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488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88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日本方面在这灭世般的灾难面前惶然无措的时候,德国政府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正告声明。在外交部发言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德国毫无顾忌地承认自己使用了一种射程超远的战略火箭,将核弹直接投送到日本城市上空予以起爆。为了掩饰海参崴导弹基地的存在,同时给予日本以更强烈的恐惧,德国声称这款导弹的射程有1万公里,从德国本土发射两个小时后即可准确飞临日本上空。尽管对大量平民居住的城市投下核弹大违人道,但德国政府在先前已经向日本方面发出了疏散平民的最后警告;因此核弹所造成的一切平民死伤,也都应将记在冥顽不化、好战成性的日本政府头上。在声明的最后,德国勒令日本必须在48小时内接受停战投降的处置,否则就将有60枚、600枚核导弹破云腾空,将7000万日本人从东瀛列岛上彻底灭绝抹去。

在这超乎想象的恐怖面前,半个世纪以来所一直笼罩在日本国民心中的军国主义狂潮,也终于随着当前所遭受的撕心裂肺的巨大痛楚而开始逐渐消散了。即便是最顽固狂热的战争分子,也在这一百万人死亡的空前震撼面前变得惶惶不知所往;战争已经完全脱离了双方在可视距离上的交互对攻,变成了只针对自己的毁天灭地般的屠戮神罚,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再将战争推行下去?没有人会乐观到德国的打击将仅限于此,毕竟他们一次性就向自己发射了6枚核弹,谁知道对方还有多少库存,即便是将整个日本毁灭也极有可能不是空谈!

让日本将领们感到痛苦的是,第一个在这毁灭重压下支持不住的,正是被他们长期奉为神明的裕仁天皇。17年前,还是摄政皇太子的他便亲身体验到了关东大地震的恐怖,亲眼目睹无数高楼殿宇宛如纸牌搭成的一般崩倒坍塌;而那地缝开裂后而又猛然合拢,将无数掉落其中的人挤压成血饼肉浆的惨烈场景,更是深深镂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令他每每回想起来都手脚发凉、胆颤心惊。这一次德国人手下留情,没有将东京纳入他们的核击范围,然而下一次呢?自己是否也要像传闻中的那样,在核弹的打击下成为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

“众卿,朕意接受独国政府条件,结束当前之灾难格局,不知众卿是否存有异议?”当裕仁在次日召开的大本营会议上提出这一想法的时候,在场众人全都将头深深低了下去,痛苦、哀恸、悲凉、悔恨……种种情绪在其心底交相杂糅,只恨不能一刀切腹结束自己可耻的生命。十天之前,他们还信誓旦旦的向天皇保证日本能在对德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再不济也能以一个远优于战前的形势与德国讲和,迫使对方承认自己对亚洲大陆的征服占领。然而仅过了数日,对方就用避无可避的一脚直接将自己的头颅踩入了泥浆地面,并以泰山压顶的巨力剥夺了自己哪怕是动一根手指头的力气。此时接受对方停战投降的正告,不啻于自斩手足沦为砧板上的鲶鱼;然而如果不这么做,自己更是会被对方挫骨扬灰!

“臣……一切都听凭陛下圣断。”不知过了多久,首相近卫文麿才用嘶哑的声音开口,那憔悴黯淡的脸色仿佛在骤然间苍老了十岁。陆相东条英机的指甲深深嵌入了掌心,点点血丝从中渗了出来他都恍然未觉。裕仁的话语字字如刀,将他那素来以刚强顽固著称的内心都割得鲜血淋漓;然而纵使心中有万分的愤恨和不甘,但他却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将这场战争再继续推行下去,只能像木头一般呆立原地。两天之后,当收音机中响起了停战宣言之时,已觉得生无所恋的东条拔出了祖传的武士刀,而后重重插进了自己的腹部。

ps:感谢书友潇湘夜雨异乡客、川流华桂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袁yh1234567、zhouyu1976的打赏~~~

第800章和平降临

冬风萧瑟,雪花扬舞,北国大地又迎来了一片苍凉冰冷的寒冬季节。然而在1940年的这个岁末,整个世界却都在远东发生的接二连三的变故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12月7日,不愿放弃在东亚大陆上取得的既有战果的日本悍然对德国宣战,意图通过更大规模的战争来拱卫自己的东亚霸主地位;然而仅仅在9天之后的16日,其本土境内就遭到了六枚核弹的精确打击。无数生命和财富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其受创之深重剧烈、让每一个了解到真实内情的人都为之惊悸震颤,并在心中油然生出恐惧和战栗之感。且不说这几座工业城市的毁灭会对日本的战争机器造成多么不可逆转的削弱,光是上百万人在极短时间内死于非命的空前灭绝,就足以让任何鸢飞戾天者失去了全部的顽抗之心!

