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

第228章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第228章

小说: 摄政王的心尖毒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宇文修与平隽等人也已稳住局势,不需要她儿子了,岂非就是他们孤儿寡母的死期了?她或许可以不怕死,却决不能不顾自己儿子的性命安危。
  简浔是还没做过母亲,但“为母则强”的例子,听得见得太多了,倒也能理解简沫的忧虑,思忖片刻,道:“师兄,等你们便该安排的,都安排得差不多了,你安排我进宫一趟去见简沫罢,让我来跟她说这事儿,应当可以说服她,若实在不行了,又再说罢。”
  只要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向简沫做出保证,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母子都不会有事,应当可以让简沫与他们站到一边,可若简沫实在不愿意配合,为了大局,他们少不得也只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了,总之等事成以后,时间可以向简沫证明,他们真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实实在在是为了苦难中的百姓!
  宇文修一点也不想让简浔进宫,那个昏君已经昏聩到没边儿的地步了,谁知道浔浔进了宫后,会不会有危险?他再是严防死守,尚且还有个万一。
  可简浔不走这一趟,简沫那儿还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去,纵旁人去了,也未必就能说服她,反倒打草惊蛇,坏了大事。
  宇文修只得道:“那到时候让姐姐陪你进宫去,到了那一日,我会寸步不离守着宇文嵩,绝不会让他离开我的视线半步的,不过事情太多太杂,一时半会儿间且还不必你进宫,你就安心待在家里,外面的事,交由我和平子清罢,我们两个联手,这天下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简浔点头应了:“那我等师兄消息,师兄也别太着急,事缓则圆,这天下与百姓们都苦了这么久了,也不差多几日少几日了,等苦过了这最后一段时间,以后便都是甜的了。”
  要将皇位上的人换一个,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还要冒极大的风险,宇文修心里的确着急,却也知道这事儿急不来,便应道:“我知道,我心里有数的,你也别着急,凡事自有我呢!让人摆饭罢,与你说了这么多,心里好受了些,肚子也终于知道饿了,早膳和午膳我因为一肚子的气,都没怎么用。”
  简浔一听,忙道:“师兄怎么能这样糟践自己的身体,如今是年轻,等上了年纪,有你后悔的!那我立刻让人摆饭,琼雪,瑞雨……”
  翌日送走宇文修后,简浔收拾一番,便去了银安殿看睿郡王。
  睿郡王身体里虽还残留有余毒,要再将养几个月,方能痊愈,但气色和精神都好了许多,一见简浔进来,便满脸是笑的道:“修儿媳妇来了,坐。修儿进宫去了吗?本王听说他前夜没回来,昨夜也是天快黑了才回来,是不是朝中事多?再是事多,他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
  简浔笑道:“近日朝中事情是有点儿多,偏昨夜回来时又那么晚了,夫君怕打扰了父王休息,便没有来给父王请安,让我今儿早上过来时,替他向父王赔个不是,说是等忙过了这阵子,一定好生陪伴父王一段时间。”
  他昨儿一肚子的气,何况本就多少还是恼着睿郡王的,哪里还顾得上来给他请安,又哪里顾不上让自己替他赔不是,不过她是贤内助好老婆么,当然要替他描补一下了。
  这话一听就知道不可能是宇文修说的,睿郡王嘴上笑着:“他公务繁忙,一时顾不上家里也是有的,我这里多的是下人服侍,哪里就至于要他亲自陪伴了?倒是你,可别恼他陪你太少才是,如今他正年轻,自是要趁年轻做出一番事业来,等以后年纪大了,便想做出一番事业也晚了。”
