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155章

华夏海权-第15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慈禧眼里;如果说以前的北洋只是实力强大;让她有些不安的话;那现在的北洋可是已经到了一种尾大不掉的程度了;绝对不是中枢一两句话就可以限制的了。
  不过慈禧毕竟是慈禧;几十年来的宦海沉浮让她多次面对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从最初清除肃顺等人;以及后来裁撤湘军和淮军。慈禧都获得了胜利;这一次;他依然信心满满;淮系和各方势力联合起来的北洋确实强大。但是在慈禧看来;这个强大只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现在的北洋成分太杂了;各方都有自己的需求;只要能动之以利。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就会土崩瓦解。而慈禧的第一步棋就是下在了徐杰这个北洋新贵身上!
  就在李鸿章和徐杰两人到达北京的第三天;李鸿章进宫面圣。正当张佩纶和徐杰在驿馆中商讨事情的时候;翁同龢和庆王的到来;让两人有些不知所措。“济世;我这个终身不得启用的人先行回避一下。”张佩纶说完就退出来堂屋。于是片刻之后;只剩下徐杰、庆王和翁同龢在场了。
  双方宾主落座后;自然少不了一番恭维。对于庆王和翁同龢此行的目的;徐杰不太清楚;但是对于这两个一个属于后党一个属于帝党的人物同时来到这里。徐杰还是有所警觉的。“看来在光绪和慈禧眼中。北洋的威胁已经隐隐上升到了第一位。为了中枢的权威;他们很有可能联手先分化和削弱北洋。而后才是权利的争夺。“徐杰心中隐约透出一丝不安。而随后的交谈中;庆王和翁同龢的所言正好应证了这一点!
  “不知此战之后;徐大人有何打算;是继续留在水师还是另寻高就啊。”翁同龢满面春风的说道。看着翁同龢的笑脸;徐杰潜意识的就有一种厌恶的感觉;对于清末清流的不肖;对于翁同龢为图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做派;就不仅仅是厌恶了。
  “这一切还不是看朝廷的安排。”徐杰随便说道。
  “对于徐大人这种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太后和皇上还是十分看重的。照理说徐大人完全可以掌数省之地了。但是太后老佛爷说了。徐大人精通海事。还是总管海军比较好。”庆王试探性的说道。
  “徐大人之才可不仅仅是管理一个北洋水师。其实徐大人完全可以总领海军衙门的事务。何况现在北洋声势已足;为国家计;这南洋、两广和澎湖水师也该整备一下了。不知道徐大人意下如何啊。”翁同龢继续说道。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去海军衙门就等于和北洋脱离了直接联系。而到时候;朝廷不拨款;北洋要扩军;自己正好受这个夹板气;至于说冷南洋等水师;这完全是借自己的手来扶持刘坤一;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位置可不是自己能坐的。”徐杰心中冷笑道。
  “微臣还是更适合在地方效力;这北洋舰队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与俄国人相比还是想去深远。为我大清抵御外敌才是徐某最合适的位置。”徐杰对这些帽子可不敢冒;他更关心的是自己能掌控多少实权。
  “此子野心还真是不小啊。”庆王心中暗暗说道;不过庆王可不怕徐杰的权力过大;如果徐杰没有野心;那慈禧太后的计划反而无法展开。现在能公开满足徐杰对权利要求的人是谁?只有太后一人。即使李鸿章也只能争取而不能一定保证可以达到。而翁同龢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种厌恶;在他看来仅仅是一次战争的胜利就想同时坐到封疆大吏和海军提督这两大要职实在是有些过分。
  “徐大人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本王相信徐大人的才能;但是最终是否可以如愿还是要看徐大人怎么做;太后是否满意了。老实说这东北乃我大清的龙兴之地。事关重大啊。”庆王明白;李鸿章关于插手东北的折子背后的人可能就是这个徐杰。他在这里暗示徐杰;如果想达到目的;那么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太后;李鸿章都不行。
  “正因为是龙兴之地;所以才必须建设和严加防范。俄国人觊觎东北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中枢不准备;光靠北洋的话。一氮战;恐怕东北危险啊。”徐杰绝对不能表示什么;只能暗里提醒中枢;这俄国人可不是日本可以比的。