尽管日本还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常规军队,并控制了东亚超过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但其高层将领的战斗信念,都已经被国内所发生的巨大灾难给彻底摧垮了。大本营很快就向前线各军发出了停止一切战争行动、全师陆续撤回本土的命令。普通的日本基层军官心中虽然有一万个不甘和痛苦,但他们却再没有了从前那般桀骜独行、以下克上的蛮勇与决绝;之前他们之所以敢一次次的将生米煮成熟饭给政府好看,那些身居要职的军队大佬、以及国内喧嚣狂肆的右翼人潮的支持,都是他们将脑中计划悍然付诸行动的后盾土壤、和安身立命的护身符。现在这一源水已断,由激进的基层军官绑架军队的剧本便再无法实现了。更何况。这份停战声明的宣读者不是别人。正是御极14年之久的昭和天皇;这些基层军官和士兵自小就被灌输以绝对尊奉天皇的思想。此刻又怎么能抗命不从?

12月18日,就当广岛等6座城市的大火还在狂啸燃烧之际,临近德国最后通牒期限的日本大本营终于做出了“痛苦而艰难”的决定,宣布立即实现单方面停火,并将全军撤回开战前的边境,交出大量战舰装备。而这也标志着日本扩大战争的策略所遭到的总失败。由于从开战到接受通告投降仅仅过去了11天的时间,这场短暂的战争又被称为“十日灾难”。随着6座城市和上百万人被一同被埋葬的,还有这个帝国自半个世纪以前就不断酝酿膨胀的疯狂、陶醉、和野心。从明治时代布武四方所获得的全部收益,都被牢牢把控在了对方手中恣意裁决!

柏林时间的当日清晨,清英在全国广播中宣布了对日战争已经结束的正告。饶是德国民众已经通过前天的广播和报纸得知了自己向对方发射核弹一事,但当胜利就这样来临之际,无数坐在餐桌前的民众仍是忍不住喷出了口中的牛奶和面包。十天之前,他们还为这场战争的走向而感到忧虑,认为又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并付出几十万条德国青年的生命;然而仅仅在一周多的时间里,情况就出现了天翻地覆般的决定性改变。从来没有哪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有德日一般相距遥远,而整个过程却又如此的短暂。整个世界的战争格局已经随之而彻底洗牌!

在这场十日剧变中感到震惊的不仅是德国民众,欧洲乃至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之前他们虽然已经在德美战争当中领教到了核子武器的只鳞片爪,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该型武器竟是会以这种最终形态实施投放;连与德国相距半个地球的日本都遭到了这毁灭性的神罚,还有什么地方不是这个中欧帝国的狩猎场?无论是奥匈、意大利等传统盟友,还是帝俄、维希法国等新扶持起来的傀儡政权,其对德国的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俯首听命的恭顺小弟变成了誓死追随的狂热卫星。就连失去了四分之一国土的美利坚合众国,也在对内宣传中骤然改变了主流口径,一切声讨德国对自己犯下的累累罪行的声音瞬间从其境内绝迹。而他们对那纸“丧心病狂”的《休斯敦和约》的态度,也从海啸狂涛的悲愤痛恨变成了和风细雨的认可赞同;《华盛顿邮报》甚至发表社论,称自己完全有义务履行条约,以便深刻反思曾经所犯下的历史罪恶。

对于周边各国那明显变化的热忱态度,清英也是感到颇为喜悦;随着弹道导弹与核子武器的结合,整个世界的形势都在这“1x1的核聚变”(某朝相国曾如是说)下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而这也正是他祭出这一究极兵器后所期望得到的收获。从此之后,它就将成为德意志威凌宇内的玄铁长剑,而以当前德国所取得的技术领先来看,对方也很难拥有对其实施拦截的手段!

不过,也并非是所有的德国人都对这一轻松赢得战争的手段持褒扬态度的。早在德国政府向日本下达还有60枚核导弹齐指天穹的最后通牒之后,相当数量的和平主义者就联名向清英上书,强烈抗议政府滥用这种反人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今天德国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那么在日后的战争中,这种武器的使用就将失去限制,最终将整个人类都拖入死亡和毁灭的地狱。这些主张减少核武库、甚至销毁核武器的人中,几乎涵盖了帝国的各个阶层:其中既有经济魔手沙赫特、军人标杆龙德施泰德这等军政大员,又有科学泰斗玻尔、工业领袖克虏伯等精英寡头。他们或出于责任公义、或出于利益私心的考虑,纷纷告诫帝国政府必须要以特殊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毁天灭地的神灵兵器。

面对这波来势汹汹的反对浪潮,清英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在他的本心当中,本身也只是将这款武器当作是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动用的威慑性兵器,在限制其数量和使用条件上与对方存在着合作基础;很快的,他便以官方名义做出了回应,承诺将对这种武器实施严格的控制。除此之外,清英则让政府媒体大量宣扬日本在大半年的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包括数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由于德国在之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以中立的身份涉足东亚,找到辅助这些控诉的如山铁证没有任何困难。通过这场舆论宣传,清英便为自己使用核弹的决定进行了有效的辩护:既然日本都已经在东亚大陆上饕餮放横,那么德国为什么就不能采用相似的手段来予以反制?就更遑论由此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了!

