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140章

生活在明朝-第140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妈妈忙应了一声,将信交到陆仲晗手上,便往外走。走到门口身子一滞,猛然转身,喜道,“少奶奶,您……您……可是葵水未至?”

只她这一问,苏瑾便明白了。细想本月确实未至……

周妈妈脸上霎时绽开一朵花儿,“老奴先恭喜少爷少奶奶了!”

苏瑾愣了。茫然看看陆仲晗,又看看周妈妈。她并不是没听清楚,而是不知道自己该用个什么态度对待此事。

陆仲晗轻笑往她腹部扫了一下,摆手,“快去请来郎中来诊诊。”

周妈妈脚底生风,飞快地去了。

室内静下来。陆仲晗满脸笑意瞧瞧她的脸儿,再瞧瞧她的腹部。苏瑾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挣扎着下来,“快把鞋子脱了。我去与你拿双干净的来。”

陆仲晗笑着按她坐下,并将信塞给她,“你看信罢,我自去取来。”说着,将脚子脱了,只着袜子向里间走去。

信是丁氏写来的,还挺厚的一封。不晓得是不是老吴他们一行带的羊毛毯子和信已到了杭州。算日子也差不多了。苏瑾一边思量一边拆了信,刚扫过几行,突然惊喜叫起来。

吓得陆仲晗刚找到鞋子还未穿上,被自里屋蹿了出来,“怎么了?”

苏瑾看他光着双脚,一手拎着一只鞋子,衣衫下摆可能是沾染上秽物的缘故,被高高掖在腰间,整个人显得狼狈又好笑,不觉咯咯咯地笑起来。

陆仲晗回神,看看又脏了的双脚,干脆也不再去重新找袜子,笑着走近,“信中说了什么,叫你欢喜成这样?”

“啊!”苏瑾听他问,忙回神看信,一边眉飞色舞的解说,“丁姨说,松江府有国外来的船只靠岸,带有我爹爹他们的消息……嗯,还说,他们一行按正常行程当是三月初回到松江府……还说我爹爹这一趟生意极顺,听闻他和常叔叔的货物悉数卖了个好价钱……回程的时候,我爹爹和常叔叔贩了香料和西洋钟还有宝石等物……”

苏瑾一目十行将信看完,转向陆仲晗,双眸闪闪发光,“我爹爹要回来了!”一言即出,突然眼睛有些酸酸的,忙低了头,收拾被她散了一塌子的信纸。

陆仲晗居高临下,看得明白,她眼圈几乎一瞬间便红透了。这是他第一次瞧见她“哭”,如果这也算“哭”的话。

心中一痛,忙伸手将她揽在怀中,笑抚着她的背,轻轻拍着,无声安抚。

好一会儿才道,“我们成亲因太过匆忙,确实委屈你了。正值岳父大人回来,咱们到时将一应礼仪皆补一补,可好?”

苏瑾这些日子也不是不觉得委屈,闻言吸了吸鼻子道,“那且看我爹爹同不同意我嫁与你呢!我爹爹此次回来,带回数万金!我家如今可不是个小小商户,有钱着呢!”

陆仲晗拍她的背,顺着她的话调笑道,“娘子这话可是要始乱终弃么?!”

……………………………………………………………………………………………………………………………

209章春来

209章春来

确诊喜脉与苏士贞的确切的行程,让苏瑾一扫整整一冬日的惫懒之态,整个人如被注入一股仙气一般,重新焕发出活力。

而周妈妈更是喜不自胜,当下催着陆仲晗赶给陆三夫人去信儿报喜。

陆仲晗少有插手内院的事儿,也亲自发了话,府内要好生庆贺一番,于是她们的年节便比别人提前了四五天,红火的灯笼高高挂起来,院中来往的人皆是满目笑意。

在前厅摆了三四桌宴,周妈妈将苏瑾盛装扮了,请到前面去坐了一回,满府的人或真心或假意,倒是喜气洋洋的皆来恭贺一番。

自叶妈妈走后,周妈妈当仁不让地将内院的事儿管了起来,她是陆三夫人的心腹,虽三夫人在府中不多管事儿,说话亦没什么份量,她也不受什么重视,但在此处,却恰恰相反。她不但在陆仲晗跟前说得上话儿,苏瑾亦存着亲近的心思对言听计从,且颇为敬重。

所以,即使是老太太跟前的林妈妈等人,也不得不听从她的安排。

当然,苏瑾的亲近和敬重也得到相应的回报。度过那些不太愉快的小小低谷之后,现今她的生活,在周妈妈全心全力的协助下,又重新变得安宁而顺畅。

陆仲晗大年二十三封了印,到年后正月二十开印。这段日子,他亦守在后衙寸步不离,或与苏瑾说说话儿,或看些书,又一个新年便这样在悠闲散慢中缓缓的过去了。

正月二十,衙门开了印,陆仲晗又重新忙碌起来。

苏瑾也适时招集她工坊中的所有骨干人手,定下新一年的目标。

一是羊毯子的花样要适时创新。因循守旧是很容易被人超越的。这是苏瑾坚决不允许的事情,羊毛这一行当即然做了,她便要一直做下去,并一直保持这个行当的领先水平和老号地位。

