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120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120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艇,并且向俄国舰队发起了突袭,俄国舰队是出于自卫的缘故这才误伤了英国的渔船。“5艘分开的俄舰上的了望哨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幻觉?所以rì本鱼雷艇的出现是肯定无疑的了!”在德法两国的调停之下,本身都不打算和对方开战的英俄两国各退一步:调查最后不了了之,自知理亏的俄国人赔偿了英国方面的全部损失以平息英国人的怒火,然而英国仍旧不依不饶。他们不仅宣布自家的海外港口全面禁止对俄国舰队开放,还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中立国家施压,要求他们恪守中立,不得为俄国舰队提供可以停泊的基地。

而俄国人这次在北海之上的拙劣表现也被整个世界传为笑柄。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rì本鱼雷艇怎么可能跨越半个地球、并出现在俄国人的家门口面前?即便是存在英国为rì本当地建造鱼雷艇的可能xìng,然而这在资本主义市场商业广泛运作的20世纪初,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难以察觉的秘密。毕竟资本家们的眼里不认国家只认钱,只要给足够多的钱他们甚至能够为恶魔服务:历史上英德海军军备竞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帕森斯公司生产的蒸汽轮机就堂而皇之地装在了德国主力舰上面。而在rì俄战争前夕,如果不是英国zhèngfǔ采取断然行动买下了2艘“敏捷”级战列舰,面对俄国金灿灿的卢布诱惑,贪婪的阿姆斯特朗船厂几乎是一定会把这2艘xìng能非常优越的万吨大舰卖给俄国海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国情报部门继续用卢布开路,那些唯利是图的英国商人,难道抵挡得了钱帛的诱惑而不说出他们有没有为rì本建造鱼雷艇么?俄国舰队所干出的这一令人瞠目结舌的荒诞事件和他们本国所大肆渲染的必胜氛围恰恰相反,这正说明了俄国官兵早已是一群惊弓之鸟;他们远涉万里前去远东,其最终的结局也能因此而可见一斑了。

为了严防俄国人再度神经过敏,干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此后一段时间里,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如同押送犯人的jǐng察一般始终在不远处监视着俄国舰队。英国战舰不时还排成漂亮的纵列并耀武扬威地从俄国人面前横穿而过,向这群北极圈的野蛮人展示着什么才是真正的海军。由于炮击渔船的事发地位于多格尔(dogger)海域,俄国舰队又被英国人称为“疯狗舰队”。面对这一情形,罗rì中将只能默默忍受,谁叫自家内部出了这么一群情报部门的猪队友呢?

就在俄国远征舰队被英国战舰一路挑衅尾行、罗rì中将心中恼恨憋屈的时候,局势再度发生了不利于他们的转变。然而让俄国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事情不是英国人明目张胆的阻挠敌视、也不是德国人在暗中下绊子,而是法国人对俄国远征舰队的态度发生了近乎180度的巨大改变。

1904年9月,rì俄两军在满洲的沙河地区又展开了一场会战。这场由俄国率先发动、旨在夺回辽阳的战役却并没有出现像沙皇期待中那样的胜利,而是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僵持状态:整个过程声势浩大却劳而无功,进攻中的俄军受到了两倍于rì军的惨重伤亡。俄国在远东战场上的接连失败顿时让法国人对他们的容忍达到了临界极值。

对于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冒险,法国内心其实一直是持反对态度,因为这和他们借俄国之手对抗德国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然而此前由于俄国庞大狰狞的形象深入人心,法国不好正面违拗尼古拉二世的意志;再加之俄国殖民黄俄罗斯的野心好歹也能为他们分担一点来自英国的压力,因此便也对俄国的东进策略持一定程度的支持。法国人希望的是俄国人能够干净利落的收拾掉rì本,而后以一个更加令德国忌惮的强大的姿态返回欧洲。

然而事与愿违。俄国在远东战场损耗的国力和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法国人所能够容忍的底线,偏偏俄国人还在那群rì本猴子面前屡战屡败;这些就已经让法国人憋了一肚子的火,而现在俄国人竟然还把整个波罗的海舰队的全部主力都调了出去,让夙仇德国在波罗的海再没有任何的压力!盟友在战场上的不争气和在战略上资敌的脑残坑爹行径彻底激怒了法国人,并在俄国沙河战役失败、第二太平洋舰队远征的当口喷薄爆发:好歹咱家也是仅次于不列颠的第二大老牌殖民帝国,更是毛子你丫的绝对债主,毛子你这么不顾法兰西利益而恣意妄为的行径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怒气值飙升的法国人决定给俄国人一点颜sè看看,让这群全身长毛的灰sè牲口意识到高贵的法兰西不是他们所能够任意予取予求的:既然你干的都是有利于德国而不利于法兰西的事情,那也就不能怪我不遵守同盟义务了!当俄国舰队风尘仆仆的来到法国控制下的摩洛哥丹吉尔港口的时候,法国人便直截了当的拒绝俄国舰队进港加煤,让罗rì杰斯特文斯基惊怒交集。尽管经过一番艰难的交涉之后,俄国舰队最终得以进港,然而法国人也作出了语气强硬的暗示,即丹吉尔是最后一个提供给俄国使用的法国港口!

