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

第176章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第176章

小说: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氏自是不认得的,笑着说了一句:“请太太恕我不认得您,等我们大小姐确认了您的身份,我再与您赔不是。”看向了简浔。
  简浔却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妇人的确是自己的三姨母,她虽只在小时候见过她,但她小时候便已是成人的心性了,自然不会忘记,就是三姨母老了许多,憔悴得都快不能看了,身上的衣裳也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多年前的款式和布料,头上也只簪了三二根素钗,显然她如今的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她那个女儿的衣着打扮也没好到哪里去,还缩手缩脚的,一看就知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养,唯一的可取之处,也就是生得还算秀美。
  也就不怪门上专门迎客引客的婆子没有直接引她们母女进去了,不认得,不敢随便放生人进府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只怕更多还是见二人太寒酸,心里难免瞧不上,可又怕回头得罪了自己,这才会悄悄儿去回了平氏,请平氏定夺的。
  简浔打量自己的三姨母时,对方已红着眼圈先与她打起招呼来,声音早跟以往不同了:“这是浔姐儿罢?我是你三姨母啊,没想到你已经长这么大了,还跟二姐姐出落得一个模子印出来一般,只可惜二姐姐早早去了,不然这会儿得多高兴。”
  又忙拉了自己旁边的姑娘,“这是你表妹纯馨,纯馨,快,快见过你表姐,她大喜的日子,你很该好生与她道贺一番才是。”
  简浔已抢在那纯馨表妹,她记得三姨母的夫家是姓刘的,那自己的表妹全名就是刘纯馨了,倒是个好名字,简浔抢在刘纯馨之前福了下去:“三姨母,请恕我多年不曾见您,一时没能认出来,下人们换了几批,更是认不出来了。”
  又给刘纯馨还了礼:“表妹不必客气。”行礼的姿势比刘纯馨优美了不知道多少倍,浑身那种雍容优雅,宠辱不惊的气度,更是甩了刘纯馨不知道多少条街,让她的脸一下子红得能滴出血来,深深低下了头去。
  刘姨妈已含泪笑道:“我记得我还是二姐姐去世那年,见过浔姐儿你,然后我们全家便随公公外放了,当时你也不过几岁罢了,却至今还记得我,我总算是没白来这一趟。”
  平氏在一旁忙笑道:“既真是姨太太,那快请屋里坐去。”又给刘姨妈见礼,“方才多有怠慢,还请姨太太千万不要怪罪。”
  看母女两个的衣妆举止,便知道如今他们家的日子很不好过,只怕还得先让二人去梳洗一番,换件衣裳,才好去厅里见客坐席,就是这话委实得罪人,她要怎么启齿呢?
  思忖间,听得简浔的声音:“母亲,那么多客人,您已经忙不过来了,且三姨母与表妹与客人们只怕相熟的不多,倒不如先随了我回我屋里去,让三姨母和表妹梳洗歇息一番,我们娘儿们先说说体己话儿,回头您闲了,再把她们介绍给客人们去。”
  想也知道这事儿平氏作继室的,管起来着实为难,那她索性接过来,既能为平氏解围分忧,她待她是真不差了,八十八抬嫁妆,抬抬都满得手插不进去,比好些人家号称的一百二十抬还强些,除了公中的,她自己还贴了不少体己因此进去替她置办,叫简浔怎能不念她的情?
  又能圆了刘姨妈母女的脸面,别说她们就这个样子去厅里见客坐席了,就算是换过衣妆后再去,那种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也不是一套好衣裳好首饰就能掩了去的,还是别去自取其辱了。
  平氏闻言,心下着实松了一口气,却仍笑着将简浔和刘氏母女一直送到简浔院里后,才向刘姨妈告了罪,复回了前面去继续款待客人。
  “三姨母屋里请。”余下简浔待平氏走远了,方笑着请了刘姨母母女进屋,怕她们拘束,想着何妈妈是段家出来的老人,还让其他服侍的都退下,只留了何妈妈在屋里服侍。
  待何妈妈上了茶后,简浔方问起刘姨妈来:“三姨母与表妹这是从哪里来?不是说姨父家已举家回乡了吗,怎么如今又上京来了,姨父与家里其他人可都还好罢,没有随姨母表妹一起来吗,那这会子在哪里?”
