就帮你这个忙。济世啊;老夫洋务三十余载;到现在才发现不过是一个裱糊匠而已;看样子十分华丽;实际上是个纸糊的;一推就倒。希望你能真正做到强国。”
  “中堂大人计划何时进京?”张佩纶问道。
  “不急;先把声势做起来再说!”李鸿章冷笑道。
  今天更新5000字的大章。啥也不说了;大家帮帮忙吧;很快就该陆战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舆论战

  翁师傅十分郁闷;相当郁闷;异常郁闷。不光是因为自己的几个得意门生让一堆进士和商贾堵在家门口让人骂的狗血喷头;也不是因为自己回府时;轿子上被扔了几个臭鸡蛋。这些都不算什么;这点事情对于自己这种口中高呼仁义道德;底下却做着各种见不得人的事情的道德先生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不就是几个臭鸡蛋吗?洗干净了就算了。你再扔我在洗。真正让人揪心的是李鸿章的强硬和民间舆论风向的改变!
  自己设这个局可是煞费苦心啊;本着整倒北洋搞死李鸿章这个原则性任务;翁师傅发动了所有门生故旧亲戚朋友从民间到朝廷;大打口水仗!北洋快速舰队打得好;那就骂北洋本队消极避战。北洋本队去拼命了;有了损失;那就去骂北洋本队贻误战机;北洋舰队加上新来的战舰把日本海军拼光了;那就骂李鸿章私自订舰图谋不轨!!
  至于陆军吗?那更容易了。海军一直苦战;到最后还把日本舰队拼死了;这陆军在朝鲜可是一退再退。现在让人围在平壤这个弹丸之地;作战不利这个帽子铁定是扣上了!再加上莫须有的贪污军饷;雇佣商船运送私货什么的。足够把聂士成扳倒了。至于那些猫在书房中写折子的人是否了解战场的情况;说的是不是实话;这些都不重要!真像是什么?只要能搞死老李的事情就是真像!!
  这件事情开始进行的多顺利啊;朝廷上下;民间舆论都曰李鸿章该杀!但是没想到;几天后;这个舆论一下就变了!先是洋人和那些从外洋归来的假洋鬼子们先是煞有其事的分析了一下北洋水陆二师和日本人的实力对比。然后煞有其事的说道;北洋海军取得如此战绩绝对是当世罕见的。多次大战没有过失;指挥上堪称完美;只是旧船太多;影响了战斗力。至于陆军吗?理由更充分了;以数万之众迎击日本十万之众。还能将日军死死拖住;这是大功;哪里能算错误?
  如果这事到这就完了;还不算倒霉。关键是还在发展!!然后不光这些洋人和假洋人了;连那些举人进士们也跟着起哄。个别胆子大的居然还写文章问;为何大战开启;整个朝廷都不拨款添购兵船炮械只有北洋自己掏腰包买军舰?每年国库那些银子干什么去了?北洋每年的拨付到位了吗?订船的钱够吗?话语中直指翁同龢的户部!
  翁同龢真的没钱;光绪大婚就花了500万两银子;太后老佛爷又要修颐和园;这又是一笔开支。还有养那些没有战斗力的绿营和八旗。每年至少要花2000万两银子。还有各种财政删的挪用和卡要。这每年8000万两银子就没了!!
  但是这话能说吗?绝对不能!只要透出去一个字。别说自己这个户部尚书了。连脑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但是沉默不代表人家就放过你了;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既然每年8000万两银子都没了;那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手下是否有贪墨?
  当年北洋购买3艘归远级战舰都被你姓翁的百般阻挠;是不是你从中作梗?再看看你的那些手下。自己没上过战场;在家里宅着写折子乱喷;要不要上战场上和日本人打打?这句话一出来;可是吓趴下一队人;真怕皇上一时性气;把自己扔到战场上去!
  其实;最郁闷最堵心的不是翁同龢。真正最郁闷的是住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他闹心的不是那些书生;那些人算什么?除了写文章别的什么也不会!一旦惹恼了;完全可以抓一批人了事。真正让她郁闷和担心的是。封疆大吏们的态度和李鸿章的实力和强硬态度!
  说实话;她实在没有想到;李鸿章居然能自己筹钱购买了3艘远超定镇的战舰!具体花了多少钱慈禧不知道;但是根据下面人的估算;没有1000万两银子根本就买不下来!先别说这数据对不对。就这一下筹集1000万两银子的能力就已经让她感到坐立不安了。如果算上李鸿章在陆军等方面的投资;这个数翻一倍都不多!有了兵;有了钱的李鸿章就在直隶!他要是万一那天动过心眼;自己能挡住吗?
  八旗和绿营肯定是靠不住了;慈禧几十年来也算是经历过几场战争的了;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八旗和绿营就已经烂到家了;打长毛尚且不够;你打日本人能行吗?就荣禄的练军还有点用;但是和北洋那些上过战场;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人去比;一下子被甩开n条街!更何况;现在台湾巡抚刘铭传和两广总督李翰章居然也训练新军去帮助李鸿章;这个动态就够吓人的了!!
  两大总督是个什么概念?即使在皇权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两大总督联名的话;皇帝也不会轻易驳回;更何况现在的提督之中还有一个直隶总督!而2大提督加1巡抚的部队已经在辽东半岛集结完毕;各支部队加在一起已接近7万人。这7万雄兵如何不让慈禧紧张?李鸿章根本就不用起兵;只要他表示对皇帝或者恭亲王的支持;那看似强大的后党中恐怕就有些人要另寻一条路了吧?
  现在后党和李鸿章为首的北洋势力已经出现了裂痕。太后想和;李鸿章要打;而且要打到日本投降赔款。要是太后不同意;会有什么结果?慈禧不敢想象。如果李鸿章真要消极避战;那么东北这个满人的老家怕是就要被闹翻天了;这是慈禧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当然中枢可以去求和;但是求和的代价呢?这割地赔款的千古骂名谁来承担?李鸿章已经决定坚决不求和了;人家手握7万雄兵;你还能逼迫人家不成?
  而且最让人生气的是;光绪皇帝也想打下去;打下去目的是吗?一则是年少气盛;对于日本这个小国胆敢进攻清国的愤怒。另一方面;何尝没有想趁着这次战争将大权握在手中的打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