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612章

华夏海权-第612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hukaikaka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暴风火箭炮

  〃人才啊!〃彭毅还是很够意思的;本着送佛送到家的原则;他还在给徐杰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聂志远整理的资料;而现在这些资料正摆在徐杰的桌面上;而当徐杰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后世中被称为冰雹的的火箭炮的东西后;徐杰也不得不感叹一下这个面目全非的历史。
  图上画的很简单;一辆1。5吨的卡车;在车体上架设着4排6个的发射管。发射管的长度在2米左右。而旁边标准的炮弹则是长约0。8米左右的无尾翼火箭弹。在大概浏览了相关资料后;徐杰感觉这东西至少在远离上要比历史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要强上很多。更像是一款德国火箭炮和俄国火箭炮相结合的产物。吸取了各方的优势。
  说起前苏联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十分了解;齐射时壮观的长面和短时间内超大的投射量;再加上简单到极点的发射装置。这恐怕就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后的感觉吧。这款火箭炮几乎秉承了苏式武器的简单实用以及投射量强大优点;在2战中是一款相当不错的炮兵技术装备。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一款火箭弹并没有实用尾部的弹翼;这让徐杰感到有些奇怪。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弹弹翼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因为苏联当时面对强大的压力没有足够的产能和时间去搞某些过于复杂的装备;所以bm13并没有使用发射筒;更别说在里面刻上膛线了;而是直接用发射导轨。这样一来火箭弹的旋转就完全靠火箭弹喷嘴自身了。转速下来了;精度自然会降低一些。而历史上俄国人处于成本的考虑。他们认为直接加装弹翼来减少发射器的复杂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导轨和弹翼而没有选择发射筒和膛线。从成本上来说很不错。
  在2战历史历史上真正选择复杂的涡轮喷嘴和发射管以及内部膛线的国家是德国;和名声大噪的bm13不同。德国2战火箭炮给人的感觉是默默无闻;但是并不代表德国人就没有好货。历史上德国人也有几款不错的火箭炮。从精度上来讲;采用了涡轮火箭弹和发射管的德国火箭炮要比苏联的bm13要准一些;从射程上来讲也算可以。
  比如说德国的15cm火箭炮可以把弹重34。15公斤的火箭弹打出6900米远;而口径达21cm的42型火箭炮则可以把112。6kg的火箭弹打出7850米;从射程上来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却要超过后者。不过悲催的是这种武器在德国人手中最开始更多的是当成烟雾弹或者特种弹尧射器而不是当成一种压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后;德国依然没有像苏联人那样集中使用这种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国人认为火箭炮的精度过低。而且装填缓慢。但是德国人依然有车载火箭炮;部分火箭炮还赢得了陆地斯图卡的称谓。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武器的数量以及发挥的作用都无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虽然在技术上和性能上德国货可能更好一些。
  对于2战火箭炮的作用;徐杰的定位就是一种廉价的可以再中等距离上撕碎对方防线或者攻击的武器;在这个时代;射程过远的重型火箭炮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毕竟在这个没有先进火控;更不要说制导炮弹的的时代;长身管火炮在远距离的精度都会比较低。这种精度只有火炮四分之一的东东距离远了可就真的什么也打不到了!所以射程在15km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徐杰对这种火炮的要求就是12km以上就行。
  同时考虑到装填的难度;徐杰认为单发炮弹的重量不要超过45kg为宜。也就是说和一发炮弹重量相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用人力状态。你要是像德国人那样搞出炮弹重达100+kg的8寸级别火箭炮;那么光装弹就很成问题。而装弹缓慢的话自然会导致火箭炮的效率问题;毕竟火箭炮只是瞬时火力非常强大;但是要说到持续性压制的话;还是洗洗睡吧。这个位面可没有先进的火箭炮自动装填设备;大量的火炮炮弹几乎都要手动状态。
