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凤难为 >

第58章

凤难为-第58章

小说: 凤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清漪微微一顿,瞧了眼自家妹妹,心中明白李清容这是有些恨嫁了——似她这样的年纪都是老姑娘了,平日里少不得要听些闲话,如今又有了合心的心上人,自然想着要早些嫁人。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李清漪闻言点点头道:“钦天监已是算过时间,登基大典就在明年的一月,册后大典可能要往后一些,应该是二月左右。清容的亲事既然是订在三月,也不算是冲突。再有,先帝遗诏说得明白‘毋禁民间音乐嫁娶’,所以这日子也不必再改了。”
  李清容抚着胸膛,悄悄的松了口气。
    
    第86章 训妹

  就在这时候,李清漪的目光却落在了李清容的身上。
  李清容白净的面庞一下子涨的通红,有些羞又有些不好意思。她低着头小声道:“二姐姐,你瞧我做什么?”
  李清漪收敛了面上的笑意,一双黝黑的眸子看着李清容,许久方才道:“婚事虽是不用拖延,可有些话我还是要和你说说。”她微微一顿,语调一沉,语气也是少见的严肃,“这些话,娘和姐姐可能都和你说过,可我也是你的姐姐,亲眼瞧着你长大,倘若不和你说一说,我心中亦是不能安。”
  李清容朱唇轻轻颤了颤,放在双膝上的手绞着,乖乖的点头,语声放的更低了:“嗯,姐姐你说好了。我听着。”
  李清漪看她一眼,这才轻声道:“本来,家里反对你们的婚事,不是为了别的,乃是因为你的申时行各方面都有些不相配。可你们既然已经看对了眼,你又是非君不嫁,自然只得随了你的心意。但是清容,你要记着,你是嫁去申家做继室的。申家人口简单,幼子懵懂,申时行原配娘家无人,也许没有人会刻意提醒你这一点。但是你自己要记在心里。”李清漪语调微微有些沉,凝目看着越发紧张忐忑的妹妹,“只有你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日子才能过得顺畅。”
  李清容听到“继室”两个字的时候,脸色微微有点发白,手指抓得极紧。好半天,她才抿了抿唇,轻轻的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黄氏来回瞧了瞧两个女儿的面色,颇有些心疼小女儿,连忙打断了道:“怎地说起这个了?”她柔声和李清漪说道,“你妹妹糊涂,你别和她计较。”
  李清漪这回却是连黄氏的面子也没给,她转头和黄氏正色道:“就是因为她糊涂,我才要和她说清楚。要不然,回头要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说不得她以后还要怨我们‘怎地没拦住她,叫她嫁了申时行’。”
  李清容在旁听得羞愧至极,脸色红了又白,连忙扬声打断了李清漪的话,哑声道:“二姐姐,我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这婚事是我自己选的,我不会怨人的。”
  “不会就好,”李清漪瞧她一眼,淡淡道,“你当初和我说,你看中的是申时行的‘人品和才华’,这两样东西是永远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的,只要你初心不改,不要得陇望蜀,自然不会失望和抱怨。”
  李清容抿了抿唇,又点点头。
  到底是自家妹妹,李清漪冷着脸说了这么多,瞧着她可怜的模样心里又有些软和,不由稍稍缓了缓声音:“我叫你记得自己是继室,是要你认清自己的位置。你嫁他之前当然可以挑剔和嫌弃,毕竟他已有发妻嫡子,而你却是家中娇女,你这方面的条件要比他好一些。可是,你既是看中了他,仰慕他的‘人品和才华’,自己选择嫁他,那么就再没有嫌弃和挑剔的理由。不要嫁了人,反倒意难平,觉得丈夫不是初婚,对不起、配不起自己。不要过高的抬举他或是过分的轻视他,夫妻一体,你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和爱。”
  李清漪生怕浇的冷水不够多,又说了几句,“或许,他曾经爱过他的发妻,余生都不能忘怀;或许,那个嫡长子不好教养,会叫你们夫妻两个争执不断;或许,你们两人对彼此的了解都还不够深,都会觉得有些后悔……”
  李清容本就有些许惶恐,听到后面,眼睛一红,忍不住从袖子里抽出帕子,低着头轻轻抽噎起来。
  李清漪却没理会,狠了狠心,把话说完:“日子很长,你们以后会遇到各种的问题。可是既然这婚事是你们两人自己点了头的,两边的事情你们都明白,怨不了旁人。日后夫妻之间若是出了事,你要先想想自己为什么要选他,再想想自己是否有错处,然后再和他说话。”