  心里却忍不住黯然神伤,儿子真就恼他到这个地步,连看都不愿再来看他一眼了吗,可他之前不是说了,已不在乎当年的事?何况他也已为他们母子申了冤正了名报了仇了啊。
  睿郡王想着,忙又道:“对了,这两日外面的那些议论声你都听说了罢?总算修儿的名声都挽回了,本王也总算有脸去见他母亲了。”
  简浔闻言,淡淡一笑:“是听说了一些,多谢父王用心良苦。”
  心下却是真不在意宇文修有没有那个“鬼之子”的名声,甚至可以说从来不在意,他就算一直有那个名声又如何,在她和其他真正在乎看重他的人的心里,他就是他,他们对他的态度不会有任何改变。
  她也知道,宇文修自己也一点不在乎那个名声,那些都是小事,比起他正操心谋划的事,简直微不足道,所以,睿郡王想以此来讨好他,挽回他的心,怕是不能如愿了,他的目光一直在往前往上看,当他看到了最高处时,下面的不论是小草也好,大树也好,都微小得不能再微笑,可以直接忽略不计了。
  简浔又陪着睿郡王说了一会儿话,便起身行礼告退了。
  待出去后走出没多远,崔公公追了出来,行礼后笑道:“好叫大少夫人知道,王爷已同意让二爷带了二少夫人去漠北了,说他总要人服侍的,何必舍近求远?虽说事情与大少夫人无关,奴才想着,还是要禀告大少夫人一声才是。”
  简浔笑着点了点头:“方才竟没听父王提及这事儿,若不是公公告知,我还不知道呢,多谢公公了。不过我瞧父王长天白日的闲着,只怕也无聊得很,很该叫了三弟和妹妹们过来侍疾、陪父王说话解闷儿的,尤其五妹妹,听说父王以往最喜欢她的童言无忌了。”
  也省得睿郡王成日里闲着,除了后悔和伤春悲秋,就是想着怎么挽回宇文修,父子间已经到了这一步,就这样不近不远的处着不好么,非要更近一步,来个真正的父慈子孝,摆明就是强人所难么。
  “王爷怕是不想让大少夫人烦心,不过,大少夫人想得可真周到,老奴差得远了。”崔公公少不得应了,又赔笑说了几句话儿,便行礼告退了,并不是他鸡零狗碎的小事都要拿来烦大少夫人,而是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出这样一个态度来。
  崔公公离开后,简浔一边往回走,一边终于想起刘纯馨愿意随宇文信一道去漠北之事来,她不是怕极了吃苦的么,怎么会愿意随宇文信去漠北,还是在宇文信明显待她不好的前提下?她不是该设法回浏阳去,与她娘团聚么,刘段氏再是想把她“卖”个好价钱,至少对她还是可以的,更不会朝打夕骂,怎么也比跟着宇文信强罢?
  不过,他们当初上京时,把事情做了绝了些,只怕刘氏族里的人还恼着她们,阖族的人要欺负收拾两个孤儿寡母两个弱女子,简直眼睛一眨,就能有一百种法子,也不怪刘纯馨不敢回去,刘段氏那么大年纪的人了,至多也就是忍饥挨饿,委曲求全而已,她却正当妙龄,谁知道会被“嫁”给什么人?万一比宇文信更糟糕一百倍怎么办?
  宇文信好歹年轻俊美,就算不被父兄和家族所容了,至少也不会饿着冻着,刘纯馨还是他的正妻,她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也多少能挽回一些在他心中卑贱不堪的形象,这么算来,将来还是有过好日子的希望的,总比不得不去走一条完全不知道前路在哪里的路来得强得多。
  那么,祝福她心想事成,前路能越走越光明罢,宇文信虽不是个好东西,至少比之杨氏,还是良心未泯,要好上不少的,若两人去了漠北后,能相扶相持,同心同德,于他们两人来说,都算是一种福气。
  崔公公手脚极快,很快便将宇文信去漠北的一应事宜都准备好了,不过本来也没什么可准备的,不过一房现买来的家人——一对夫妻带着一对儿女,并一个刘纯馨,和给宇文信准备的一些行礼罢了,拢共就两辆车,算得上是轻车简从。
  睿郡王怕宇文信中途逃跑了,还特地安排了四个侍卫送他们一路去漠北,也有免得他们路上遇上危险不能自保的意思,再就是去了当地后,总得与卫所官府打个招呼,看好了宇文信,不能让他离开漠北一步,是让他去流放受苦,可不是让他去享福的,还能任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想离开就离开不成?
