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将军相亲记 >

第41章

将军相亲记-第41章

小说: 将军相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脸的小宫女掩着嘴笑:若不是亲妹子,那她多半呀是看上自己的兄长了。
  楚向澜轻叹着:萧锦初,你是堂堂征东将军,可为什么你偏偏不敢面对自己的感情呢?
  对!你们说得都对,她就是喜欢卫潜了……怎么着!杀人放火了吗? 
  朝廷有律例六百二十条,她是犯了哪一条哪一款,为什么老是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罪人的位置上!
  萧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胆气,但偏又态度从容,条分缕析:“没错,我倾慕当今圣上,天师可有法子替我分忧?”
  这句话萧锦初说得简直前所未有的痛快,她头一次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出倾慕卫潜,没有顾虑,没有踌躇。
  陆天师也愣住了,约莫他也没想到萧锦初能承认得这样爽快。世间女人在提到情郎时莫不是欲语含羞,何曾这般大开大合。
  所幸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只愣了一会便又赶紧接了下去:“按卦象来解,印者,信也,可为凭证。若要破局,恐怕仍要落到这个字上头。”
  中华文字,源远流长,变化多端,要怎样解释自然都说得通,但萧锦初已经不在乎了。她的心结不是那个字,是她自己。
  她不敢承认对卫潜的爱慕,因为她害怕。她怕她与无数将士出生入死的努力,师兄对她的信任,被简单地与儿女私情挂钩。
  她也怕拖累了卫潜,他马上要立后了,她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又让他平添烦恼。
  可一味地隐瞒、视而不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她从皇宫逃回了侯府,却依然没能逃出自己的心魔。
  换个角度想,师兄那样出色的男子又有几人能不动心呢?喜欢并不一定要得到,譬如安素,他是满京城无数女子的梦中良人,可他能都娶回府吗?
  顺其自然,师父一直在教她这四个字。春天开花是自然,秋天结果是自然,喜欢上了某个人更是自然。她不需要去抗拒,也不需争什么,只需顺其自然……
  此刻坐在陆天师对面的萧侯仍是那个萧侯,却已经从上山时的若有所失恢复成了睥睨四方。陆天师看在眼中,只是微笑不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堪破心障,则一览无余。
  “今日叨扰了,我先寻我那族妹去,给天师的谢礼回头自当奉上。”恭敬地行了一礼,萧锦初提出了告辞。
  这回陆天师没有拦着,特意相送到院门口,巧的是恰逢着萧静宜一行人回来,正可准备下山。
  “阿姊,今日真是要多谢天师!”萧静宜满面笑容地捧着经盒,似是拾了个宝贝,分外用心。
  “是该多谢天师……”萧锦初回头望向那袭深紫色道袍,目光幽深。
作者有话要说:  
萧侯终于悟了,对呀,你喜欢你师兄不犯法呐!
花式用完了,只好卖萌求点评,求收藏!新增了专栏和预收,打滚求收藏!