  李清容听到这里,“哇”的一声哭出来,顾不得什么规矩,往前一扑就倒到了李清漪的怀里,抓着她素白的衣襟,眼泪不停的流出来,她哭得不停打嗝:“二姐姐,我不嫁了……”她吓得连话都是一顿一顿得,“你说的我好怕……”
  李清漪摸了摸她的脑袋,用手指轻轻替她梳理了一下乱发,柔声道:“真不嫁了?”她顿了顿,似是玩笑又似认真,“你要是不嫁了,那也行。先把婚事拖一拖,申时行是个聪明人,自然也会明白过来的。”
  李清容这会儿又不说话了,只是闷头哭着。
  李清漪暗暗叹气,她就知道:李清容一颗心全都系在申时行身上,嘴里说着不嫁不过是一时被李清漪说得怕了,一时婚前恐惧症发作了罢了。实际上,李清容心里未必是这般想的。
  自家的妹子,自然也只能自家来教。
  李清漪说完了硬话,这才和妹妹说起软和的话:“好了好了,我刚才说那么多,不过是给你提个醒。未必会遇上那么多的事情。”她垂眼瞧着怀里的妹妹,和她说道,“咱们是自家人,要是申时行真的欺负你,别说是娘和姐姐,便是我也不会答应的。”
  李清容虽是有些娇气,可到底年纪大了,当着一众的人哭成这样,此时回过神来,自然很不好意思。她擦了擦眼泪,小声道:“我知道了,谢谢二姐姐。”
  李清漪叹了口气,抚了抚她的头发,手下丝滑柔顺,她的心又跟着软了软。她不禁和妹妹说道:“你这头发长得倒是快,一眨眼的功夫,竟是长得这么长了……”顿了顿,她低低道,“咱们家三姐儿也要嫁人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这话一出,不仅李清容的眼泪又跟着掉了出来,就连黄氏和李清闻都跟着红了红眼睛。
  黄氏嗔怪的看了两个女儿一眼,轻声和李清漪说道:“你如今三十都还没过呢,这就感慨上了?”她自个儿吁了口气,抚着心口感叹道,“到是我,小时候一出门就跟着三个萝卜头,甩也甩不掉,谁见着都要赞一句咱家的姑娘水灵秀气。如今倒好,一回头,家里就只剩下你爹那个老酒鬼!越瞧越烦!”
  黄氏最后那句话倒是逗得众人一乐,李清闻出来打了个圆场:“爹公事上应酬,难免要喝些酒的。再说了,谁不知道,家里头如今添了禁酒令,爹寻常时候连酒杯子都找不到。”
  黄氏面一红,瞪了大女儿一眼,道:“我就知道你一贯是偏着你爹的。”
  李清容这会儿也缓过来了,连忙上前摇了摇黄氏的胳膊,细声道:“我偏着娘你呢。”
  黄氏瞧她眼睛红肿,也没能狠心说她,只掐了掐她的手,气道:“你啊,不叫我操心,就是偏着我了——你看看,我这头上多少白头发?大半都是你气的!”
  李清容又羞又愧,低了头不敢再撒娇。
  黄氏也没多说,只是轻声和她道:“你二姐姐一贯宠你,今日说得一番话也全都是为你好……”
  李清容连忙点头:“二姐姐为我好,我心里都明白的。”
  黄氏瞧了瞧边上坐着的三个女儿,发自内心的笑起来:“好多人都觉得,我这辈子没能生出个男丁,实在是可惜。可我却一点也不这么觉得——”她那双美丽的杏眸依旧明亮,带着母亲特有的慈爱和骄傲,“我家的女儿,不知比那些人的儿子要好多少倍。”
  ******
  晚上的时候,皇帝抱着儿子来投奔自家皇后,可是瞧了瞧李清漪微红的眼眶,不由有些诧异:“这是怎么回事?”他把怀里的儿子放下来,自个儿坐到李清漪身边,“今日不是叫了李夫人她们来?怎么倒像是哭过了。”
  李清漪把头埋在皇帝肩头,心情仍旧有些低沉,小声道:“没什么,就是坐在一起回忆了一些旧事。觉得时间过得可真快……”
  皇帝闻言微怔,摇摇头,伸手掐了掐她的鼻尖,故意逗她:“确实是快了,每回瞧着你,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李清容面上微微有些泛红,忍不住瞪了皇帝一眼,好半天才道:“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皇帝把她搂在怀里,笑起来道:“因为我嘴上抹了蜜啊,”他垂首瞧着李清漪,面上含笑,轻轻的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指,“很甜的,要不要来尝一尝?”
  李清漪玉似的面上霞光更盛,细长的眼睫也跟着轻轻颤了颤,在鼻翼处落下一点淡淡的阴影。
  就在这夫妻两人浓情蜜意,打算尝尝“蜜”的味道的时候,一直被父母忽视的朱翊钧小朋友不甘示弱的过去扯了扯父母两个的衣袖,一脸控诉,偏偏语气却很像是撒娇,奶声奶气的要求:“我要抱!”
  李清漪这才想起这是在儿子跟前,颇有些羞恼,连忙从皇帝身上起来,伸手把儿子给抱了起来。
  皇帝在旁瞧着儿子不停地在自己老婆身上挣来挣去,不由大大的叹了口气:“时间还是过得太慢了啊。”要是一眨眼,儿子就被养大了,不会再扫兴,那才好呢。

