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201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01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的正常更新是有的,但作者恐难以再保持今天这种透支式的更新速度了。。。

第330章天降神兵

朝霞喷薄,云彩飞扬。

一阵低低的嗡鸣,犹如花间蜜蜂的翩翩绕舞,一艘形如雪茄的巨型飞艇如同鱼跃出海,陡然从云层中显现了出来。它通体米黄,周身大如山岳,艇首喷涂着狰狞凶恶的巨鲨涂装,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暴虐恐怖。

嗡鸣声越来越响,到了最后直如山呼海啸般震人耳膜;雾波翻涌间,竟是无数飞艇从层叠云海中相继破浪而出,如同星辰宝石般点缀在了万里碧天之中。远远望去,空中星罗棋布的各式飞艇竟有一百余艘之多;虽然它们在大小颜色等外观型号上有些许不同,但其两翼和腹部无不喷涂着明显的黑白铁十字标志!

当中一艘宛若天空之城般的巨型基洛夫飞艇中,面容白净的青年航空兵中尉贝格?沃特道格站在驾驶舱内,正豪情万丈地审视着周边快速前进的飞艇集群。无数发动机轰鸣呼啸,声如滚滚雷鸣。目光所及,尽是米黄色的特质艇身和浮岛层云般的壮硕躯体;远远望去,宛若神话当中的众神出巡,磅礴浩荡,俯视威凌。

自从荡平列日要塞以来,沃特道格所在的德军右翼飞艇部队就开始了自己丧心病狂的轰炸之行。几番出动之后,比利时那群训练缺乏、甚至临时征召的陆军部队便吓得魂飞魄散,向后方狼狈逃窜。在比利时南部的纳慕尔要塞战斗中,德军飞艇更是再一次重现了列日战斗当中的无敌姿态:守军苦心修筑的炮台、碉堡、堑壕全部炸成一片焦土石砾,随即怒涛般冲击而来的德军瞬间淹没了一切。目前,拥有六个师十一万军队的比利时陆军只剩下了不到三万残兵。正朝西部溃败而去。大半国土已尽陷德军之手。在这场行军般顺利的比利时战役中。德军飞艇的有效轰炸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推进作用。

5月17日,沃特道格接到命令,他所在的飞艇部队突然被划归到了皇储第五集团军的指挥下,并让他们立即飞往位于莱茵省的特里尔空军基地待命。不敢怠慢的沃特道格立即指挥飞艇抵达了目的地,在他看来,这定然是德军要在法国集结了重兵的中路战场上展开猛烈轰炸的前奏。

令沃特道格感到万分惊讶的是,地勤人员不仅没有像他预想中的那样给自己这艘巨型飞艇装填炸弹,反倒是将用于压箱的重物大量搬出。对于这一情况。沃特道格心中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由于飞艇比空气轻的这一独特飞行机理,使得每一艘基洛夫都必须要有重达五吨以上的杂物作为压箱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种超级雪茄在扔完炸弹之后,不会因自身重量太轻而径直飞入外太空。此番这些压仓底的重物被卸掉之后,飞艇就只能用炸弹来承担压仓任务,而这无疑将大大减少飞艇原本能够投掷的炸弹数量!

一天之后,令沃特道格困惑无比的谜底终于揭晓。整整一个连的全副武装的德军步兵登上了他的飞艇,将腾空的舱室塞得满满当当;几在同时,沃特道格也收到了上级的命令。让他立即将这些步兵空运到位于前线法军腹地的阿尔维附近。见旁边的飞艇也是一片步兵进进出出的景象,沃特道格心中灵光霍闪。终于明白了己方部队的用意。

随着固定缆绳的解离,排光了空气的飞艇开始摇摇晃晃地徐徐上浮,原本沃特道格担心中的重物不足的问题,现在却变成了浮力缺乏的严重超载。驾驶员用尽浑身解数,终于使得这艘飞艇在堪堪七百米的高空中平稳飞行。等飞到天空中之后,沃特道格才注意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茫茫的苍穹中,已经有无数喷涂着铁十字的德军飞艇正和他朝着一个方向全速前行。虽然它们当中既有超过二百米长的巨型基洛夫,又有和平时期进行空中运输的民用快速邮艇,大小型号都不尽相同;但沃特道格能隐隐感觉到,这些飞艇应该都是和自己的座驾一样,其内部舱室中装载了大量全副武装的陆军步兵!