  而庆王听了以后也不由的打了一个冷战。此次战争中俄国人的狠毒可是让慈禧光绪这携廷大佬们十分后怕;前一天还是盟友;说翻脸就翻脸直接武力夺取这种对土地的极端渴求可是让中枢十分后怕啊;在他们看来;日本算完了;那么一旦俄国人腾出手来的话;那第一个目标怕就是清国的东北吧?咸丰时候已经丢了150多万平方公里了;要是再把盛京等地丢了的话;满人的根基可就全没了!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暂且告退了;希望今天说的话;徐大人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想想今后该怎么做。”既然双方已经把话说明了;庆王等人留着也没有意义;倒不如先回去商讨对策。而徐杰也必须考虑自己如何应对李鸿章等人的质疑。毕竟徐杰的做法在李鸿章等人看来已经可以算成背叛了。
  “济世这是要另寻高就吗?”庆王和翁同龢离开后;张佩纶沉着脸问道。
  “当然不是;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都不是能做大事的人。我怎么可能投靠他们?”徐杰微微一笑说道。
  “何为大事?济世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某非济世想更进一步?”张佩纶对徐杰的敌意还是不减。
  “一场战争的胜利算什么?我想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徐杰平静的说道。
  “治国平天下吗?也是;当年张某也是这样想的。倒是不知道济世这个治国到地是治国呢还是重新建国?”张佩纶话锋一转;尖锐的问道。徐杰对中枢什么态度;张佩纶开始认为最多也就是厌倦;但是这一路走来;在徐杰的策划下;北洋体系中进入了越来越多的新人;他们爱国但是不忠君;他们可以为了国家为了战友慷慨赴死。但是在言行中没有一丝对君主的尊敬。而北洋也渐渐的与中枢越行越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杰对中枢更是敌视。只不过没有拔刀相向而已。
  “我对中枢毫无忠诚可言;我只忠于这个已经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我的内心。”徐杰竭力解释道。
  “难道在北洋不更好吗?中堂大人百年之后;北洋就是你的北洋了。”张佩纶有些不解的说道。
  “时间来不及了。俄国已经获得了不冻港;一艘艘的战舰已经开始进驻北海道;同时清国的北面;伴随着远东铁路的修建;一旦这条连接欧亚的交通大动脉接通;俄国人就可以将部队和军火源源不断的从欧洲调往远东。而一穷二白的东北拿什么抵抗俄国人的侵略?太后将国家当成自己的私产;但是我却不能让我泱泱华夏再丢一寸土地了!”徐杰掷地有声的说道。
  “你这可是谋反啊。其心可诛!”张佩纶面无表情的说道。
  “努尔哈赤开始也不过是明朝的一个小官而已;从古道今历朝历代谋反的多了;不过是一个皇帝换了另一个皇帝而已。”徐杰张佩纶的话可不感冒。先别说徐杰和北洋本身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就从张佩纶本人而言。对于清朝中枢也是相当憎恶的。
  “我北洋联盟上下拼死拼活打了一年多难道就是为了保护这个混账朝廷吗?”徐杰有些激动的说道。“不;绝不是;所谓的忠君只不过是后世儒家为了迎合那惺帝们而捏造出来的。我华夏亿万人民也绝对不应该为了某个皇帝和太后而活着。”
  “那济世打算干什么?造反吗?甚至取而代之?”张佩纶问道。
  “我不会是皇帝;华夏也不需要皇帝。我只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从没有想过过分集权。因为过分集权就意味这。我需要一种多方面制衡和监督的政治体系。”徐杰说道。
  “这点我信你;你确实从没有追求集权;甚至面对曾经为难过你的刘步蟾;你依然让他在北洋舰队中担任要职。”张佩纶茅塞顿开;徐杰是否要推翻清王朝对于这个经历过宦海沉浮的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徐杰将来会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济世;你的目标我赞同;但是;现在没有北洋的帮助;你实现不了你的计划。你还是想想如何面对中堂大人吧。”张佩纶选择相信徐杰;因为徐杰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感谢书友山青盈和海峡老头的打赏。主角准备谋划自己的势力范围了;大家多给点支持吧~~~



第二百九十五章 国家民族高于一切

  “今天下午庆王和翁师傅来了?”李鸿章轻描淡抹的说道。
  “他们来开价了。”徐杰立在一旁说道。
  “够不够买走你的忠心啊。”李鸿章的语气出奇的平静。
  “学生这颗忠心只忠于国家和民族。”徐杰回答道。
  “看起来中规中矩的回答;实际上苞藏祸心啊。你这个国家可不是大清啊。”李鸿章意味深长的说道。“当你回来的时候;我一直很想弄明白你的目的?金钱;地位;声誉你都不缺。那你为何非要回到这四处漏雨的大清呢?老夫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心里很明白大清的情况;你比我更明白。你为何要回来?”