  而这一方面聂志远做的很不错;他选择的口径和弹重正好和人力装填的上限相吻合。而且24根发射管的重量也不算很重;一般的1。5吨卡车完全可以承担。但是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炮弹的长度还不够。而且虽然有膛线来弥补火箭炮精度问题;但是去掉尾翼还是不妥的。而当年苏联在2战结束后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弹尾安装4个弧形的弹翼。在发射前仅仅的和炮弹贴合在一起;当发射后。迅速打开提高稳定性。同时把炮弹重心定的稍微靠前一些;以增加稳性。从理论上说这样做并不难;但是考虑到能否让弹翼和炮弹以及发射筒完美的贴合在一起是一项技术活;所以徐杰并不确定这项改动什么时候能搞出来;而另外一项就是如何把火箭炮炮弹做的更长一些;而苏联人的做法就是类似卷制炮管一般卷出一个火箭炮炮弹壳;而不是切削出来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这种火箭炮最终将变成一个缩水版的bm21冰雹型火箭炮;虽然因为装药和其它技术问题无法达到20km以上的射程;但是在精度和火力上绝对会甩开历史上的德国货和苏联货两条街。至于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也肯定比历史上的火箭炮表现的更好;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精度以及比较先进的地盘足够让他们变现的更好。
  〃既然是历史上bm21火箭炮的简化版;那么就叫风暴吧。〃最终来了性质的徐杰还专门给这门火箭炮起了一个名字;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火箭炮的研发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拿出样品。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今天又到周五了;最近一周订阅持续低迷……!作者决定今天下午再加更一章;希望各位书友能多多支持……!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法国海军

  要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力战舰损失比例最高的国家是谁;法国和奥匈帝国绝对算得上榜上有名;前者曾经建造了多达8艘左右的无畏舰和超无畏;结果最后打的只剩下2艘了;而且这还不算完;就连几十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前无畏舰也丢了一个精光。以至于在一战结束后;法国海军被讥笑为只有两艘船的海军!而作为一个殖民大国;法国人无论从感情还是从实际上不能坐视海军的衰弱。虽然大战结束后实力大减;但是作为一个拥有遍布非洲和东南亚殖民地的大国;同时更为了对抗日益强悍的德奥舰队;法国人必须咬紧牙关重建自己的海军。〃地中海也许不是法国的;但是肯定不能使同盟国的!〃乔治莱格在一次议会会议中这样掷地有声的说道。
  法国需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海军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乔治莱格;达尔朗等法国海军的高层。法国人历来喜欢创新;但是似乎这些创新有的时候并不好用。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中海战斗又几乎打断了法国海军自拿破仑时代后化了近100年时间积攒下来的自信和雄心。作为一个传统的海军强国;你打不过英国也就算了;后来因为工业和国力比不上德国;华夏和美国也就忍了;但是连一个建国不到100年的意大利和从来不以海军为重点的奥匈帝国都打不过;那可就太丢脸了!虽然有意奥突然袭击的因素;但是败的也确实有点稀里哗啦。
  残酷的现实让法国人不得不借鉴其他成功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德国人的法国学不来;毕竟双方的战略和国力相差甚远;同时德国人也不会和法国人进行交流;而剩下海军战略比较成功的国家就是华夏和意大利。而随着战后华夏和协约国之间关系的缓和;几乎没什么交集的法国和华夏两国海军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而作为一个与华夏之间利益冲突最找的国家;法国和华夏之间的交流从深度和广度上来讲也比和英美的交流强的多。前者已经开始讨论海军战略问题;而后者更多的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合作。
  〃其实早在1战结束前。法国海军无论从规模还是实力上来讲都已经成为了一支二流海军;而1战中激烈的海战更是加速了法国海军的衰败;而现在;虽然贵国在竭力建设和扶持海军;但是想回到19世纪末的地位显然不可能了;所以贵国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即;法国海军在未来协约国中的地位是什么?〃在一次华夏和法国海军代表团的会议中。作为华夏最为优秀的海军将领;同时也是一手导致协约国在地中海的翻盘计划落败的幕后注视中之一的他;现在居然开始帮助法国人建设他们的舰队;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讽刺的事情。
  〃下面的话虽然很不好听;但是我认为我说的将是最接近事实的;在未来的地中海之中;除非某个同盟国国家倒向协约国;否则的话;贵国海军甚至是协约国海军在地中海都没有立锥之地。德国公海舰队南下的进程已经开始;而在地中海云集了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以及西班牙四国海军力量。他们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海军部署在这个封闭的海域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们除了在空军的掩护下停在港口之中外不会有任何作用;而一直不能离开港口的舰队。其意义将十分有限;而且还会拖累法国本来就不多的空军。〃
