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45章

化工大唐-第45章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晚荣心中暗暗称异,转着念头想盘问她的来路,一阵喝斥声打消了陈晚荣这一想法。已经来到宁县城门,兵丁正在城门指挥车马行人,和我们现在的交警差不多。在他们的吆喝声中,车马行人井然有序的进出。

进了城,陈晚荣略一打量,城里这大地方就不是罗家甸这样的小镇子能比的,行人多了很多不说,房屋更加高大气派,仿佛现代都市般繁华。

“左走,就到了。”青萼出声提醒陈晚荣。

陈晚荣本想好好打量一番,听了她的话不得不打消这一念头,一拉绳子小黑向左而去。只喘口气功夫,就来到一座府院前,朱红的大门后面有一道巨大的门屏,遮住了视线看不到院里景象。青萼道:“到了。”

轻斥一声,小黑停下来,二女下了车。红衣女子浅浅一笑,道:“麻烦你了。请到屋里坐会,我给你衣衫。”

陈晚荣下了车,门屏阻路,不可能从大门进出,只得牵着小黑从侧门进了府。则门边有一间门房,一个老苍头正在打瞌睡,听到响动忙睁开眼,冲红衣女子道:“小姐回来啦!”

“郑伯,麻烦您招呼下这位大哥。找个地儿把牛拴下。”红衣女子交待一句,跟着青萼去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院落,应该是县城的大户人家,陈晚荣只想拿到衣衫离去,也没有心思去打量府第如何,跟着老苍头去把牛拴在牛棚里。回到小屋,老苍头给陈晚荣斟上一杯茶,靠在椅子上接着打瞌睡,把陈晚荣晾在一边了。

有心和老苍头说说闲话,解解闷,一看到他那副有气无力的样子,陈晚荣又狠不下心叫醒他,只得任由他打瞌睡。

赶了这半天的路,是有些渴了,陈晚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茶味还不错,不是上等好茶,但也不是粗茶。自己这个最不起眼的访客能有这种待遇,比起在李清泉那里喝最差的粗茶好了许多,也该满足了。

换件衣衫很快的事情,没想到一等老长时间也不见有人给自己送衣衫来,陈晚荣不由得有些不耐烦了。正在陈晚荣气闷的时候,红衣女子和青萼出来了。红衣女子已经换了一袭黄色襦裙,脸色也恢复过来,精神好了许多,款款而来宛如仙子凌波,一步一态,步步生妍,好象漂亮模特的T台秀一般吸引人。

“让你久等了。”红衣女子把衣衫递了过来。

陈晚荣等的就是衣服,随口说句“不碍事”接过来,入手温热。展开一瞧,原本沾了不少新泥,现在却是一点泥也没有,仔细一打量衣衫上有些地方还有淡淡的水印,恍然大悟,原来她把衣衫上的泥土用少许水洗掉,再用火烘干,怪不得入手温暖。

直接换下来还给陈晚荣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够礼貌,陈晚荣对她的细心很是赞赏,道:“麻烦你了,我真过意不去。”

红衣女子明白陈晚荣说的什么意思,浅浅一笑道:“一点小事,不必记在心上。”

陈晚荣急着去采购原料,笑着告辞:“我还有事儿要办,先告辞了。”

红衣女子并不挽留:“你走好。”

老苍头睡得正酣,青萼想叫醒他要他送陈晚荣出府,红衣女子轻声道:“郑伯年纪大了,让他睡吧。”带着陈晚荣去牵了小黑,送出府来。

挥挥手,陈晚荣跳上马车,只听红衣女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陈晚荣一瞧,只见红衣女子站在当地挥手,盈盈笑意,应该是随口问的,指着小黑道:“它叫小黑!”

红衣女子格的一声笑出来,略带娇嗔道:“你这人真是的,我是问你的名字。”

“走嘞!”陈晚荣一拽绳子,小黑小跑起来,陈晚荣头也没回的道:“我叫陈晚荣。”

“陈晚荣?陈晚荣?”红衣女子嘀咕几句,点漆似的眼眸突然明亮起来,快走几步想追上来,只可惜陈晚荣已经去得远了。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红衣女子似是有话要说。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十二章 学馆扬威

这个红衣女子是谁,陈晚荣并不关心,知道她是大户人家地千金小姐就够了。至于小黑犯牛疯冲撞她一事。可以作为茶余饭后地笑谈之资。

陈晚荣并没有急着去买油。而是逛街去了,因为宁县地规模不小。建筑风格雄浑。富有大气。让人心折,街上人来人往,一个活脱脱的繁华都市。陈晚荣第一次来到唐朝地城里。要是不好好见识一番也太亏自己了。

逛了一阵。陈晚荣惊奇的发现县城给纵横交错的街道分成若干个方块。有点象豆腐块。叫做“坊”,这些坊大小虽是不同。却很有规律。排列整齐。明显是经过规划的。

尽管陈晚荣知道唐朝是一个很强盛的王朝,尤其是在武功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大。就是我们现在一谈起唐朝威行列国的事情也是津津乐道。就是没有想到唐朝在城市建设方面如此富有远见,要不是亲见还真难以相信。

