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30章

化工大唐-第30章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王氏问道:“晚荣,接下来作甚呢?”一边说一边挽袖子,颇有点急切。

“你慢点嘛,有你做的。”陈老实把袖子捋得老高,却数落陈王氏,太没自知之明了。

陈王氏狠狠白了他一眼:“要你管!”

“升火,放到锅里煮了。”陈晚荣吸够了新鲜空气这才说出下一步。

陈王氏可不想让陈老实偷懒:“老头子,你安锅去,用晚荣买的新锅。我去抱柴禾升火。”

陈晚荣之所以买一口锅回来,是因为考虑到卫生。废水里的杂物实在是太多了,太脏了,要是用吃饭的锅来煮的话,这锅肯定就废了。毒倒是不担心,因为高温可以消毒,用水好好煮煮就成,只是心理上有些过不去,一想起来就会没胃口。

用新锅陈老实没有二话,转身就要去搬,陈晚荣忙叫住:“爹,用旧的就成。就用做火碱那口,新的用来做饭。”

用新的旧的效果都一样,只是如此一来着实让人高兴,陈老实欢快的应一声,转身去灶间揭锅了。揭了锅,直接去屋外灶台上安放。

陈晚荣把处理好的溶液和水的混合液舀在水桶里,提着去了灶台,倒在锅里。陈老实不用吩咐,另外找了一个水桶,舀起溶液,提到锅里倒了。

父子俩反复几趟就把溶液全部倒在锅里。陈晚荣一瞧,多半锅,幸好农村用的锅很大,要不然的话肯定装不下。陈王氏已经把火升起来了,这溶液本就用开水洗出来的,温度还很高,正冒着热气,一加热之下,热气就更大了。

温度上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臭气上腾,熏得头晕晕的,三人忙不迭的闪避,直到跑出老远臭味才淡下去。

摇晃着晕乎乎的脑袋,陈晚荣后悔得要命,早知道这么臭打死也不用这废水做香皂了,大不了省吃俭用省几个钱去买几斤猪油回来做。

过了好一阵子,臭气才消散下去,三人这才回到灶台边。朝锅里一瞧,大大小小的泡沫浮在上面,白华华一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格外好看,陈王氏指着泡沫,很是吃惊:“老头子,你瞧,好好看哦。”

这种奇特的景象陈老实生平第一遭看见,也是吃惊不已:“是好看!比画儿还要好看呢!”

陈晚荣用瓢把泡沫撇干净,倒在杂物桶里。没有了泡沫,就可以清楚的看见溶液了,只见翻滚着的沸水上面浮了厚厚一层油份,散发着油香,仿佛在炸鸡腿似的。

“晚荣,这里面有香皂么?”陈王氏望着锅里,除了油和水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东西,不由得信心有点动摇了。

陈老实原本是信心十足,可到现在还没有看见有什么奇特的物事儿,心里也开始打鼓了,附和道:“晚荣,真有?”

“现在没有,等会就有了。”陈晚荣说着,提起水桶,走到昨晚上泡石灰的桶边,把桶里的火碱溶液舀到水里,舀了满满一桶,这才拎着回到灶台边。

昨晚上直接把石灰和纯碱加在一起,经过化学反应,桶里的溶液已经是火碱溶液了。陈晚荣之所以不做出火碱,是没有那个必要。因为做香皂使用固体火碱,和使用火碱溶液,效果都差不多。

用瓢妥起火碱溶液倒在锅里,一连倒了几瓢下去,锅里的温度下降,不再翻滚。陈王氏眼尖,一碰陈老实,惊奇的道:“老头子,你快瞧,油咋少了呢?刚才明明好多油呢,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了呢?”

经她一提醒,陈老实也发现了,吸口凉气,发出丝丝的响声:“这油哪去了呢?不会给油蚝喝了?”

油在古人眼里是一种很难缠的东西,沾在身上很不好洗,要让油在眼皮底下一下子少这么多,那是很难的事儿,由不得他们不惊奇。

“爹,娘,您们不用奇怪,油遇到火碱已经发生了皂化反应,溶解在水里了。”陈晚荣一边倒火碱溶液一边给他们解释:“平时洗衣服,要是衣服上沾有油污,用灰不是可以洗掉么?灰其实也是碱,只是没有火碱的碱性强。”

若是在平时,两夫妇没有反学知识,一定会问什么是皂化反应,现在心里吃惊心思也没往这方面转,机械的应道:“哦,皂化反应,好好!”