尽管这一舆论风波还在不断发酵,军方和民众都对核子武器的定位都仍在持续的讨论当中,但随着清英这两步策略的实施,围绕在他身边的滥用核武的抗议声已经随之远去了。接下来清英所要做的,便是与后世的灯塔国相似的行动,对日本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宪法都施以严格的限制,令其再不具备向外扩张的客观实力和社会土壤。虽然德国没有经历如历史上美国一般旷日持久的太平洋战争,但对日本造成的恐惧和痛苦却是更胜一筹;只要德国也能在远东集结起足够强大的舰队,对其实施航运封锁,那么德国便同样能够实现对这个国度的暴力掌控。

平安夜度,圣诞钟响,由德国直接控制的各城镇夜空中又绽爆开了五彩缤纷的绚丽焰火。纵然核弹在这场战争中的大量使用仍是让一些和平主义者们心怀忧虑,但他们却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这些导弹的星飞破空,德意志的军民才能在战争爆发后仅半个月后便与家人安度圣诞,避免了数以万计的士兵血洒异土。而德国的战争机器甚至还没有开始运转,这其中所节省的财富更是难以计数。既然对方是制造了累累屠城惨剧的极恶祸首,那么施以核击也是正义的制裁了。

在这宁静祥和的氛围中,新的1941年即将来临,而德意志帝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大典也遥遥在即。距离那神圣的1月18日尚有三周时间,各国政要已经像蜜蜂一般向柏林聚集;酒店旅馆人满为患,到处都是具有丰富知识水平的西方记者、和从帝国各地赶来观看实况的忠诚民众。大量装备防爆盾和装甲车的警察在街道上站岗巡逻,对这次规模空前的庆典的顺利展开进行严防死守。相比于三年前的那场胜利阅兵,今天德国所拥有的地位又不可同日而语;而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国庆亦是承前启新,宣告了血腥战争的彻底结束、和幸福和平的光耀来临。如今德国已经没有主观需要,也找不到一个能有足够强的实力来作为自己真正对手的国度,淬炼了一千多年的普鲁士利剑终于可以功成归鞘,成为在后世所永远被津津乐道的无双传说!

ps:感谢书友xiaoyongplay、wjsx、帝苑的月票支持,和kleinen_a、金螃蟹、zhouyu1976的打赏~~~

本书即将走向完结,感谢大家一路陪伴,作者鞠躬拜谢了。。。

第801章牢不可破的帝国

红日灿烂,朝霞如火,1941年1月18日的黎明终于在万众期待中降临在了柏林的上空。天穹湛蓝如海,白云丝缕漂浮,一幢幢雄伟高峻的现代化楼房耸峙傲立,在明媚的阳光下反射着耀目的光弧。冬风吹过,卷起无数面猎猎飘舞的红白黑铁十字旗,从空中俯瞰望去,仿佛整座城市都沉浸在了一片三色的海洋当中。

时值清晨,菩提树下大街两旁已经是一片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鼎盛景象。数以万计的市民将这条主道的两侧拥聚得水泄不通,挥袖如云;手持钢枪的士兵则在警戒线上密集肃立,每隔数十米便有一辆步兵战车停在路边。远在勃兰登堡门的另一端,受阅官兵正从专用通道向街道正中快速聚集,很快就形成了严整肃然的一个个方阵;来自国内外的记者纷纷对其大加拍摄,只恨不能将自己眼前所见到的一切都定格成永恒的录像和光影。随着彩色胶片和录影带的诞生普及,弄个大新闻的容易度和所造成的冲击力都要远高于之前的任何时期,面对这第三个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庆典,没有任何人愿意错过今天的巅峰场景!

朝阳冉冉,光芒益盛,8时30分整,雄伟肃穆的皇宫正门终于在气势恢宏的万众欢呼声中缓缓敞开。一袭盛装的清英乘坐敞篷轿车从中驶出,沿着笔直开阔的中心大道沿途检阅军容鼎盛的各支部队;通过造型妆扮的妙手打点,以及金缕穗带的服饰衬托,站在敞篷轿车上的清英的容光竟似比他的真实年龄轻了整整一代。仿佛仍是当初那个称羡欧洲的清俊青年。一时间。不知有多少镜头从四面八方对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