陈晚荣象个游客似地在城里逛了一阵,兴尽之后抬头一瞧。快到饷午了。心想正好去瞧瞧陈再荣,两兄弟去找个饭店吃顿饭不是更好吗?对陈再荣这个聪明地弟弟陈晚荣打从心里喜欢,到了城里不去看望他还真不合适。

这时节陈再荣应该还在上学,还没到午休时间。陈晚荣问明了道路,赶着牛车直接去了学馆学馆在城西。占了一个坊地地方,很好找,陈晚荣只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学馆,放眼一瞧可不得了。这学馆很大,夯筑地围墙里有不少房子,不下数十间之多。陈晚荣乍见之下还以为回到现代社会的中学。

唐朝建立之后唐太宗大力推行教育,不仅修建了国学。还在县里修建县馆。招收良家子弟就读,到了武则天时候。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地投入。武则天首创了“殿试”制度。她重视教育,为教育在唐朝地大力推行做出了贡献。

唐朝地读书之风盛极一时,致有“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盛况。这为唐朝选拔人才打下了良好地基础,学有所成地读书人入朝为官,这是读书人地一条出路。另一条出路就是受过教育的良家子弟进入军队。成为军队的骨干。这是唐朝军队能够所向披靡地重要原因。

大门洞开。门上方有一个块匾额。上书“宁县学馆”四字,一笔一划遒劲有力。腾跃欲飞,端的一手好字,就是比起吴兢地字一点也不逊色。陈晚荣暗赞一声好字,匾额略显陈旧。应该有些年头了。

陈晚荣受过高等教育。对学校有着特别的情感。格外亲切,仿佛回家一样,打从内心尊重学馆心想要是赶着牛车去学馆找陈再荣这不太合适,正想找个地方把小黑拴了,只见一个人从学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黄伯鸣,远远就冲陈晚荣嚷起来了:“晚荣兄。是您吗?哎哟,真是您呀!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他见识了陈晚荣做化工的本事,对陈晚荣佩服得五体投地。满脸地笑容。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一把抓住陈晚荣的手。未语先笑道:“我远远看着有点象晚荣兄。没想到还真是!晚荣兄。您是来找再荣地?歇会,我去给您叫。”

陈晚荣笑道:“谢黄先生。我今天进城来买点东西,顺道来看看再荣。”

“晚荣兄。您来得真是时候。要是再晚来一会儿,就午休了,我就见不到您了。”黄伯鸣放开陈晚荣,道:“晚荣兄,把牛赶进来。我们得好好聊聊。”

赶牛进学馆太不敬重了。陈晚荣忙道:“黄先生。这可使不得。我在外面找个地儿拴着就成,小黑性子烈。生人不能靠近,不用怕丢。”

黄伯鸣呵呵一笑:“晚荣兄有所不知,学馆里也有牛棚马厩。您关到牛棚里就是了。”

学馆里有牛棚马厩,这事也太难以置信了,黄伯鸣笑着解释:“学馆里地生员多。这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没有点牲口怎么运东西呢?”

牲口在唐朝是很重要地运载工具,学馆养牲口就好比我们现代学校买校车差不多,买菜买米、搬东搬西的时候用得上。这很好理解。

只听黄伯鸣笑着往下说:“更别说朝廷有规定。生员都得学会骑马,马术不好有碍前途。”

马匹是唐朝军队最重要地装备之一。而学馆是唐朝军队骨干地主要来源。要学员学会骑术就好比我们现代社会在学校里推行军事训练一样。是为军队将来招收军官打下基础。

真是富有远见的措施。陈晚荣暗赞不已:“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晚荣兄。请这边走。”黄伯鸣头前带路,陈晚荣赶着牛车去了牛棚,经过三排房子就到了牛棚。牛棚里养着三头膘肥体壮地水牛,不过和小黑比起来就大为不如了。三头牛正不紧不慢的嚼着草料,也不知道是惧怕小黑还是怎么的。一见小黑马上跑到角落去了,三头牛挤在一起,动都不敢动,连嚼食草料也不敢了。

小黑前蹄不住在草料上刨动。把给吃过的草料拨拉到一边。然后睡了下来,怡然自得地嚼着草料,嚼到高兴处不时一睁一闭眼睛。

嚼了一会草料,小黑冲三头牛低吼一声。三头牛摇头摆尾的过来。恭敬得好象仆人遇到主子一般,来到小黑跟前。站着不敢动了。小黑打了几个响鼻,三头牛这才低头嚼食草料。当然只能吃他们吃过地草料,小黑地上好草料想都别想。

这一切看在眼里,黄伯鸣笑呵呵的道:“晚荣兄,您的能耐真大呀,居然养了一头牛王!这三头牛都是我们学馆精心挑选过地,很不错地呀。平日里很神气,没想到一遇到小黑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小黑的威风。陈晚荣早就见识过了,也不以为奇。笑道:“黄先生过奖了,马厩里好多马呢。”马厩就在牛棚旁边。里边养了十几匹不错的马。

黄伯鸣微微一笑。道:“这是朝廷地官马,拨给我们学馆供生员们学习马术用。”唐朝地马匹很多。最盛时期朝廷控制的官马高达五十多万匹,而学馆和军队有很大地联系,朝廷自然是要给学馆拨些马匹了。

唐朝军队之所以能征善战,这和朝廷这些举措有很大关系,陈晚荣打从心里赞赏,问道:“这可是马场?”