  第71章 月满西楼

  送走了萧氏姊妹; 陆天师并未像往常一样回藏书楼整理经卷,而是又回到了客院。就在方才待客的那一间厢房边,还有一间耳房; 只是不大起眼。
  陆天师的手方举到一半,门已经吱呀一声打开了。从里头走出两位青年郎君; 只见一人面带笑容,一人却忧色忡忡; 但均是难得的美男子。
  “尚书令; 蒋御史,贫道该做的已然做了。后头的路怎样走,需你们自己决定才好。”陆天师一双眼睛望着两人,看似清明无波,却蕴藏了无尽智慧。
  “不敢当,多谢天师相助。”白衣郎君赶紧还礼:“此事我欠天师一个人情。”
  陆天师一手捋须; 哈哈大笑道:“既如此; 若有机缘; 请尚书令再为老道烹一次茶,便算两清了。”
  回府后; 萧锦初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把实话对十四娘讲。一个满心欢喜的待嫁女子; 冷不丁知道这婚事可能不成了; 会是个什么模样呢?萧锦初有些发愁。
  用她自己的经历显然是不合适的,想当初她知道彭虎死在战场上的消息时,简直就快乐晕了。萧静宜与蒋家十郎无仇无怨,这个反应还真不好估计。
  但很快她就不用发愁了; 常管事从宫中回来,带回了一个消息。时近八月十五,宫中要办一场赏月宴。既然萧侯已然大好,圣上特意点了她的名。
  萧锦初先是一阵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她就能见到谢氏了,到时便可把这个难题顺理成章地丢给她。
  可随后她就高兴不起来了,宫宴之上,除了文武百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卫潜。她的师兄,她的陛下,她的…爱人……
  诚然,她如今可以坦然承认自己是喜欢卫潜的。但她完全没想好自己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他。
  她几乎是从宫中逃出来的,甚至连只字片语都没给他留。这才不过短短几日,她该怎么见他呢?
  但去不去赴这个宫宴是不以萧侯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此次赏月宴不止有大小官员,还有西戎的使团,赫连固与赫连淑兄妹都会参加。不管是装病耍赖还是公然抗旨,她丢不起这个脸。
  不得不说,卫潜当了萧锦初十来年的师兄,对她的了解是很深刻的。到了八月十五,不管心里再怎么别扭,萧侯还是鲜衣怒马地进宫来了。
  紫金冠配着大红色纱袍,安素隔着老远就瞧见她了。偏萧侯今日瞧着总带三分心虚,像是怕撞着什么人。
  安素有些好气又有些好笑,堂堂征东将军兼虎贲中郎将,进个宫闹得做贼似的,成什么样子。“阿锦,你干吗呢?”
  “吓我一跳……”萧锦初今日可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偏生进宫的人太多,防得了这个防不了那个,还是被安素逮到了。
  安素颇有几分无奈:“你这是来赴宴,还是当斥候?亏得如今虎贲归你管,不然就你这个形迹可疑的样子,非被抓起来不可。”
  “闲话少叙,阿姊呢?我寻她有事。”萧锦初只把安素的话当作耳旁风,一心找谢氏。
  安素简直就服了她:“你要寻娘子平时来府里就是了,难不成怕门房把你拒之门外?今日这样的场合,她自然是在后宫。”
  “平时去不是怕瞒不过我家十四娘嘛!哎,这个事跟你说不清楚……”萧锦初跺了跺脚,就要往后宫去。
  却被安素眼疾手快地一把拽住了:“眼看要开席了,你准备去哪里?先跟我去太极殿,反正娘子总是在那的,有什么话回去时再说。”
  说罢也不管她的意思,就径直往太极殿去。萧锦初若真心想挣扎,安素是决计拿她不住的。但在宫道上拉拉扯扯也太显眼了,她只好暂且跟着走。
  今日的太极殿布置得格外隆重,一人高的铜鹤灯台排成两行,口衔如意,振翅欲飞,将大殿照耀得灯火通明。
  殿内特意没有熏沉檀之类的香料,却不时飘过一阵浓浓的桂香,是司苑局早就选了大小合适的桂树移种在盆中,好做布置。
  望去皆是新开的花,一串串金色的桂花极惹人怜爱。那瓷盆也是精心选的,是御窑烧出的一整套,绘制的是楚辞中的故事。湘夫人、云中君、河伯、山鬼,在灯火的辉映下似乎活了过来。
  不要说萧锦初,就算是安素也诧异了一下:“这回各司局还真是够卖力的,想在西戎面前好好争一回面子不成!”
  西戎……萧锦初的心微微沉了下去,今日那位在列国有名的赫连公主也会出席宴会,耳闻已久,终于能见见真人了。
  萧锦初的座位在安素的下首,离御座算是很近了,而西戎的使团恰在他们对席。
  迎宾的鼓乐一起,萧锦初便着意留意殿门处,只见一行白衣赤足的男女很是整齐地走了进来。
  “看见那个最高的男子了吗?那就是赫连固。”安素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特意指了给她。“西戎国主赫连永的胞弟,也算是一表人才吧!”
  萧锦初上下打量了一番,微微摇头:“我看他不像个久在人下的人物!”
  就算他日赫连固能做人上人,那也是西戎的事了,安素巴不得这场热闹快点来才好。“他旁边那个戴面纱的女子,就是龙城公主了。虽然被称为西戎明珠,不过其实没几个人见过她的真容。按西戎旧俗,第一个见到女子面容的外人只能是她的夫婿。”
  萧锦初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习俗,当即惊了一惊:“那这个第一美人是怎么传出来的?都靠他们家亲戚散播不成。”
  “谁知道呢?”安素摊了摊手:“不过除非她下半张脸都是麻子,否则应该也丑不到哪里去。”
  两人这一番对话中,西戎使团已经落座。萧锦初看着一袭镶金边的白裙,娇小玲珑的赫连姝。她有一双很美的眼,杏仁一样的形状,卷翘的睫毛。瞳孔不似中原人幽深,而是琥珀色,就如郁金香浸的酒。
  这应该是个美人,萧锦初想。以师兄那样的人物,认真来说谁都配不起。这位龙城公主长得不错,看起来也不像性子骄纵的人,是作为皇后的理想对象。有这样一位母亲,他们的孩子想必也会生得很好。
  这样的事情,她以前得闲时也会想想,只是从来不像今天想得这样深远,这样地痛彻心肺……
作者有话要说:  
中秋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不过在唐朝之前只是作祭月之用。一直到唐朝以后,民间才开始过这个节日。
花式用完了,只好卖萌求点评,求收藏!新增了专栏和预收,打滚求收藏!