    第87章 登基

  到了一月里,登基大典也就开始办了。就像是李清漪所说的,按照礼部依拟出来的一整个流程下来,皇帝确实是那个被折腾的人。
  先是由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书劝皇帝登极,三劝三让,然后才有令旨俞允。
  这是为了表现皇帝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这才“迫不得已”接受这皇位。
  李清漪当初看到奏疏上关于这一步骤的说明,忍不住便想起赵匡胤所谓的“黄袍加身”——做皇帝的总是要比旁的人多一层脸皮,就算是金灿灿的龙椅,也要让三催四请才肯“勉为其难”的去坐一坐。
  仍於奉天殿设宝座。钦天监定时辰、尚宝司设宝案、鸿胪寺设表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鸿胪寺设诏案、锦衣卫设云盖云盘……毕竟是新君登极,新朝初开,各部各方皆是动了起来,井然有序。
  一早,皇帝便遣内阁诸臣祗告天地、宗庙、社稷,皇帝自己则是在大行皇帝几筵前受命,这时候,则有人捧着崭新的帝王冕服给皇帝换上,然后再行告天地礼。这是为了表示,皇帝他是受命于大行皇帝以及上天。
  然后,皇帝最大的任务就是各处跑着跪着给磕头,先去奉先殿拜祖宗,然后拜大行皇帝,拜母后,全都是五拜三叩头。
  奉天殿上,徐阶和高拱起身献上《登极诏》,皇帝接下令人盖宝印,宣读天下,算是正式即位。然后,皇帝起驾华盖殿,在此接受文武百官的拜礼,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行礼毕。
  最后,锦衣卫鸣鞭。文武百官上表称贺。
  因为已过二十七天大丧,这又是先帝离世之后的天下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大事,不仅宫内上下松了口气,宫外也有人悄悄的点了鞭炮以作庆贺。
  帝王衮冕本就是各类帝王服侍里面最郑重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最重的。这一天下来,皇帝自个儿就累得腰酸背痛,最后晚膳都是半靠在榻上吃的。
  李清漪见他这般,虽是觉得好笑却也有些担忧:“你这身子也太弱了吧。”她顺收舀了一勺子白粥给皇帝,道,“要不,以后你偶尔也做些运动吧?成天不是坐就是躺,肯定越来越禁不住动啊。”
  皇帝“素”了好几天,听到“运动”这两个字一下子就想歪了,眼睛亮的很:“我也想每天和你一起‘运动’一下啊……”
  这么污真的好吗?
  李清漪呵呵哒了一下,又塞了一勺子粥到皇帝嘴里,直接就道:“你自己喝吧,我去瞧瞧钧儿。”
  朱翊钧自从懂事之后,李清漪就想着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力,给他做了一整套的小餐具,偶尔就叫他自己拿着小碗用小勺子和小筷子自己吃。
  小孩子对那种属于自己的东西总是特别宝贝,朱翊钧也很喜欢雕着小动物头像的一整套餐具,偶尔自己吃的时候虽然一碗粥能倒出来半碗但总也是有滋有味的。
  李清漪这会儿过去,朱翊钧正有模有样的吃晚膳,他还用不顺筷子,先是用急匆匆的把一碗没滋没味的白粥都喝了,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拿着筷子夹着酱菜吃。他如今很也知道讲究面子了,生怕夹不住或者夹掉了,板着一张白嫩嫩的包子脸,双眼炯炯的看着筷子上的酱菜,简直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李清漪看他这小模样,简直被萌到了,耐心的等儿子吃完了,这才上前给他擦嘴角,毫不吝啬的称赞道:“钧儿今天好乖,一整碗粥都自己喝完了呢。”她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想了想,从香囊里掏出一根又扁又长,头尾都经过圆润处理过的玉签给他。
  这是宫里特别制出的,上头刻着一朵花,精致又小巧。
  朱翊钧连忙伸出手接过玉签,然后放到自己的小口袋里收好——宫里头自然是用不着金银玉的,他也不知道玉的意味。可对于朱翊钧来说,这个玉签可是特别珍贵的,存到一百片能和母亲许个小小的愿望呢——可以和母亲一起睡;可以吃一整盘的糯米糖糕;可以和父皇玩骑马马……
  他高兴的脸蛋红红,跳到李清漪怀里,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小声问道:“那父皇他喝完粥了吗?”
  李清漪简直不知道这孩子的好胜心和攀比心是从哪里来的,明明她和皇帝都没什么好胜心,说不定是糟心的隔代遗传。不过为了这么萌的儿子,她立刻毫不犹豫的插了孩子他爹一刀,白刀进红刀出:“我刚刚来的时候,你父皇他还没喝完呢。”
  朱翊钧更加高兴了,喜滋滋的抿嘴笑了一下,把头趴在李清漪肩头,和她说起了悄悄话:“父皇他好不乖哦~~~~”话尾都翘起来了,语气得意洋洋的。
  李清漪忍俊不禁,抱起儿子,起身去内殿:“好啦,我们一起去看看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