  接连几个问题,问得刘姨妈又红了眼圈,抽泣一声道:“是好几年前就因守孝回乡了,本来你姨父家就不是京城人士,公爹又外放了几年,去世后可不得落叶归根吗?偏好容易守完了公爹的孝,婆婆又一病没了,我们便又守了三年孝,等出了孝你姨夫想进京春闱时,老家开始乱了,不但土匪强盗横行,连当兵的也鱼肉乡里……我们虽知道路上必不安全,还是咬牙上了路,想着好歹二姐夫和你在盛京,进京后彼此也能有个照应,可谁知道……”
  话没说完,已是哽咽得说不下去,弄得刘纯馨也跟着哭起来。
  她进了简浔的屋子,见得里面的摆设便是自家还没败落时,也远远及不上,里面好些摆设,她别说叫上名字来了,生平竟是连见都没见过,只觉说不出的好看,说不出的富贵……本就紧张、自惭形秽得不知道手脚该往哪里放,又见母亲哭起来,可不只能跟着哭了。
  还是简浔与何妈妈温言劝了一通,刘姨妈才渐渐平静下来,继续说起来:“谁知道上京途中,你姨父竟一病没了,你两个表哥一个表姐也与我们走散了,我和你表妹还是由两个老家人护着,经历千辛万苦,才终于抵达了盛京,可还没进京,盛京也开始乱了,我们根本进不来,只能在就近一个小山庄里落了脚,日日为生计而操劳,还是近来听说你要出阁了,不亲自上门贺一贺,委实心里过意不去,这才会辗转来了,好在总算顺利见到你了。”
  简浔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开始刘姨妈一家就是打的进京投奔自家的主意,如今家破人亡,骨肉分离,只剩她们母女两个艰难度日,便是今日能找来,也不知费了多少心力,自然往后只能越发靠着自家了。
  说来养活她们母女,再给刘纯馨寻一门过得去的亲事,陪送千儿八百两的嫁妆,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简浔只要一想到这么多年来,姨母也好舅舅也罢,都当没自己这个人一般,连前些年都还在盛京时,也不曾上门看过她,更别提接她去小住什么的了,又委实意难平……不过罢了,就当是看母亲的面子,拉她们一把罢,总归不费她什么事儿,只是要她付出多少感情,却是再不能够的。
  刘姨妈也知道早年自家不厚道,不但她不厚道,兄姐也是一样,拢共二姐姐就留下一个女儿,再是侯府千金,没娘的孩子日子又能好过到哪里去?
  可他们因着自家的清高,因着平氏身份高贵,更因着与简浔实在没有多少感情,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姐姐/哥哥都没出头,我出头个什么劲儿’之类,以致说来都是亲舅舅亲姨妈,真正的骨肉至亲,却从来不曾照看过她……还是如今落了难,才终于找上了门来,她真觉得没脸透了。
  只是再没脸也得把以前的清高抛下,不然母女两个就得继续现下苦不堪言,一日不替人缝缝补补,就一日得断炊,更不知道女儿的未来在哪里,自己将来又要靠哪一个,时不时还要受当地那些村民挤兑骚扰的日子,况刘姨妈私心里还一直不肯接受儿子们可能已不在了的事实,不然早寻她们来了,一直坚信他们还活着,只要能安排了人去找他们,总能找到,那就更离不开崇安侯的帮助了。
  所以辗转听得盛京危机已解除了,简浔不日就要出阁,嫁的还是宗室显贵的消息后,刘姨妈才会一咬牙,把母女两个仅剩的一身好衣裳穿了,所有的家当也带了,再重金请了村里唯一的牛车,一路送了她们母女进京,到了崇安侯府门前。
  说是来贺喜的,打的主意却是自此便不走了,只依傍着侯府过活,连女儿的终身也得指着侯府了,反正侯府如今拔根毫毛,也比她们的腰粗,想来不看僧面看佛面,只看简浔的面子,也不会拒了她们。
  只终究不是什么光彩事,刘姨妈说到最后,哪怕并未明白将话说出来,也禁不住红了脸,心里一片怆然,她也是书香门第家的小姐,夫家也是世代诗书传家,如今却行起这上门打秋风的勾当了,也真是有够难堪的!
  念头闪过,忽听得简浔道:“那三姨母知道舅舅家与大姨母家,如今都如何了吗?”