险峰嵯峨,丘陵起伏。在发动机的连续嘶鸣中,沃特道格所在的空艇以30节的极速直线前行,跨越了长川大谷、跨越了莽莽森林。空军的无视地形的巨大优势,在此次的兵员运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在正常情况下令陆军部队无比头疼、至少要跋涉两天的线路,如今在搭乘空艇的便利下,只需一个小时出头的时间就能快速抵达!飞艇之内,第一次乘坐这种空中巨怪的德军步兵们大感新奇,纷纷从炸弹舱中走出,聚拥在窗口附近,争相欣赏着鸟瞰欧陆的壮阔美景。对于这些袍泽的没见过世面的行径,沃特道格不由得连翻白眼,却全然忘了自己初次飞上天空时那更加不堪的大呼小叫的情形。

“艇长,还有不到十五分钟,我们就将抵达目的地阿尔维。”一名趴在航空地图上描绘演算的青年转过身来,向沃特道格禀报道。

沃特道格微微点了点头,道:“告诉那些搭顺风车的乘客,他们可以准备着陆了。等他们到了地上之后,别忘了得至少同时收集五吨重的石头来为我们平衡卸货后的空重。此外,由于这次是野外空降,飞艇在降落的一瞬间将无法保持平衡,因此还让这些空中菜鸟全都回到炸弹舱中去,继续当他们的沙丁鱼罐头。”

过不多时,飞艇的发动机轰鸣声开始徐徐转小,整座空中堡垒的高度也开始缓缓下沉,驾驶室中的沃特道格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地面的阡陌和溪流。忽然,一个外形简陋、但却巨大而显眼的十字标记出现在了远方的原野中。沃特道格心中一喜,连忙定睛看去,果见该处的地势相当平坦,是自己这艘大家伙的理想着陆地点。而驾驶员也显然发现了这一去处,他开始调转艇艏方向,一边下降高度、一边朝着那个标识缓缓飞去。

早在飞艇主力出动之前,德军航空兵就向目标地点投下了少量的空降部队。这些小分队根据此前飞艇的侦查报告,在事先勘察好的平坦空地上做出标记,从而使得后续的飞艇大军能迅速找到理想的位置进行降落。沃特道格原本还在为这些记号难以发现而心中惴惴,生怕自己会因降落在错误的地点而损失掉这艘造价高达10万英镑的空中堡垒,见此情形已然完全放心了。对于本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所体现出的严谨细密,沃特道格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惊叹之情。现在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自己是德国武装力量的一员而由衷地感到庆幸和自豪!

过不多时,巍峨壮硕的巨型飞艇在不断的减速中悬浮在了十字标记的上空。轻拂的微风里,驾驶员开始操纵阀门一点点地往飞艇中吸入空气,原本就处于超重状态的飞艇顿时开始匀速下落;偶有横向或纵向的偏移,都在他的娴熟操控中重新恢复平衡。地面变得越来越大,沃特道格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地上的花草树木。终于,一阵砰的大响从下方传来,舱室震动,整个飞艇也随之摇晃了数下。看着前方已经与视线平齐的山川大地,沃特道格忍不住长舒了一口大气。

“哗!”舱门开启,数十名德军士兵在军官的呼喝中率先走下飞艇;过不多时,他们便抱回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块土砾,以之作为他们离开飞艇后的重量补偿。等他们向飞艇中搬回了足够多的杂物作为压箱货之后,另一批德军官兵便从中跃出,开始在四周寻找重物。如此循环往复,一个连的德军官兵很快就尽数卸载完毕。沃特道格见状再不迟疑,当即下令飞艇升空,绕道返回基地。在他之后,还有不少的飞艇正等待着降落。而完成运输任务的他,还需要回基地再装上炸弹,在副官的航空地图上,还有三条公路和两座桥梁需要自己的飞艇去炸毁。

机械轰鸣,巨艇腾空,灿烂的骄阳霞光万丈,将飞艇米黄色的外壁镀染得灿灿生光。透过驾驶室侧翼的玻璃窗,沃特道格清晰地看到了地面是一番怎样的忙碌景象。方圆数公里的土地上,十余艘大小各异的飞艇正安静地趴在地面上卸货。无数德军士兵如同蚂蚁般在附近往来走动,他们或是搬运重物为其压仓,或是整军列队离开此处,各就其职,殊无任何混乱之像。无垠的天空中,大量飞艇高低错落,竟隐隐排成了有规律的宏大队列;地面飞艇一旦重新起飞,它们便快速俯冲而下,按部就班地放出自己所携带的各队士兵。

沃特道格微微一笑,指挥飞艇逐渐升空,向自己的出发基地快速飞去。

ps:感谢书友二月三十戒书的月票支持。。。

话说昨天爆发后的均定还不如以往,作者心中如坠冰窖啊╮(╯_╰)╭。。。。

第331章鼎定战局

5月19日清晨,德军集结超过一百艘各型飞艇,满载两个团共五千余名陆军官兵,于法国第三集团军腹地阿尔维地区实施空降。为了保证如此大规模的运兵行动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在清英的命令下,德军不仅事先在该地投放了伞兵部队、用以给飞艇进行降落导航,还制定了一份飞艇依次降落的顺序表来保障降落的有序进行。到日落之前,所有出航的飞艇都在目的地安然卸载,并全部返回了后方基地。得知这一情形,清英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数日以来一直阴沉着的脸色也终于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笑意。

