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387章

化工大唐-第387章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水上来!”陈晚荣一声令下,一队壮汉抬着热气腾腾的水桶上来。

“芒硝。炭粉,加进去!”陈晚荣声音一落。壮汉们手忙脚乱的把芒硝、炭粉加到热水里,用棍子搅均匀。

“装石英砂!”陈晚荣再次下令。壮汉们把石英砂、长石和石灰石装到坩埚里。

“倒水!”在陈晚荣的指挥下。壮汉们把热水倒在坩埚里。

再把坩埚吊到熔窑上去放好。现在的熔窑早就是火焰升腾,坩埚一放上去。很快就冒起了白雾。

一个又一个地坩埚给吊上去,只一会儿功夫,熔窑上就烟雾腾腾的。众人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这么多的坩埚,这阵势着实不小,远非当日那般小打小闹,陈晚荣看得都有些惊心。

过了一阵,陈晚荣顺着楼梯,攀上了另一侧的高处,站在这里,可以很好的打量坩埚里的变化。虽然是使用间隙法生产,还是得观察,这是特意修的,可以站几十号人。

叶天衡他们自然是不甘落后,紧跟着上去。众人一窝蜂地涌上去瞧热闹,可是,就那么大一个地方,不能呆更多的人,没有上去的,只有在下面焦急的等待,无不是伸长了脖子,好象长颈鹿一般,眼巴巴地望着上面。

为了提高温度,陈晚荣派人去收集无烟煤。原本是想去宁县西山附近收,没成想叶天衡告诉他,这种东西在北方多的是,老百姓用来升火做饭,呼为“石炭”。

煤地应用很早,不过,主是要在北方使用,关中地区用煤不多,西山的百姓不知北方百姓叫煤为“石炭”。陈晚荣还以为唐朝没有使用煤,要不是叶天衡告诉他,肯定还蒙在鼓里。

幽州一带用煤很普遍,陈晚荣大喜,给沈榷写了一封信,没多久,沈榷就派人把石炭送来了。沈榷地确够意思,送了几万斤煤,足够陈晚荣用上一阵子了。

沈榷完全按照陈晚荣的要求,送来地是热值大的无烟煤,这一燃烧,温度很高,陈晚荣他们站立处离坩埚的距离不近,依然是热浪袭人。幸好,今天天气比较冷,要是在大热天,肯定受不了。

“这位子太近了,得远点。冬天还好,到了夏天,谁受得了?”陈晚荣心里转着念头:“得把这位子弄远点。远了,怎么看得清?哎呀,我真笨呀,有了玻璃,还怕看不清?我会做望远镜呀!”

“望远镜?”陈晚荣一想到这三个字,差点摔在地上。

陈晚荣上过战场,深知唐军战场指挥的不易,只能靠旗语传递情报。吐蕃决战之前,为了得到准确的情报,派了不少人去高处望,再通过旗语把情况传回来,供郭虔决策。

要是有了望远镜,郭虔只需要站到高处,就能把战场尽收眼底,决策更加准确,更加快捷。

听别人汇报,与亲眼看见,那会相同么?

要是再进一步,让那些将领人手一只望远镜,唐军的指挥更加灵活及时,战力更加强悍,这前景想想就让人头晕。

陈晚荣重重一下拍在额头上,叫声:“我真是,连这都没有想到。快,下面的停下来,不要装了。把这些做好就行了。”

瞧着陈晚荣那副激动的模样,叶天衡很是奇怪的问道:“小友,你又怎么了?不会是又想到新点子了?”

“不必怀疑,他肯定想到了。”司马承祯笑着说。

陈晚荣点头,很是兴奋:“叶大师,我们又有事情做了!有一件大事情需要我们来做!”

“哦,小友,快说,是什么东西!”叶天衡很是期待的问道。

陈晚荣接着道:“叶大师,有了玻璃,我们不仅可以用来做分析工具,还可以给军队做一样好工具,可以让将军们看得更远,这东西叫千里眼,也可以叫望远镜。”

“千里眼?望远镜?”司马承祯的兴趣来了,问道:“小友,那是何物?”

