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114章

生活在明朝-第114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闵晨神色微敛,眯笑着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似笑非笑,“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倒是多呢……多谢提醒。”

“防患于未然罢了。或许是我将人想得太坏了。”苏瑾解释一句,便不再说此事。

喝了半盏茶,苏瑾又想到另外一事来,与闵晨说,当比与孙毓培当面谈更自在些,便又道,“此次二位出关,我尚有要二位捎带的货物。虽然朋友之间谈这个有些小气,可……我现在是非常时期,苏瑾便厚颜了。”

“陆夫人请说。”闵晨依旧淡笑,面容波澜不惊。

“关外羊毛价贱,牧民们几乎弃之,我想请二位替我捎带些回来……买羊毛的银子我来出。”

“羊毛?”闵晨惊讶了一下,拧眉,“那物事有何用处?”

“大用处!”苏瑾笑了一下,往内院仓房看了一眼,“过几日,闵公子便知道了。”

“唔!好!”闵晨点头应下,喝了口茶笑道,“虽然得陆夫人指点,闵某甚为感激,不过在商言商,有一件事闵某要弄明白。方才陆夫人所言‘捎带些’是指捎带多少?”

苏瑾低头想了一下,“这个我倒没细想,若二位带活牲畜回来,脚力自不成问题。能带多少,到时但凭二位度量罢。不过……若带羊群回来,那些羊群之上的羊毛全归我所有,是免费的!其余下的,二位以什么价儿置买的,我便出什么价儿……”

闵晨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出关会带一大群活牲畜回来,听她说到此处,不由皱了眉头。苏瑾话还未完,看到他神色,脑海中突然显现两个牧羊姑娘,不由喷笑出声。

笑了一会儿,苏瑾便想起最后一件事儿来,这件事儿,她思来想去,还要麻烦闵晨去办,但却又不好说出口。

敛了笑意,端坐着好一会儿,才抬头,微叹一声,正色道,“闵公子想必也知祁家小姐现在我处罢?”

“嗯。”闵晨点点头,眼中带着看戏一般的笑意。

“昨夜听她的小婢夜谈,祁小姐来此,大约是因不满其父不问她,便与孙家议亲。倒不是她对孙公子本人如何……”苏瑾顿了下,强笑道,“因而苏瑾只好向闵公子求助了。……孙公子为何事离家……这原由我虽知,却说不出口,因而她现在尚不知孙公子在此处。但苏瑾不想瞒,亦瞒不下……却又不想因已而伤人。”

“我明白了……”闵晨淡淡点头,“陆夫人有成人之美之心,闵某亦有。此事由闵某来办。”

苏瑾连忙起身拜谢。长舒一口气……

自帐房回到后院儿,苏瑾的脚步又轻快了些。刚进院门儿,梁小青便自正房出来,手中举一封信,欢喜笑道,“小姐,姑爷来信了。”

“是么?拿来我瞧瞧!”这是他自离开之后的第二封信,上一封是刚到京城时发的,而她写的回信,此时怕是刚刚到京城,他便又来了第二封。

信倒是厚实,苏瑾拆开了看,整整五页信纸,除了写他在京城与姚山长会合之外,其余的便是连日来在京中生活如何,有哪些好看的景致,看到哪些地方商人会馆,亭台楼阁如何奢华云云,并在信中调侃道,将来某日,徽州驻京会馆必定会有陆家。

苏瑾坐着看了半晌,这些生活琐事却让人看了心中安宁,没有什么甜言蜜语,没有缠绵相思,却很舒坦。

“小姐,姑爷信中说什么?”梁小青收了干衣进正房,看苏瑾仍坐着,唇边带着笑意,好奇的问道。

“嗯,鼓励我好好挣银子呢。”苏瑾将信合起来,调侃道,“说,要将咱们家的商号都改作陆字商号,将来要在京中占一席之地。”

“啊?!”梁小青惊讶,随即不瞒的道,“姑爷不怕小姐累着,反倒叫你多挣银子,真是的!”

苏瑾笑了笑,不说话。

172章有喜

闵晨当日下午便搬离了苏记邸店,叫张荀传话来,说等孙毓培归来时再来刁扰。苏瑾笑了笑,“我知道了。”这当是闵晨想的什么法子罢。

已是三月初五,科考第一场。今日对她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没什么心情去关注生意上的事儿,学着常氏的模样,设了香案,虔诚地拜了各路神佛。梁小青看她神情肃穆的模样,暗自偷笑。

待她拜完了,才拉她到院中树荫下,斑驳的阳光透下来,打在二人身上,梁小青将剪好的衣衫拿给她,笑道,“小姐,这是按着姑爷的身量剪的夏衫,你也做做看。等姑爷归来,看到你亲手做的衣衫,必定欢喜。”

苏瑾伸手接过来,这一件浅蓝色细棉布长衫,倒似是早先她家杂货店中卖剩下的半匹,当时她叫常氏留着,等梁直再大些,与他做衣衫呢,不晓得怎么又到了梁小青这里。笑了下,“不晓得你爹娘还和梁直在家中如何了。咱们的信去了快一个月了,若及时回信,现下也该到了。”

“是呀。不过,这几日我一直等着呢。不过家里当时没甚事,小姐别挂心。”梁小青蹲在箩筐边,一边忙碌一边笑道。正说着,她突然一躬背,连忙捂了嘴,背过身去。

“呕呕——”一连呕了几声。

苏瑾愣了下,突然跳起来,惊喜叫道,“小青,你……你是不是有身子了?”