  刘姨妈家落得如今这般惨状,与他们家情况差不多的舅舅家和大姨母程家,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她还未必会来投奔他们家。
  果然刘姨妈满脸的黯然:“早前也曾去过信给他们的,只一直没收到回信,后又打听得他们两家所在的地方,也遭了匪祸,怕是……所以这几年才一直没有年礼节礼送进京来,你出阁他们也没有一言半语呢,实在是有心也无力。”
  说着,自袖里摸出个赤金绞丝的镯子来,“这镯子是三姨母给你的添妆,还是当年我刚进门时,你三姨夫攒了几个月月钱,才给我打的,你别嫌弃粗陋,三姨母如今,实是只有这个能力了,你留着赏人玩儿罢。”
  简浔见那镯子金子都有些发黑了,知道很久很炸过,极有可能是刘姨妈最后的家当,更是最后的念想了,刘纯馨素日必定也是十分想要的,这会儿眼里的艳羡与怅然都快要掩不住了。
  倒是微微有些感动,把这镯子当了,怎么也能得个十两八两的,她母女两个过一年还是没问题的,如今却给了她做添妆,虽有舍芝麻换西瓜的嫌疑,也不是丝毫真情意都没有。
  因忙笑道:“三姨母说的这是什么话,您给我的镯子,我自然要留着自己戴的,怎么可能给别人,倒是您和表妹打早便起来赶路,必定早累了,且随何妈妈去梳洗一番,换件衣裳,用了午膳歇息一下罢,回头你们歇息好了,我们再慢慢说话儿不迟。也别再回那个小山村了,待我出了阁,家里人就更少了,就是要热热闹闹的才好,若你们在府里住不惯,我也有陪嫁的庄子宅子,想出去住也使得,总之既是骨肉至亲,自不会委屈了三姨母和表妹。”
  刘姨妈等的可不正是这句话吗,脸上立刻浮上喜色来,自己是长辈,不好向简浔道谢,便让刘纯馨给简浔行了礼道了谢,才随何妈妈去了。
  ------题外话------
  推荐佳若飞雪的《攻妻不备之夫贵难挡》男强女强,他是她捡来的护卫,赐名阿贵,一根筋的以为,她就是自己这辈子的守护对象。他步步为营,小心算计,只为了想要偷走她的一颗心。作者人品靠谱,故事好看,大家放心跳坑吧。
  感谢7月18日寿司晴亲的3颗钻石,王世子zz亲的51朵鲜花,还有7月17日凡云玲亲的5朵鲜花,昨天感谢掉了,不好意思,么么哒O(∩_∩)O~

  ☆、第一百五六回 出阁

  简浔待刘姨妈母女随何妈妈去了,才开始思忖起该怎么安置她们来,方才说的让她们住在侯府是不现实的,至少不可能长住,如今府里到底是平氏当家,平氏细究起来,可与她们没有任何干系,长期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加上下人们看菜下碟,时间长了,怎么会没有这样那样的不愉快,到时候父亲和她夹在中间就难做了。
  所以,还是将她们安置到她的陪嫁宅子里去比较妥当,横竖她有一所三进的陪嫁宅子就在西门鼓楼那边儿,离侯府和王府都不远,有个什么事,两边也能照应到她们,而她只需要按月拨定数的银子给她们母女,让她们母女自己支配即可,那样也省得她们有寄人篱下之感。
  简浔越想便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遂叫了瑞雨进来,让她先去悄悄儿回了平氏,再去外院给简君安说一声,也好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如此到了傍晚,前面开过晚宴后,平氏与族里两个妯娌开始送客了,刘姨妈母女也休息好,换过一身衣裳过来了。
  刘姨妈是一身石青色缂金瓜蝶纹褙子配姜黄色综裙,鬓角戴了两朵绿松石蜜蜡的珠花,刘纯馨则是一身玫瑰紫事事如意妆花褙子,梳了双螺髻,也戴了几朵珠花,母女两个看起来气色都好了不少,倒是应了那句话“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只是刘姨妈还算从容,刘纯馨却是一副极不自在的样子,倒比下午更像一只鹌鹑了。
  简浔看在眼里,不由暗暗叹气,刘姨妈在家破人散前,总是过过几十年好日子的,如今再是落魄了,那些规矩礼仪也已刻入了骨子里,气度气质也早已成形了,所以只要换过一身衣裳,再适应个两三日,便能跟以前没太大差别。
  刘纯馨却不一样,之前听何妈妈说来,她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四周岁,而照刘姨妈的描述,他们一家好几年前就出发上京了,只不过中途发生了太多事,辗转至今方找到了自家门上,而几年前刘纯馨也就八九岁十来岁,正是一个姑娘家受教养最关键的时期,偏那个时期,刘家上下都在赶路逃难,谁还顾得上去教她?
  也就不怪她会一副小家子气了,那更不能给她找高门大族的夫家了,最好能找个家里人口简单些、家风好些的读书人家,举人甚至是秀才都行,那样既有上升的空间,也能容得下刘姨妈,甚至是替她养老送终,——她们母女总不能靠她一辈子,还是得自己有个家,自己能立起来才成。
  不过现下考虑这些都太远了,简浔遂打住思绪,笑道:“三姨母与表妹歇息得可好?一切都还习惯罢?”
  刘姨妈笑道:“歇息得极好,人也已缓过来了,可有什么我与你表妹帮得上忙的地方?你千万别客气,只管开口便是,我们旁的忙帮不上,跑个腿儿做个针线活儿什么的,还是应付得来的,不然我这心里,也委实忒过意不去了。”
  正说着,平氏过来了,大家见过礼后,刘姨妈少不得又把这话重复了一遍,末了笑道:“夫人怕是也猜到我们母女如今的情形了,旁的我们都是有心无力,但有心总比无心强,所以夫人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只管开口吩咐便是,我们如今能为浔姐儿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心里则在苦笑,人家这样的气派,才像是一个侯府的世子夫人呢,不是她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自家二姐姐真是差人家差远了,当年也就是姐夫一心钟情于她,她又早早去了,不然谁知道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