陈晚荣想着唐军要是有了千里眼的美好前景,很是振奋:“道长,你是练武的,你说,穷你的目力,能看多

“这个……小友,你还真把贫道给问住了!”司马承祯思索着道:“说目力好,顶多也就是看个三五里吧,这还要是位置好,眼力特别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顶多三两里。”

陈晚荣点头道:“这就是了!象道长目力如此之好的人,也不过看这么一点距离。若是我们做出千里眼的话,看十里也没有问题。”

望远镜能看多远,这和倍数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让将军们看得更远,陈晚荣肯定是不遗余力,距离也不短了。

“十里?”众人谁也不信,个个一脸的惊讶。

陈晚荣非常肯定的道:“没错,一定是十里。对了,叶大师,还有点时间,我们赶紧做点模子出来,做上几个试试。”

“这要怎么做?”叶天衡他们马上就问道。

良工也喜欢新鲜,人人振奋,跟着陈晚荣下来,在陈晚荣指点下,开始做模范。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一0 千里眼

望远镜在现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军事、天文、,哪一个地方也离不了望远镜。虽然叫法不同,原理都差不多。

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望远镜,现代社会的生活舒适度不会如此之高,科技不会如此发达。有了望远镜这个好帮手,原本肉眼不能发现的微观世界,可以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人类受益良多。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很不错,到了近代却落后了,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在原因就是没有适用的工具,西方社会在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研究,而中国却没有如此好用的仪器,落后也就是势在必然。

为了掌握天文历法,中国古代不遗余力,成立了专门机构“钦天监”,观天象,撰历法。

望远镜的发明与大多数科技发现一样,是无意中完成的。十七世纪初,荷兰小镇的一个眼镜店主人为了检查磨出来的镜片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排成一条直线,透过透镜望过去,他惊奇的发现,远处教堂的塔尖变大变近了,望远镜的秘密由此大白于天下。

当然,这个眼。镜店主人很精明,他申请了专利。

虽然有专利的保护,不过,依然阻止不了望远镜的发展,因为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加入了望远镜的制作行列,研制出来的望远镜远非眼镜店主人所能比。

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进。行天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历史上著名的望远。镜很多,比如哈勃望远镜,几乎是家喻户晓。

用途不同,望远镜。的制法就不同,陈晚荣当然不会好高骛远,去追求那种遥不可及的望远镜,只是想做出与我们现代生活中相差无几的望远镜就行了。即使质量上不如现代望远镜,那也比用旗语,靠肉眼观察战况强得太多了。

望远镜。说到底就是透镜的应用问题,要做透镜,能难住军器监么?陈晚荣把要求一说,叶天衡他们就笑了,指着陈晚荣道:“小友,你还真是够唬人的,这东西也太简单了,这模子也好做呀。”

要说透镜确。实简单。难不住人。可是。有了透镜。有了远望镜。这影响非常大。陈晚荣一本正经地道:“叶大师。光说千里眼。地确是简单。很好做。我们军器监肯定做得出来。不过。你可知道有什么影响么?”

“这个……不就。看得更远更清楚么?十里远地东西也能看清。”寇义兵不知道陈晚荣所说地望远镜功用不过是大海中地一滴水罢了。一点也不以为意。

陈晚荣心想得趁他们感兴趣地机会把望远镜地用处说清楚。让他们有一个更加清晰地认知。略一思索道:“寇师傅。你这话对。但不完全。千里眼地用途远远不止这些。我是想。要是我们造出千里眼。给将军们一人一个。你想。他们指挥打仗。还用那么费力么?战况如何。只需要一望便知……”

后面地话给叶天衡打断了:“小友。这话大有道理。能看十里远。一般小规模地战斗一览无余了。只是。一场大战地话。就不够用了。”

战场根据地形与目标不同而不同。即使相同数量地军队开打。也不一定就是相同大小地战场。长平大战。整个战场连绵几百里。整个上党地区都是战场。那是因为这里多山。地形复杂。秦军与赵军数量相当。白起只能利用复杂地地形来围困赵军。

吐蕃一战。唐军过了怒江之后。就没有再往前推进。一个原因是德祖赞地主力就在眼前。必须得打败了他才能推进。另一个原因。就是怒江南岸有一块数十里方圆地平原地带。正适合大军团作战。是很好地战场。是以唐军就停在这里。没有再前进。

寇义兵笑道:“能看十里,完全够了。”

陈晚荣接着道:“望远镜除了可以用于军事外,对于我们军器监也大有用处。叶大师,你知道你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么?”

“这……”叶天衡一下子给问住了,愣了老一阵才道:“这有什么好问的?有吃有喝,有风有太阳晒。”

陈晚荣摇头道:“叶大师,你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灰尘的世界,要是有了倍数够的显微镜,你就能清楚的看到你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可怕,无数的灰尘包裹着你。显微镜也就是望镜的另一种用法。”

有人因为看清了所处的环境太可怕了,愀然不乐,我小学时,几个同学就是这样,愁得连饭都吃不下去。

“不会吧?灰尘?我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是事实,不过,叶天衡他们依然是不信。

“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等有了望远镜就能看见。”陈晚荣非常肯定的道:“就连喝的水,里面都有无数的虫子。为何生水喝了容易让人生病,喝开水又没事?原因就在这里。”

“水里有虫?”金仙公主惊得眼睛瞪得老大。

“别听他瞎说!恶心死人了!”玉真公主洁白的素手不由自主的捂住了嘴巴。

用显微镜看过水的人都知道,水里有很多东西,这能有假么?