“小姐……”梁小青抬起头,脸颊通红,略带些羞涩笑了一下,“不知道呢。今儿早上突然想吐,我没在意……”

“张荀知道么?”苏瑾笑着问,心头却是一阵内疚,原本打算在忻州城安定下来,便找两个手脚利索的小丫头来,可找了几回皆不合适,生意上的事儿,与孙毓培几人接二连三的来,她一时又忘到脑后。

“他一早便去了铺子。不知呢。”

“王大娘。”苏瑾忙向厨房喊了一声,“快去请个大夫来。到铺子里看张管事儿可在,叫他立时回来。”

“哎!”年过四旬的王大娘应了一声,连忙出了院子。

“也没甚么要紧的,请什么大夫?”梁小青在矮凳子上坐下,笑了下,伸手便去翻箩筐,里面是给张荀剪的袜子等物。

“还不要紧?”苏瑾伸手扯过那些东西,嗔道,“初始这些天,你就好生歇着罢。”

梁小青只是呵呵地笑,顺从地坐下来。

苏瑾将那箩筐收到自己跟前儿,笑着打量她,梁小青自嫁了人之后,眉目渐开,倒比做姑娘时更添三分韵味儿。有时候她觉得时间真慢,才过两年而已,现在突然觉得时光真快,梁小青已快当娘了。自己刚来时,她才刚刚十四岁呢。

“小姐……”梁小青被她看得赫然,别转过身子,过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看看苏瑾,指着她的肚子,小声问道,“小姐没什么动静么?”

苏瑾伸手轻拍她一下,“鬼丫头,你顾着你自己便好。”

“呵呵……”梁小青揉了揉胳膊,听她这样说,必是没有。梁小青有些失望,眉尖染上一抹忧色。好一会儿,才悄声道,“小姐,我娘说,你若能生个男娃儿,将来回徽州,那边的人必不敢不认小姐……你……你可上心些。”

苏瑾“扑哧”一声笑了,笑得梁小青脸色红起来,瞪她,“小姐别光笑,这可是大事,混不上心的。挣再多的钱,哪有带个聪明可爱的孙娃儿能勾姑爷家老太太的心?”

“好,我知道了!”苏瑾忍住笑,应了声,又逗她,“那等姑爷回来,我便上心些……”

“哎呀!”梁小青惊叫一声,羞红了脸,又瞪她,“小姐莫叫人听去了……”

“不是你叫我上心些么?”苏瑾再逗她,把脸儿凑到她面前,“羞什么?”

“我不和你说了。”梁小青站起身子便走。

苏瑾忙拉她坐下,笑道,“我不说了。今儿天气暖,我去抱条薄被来,你坐着晒太阳罢!”言毕去了室内,翻了半天,才翻出一条浅绿色妆花缎面夏被来。

看着这被子,苏瑾微摇了摇头,那羊毛毯子的生意她深信是可行的,象这样的天气,盖着毯子御寒再合适不过。被子虽暖和,一旦大厚,二来总觉是卧室中之物,见客不雅。

自房间出来后,看香案上的香已燃得大半儿,将被放到一旁,又虔诚地拜了一回,才抱着出来。

将梁小青安置好,她又进了房间,将小炕桌搬出来,摆了笔墨纸砚。

“小姐,你做什么?”

苏瑾一边磨墨,一边道,“等大夫验了脉之后,好写家书。另,我还想几个羊毛毯子的样式,顺手画下来,等阮大回来,叫那调花师傅调花样。”

羊毛毯子她早先一直没想好用哪种花样做主打。曾与张荀阮二几人商议过,他们都说用吉庆的花草祥云图案便好。虽然符合这个时空的审美,但她总觉得做为主打产品似乎不够,方才抱被子时,突然想到前世经久不衰的苏格兰格子图案。

这种图案与传统的家织粗布图案倒有些象,不过配色却要好看得多的。虽然现在不知市场的接受度如何,但她一直相信,但凡经过时间验证的东西,不管在哪个朝代,总会有人欣赏它的美丽。

小半个时辰后,王大娘将大夫请来,并道,“回夫人,张管事去了槐树街,尚未回来。”

“嗯。我知道了。”槐树街有一处集市,乃是行商之人集中交易的场所,张荀不是去打那盛凌风的消息,便是去收集今日买卖信息。

老大夫替梁小青把了脉后,确认有喜,“恭喜这位夫人,确是喜脉,现今已有一月余。”

“这位太医,可能把出是男是女?”苏瑾问道。

“呵呵……”老大夫摇了摇头,“现下不好分辨,要过些日子才可。”又吩咐了些禁忌事宜,因梁小青身子骨好,倒不需吃什么补药。

苏瑾付了诊金,正要送那老太医出门。梁小青在后面叫道,“等等。小姐,叫太医也与你把把脉……”