平心而论,清英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极度冒险的行为。阿尔维地处法国第三集团军的纵深腹地,周围完全没有德军部队可供接应,而满载步兵的飞艇却又是拔了牙的老虎,没有任何的自卫反击的能力。一旦法军在此地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兵力,亦或是飞艇在降落过程中遭到法军地面火力的打击,迎接德军的定然是艇毁人亡的灾难性结局。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德军空中飞艇部队的作用已经超过了传统的重型火炮,成为了他们在西线战场上进行轰炸突破的核心魂灵。

然而清英就是将赌注压在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这一突破口上,倾尽全力发动了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法国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得到,德军竟然能够如同众神出巡一般腾云御风而来,凭空降落在他们最不可能出现的阿尔维。而最终的事情也正如清英所料,法军并没有在此部署任何部队。听凭德军飞艇一艘接一艘的在野外空地上降落。而后放出一群群致命的陆军官兵!

两个团的德军步兵完成空降之后。随即便按照预定计划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相继进军到德军南翼包围圈的缺口位置,并在各个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岗哨、部署障碍、挖掘战壕、架设机枪,构成对这一地区的严密封锁。近十公里长的战线上,都是德军官兵们辛勤忙碌的劳作身影。尽管德军的南翼突击部队距离这支从天而降的奇兵还有不远的一段距离,前方也还有数万法军正在进行着艰苦的抵抗,然而两军会合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根据德军指挥部的预期,最多在36小时之内,德军的南翼主力军就能冲破法军的正面防线。与这支空降部队完整合兵!

根据侦查飞艇所发回的报告,位于包围圈中的十余万法军已经开始朝西北方向撤退。对于法军的这一快速反应,清英在感到惊讶之余,却是绝不允许他们就这样逃出自己的包围。要知道,为了能够将这股法军主力给一举歼灭,清英在南方集结了大量兵力,害得自己的提翁维尔老窝都差点被法军给一股脑地端掉;如果就这么让法国人跑了的话,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清英以后还怎么在德军当中混?

为了迟滞法军的撤退,清英随即下令所有的基洛夫空艇和哥达i型轰炸机全军出动,开始对维索朗包围圈中的法军主力部队的撤退路线展开全面轰炸。公路、桥梁、铁道、甚至乡间小路都遭到了德军空中部队的密集光顾。得到了德军右翼集群的飞艇部队增援的第五集团军。其轰炸威力和之前的南方突进又不可同日而语。伴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恐怖轰鸣,法军的撤退道路在德军的炸弹轰击下纷纷迸碎塌陷。碎片四射,火光熊熊。虽然德军基地中的炸弹存储有限,但到了这种关键时刻,清英已经完全不吝惜这些炸药的消耗了。

尽管这一时期的飞艇轰炸精度远不及俯冲之后精确投弹的斯图卡,初代哥达轰炸机的投弹精度也是不堪入目,但德军的轰炸还是获得了相当巨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公路桥梁之类的都是固定的标靶,另一方面此时的法军几乎没有任何的防空手段,德军飞行员完全可以将飞行器开到相当低的高度,而后精确地投下炸弹。除此之外,目前的这个包围圈也远较整个西线战场为小,德军能用于每一段道路的炸弹投掷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投弹的饱和程度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德军在这一地区的轰炸造成了堪与二战相比肩的闪击效果。

一时间,凹凸翻卷、乱石横斜的道路上,挤满了大量亟待撤退的法军官兵。骡马、辎重、火炮等大件物品乱哄哄的挤在一处,殊无任何章法可言。而从维索朗城中逃难的民众,此刻也混杂其中,他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用各式工具装载着大量细软杂物,与自己的军队争挤着撤退的名额。对于这些匆忙逃难的父老民众,法军士兵们没有任何能呵斥阻碍他们的理由;由于法军的作战不力,使得他们被迫放弃了世代居住的祖籍土地,这让半个月前还斗志昂扬、并准备一举杀入柏林城中的法军官兵们为之羞惭万端。战争初期的交战双方的军人,还保有中世纪骑士般的善良正直,没有沦为彻底的歇斯底里般的杀人工具。对于民众的逃难,法军士兵总是尽可能的予以帮助,以求减缓自己内心的愧疚。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法军的善举无疑是一桩幸事,这证明了战争的野蛮残酷终究没有压倒良知与文明;然而对于法军自身而言,他们的高尚精神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上万毫无章法可言的逃亡难民,更是严重阻碍了原本就因被德军轰炸而通行效能大减的道路;法军原本计划中的快速有序的撤退,如今却演变成了一场近乎是灾难般的龟速蠕动。

5月20日,提翁维尔,德国第五集团军指挥部。

宽阔的室内房间里,一张崭新的沙盘在原有的沙盘旁边被迅速赶制出来,山川道路一应俱全。在这张沙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