陈晚荣笑道:“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并非不存在,我给你们说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就清楚了。要是在一间暗屋子里,只有一束,或者为数不多的阳光透进来

你注意观察,阳光照射过的空间就会有很多灰尘,非)7

谁都有呆在暗屋子看见阳光透进来的时候,当时没有在意,经陈晚荣这么一提,众人惊讶得睁大了眼睛,齐声惊讶道:“是呀!真是这么一回事!”

玉真公主秀眉一皱,有些犯愁了:“照你这么说,人活在这世上就没意思了。”

陈晚荣笑道:“谁说没意思?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活得好好的?原因何在?因为,这些东西还奈何不得我们!公主,不必发愁。”

不仅玉真公主犯愁,不少生员也是讶异不置,听了这话,不由得松口气。

坚定了他们的。信心,陈晚荣这才道:“望远镜只不过是我们观察的一种工具,这需要玻璃。有了玻璃就可以做出更多的工具,用来观察天上的星星、月亮,会有让人惊讶的发现。当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做出望远镜就行了。”

“真能观察天上的星。星月亮?那会是什么样呢?”金仙公主很是向往。

星星月亮是很美丽。的事物,要是能看得更仔细,很吸引人,抱这种想法的人不少,特别是生员们,他们大是神往。

“那是一定的!”。陈晚荣肯定一句。

叶天衡。搓手道:“小友,既然有如此大的用处,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做出来。走,做模范去。”拄着拐杖,率先去忙活了。

众人轰然叫。好,跟着他去了。

要做望远镜,玻。璃一定要光滑,模范的要求比较高,只能由叶天衡他们这些大师傅亲自动手了。生员们因为技艺不是那么熟练,只能给打下手。

即使如此,到了玻璃熔化,澄清之后,还是做了不少模范,差不多有两百来个。

玻璃液加热时间长,等到开始降温时,模范已经可以用了。只是有一点,众人做得太过专注,居然没有吃午饭,也没有人叫饿。

看着澄清的玻璃液,寇义兵一拍额头,很是惊奇的道:“咋变成这样了呢?清澈得跟水一样!石头还有这种妙用?”

陈晚荣把玻璃的用处说得神乎其神,他们兴趣大增,居然忘了观察玻璃液的变化。要不是陈晚荣忙前忙后的指挥,以他们那专注劲,这次试产肯定报废了。

等到冷却好了,玻璃液也粘稠了许多,陈晚荣一声令下,开始吹制。几个壮汉手忙脚乱的行动起来,叶天衡他们好奇心正盛,力气不如壮汉,打下手没问题。水排一开,喷嘴里就有空气出来,很快就吹制成形了。

原本是想今天做些化工上使用的玻璃仪器,没成想,灵机一动,望远镜也在望了,陈晚荣打算少做些仪器,多做些透镜,估摸着仪器差不多了,这才叫停。

余下的玻璃液全部做成透镜,还不够。

玻璃仪器固然重要,不过,对于目前的陈晚荣来说,远非急务,一是这仪器做出来给寇义兵练手,让他找到准确计量的方法。二是还没有相应的试剂,即使做出来了,也还用不了。三是没有相应的分析人员,陈晚荣是能用,但他的事情多,也只能教会别人。

相比起来,来年就要打后突厥,这望远镜就更形重要了。正是考虑到此点,陈晚荣只把仪器做得够寇义兵练手就成。

望着几十个空模子,曹志雄很是急切的道:“我们再做,全部做了。”

叶天衡不同意,摆手道:“先做这么多,让我们练练手再说。这模范匆匆做就,不是太好,下次做,还得重做模范。”

做透镜是临时起意,一切太匆促,是不宜做得太多,寇义兵也是赞成,陈晚荣道:“叶大师说得对,先做一部分,够练手就行了。虽然各位是大师傅,千里眼也简单,不过,还是有必要练练手。”

这话得到众人赞同,不过,大家心里都有一丝惋惜,要是能多做点那该多好。

肚子咕咕一闹,陈晚荣这才记想还有没吃午饭,笑道:“你们饿么?”

不提还好,一提醒,众人方才发现饥肠难捺,轰然发笑,三三两两去用午饭。匆匆吃过午饭,赶来等着。有些心急的生员更是端着饭来守着,一步也不离开。

直到冷却好,这才取出仪器,首先取出来的是一只烧杯。透明、晶莹,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很是好看。

“啊!好漂亮!”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率先惊叫起来。

她们的话音还没有落定,紧接着就是一片惊讶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