  “中堂大人您认为学生为何回来?”徐杰小心的说道。
  “你说为国为民;老夫开始还真是不信。老夫从平长毛开始到现在几十年了;还真没看见过几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别人不是;我也不是。”说道这里李鸿章惨然一笑。“曾经我心中也有过这样的抱负。但是时间足够将一切抹去;到头来就是混;混一天算一天。”
  “中堂大人严重了;没有北洋;我们赢不了。”徐杰劝慰道。
  “就咱们师徒二人。你不用恭维我。我李鸿章到底如何不是看我活着的时候怎么评说;而是让后代评说的。不得不说;你是一个怪人;一个真正将为国为民几个字印在心底的人;你尽最大努力为北洋备战。在为人处事上你不计较派系和个人利益。当年你宽容了刘步蟾在撤旗事件上的错误。我一直以为你做的只是权宜之计。但是现在看来;他刘子香将来还是北洋总兵。在处理人事的时候;也真叫一个公平。”
  “邓世昌跟你关系最好;但是你却没有让他做你的接班人。丁汝昌等人去成立外洋舰队。让你办事。你也算尽心尽职。能对分出去的兄弟一碗水端平。我李鸿章自问做不到。至于那些南洋华人。你为了帮助他们不惜鼓动北洋舰队去南洋大闹一场。你可知道;这件事情要是做不好的话;可是要掉脑袋的。”李鸿章眼中泛起一丝寒光。
  “大家都是华夏儿女;血脉相连。不是一句化外之民就可以隔断的。当时南洋华人命悬一线;我北洋何尝不是危在旦夕?”徐杰苦笑道。
  “好一个危在旦夕啊。你可知道;这些天来。老夫可是相当后怕啊。”李鸿章看了徐杰一眼继续说道。“若是这次战争我北洋要是输了!这伊藤博文的下场就是老夫的下场;甚至更惨;你知道吗?我很怕;整个交战过程如果出了一点差错。我北洋就全完了。”说到这里;李鸿章一掌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好在我们赢了。”徐杰不知道李鸿章说这邪什么意思;只能应付一句。
  “赢了?是啊;我北洋赢了;日本完了。但是你肯定知道;这日本要完了;下一个敌人更加强大更加难以对付!”李鸿章气闷的说道。
  “现在的世界就像一个原始森林。一只猛兽想长大就必须踩着别的猛兽的尸体前进。日本只是第一个倒下的国家。我希望第二不是我大清。”徐杰正色道。
  “难啊。我现在倒是挺羡慕开战前的伊藤博文他们。有一个支持他们的君主。君主可以讲自己的私库用于购买战舰。全国的国民也支持他们。即使伊藤博文的政府把他们最后一个日元拿走去购买军舰。他们也毫无怨言。但是老夫呢?从开始到现在就没舒坦过!!如果有一天;我北洋败了;不是因为敌人太强大不能战胜;而是中枢。是朝廷!!”李鸿章咆哮道。
  不得不说这次朝廷的态度让李鸿章十分的愤怒;原以为自己打赢了这场战争;即使慈禧对自己在不满;看在自己为她爱新觉罗家族保卫江山的份上;表面动作总要做一些吧。但是谁知道开始中枢就要裁军;等到自己进京后;朝廷又玩了一手明升暗降;以将他提到中枢为名彻底让他和北洋隔离!而在自己走后;又派人来游说自己的弟子。这可是北洋未来的首脑啊;这是要彻底毁掉北洋啊!而自己条件;朝廷居然连一个准话都没有!这如何不让李鸿章气愤?
  “清国已经完了;从根子上烂了。不要说李鸿章了;任何人都不能他起死回生。”徐杰心中说道。但是他不能说出来;毕竟李鸿章态度还不明朗。气愤归气愤。但是要真让他反了;李鸿章怕是一时还拿不出这气魄。
  “你说;我北洋该如何去做?没地盘;没钱;没人下一场战争我北洋如何取胜?这俄国可不是日本可以比的;打日本;我北洋挖一次老底就行了。这俄国怎么办?”李鸿章问道。
  “不能退让。东北、直隶、闽浙台、两广和四川必须控制在我北洋手中。谁不同意我们就对付谁。”徐杰斩钉截铁的说道。
  “你到底想不想接手整个淮系?”李鸿章问道。
  “不是接手;而是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为了国家和民族奋斗。在这个目标下;我只是想利用一下中枢的某些人。”徐杰正色道。
  “所以你对庆王等人的收买没有一口回绝?就是为了要东北这个地方?你可知;即使这样;东北也不会是你徐杰说了算。”李鸿章语重心长的说道。
  “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我北洋其实可以站住一部分重要的节点和资源点建立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作为后盾就可以了。部队将建立军垦拧;用于筹措粮草。对于盛京这些满人官僚的直辖地。我徐杰还没有太大的兴趣。”徐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倒是不贪;你还想掌控北洋舰队?”李鸿章面无表情的说道。
  “学生只是希望这支好不容易重生的舰队再将来不至于折戟沉沙。学生依然希望将来一氮战。我北洋联盟还能是一个整体共同御敌。否则;等待我北洋的将是万丈深渊!”徐杰回答道。
  “看来;老夫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