  第72章 凤求凰

  眼看群臣毕集; 忽而鼓乐齐鸣,鸣赞官嘹亮地声音在太极殿上回响:“圣人至……”
  所有官员包括西戎使团都齐齐立迎,一个皂衣绛裳; 戴通天冠,白玉冕綖的身影缓缓步入殿内。这就是当今天子; 中原之主。所过之处,群臣俯首; 外邦致敬。
  片刻后; 乐止,鸣赞官唱道:“赐座……”
  萧锦初注意到卫潜在落座时往西戎使团那边看了一眼,虽然动作很微小,但她就是发现了。这让她忽然有了一种预感,“今日陛下是要宣布什么消息吗?”
  “我没听说啊!”安素正准备夹一块桂花藕,听了这句不免莫名其妙。
  谁料萧锦初的预感真如空穴来风; 未必无音。才上了几道凉菜; 卫潜先清了清喉咙; 众人自觉地把箸搁下。
  “今日乃是八月十五,民间有拜月之俗; 值此良辰; 群贤毕至。正有一件喜事要与众位爱卿分享。”
  一般这个时候; 都是尚书令来接这个茬。虽然安素自己也不知道皇帝到底在卖什么药,还是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臣斗胆,不知道是何喜事?”
  卫潜投来一个赞许的眼神,接着说到:“西戎遣使来朝; 欲结兄弟之好,子民万代共传。龙城公主乃国主胞妹,玉貌绮年,品格端方,欲配君子。此议,朕已经答允。”
  话音才落,众臣慌忙起身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两国联姻,譬如赤绳千里系姻缘,诚乃万千之喜。”
  在大多数大臣看来,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恭贺的事情。西戎既然愿意许以嫡公主,交好之心殷然,从此西陲的安宁可放下一半心。
  而北狄虽然被打退,始终是横亘在国侧的心腹之患。而与西戎的联姻,恰能对北狄形成包围,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一步妙棋。
  赫连固亦露出自得之色,这门婚事就是他一力主张的。北狄看着强盛,不过一时煊赫,前几年还不是被中原打趴下了。更何况拓跋氏狂悖无礼,一开口就索要八座城池,真以为他们赫连氏的女儿嫁不出去了吗?
  能与中原攀上关系,对于目前的西戎来说不啻是一门强援,从此他们就可以专心防卫北疆。莫说卫潜仪表非凡,就算他年迈体衰,西戎也心甘情愿结这门亲事。
  一时之间,殿上竟然无人不欢悦。气氛正好,有乐师抱琴上殿,奏起一曲: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这曲《凤求凰》倒是适逢其会,”安素一转头的功夫,却见萧锦初案上的酒壶已经多了好几个,“你这是喝了多少?”
  “今日上的都是些桂花酿,又不是千日醉,瞧把你紧张的。”萧锦初略挑了挑眉,仰头又是一杯。
  吓得安素一把抢下了她手中的杯子,“姑奶奶,你伤才好几天,就敢这么个喝法,不要命了啊!”
  “哎呀,早就没事了。一点外伤养了几个月还养不好,不是我太娇贵,就是楚向澜该开革了。”萧锦初见他紧捏着杯子不放颇有些无奈,只好继续试着讲理。“今日这样的喜事,难道不值得多喝几杯么?”
  安素从未见过萧锦初这个模样,明明嘴角带笑,然而在这个充满愉悦的大殿中却显得如此格格不入。“阿锦……”
  萧锦初举起一根食指抵在唇边,殿上的灯火映她的眼中,显得如此璀璨。“就今晚,明日你让我喝,我也不喝了。”
  安素缓缓放开了那只握着杯子的手,回头喊道:“再拿一壶酒来……”
  大约是歌舞一起,气氛太过热烈。几乎没有人发现,御座上的皇帝陛下看起来倒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还往尚书令的坐席上看一眼。
  唯一注意到的张内侍心想,陛下真是拿尚书令当自己手足一般,生怕他贪杯还要时时留意,自己往后对尚书令可得更殷勤些才是。
  这天晚上,萧侯是被尚书令扶着出的太极殿。谢氏看到摇摇晃晃的萧锦初,着实被吓了了一跳:“以阿锦的酒量,我还未见过她醉成这样,到底是喝了多少?”
  喝了多少?安素也无从回答,他就是一时心软,没想到转了一圈回席就见她直接趴案上了。“不提了,她是骑马来的,我先送她回府!”
  “路上小心……”谢氏眼看着郎君把萧锦初架上车,特意叮嘱了一句。
  “唉……”不知道是谁的叹息,飘出了车外,一路随风远逝。
  萧锦初清醒时虽然难缠,但喝醉了倒是意外地好打发。也不吵,也不闹,除了护着她的头别撞在车壁上,安素基本没操什么心。
  “这是何苦呢?”看着她的睡颜,安素忍不住帮她把头发拨到一边,好靠得更舒服些。不是不心疼,只是他无能为力。他这个表兄呀,对自己一向比对别人更狠。
  “你自己说的,就今晚。喝了,醉了,明日醒来便都忘了罢!” 安素也不管她听不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