二是羊毛线的纺织在新一年要有所突破。尤其是羊毛羊绒的软化柔化等,依旧与前世差距甚大,以至于苏瑾织好的护膝,根本不能贴身,只能隔着绸裤套在外面。

三是染色问题。那位张老汉虽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她还是打算重金聘一位精于染制的师傅,最好能配出属于她们自己的系列主打色来。

当然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个目标也将是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努力的目标。

顺便她又对坊中的师傅们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那便是研究更多的编织花样与技巧,对此,苏瑾可不是瞎派任务,若非技艺精湛且绝顶聪明,这些师傅们怎么能研制出妆花缎子这种高难度的织法?还有缂丝的技艺?那简单的编织技术与这两样一比,简直是小菜一碟……

而编织技巧若能普及,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她,或者羊毛这个行当。至今她还记得,前世她小时候,几乎每一个妈妈都会编织这门技艺,而每一个孩子的衣柜里,总会有一件,手工编织的毛衣毛裤等——虽然现今与前世的穿衣风格不同,但她仍相信,哪怕是只做为贴身保暖的衣物,这块市场的潜力已是相当巨大了。

因一年里面的事情众多,苏瑾和各管事们在前厅议了整整一上午,还没议完。

陆仲晗散衙时,仍能听到她清脆爽朗的声音不断自前厅传来,那声音畅快爽利,竟隐隐含着些“指点江山”的豪气。

陆仲晗听着听着不觉弯唇笑了。

周妈妈因午饭整治好,迟迟不见苏瑾回去,找人一问才知议事竟然还没议完,心下焦急。以她看来,这少奶奶的身板单薄柔弱,现下又怀了孩子,实不该这般操劳。连忙寻了出来,一出穿堂竟见陆仲晗立在廊子下,悄悄走近,笑道,“少爷何时回来了?”

“有一会儿了。”陆仲晗偏头看了她一眼,笑笑,“可是来请瑾儿用饭地?”

“是!”周妈妈应声道,听听里面还在说话,便和陆仲晗道,“少爷也劝劝少奶奶,如今是双身子。生意上的事儿还是交给掌柜们去管。我瞧着阮家二位掌柜,皆是极利索的。”

陆仲晗笑了笑,“您不必担心。瑾儿有分寸!”

周妈妈旁的倒信,这点却是不信的。又劝了几句,陆仲晗方笑道,“好,午饭时我与她说说。”

周妈妈看他也似是随口一说,就无奈地叹了口气。

直到错过饭点小半个时辰,掌柜、纺织师傅、花样师傅以及纺坊、染房的管事娘子们才鱼贯而出。

苏瑾身着早先姚玉莲所赠的大毛披风,捂得毛绒绒的一团,最后自厅中出来。

陆仲晗一见便笑了,与周妈妈道,“我便说她极有分寸地。去年冬日可不见她这般谨慎。”

周妈妈笑了一场,向苏瑾走去。

待她们二人走近,陆仲晗笑道,“新年第一日议事,议得可顺?”

“顺呢!”苏瑾笑应了一声,声音清脆,可见她心情十分愉快。

陆仲晗见方才那林林总总十来个管事儿,亦替她高兴。不足一年的时间,建起这么一大片生意,任谁看了都是极愉快的。

不过,虽然替她高兴,周妈妈交办的话,陆仲晗还是趁着她高兴时,与她说了。但只说了莫太过于操劳,并未说不叫她管坊子的话。

对于这样的一个女子,他一向知道,在什么境况下,才能散发属于她自己的独特光华。

其实不用他说,苏瑾亦知道的。而且,自喜脉确诊之后,她最初有点无动于衷的心情,也渐渐得变得喜悦起来。那喜悦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每当想到一个可爱的小爱伙就住在她的肚子里,过不了多久便会相见,心底总是忍不住泛起点点柔情,连眼神也会控制不住的柔软起来。

忻州府正月里还是极冷的。一进二月,阳光便骤然升温,没有风的日子,苏瑾常常和周妈妈一人坐一张圈椅之中,盖着厚厚的羊毯子,晒着太阳说说闲话。

大多是周妈妈在说,说陆仲晗小时候如何,说陆三夫人如何,亦或会不太深入地说说陆府如何。至于林妈妈,她要来,苏瑾亦不会给她冷脸儿,她不来,亦不去请她。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她大多是不在的。时间愈往后推移,她参与的次数愈勤。苏瑾有时候会想,她的态度变化莫不是和苏士贞将回来的消息有关?