  〃在我看来;法国海军未来的主要作战地域在两个方向;一个是大西洋;而另一个是这里。〃林永升用手中的铅笔指了指位于非洲西南的一个岛屿;马达加斯加岛;然后又以此为圆心画了一个圈。
  〃北大西洋我可以理解;但是为何阁下还建议法国海军在非洲西南的马达加斯加岛部署一支舰队呢?如果是从破交的角度来看;效果也不会明显。因为在未来德国攻击的方向将是波斯和南亚次大陆;他们的舰队和运输船行走的航行也必然贴近大陆。以便处于舰队和空军的共同保护之下;更何况马达加斯加岛是不是太远了?破交的效率可能会很低。如果法国分舰队选择和英国人一起利用印度的港口进行部署会不会更好?〃乔治莱格有些不解的说道。
  〃正因为遥远;而且面积广大;拥有足够的纵深所以才安全;任何战斗都必须把自身的安全放在首位。拥有一个遥远但是却安全的基地总比拥有一个距离战场更近死得更快的基地要好多了;至于说德国人的海上防御体系吗?我认为他并不像阁下想象的那么坚固!〃林永升接着哪铅笔在阿拉伯半岛上一划说道:〃首先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诸国并不是同盟国成员;而且环境恶劣;甚至连最基本的水源都难以保证;我很难想象德国人在这里会部署大量的空军。别的不说光后勤和维护压力就已经很大了。〃
  〃而在意大利东非殖民地;先不说以这里为基地威胁范围十分有限;同时意大利态度就很有可能让德奥的图谋落空。所以说在印度洋西部其实是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弱势区的。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同盟国运输船和战舰都将从这里驶向南亚。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的可行性上来说;这里都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区域。〃
  〃如果同盟国海军与英国南亚舰队和美国舰队进行正面交战的话;那么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弱势区。德国人必须通过加强在波斯湾的空军来抵消英国在。波斯以及南亚的空军。所以德国人的部署重点绝对会是靠近波斯和印度的地区;而不会选择阿拉伯半岛。〃仔细琢磨了一下;乔治莱格对林永升的说法表示认同。〃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的舰队能使用英国人的迭戈加西亚岛的话会不会更好?那里更贴近战场;而且离德国人部署的力量核心也比较远。〃随后乔治莱格又提出了反建议。
  〃注意我说过的话;马达加斯加岛之所以安全除了距离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纵深。马达加斯加岛是一个拥有60万平方公里的岛屿。而且上面有多个港口;同盟国如果打这个岛屿的注意的话;他们要费多大的劲才能把整个岛屿都控制住?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对付岛上的游击队?有需要多少舰队才能阻止贵方从一水之隔的非洲输送补给的船舶?这个具体数量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是个天文数字!〃林永升笑了笑说道。
  〃海军是需要基地的;如果对方能摧毁基地的话;那么我们的舰队也无法长期驻扎在这里;而且马达加斯加岛的基础设施缺乏;几乎不具备恢复能力。〃乔治莱格还是对林永升所说的话表示怀疑。
  〃上将先生;我说的纵深并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岛。不要忘了;法国有个盟友叫英国;而英国在非洲南部有一处殖民地叫南非;而南非又几乎是整个非洲工业和基础设施最为发达的地区。〃林永升心中已经有些不高兴了;自己当年无论在华夏海军还是在意大利海军中鲜有人敢和自己顶牛;对方要说的对的话;也就算了;但是明显这位乔治莱格是因为自己眼光不够而导致的。怪不得法国海军在1战中被一顿暴揍;从水平上看;这位法国海军的老大确实不如第谷啊。第谷虽然称不上旷世奇才;但是至少一点就透。而乔治莱格吗?则必须都给他说清楚。
  〃退一步讲;即使马达加斯加岛的基地遭到了攻击;再退一步讲;德国人把整个马达加斯加岛的港口全部摧毁了;但是那又如何你?贵国舰队完全可以再撤往南非;而如果德国海军重新北上;那么还可以再打回来。而如果德国人打算持续和法国围绕马达加斯加岛展开一场消耗战的话;那么他们的南亚攻略就只能放弃;我想一个稍有理智的德国高层都不会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吧?一个难以被攻击到的地区如果可以通过一次强攻一劳永逸的解决的话;那么同盟国还可能去冒险;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而且还和战略目标相冲突的话;那么我想同盟国宁可选择被动防御也不会主动去分散自己的兵力!〃林永升耐着十二分的性子给对方解释道。
  〃迭戈加西亚岛就属于前者;德国人只要拿出几周的时间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钉子;而后者在德国人看来就是一根铁柱子;如果他们想彻底解决这里的话;那么恭喜贵方;德国人南进的计划已经失败了!〃对于如何组织德国前进的步伐;华夏内部也是经过讨论的;本着自己能不上就不上;能让协约国干的事情自己就不干的原则;徐杰和海军高层专门帮助法国海军制定了这个计划;在德国海军身后埋下一个钉子;看德国人如何应对。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我杀杀我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支持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