苏瑾大囧,连连摆手,“不须,不须……”说着一连示意王大娘送客。

“小姐比我成亲还早呢……”梁小青望着老大夫离去的身影,不甘地低低咕哝了一声。

苏瑾没理她,直到王大娘关了院门儿,她才舒了口气。人都说中医奥妙,有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一眼便能看出端倪来,她可不想再受梁小青一回唠叨。

王大娘送走客人,过来恭贺一回,苏瑾赏了她一两银子,叫她这些日子辛苦些,皆按老大夫的吩咐准备饭食。王大娘喜滋滋地接过银子,应了一声,转身去厨房做饭。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苏瑾微微摇头,梁小青身子不便,这帮工大娘倒不说不好,只是相处的时日还短,怕她有尽心之处,思量半晌,决定再请两个帮工来。

一边坐下给归宁府那边儿写信儿。

到中午时,午饭刚做好,张荀便匆匆回来,一脚踏进院门,看见二人坐在树下,远远便道,“小姐,你找我有事么?”话刚落音才看见梁小青身上搭着一条薄被,疑惑看了两眼,走近低声询问,“哪里不舒服么?”

苏瑾自画稿中抬起头,笑眯眯的看着二人,却不开口帮腔。梁小青和张荀自成亲后,在人前少有亲昵的举动,她曾问梁小青张荀待她如何,她也只是笑。不过,自她天天笑颜常开的脸儿上来看,这桩亲事,她倒是满意的。

张荀被她看得赫然,搓手低头问梁小青,“到底怎么了?……若不舒服,我这就去请太医。”

梁小青抬头,嗫嗫几声,仍是半个字未吐出来。只是哀怨地看了苏瑾一眼。

苏瑾依旧眼含戏谑地看戏。

“哟,张管事儿回来了。恭喜,恭喜!”王大娘在正房摆好饭,看见张荀大声笑道。

“喜?”张荀看着苏瑾被笑意憋红的脸儿,再看看梁小青垂头胸口的头,以及那润白脖颈上的羞红,似是明白了,嘿嘿嘿地搓着手直笑,“真的?”

苏瑾暗翻白眼,受不了一向精明机灵的张荀此时一脸的傻笑,站起身子笑道,“是真的。大夫已来把过脉了。你呀,要当爹了!”

说着往正房走,“快来吃饭罢,下午放张荀的假,你陪小青去街上走走,看看要添些什么。”

“哎!”张荀在后面响亮地应了一声,声音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喜气,又低声和梁小青说着什么。

苏瑾踏进正房时,回头望了一眼,见张荀正小心的扶着梁小青起身。那紧张的模样,她从未见过,摇头失笑。不愿打扰他们两个,苏瑾叫王大娘将饭菜各分出一半儿端到他们的东厢房,自己一人在正房用饭。

饭刚吃到一半儿,突然院门响了。苏瑾一怔,莫不是祁云回来了?她这两日午饭皆未在家中用,今儿又是一早出了门,道是午饭不用等她。

正想着,王大娘的声音自外面传来,“小姐,来人说是杭州朱府的。是您外祖家地人。”

哦,苏瑾点头,算日子也该到了。放下筷子起身出门。

173章往事

杭州朱府来此共十人,四男六女。男人是两个中年汉子并两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小厮,女人中一个年老的仆妇,另三个中年仆妇,并两个年约十五岁六的小丫头。

而领头来的是早先在归宁府见过的叶妈妈,现年已五十有余,个子小小的,面目精瘦。她和常氏一般早先在苏瑾儿其母身边当值,上次匆匆一见,苏瑾对她印象颇深。这叶妈妈总是趁朱老太爷不注意的时候,拉着她左看右看,似是在找朱素馨地影子,往往没看两眼,眼圈儿便红了。

这几人带的行李也简,只四辆马车。除了这些人的行李之外,还有朱老爷子与二位舅母为她添置的嫁妆,因路途遥远,全部折合了银子,朱老太爷是二千两,二位舅母是一人三百两。

苏瑾望着这白花花的银子,想到那个倔强严肃的老头,心头有些发酸,突然生出想要去陪他一阵子的念头来。默默坐着不语。

“表小姐莫伤心。老太爷身子骨精神头都好。我们来时,大夫人和二夫人都说,你在这边儿不容易,若有什么事儿只管往杭州送信儿,莫见外……”叶妈妈看她神色不好,连忙笑道。

丫头们都在外面忙着安置,正房内这二人,皆是早先在母亲身边侍候的,一位是早先见过的叶妈妈,另一位是上次因有事不能前来的妇人,人称来旺媳妇。

此时二人陪笑坐着,略有些拘谨,她连忙笑了下,“嗯,不伤心。劳二位妈妈不远千里来看我,实是感激。外祖父即有言,叫你们来照看我,便将这里当作自己的家罢………祖父与二位舅母的厚爱,苏瑾来日再报。”

“表小姐说的哪里话?您是老太爷的亲外孙女,是二位夫人的亲外甥女,报不报的话从何说起?我们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