听着他们口不应心的说话,陈晚荣强忍住笑。一桶火碱溶液加完,再去提一桶加下去。加了三桶下去,原本浮在水面上的油份全部不见了。

这一步叫皂化,把油脂和火碱放在一起加热,让其发生化学反应。接下来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加热,让皂化反应充分进行。

过了多半个时辰,陈晚荣这才把盐倒在盆子里,放在灶台上,抓起盐撒在锅里。

香皂是个什么东西,陈老实夫妇不知道,只知道是一个好不得不再好的东西,要是不好的话能干的陈晚荣会做么?做香皂居然要用到盐,这好象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事情,都哪跟哪,陈老实万分奇怪,嘴一张就要问个明白。

只可惜,他的话还没有问出来就给陈王氏打断了。陈王氏在他袖口用力一扯,陈老实一瞧,只见陈王氏指着锅里,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张得更大,可以塞进一只鸡蛋了。

陈老实心里好奇,朝锅里一瞧,锅里已经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立时步了陈王氏的后尘,张嘴结舌,目瞪口呆,静静的站在当地,要不是胸口急刷起伏证明他是活人的话,肯定会把他当座一尊雕像。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四)

在陈老实夫妇的印象中,盐除了炒菜以外,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用来配制鞣剂,这也是陈晚荣的发明。用盐来做香皂,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是想不到的,然而神奇的一幕出现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诧异得发傻。

说也奇怪,原本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事居然成真:一些药膏似的淡黄色物事出现在锅里。对于没有化学知识的陈老实夫妇来说,那是凭空出现,神仙般的本事,太难想象了。

望着二老那副吃惊模样,陈晚荣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解释起来:“爹,娘,刚才加碱是皂化,当油份在火碱溶液中长时间煮沸就达到闭合状态。我现在加入盐,是为了把皂粒和水分开,这一步叫盐析。”

“盐析?”陈老实嘀咕一句:“盐析好,盐析好!”震惊过甚,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这话说得太机械了。

陈王氏吞口口水,喉头发出咕咕的声响,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陈晚荣接着解释:“我加入的盐越多,析出来的就越多。”一边说一边把盐往锅里不停的撒。正如陈晚荣所说,淡黄色的皂粒越来越多,到后来厚厚一层漂浮在上面,好象一张烙得金黄的大饼似的。

“这么多?”陈王氏率先回过神,看着皂粒,终于说出话来了。

“你咋说话的?多了好,多了好!”陈老实看着锅里的皂粒,惊诧之情还未全消。

拍拍手,把装盐的盆子放到一边,陈晚荣舒口气:“盐析已经完成,接下来该是把皂粒和甘油分离。”

陈老实不住搓手,自告奋勇:“晚荣,咋做?你说,我做!”非常简洁的几个字道出了他激动的心情。

“晚荣,你说吧,娘听你的。”陈王氏也没落下。

经过盐析之后,皂粒在上层,下层是甘油和水的混合物,分层非常明显。这状况和豆腐与水的区别差不多,要分开很简单。

“晚荣,这桶能行么?”陈老实也不等陈晚荣说话,把一个干净的水桶放到灶台边。

只要有一个盛器装一下皂粒就成,陈晚荣拿起瓢把皂粒舀在水桶里。把皂粒舀完,陈老实手脚飞快的拎着水桶往屋里跑去,陈晚荣不由得好奇,问道:“爹,您拎到哪里去?”

“这宝贝能放在外面么?要是给人看见了,多不好。”陈老实这几天见多了陈晚荣做化工的神奇,前几天做火碱、配鞣剂比起做香皂简直就是小儿科,哪有做香皂这么奇妙,不用想都知道这香皂肯定是了不起的宝贝,不好好藏着那行么?

这才做完一半,他也太心急了,陈晚荣忍住笑:“爹,别拎走了,还没做完呢。”

“老头子,晚荣说还没做完,快拎回来。”陈晚荣现在在陈王氏心目中已经是神级了,他说的话就是教条,应该凛遵无误,忙催促起来。

陈老实有点不好意思,一连哦了几声,这才拎着桶小跑着回来,小心的放在地上。

甘油是肥皂产业的主要副产品,其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入药,可以用做保健品使用,其效果非常好,运动员就需要甘油。

当然,若是有硝酸的话,可以制造出烈性炸药**。**威力巨大,比起火药的威力大了许多,要是出现在唐朝的话,必然会引发一场革命,战争的模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唐朝军队本就能征善战,所向披靡,若是得到**的帮助的话,无异于如虎添翼,唐军就更加强大了。

这些只能是美好的前景,以目前的条件来说不可能提炼甘油,即使提炼出来了,没有产业链,其用途也是有限。更重要的是,**极不稳定,稍有震动就会发生爆炸,危险性非常大,一个不好就会出事故。

留着又做不出产品,扔了又太可惜了,陈晚荣一时之间陷入两难,看着锅里翻滚的沸水,难以决断。不能怪陈晚荣没有决断力,换作任何深晓甘油用途的人也会和他一样,难以取舍。

陈老实夫妇见陈晚荣久久不说话,也不去打扰,静静的站着。过了一会,陈晚荣还是没有动静,陈老实一碰陈王氏,嘴朝陈晚荣一呶,意思是要陈王氏问问。陈王氏白了他一眼,意思是说要问你自己问,小心的试探着问道:“晚荣……”

陈晚荣从沉思中惊醒过来,道:“倒了算了,不用留着了。”