第192章疯狗舰队

第193章苦难的行程

法国人的突然变卦着实让罗rì杰斯特文斯基始料未及。根据他之前的计划,舰队在航行期间将一路停靠非洲地区各个国家的殖民地港口以求得到必要的维护,而法国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占据了整个非洲领土的近乎三分之一的区域,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加蓬……等等一系列的地区都拥有良好的港口可供俄国舰队驻足休息,是俄国舰队之前所规划中的重要加煤地。如果法国人对远道而来的俄国舰队关上大门,那俄国舰队又该往何处去?

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罗rì中将决定采取折中的策略:由副司令率领旧式战列舰“伟大的西索伊”号、“纳瓦林”号等一批吨位较小且不适合远航的战舰进入地中海,经由苏伊士运河前进,而他自己则带领剩下的7艘核心主力舰继续按照预定路线沿非洲海岸线南下,双方在法国的马达加斯加岛会合。当然了,这不免又让俄国外交官们低声下气的去用热脸贴英法两国的冷屁股;尽管俄国人心中十分不忿,然而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的道理他们还是明白得很。

沙皇陛下一拍大腿所做的决定,总是会让无数人为他异想天开式的想当然擦屁股善后,而尼古拉自己却对这一情形始终恍若未觉。

让俄国人感到庆幸的是,英法两国并没有把事情做绝。经过一番交涉之后,两国的态度都不约而同的先硬后软:英国声称严守中立,言下之意便是默许俄国远征舰队的那支分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而法国也答应把他们在马达加斯加的殖民地港口提供给俄国人暂时驻足。两国脸sè的接连变化并非是像沙皇那样武断的随行,而是有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

对于英国而言,制衡无疑是他们这么多年来对外政策的真正核心。对于俄国人妄图建立黄俄罗斯南下鲸吞的野心,英国自然是针锋相对,并扶持了rì本作为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傀儡;然而英国却不希望除他们之外的任何人独霸远东,即便是身为盟友的rì本也是一样。目前rì本海军的飞速崛起已经让英国人感到了一丝不安,5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的军力即便是放在欧洲也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如果放任rì本海军继续做强下去并统治西太平洋海域的话,在英国眼里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反之,如若让rì俄海军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双双都损失惨重的话,对于英国而言自然是再好不过!目前俄国舰队上装备的15座英国最新式的巴尔·斯超德6英尺测距仪,就是英国人这一心态的最好例证。因此尽管发生在北海上的炮击渔船声音还犹然在耳,国内的反俄浪cháo高涨,英国zhèngfǔ还是向俄国渣渣战舰借道苏伊士运河的行动极不情愿的勉强亮出了绿灯。

至于法国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俄国的帮助,单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下一场战争中的德国,因此没有人比法国zhèngfǔ高层更明白法俄同盟对于法兰西而言是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法国人的初衷仅仅是给俄国人一个教训,而不是真的要搞出什么事情;如果在这一问题上完全和俄国人对着干的话,反而会引燃俄国对法国行为的怒火,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更何况俄国舰队已经出征,刚愎自用的沙皇绝不可能再把它们给调回波罗的海;那么法国方面的一味阻挠也就失去了意义,只会平添两国关系之间的罅隙让德国获利。法国外交家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中最有远见卓识的一批人物,这种问题自然是能看得通通透透。

不过,除马达加斯加之外的法国港口仍是对俄国舰队宣告关闭,英国的海外基地更是想都不用想,俄国舰队的燃料危机一下子变得极其尖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rì杰斯特文斯基下令舰队尽一切可能在目前停泊的丹吉尔港口多装煤,能怎么装就怎么装。根据这一指令,俄国舰队就像饿了三天的乞丐冲进餐厅一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胃口疯狂地掳掠着可供舰队航行的燃煤;除了各舰的煤仓都被填得不能再满以外,俄国官兵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战舰装载燃料的历史上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空前奇迹。