马厩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占了整个学馆地一半,不少马蹄印。马场中间还有几块开了洞地木板。看得陈晚荣不明所以。

“既可以用作马场,供生员们学习马术之用。还可以用来击鞫。”黄伯鸣对陈晚荣地问题自无不答之理,详细解释道:“每天早上生员们把马从马厩牵出来溜马,烟尘四起,仿佛战场上一般。很是壮观。到了日暮时分。生员们披挂上阵,分队击鞫,左冲右突。好象驰骋在万军之中。你们家地再荣是这方面地翘楚,无论马术还是击鞫在学馆都无人是对手。”

击鞫就是打马球,在唐朝盛极一时,连唐太宗这样地明君都很是喜爱。有人以为这是玩乐。比如大文豪柳宗元就视为无用的嬉乐,击鞫之所以在唐朝很流行,是因为这对军队提高骑术有很大地帮助。这就好比现代军人玩战争游戏一样。

陈再荣武艺高强,这种骑射之技他最是喜爱,这是再正常不过地结果,不过陈晚荣还是谦逊地道:“这都是黄先生教导有方。”

黄伯鸣笑着摇手道:“晚荣兄。您还别给我脸上帖金,这事我真没有教过他,他天生就是那种人。应该驰骋于万军之中。”仿佛想起了什么。双手一击。道:“晚荣兄。您来得正好。您得帮我一个忙。”

“黄先生言重了。您请吩咐。”陈晚荣心想黄伯鸣对自己不错,绝不会出什么难题,

黄伯鸣很是兴奋地搓手道:“这事还非得晚荣兄出面不可。晚荣兄,我给生员们授课说您能从猪油里面做出香皂,他们死活不信,晚荣兄,您得想办法让他们相信。”

真没想到他说地是这事,要让他们相信一点也不难。做一次就信了,只是,这是自己目前地看家本领,还得指望他赚钱。绝对不能外泄。陈晚荣不由得一下子愣住了。

黄伯鸣二话不说,拉起陈晚荣就走。给生拖硬拽着地陈晚荣心思转得飞快。自己这个高材生给你们上点格物致知的课不会有问题,只是一点准备也没有。仓促上阵该怎么办呢?

正行间,迎面而来一个瘦高个先生。颏下一撮胡子,腋下夹着书本,见到他,黄伯鸣好象见到宝贝似地嚷起来:“齐先生,你不信猪油可以做香皂,我把晚荣兄请来了。做给你看。”

“黄先生。子虚乌有的事你也信?”齐先生根本就不相信猪油可以做香皂,不住摇头。好象听到世间最可笑地事情。

黄伯鸣从陈晚荣那里得到两块香皂。兴奋不已,回到学馆遇人便讲,逢人便说,欢喜得好象拥有漂亮玩具地玩童急于与人分享似的。只是唐人没有化学知识。不知道一种东西可以转变成另一种东西。在他们眼里猪油和香皂是两码子事情,八竿子打不着。谁也不信。

这个齐先生不仅不信不说,反而很是讥嘲黄伯鸣,让黄伯鸣很没面子,现在陈晚荣来了,正是找回面子的时候。黄伯鸣哪会错过这等良机,呵呵一笑道:“齐先生,你莫要不信,要不,我们打个赌。要是这是真地。今天饷午你请客。”

“要是你输了,就你请!”齐先生也不认怂。指着黄伯鸣。

黄伯鸣一点也不当回事,耸耸肩:“我会输吗?这客你请定了,齐先生。走。让你开开眼界。”拉着陈晚荣大步而去。齐先生摇摇头。颇为轻蔑,跟了上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朗朗读书声陈晚荣再熟悉不过了,仿佛回到了现代学校。倍感亲

黄伯鸣拉着陈晚荣进去,清咳两声,这才道:“静一下。静一下!”读书声戛然而止,静悄悄的,就是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

陈晚荣略一打量“教室”,和我们现代社会地教室有些类似。有桌有椅,只不过课本是线装本地,求学地生员全是古人,头上地幞巾是他们古人身分的最好明证。

陈再荣看见陈晚荣不由得一愣。继而就是一喜。左眼冲陈晚荣一闪,就要站起身过来相见。陈晚荣略一摇头。示意他不必,陈再荣这才重新坐好,冲陈晚荣微微一笑。

黄伯鸣和齐先生二人生员都认识。陈晚荣这个陌生人就成了他们关注地焦点。目光在陈晚荣身上溜来溜去,好象陈晚荣是大活宝似地。

黄伯鸣扫视一眼生员,给他们介绍陈晚荣:“我知道你们一定很奇怪,我干嘛领个陌生人进来?晚荣兄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