甘油的用途虽然广泛,但要提炼出来还不知道何年何月呢。再说了,这才多少一点东西,真的需要提炼甘油的话,到时可以再做,想明此节的陈晚荣决定不予保留。

二老仿佛得到圣旨似的,哎一声,忙提着水桶舀滚水。陈晚荣忙提醒道:“小心点,别给烫着了。”把陈王氏手里的水桶抢过来:“娘,您歇着,我来。”

“晚荣,你做娘做,还不是一个样么?”陈王氏于陈晚荣不愿她累着的想法很是欢喜,笑呵呵的。

工业废水是“三废”之一,但是这废水例外,原因在于甘油可以保护植物。若是得到甘油保护的植物可以很好的生长在盐碱地上,陈晚荣也不担心会造成环境污染,提到房前水沟倒了。(奇*书*网。整*理*提*供)父子俩一连跑了几趟,这才把废水倒干净。

放些清水进去,把锅略微清洗一番,再把皂粒放到锅里,加些清水,最后加了两瓢火碱溶液。陈王氏把火升得老大,开始碱析过程。

碱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加入一定量的碱,使残留的脂肪进一步皂化,提高皂化率。二是把残留在里面的甘油、色素洗掉。

水沸腾之后,陈晚荣任由煮下去,煮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这才把皂粒舀到干净的桶里,沸水拎去倒掉。

把锅清洗一番,再加入清水,把皂粒加进去,煮沸加热。煮了一阵,把皂粒和水分离,再加入清水煮。

这么做是为了把残留的甘油、火碱、色素以及皂胶去掉。两次煮沸之后,皂粒已经很均匀了,陈晚荣知道火候到了,把松香撒到锅里,用棍子搅匀。

再煮一会,松香味上来,香气四溢,香味四处飘散,闻着就提精神,陈老实猛吸几口:“真香!这松香比以前闻起来更香呢!”

心情好,东西就好!他今天的心情非常好,好得他自己都难以想象,不要说松香,就是一点点香气也是喷香了。

“就你晓得,我不晓得?”陈王氏给了他一个大白眼。

加入松香是为了增加香气,要不然怎么叫香皂呢?唐朝没有香水,更没有我们现在使用的香精,要增加香气只能就地取材,使用容易买到的松香了。

要是有个花圃,季节对头,采些花瓣捣碎了,取其汁液加在里面就更好了。这个赤贫之家哪里有花圃,陈晚荣只能使用松香了。

把模子放好,放平整,陈晚荣舀起香皂倒在模子里。用一块木板把模子里的香皂铲平整,再把盖子放上去,用手压压,估计压结实了,再把几块石头分几个点放上去。

“晚荣,这就好了?”陈王氏盯着模子,点评道:“跟做豆腐一样呢!”

“豆腐?豆腐能有这么好么?”陈老实鼻子哼一声,颇有点不屑。

这番忙活还真累人,陈晚荣直起腰来,摇摇头,倍觉舒服,道:“还有事要做,还没完。”

陈老实急性子,忙问道:“晚荣,还有甚么事要做?”

陈王氏看着陈晚荣,静等他的吩咐。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产品(五)

香皂做得这么顺利,二老功不可没,要是没有二老帮忙说不定现在还在哪一步呢。尤其是二老一大早起床把准备工作做得十足,这让陈晚荣非常感动。现在他们又迫不急待的等着自己吩咐,陈晚荣心里暖暖的好象揣着一个火炉,“打断胳膊连着筋”,这话太有道理了,这就是亲情!

“爹,娘,接下来也没有什么事了,要等冷好了才能做。”陈晚荣一边整理灶台,一边道:“我先把这里收拾一下,您们一大清早起来忙坏了,先歇着,等会好了我叫您们。”

陈晚荣心疼二老,是一番好意,只不过时机不太对。二老现在正兴奋着呢,根本就不觉得累。不仅不累,反而觉精神头十足,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一齐道:“哪里累了,倒是你忙前忙后,累坏了!”

二老不时就要拌嘴,象这般异口同声的事儿太少了,少得扳着指头都能数过来,说完相视一眼,陈王氏卟哧一声笑出来,陈老实摸摸额头呵呵直乐。

三人一齐动手,熄火、倒废水,把灶台整理得干干净净。

陈老实的模子做得有点小,压了一板还剩一些,陈王氏好象捡到宝似的:“晚荣,这个娘给你收着,等你下次做的时候再用。”

“这是好宝贝,千万要收好了,不要弄丢了。”陈老实家长派头又来了,这话颇有点命令的口吻。

要是在以往陈王氏肯定要顶撞他几句,今儿却认为他说得对,说得很有道理:“我用瓦罐装起来。”

陈晚荣打消她的念头,道:“娘,这东西您留着洗衣服。以后,我需要的话,可以再做嘛。这东西洗衣服可比皂荚粉效果好很多。”

香皂分很多种类,按照其用途不同有软皂与硬皂之别,陈晚荣现在还没有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