辅助机械室、蒸汽机舱、军官住舱、过道、餐厅、厕所、浴室、甲板、炮塔顶部……只要是战舰上地形平坦的地方都被俄国水兵堆满了各种大包小包的黑sè燃煤,就连救生艇和交通艇上也不例外。原本就略显狭窄的军舰过道更是被煤弄得只有一肩之宽的程度,一旦相遇便只能以好基友一般的肢体接触奋力挤压通过,战舰上唯一没有堆煤的地方只有内部深处的弹药库。5艘设计排水量均为13500吨的俄国战列舰的设计载煤量最多只有14501600吨,而在俄国水兵们的不懈努力下,它们所装载的燃煤没有一个少于4000吨。3艘俄国自建的光荣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已经完全沉入了海里,成为比防护巡洋舰还垃圾的渣渣角sè;2艘德国建造的博罗季诺级也好不到哪去,原本就压低了一层的尾部干舷如今更是因为严重超载而被压到了只剩2米出头的程度,不时有海浪冲刷而上,将堆放在尾甲板上的煤包弄得一片湿淋。俄国水兵被迫在后甲板栏杆之上固定了实心的防浪木板,然而这仍旧没有解决这一因超载而引起的根本xìng问题。

俄国舰队在丹吉尔足足呆了4天,搜罗了数以万吨计的海量煤炭,等到他们终于启程出发的时候,场面为之巍然壮观!一大群干舷极低的“浅水重炮舰”喷吐着比以往浓黑粗重数倍的滚滚煤烟,在碧波浩淼的大洋上龟速航行,放眼望去,只见战舰上全是大大小小五颜六sè的各种煤包。为了尽可能多的装在煤炭,超载的煤炭已经完全挡住了主炮、副炮、反鱼雷艇速shè炮的水平shè界,所有的火炮都不能进行任何转动现在俄国人又不怕rì本鱼雷艇会前来进行偷袭了!

舰队一路向南,天气也渐渐变得热了起来。长年气温都在30度以上的非洲赤道烈rì炎炎,煤灰这种可爱的黑sè小恶魔随着高温而在俄**舰上急剧扩散,所有的军舰都成了粉尘飞扬的地狱;它们附着在人的皮肤、眼角、口腔和呼吸道中,使得俄国水兵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患感染、皮肤和呼吸道疾病的俄国水兵数量与rì俱增。为了防止这些无孔不入的煤粒钻入船舱,罗rì杰斯特文斯基下令关闭一切通风口道。如此一来煤灰的问题倒是得到了解决,然而军舰内部却也变成了高温的熔炉,得不到空气对流的舱室内部的气温永远都超过了40度。常年在北寒带生活的毛子们想死的心都有了,每天都像是在水中挣扎、火里煎熬。由于实在是热得太过痛苦,不少俄国水兵jīng神崩溃,各舰的病房和医疗船上人满为患。其余的俄国水兵也是被摧残得气息奄奄,完全没有了任何战斗的信念。

令俄国水兵无比痛苦的是,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迥然两异,本是堆雪人的12月在南半球仍是烈rì当空的盛夏时节。这意味着即便是他们出了赤道区域,迎接他们的仍旧是难以忍受的炙烤煎熬。甲板上的堆煤用完之后,俄国水兵终于迎来了开窗通风的机会,他们忽然发现30多度的赤道竟然是这么的凉快!然而好景不长,德国汉堡美洲公司的运煤船队找到了俄国舰队履行加煤的合约;由于德国运煤船上的煤炭是要在列强港口中临时购买、而后供给俄国舰队的,因此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再遇上;看着部下那一双双都快哭出来的乞求双眼,痱子浑身的罗rì杰斯特文斯基一咬牙,仍旧下令能装煤的地方都尽量装!

炙热难耐的高温、无孔不入的粉尘,机械故障、设备维修、食物腐烂、淡水匮乏、水兵哗变、自杀自残……无数多的痛楚连绵不绝,接踵而来。贪婪的德国商人为了降低成本,拿着俄国人支付给他们的大把卢布去购买最为劣质的渣渣煤给俄国人使用,这更进一步加剧了俄**舰上煤灰肆虐的程度。尽管罗rì中将表示了严重愤慨和强烈抗议,然而这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无力呻吟。因为即便是这种热值小、灰量大的渣渣煤,也只有德国人愿意为俄国舰队提供,留给罗rì杰斯特文斯基的选择只有忍受。

面对这种情形,即便是jīng力充沛的罗rì杰斯特文斯基也有些支持不住了。他xìng格中乖戾暴躁的一面开始变得愈发严重,动辄以严刑峻法拷打折磨犯错误的水兵,使得俄军士气降到了一个冰点。这支承载了俄罗斯帝国荣耀的舰队,就在这地狱般的旅途中走向它的目的地。

第193章苦难的行程

第194章德国的抉择

朔风呼啸,带来深秋森冷的凉意,中欧大地上焜黄叶衰,已经进入了一片休眠的时节。柏林皇宫中的一处殿宇里,厚绒铺毯,炉火彤红,简约的家居书柜有序的摆放着,将整座房间映衬得华贵而又肃严。墙边的巨幅世界地图下,一名蓄着八字尖翘胡须的中年男子盛装而立,他目如鹰隼,正盯着这张平凡的地图垂首沉吟。在中年人旁边,还站着一名面容清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