不管原由如何,自叶妈妈一行人走后,陆仲晗又当众打发了刘王两个婆子,她便没有听到来自陆家的什么怪话——也许有因没人与她传话有些关系。但这点苏瑾看得很开,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便是她,私下也和梁小青说过陆老太太的坏话呢。

想到叶妈妈,自然又想到朱府。老爷子太概真的生气了。她一连去了三封信,至今不见半封回信……

日子慢悠悠地,却也过得极快。一日接一日,不知不觉中。便进入三月里。

天气愈发暖了,更暖的是苏瑾的心头。她每一日都在控制不住的想,苏士贞已到了松江府了吧?当是已到了!那么自松江府乘船到归宁府,不过月余,她要在四月初回到归宁府……先是私下里盘算,终于在三月初八这日,她坐不住了。

吃过早饭,与陆仲晗商议,“坊中诸事皆已安排好。不若我先回归宁府等爹爹?”

陆仲晗看了她一眼,笑道,“我向州府递的公涵,离县时间是三月十六日,你且耐心等几日。”

大明朝的官员都有探亲假,离家多少里,每年给多少天,象陆仲晗这种离家二千里之外的,好似每年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她有些记不清楚了。

不过,听了他的话,心中便有了底儿。因笑道,“也好。反正咱们四月初到归宁府,必定要比爹爹早到!”

因要回故土,那里一应的故人亲朋好友,皆是年余不见,自是要各备些薄礼。周妈妈见她事事亲自操劳,再次旧话重提,“少奶奶,依我说,您还是再买两个使唤的丫头。不然这……”

苏瑾一边忙碌,一边笑,“我自是想买的。不过,要遇着合适的才好。不若回到归宁府再做打算,那边总是大府城,人市上挑选的余地也大些。”

“这倒是!”周妈妈赞同地点头,心下也知,少奶奶身边现在缺精明强干的丫头。总有一日她要回徽州的,那府的人终是比一般的人家难缠些,规矩也严,买两个不知礼的丫头,不知要调教多久,才能瞧出个眉高眼低来。

便不再提这话,只是叫院中的几个媳妇帮着她打点礼品收拾箱笼,自己去找林妈妈道,“少奶奶的父亲不日便要回来,少爷与少奶奶定下三月十六日启程,她身边没个近身侍候的人,我自是要跟去地。家中这边有劳林妈妈多多照看。”

林妈妈这些日子事事被周妈妈压一头,心中有气,闻言冷笑,“周妈妈攀上了高枝,真可谓是尽心尽力!”

周妈妈却似没瞧见她的神情一般,淡淡一笑笑,“高不高枝的,这话从何说起?我一向在三夫人身边当差,又是自小看五少爷长大的,不过守自己的本份罢了!”说完便自去了。

…………………………………………………………………………………………………………

210章回家(一)

210章回家(一)

再次回到归宁府,苏瑾心头百味杂陈。

三年前来此时,亦正值四月,春光暄暖,草浓花艳。那时完全的陌生和现今熟悉的陌生交织在一处,苏瑾有些恍然,也有一点点象是穿越初来的那段时光的新奇。

对,那时不但感觉新奇,而且,她对在另一个时空的生活亦感到十分好奇,总觉得会发现与她熟悉生活中不一样的惊喜。

现在想想,她那时的心态,象是旅游,而并非生活。

想着想着不觉笑了。

这次他们回来,不过三辆马车。她与陆仲晗的这辆由衙门的老车夫赶着,后面两辆拉是苏瑾置办的礼物,叫栓子和全福赶着。而贴身的人,苏瑾只带了周妈妈和两个临时帮工的妇人。余下的人全部留在衙门。

陆仲晗见她自到了山东地界,脸上的笑意愈来愈浓,并且是发自内心的欣喜,心头也格外安慰。

依旧自北城门入城。往清源山的路上,香客依然不断,不时有马车擦肩而去,只是比她记忆中的行人还是少了很多。不觉一叹。

税监虽是撤了,可这人气儿要恢复到原来的境况,大约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入北城门不久,梁家巷子已然在望,陆仲晗挑帘看了一眼,回头笑道,“到家了。”

苏瑾早自车窗处往外看着呢,那熟悉的影致一一自眼前掠过,笑着点头,“是呢……”一言未完,已看见自家的杂货铺子匾额,年后税监撤离后,梁富贵已将杂货铺子又重开起来,依旧是苏家的招牌。

此时,铺子门口正聚着两个妇人,脸儿向里,似乎正与里面的人说话儿,苏瑾猜,今儿可能是常氏在铺子里。

果然,不待她说话,其中一个妇人已发现后面赶车的栓子,“呼”地站起身子,往前面那辆车看去,正与苏瑾的目光对个正着,惊喜跑下台阶,“哎呀,可是苏小姐回来了!”

苏瑾认得这妇人是在巷子西边住的王大娘,忙把车帘挑得大开,扬声笑道,“是呀,王大娘。和我奶娘说话儿呢?”

“哎!哎!”王大娘连连点头,脸笑得如一朵盛开的菊花,如今苏家可不了得。苏老爷出海归来,听说捞了几万两银子,而苏小姐嫁的夫君,竟高中了二甲进士,现不过短短一年半的功夫,已是七品官夫人。

一面想着,一面向后喊,“常嫂子,快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