  宇文信对这些安排通无异议,虽然也没有他有异议的资格,却在考虑了两日后,仍不同意刘纯馨与他一道去漠北,只说可以给刘纯馨一纸放妻书,然后看她是要回浏阳老家去,还是仍留在盛京。
  她若要回浏阳老家,他可以给她盘缠,她若想留在盛京,他也可以给她指路,求一求简浔去,总是自己的嫡亲表姐,不敢有旁的要求,只求能去她陪嫁的一个庄子上落身,若再遇上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就嫁了,一辈子虽不能大富大贵,平淡也自有平淡的好处,也不是就不可能。
  ——想着自己对刘姨妈做的事,宇文信终究还是对刘纯馨难得生出了一二分愧疚来,到底只是两个弱女子,再是可恶可恨他也是胜之不武,可他如今自身且难保,更不必说寻人了,何况也无处可寻去,那就好歹给她留一条活路罢。
  刘纯馨却既不肯回浏阳,也不肯留在盛京,只坚持要跟了宇文信去漠北:“我自己的选择,哪怕将来后悔了,也是我自己的事,只求二爷能带了我同去。”
  还连行礼包袱都收拾好了,值钱的细软首饰等并没带多少,倒是药材和盛京一些做菜的调料带了不少,人离乡贱,她是受过漂泊到异乡后,连想吃口家乡菜都是奢望的苦的,若去了漠北后,二爷想吃家乡菜时,她却给原样做了出来,不愁不能打动他的心。
  不想之后荣亲王就打发了人过来告诉睿郡王,宗室里连日来都有人到他面前说,宇文信有个那样恶毒的娘,歹竹怎么可能生得出好笋来?指不定此番毒害睿郡王的事,他也有参与,便没有参与,必定也知道,却没有阻止,说明什么?说明他跟他那个娘一样的恶毒啊,这样的人怎么能再留在宗室,就该将他逐出宗室,以示公正,以儆效尤才是!
  荣亲王先并没有理会这些话,当他不知道,他们都是想借此来向宇文修讨好卖乖么?他如今虽也不待见宇文信,因为他知道得比旁人更多一些,对宇文信那样竟敢弑父的人,自然不可能再有好感,可这到底是睿郡王的家务事,到底要不要将宇文信逐出家族,决定权在睿郡王手里好么,岂容他们一群别有用心,只知道落井下石的人置噱,宗室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个更大些更尊贵些的家族而已。
  便是宇文修,也未必就愿意看到那样的事发生,更不会承那些个别有用心之人的情。
  只是荣亲王驳了几批人后,没想到他们竟弄了个联名上书,也不知是谁牵头谁起草的文章,把杨氏和宇文信的罪行全部白纸黑字的写下,连同他们请求将宇文信逐出宗室的要求也写下后,还玩起了在后面逐一签名同意的戏码来。
  这下弄得原本一些不愿表态,或是不愿落井下石的人,也不好不表态了,万一回头有心人到宇文修跟前儿一说,就是那谁谁家当初不赞成将宇文信逐出宗室,谁知道宇文修会不会记恨自家?他的确不是“鬼之子”、天煞孤星了,可他“煞神”的名号却还在,是等闲人轻易惹得起的么?
  以致最终呈到睿郡王面前的所谓“联名请愿书”,上面竟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除了几家似荣亲王府这般有实权日子极过得的宗室,竟然十停里有九停人家都签了名。
  这下荣亲王不好不顺“民意”了,那么多宗室呢,他再是宗正,也不能罔顾这么多人的意思,只得当众宣布将宇文信逐出宗室,并将他的名字,从皇家玉牒上勾了去,至于杨氏的,之前便已勾掉了。
  好在宇文信没有品秩爵位在身,说穿了除了个宗室子弟的名头,只是个白丁,逐他出宗室都不必先回过明贞帝,荣亲王自己就可以做主,只事后回明贞帝一声也就是了,何况就算明贞帝事先知道了,他难道就会过问么,且不说宇文修是他的重臣,他多少要给几分面子,便没有这一层关系,他如今炼丹问道宠幸妃嫔们尚且来不及了,哪还顾得上理会这些个鸡毛蒜皮的事。
  于是就这么的,宇文信不再是宗室了,彻底成为一个没有家族的人了,虽然之前他便等同于没有家族了,被睿郡王等同于是净身出户的流放到漠北,有生之年不许他再踏入盛京城一步,可不是无家可归,更别想有家族的庇佑了吗?
  可那层遮羞布到底还在,他也到底还有一二分残存的希望,万一哪日父王就心软了,愿意让他回来了呢,父王只是一时恼了他罢了,等他气消了,慢慢就会开始想念他的好,等他再上了年纪后,就会更惦记他牵挂他了,届时他自然也就能回来了。
  只可惜,他如今被逐出宗室了,连最后一二分希望也彻彻底底的破灭了!
  宇文信满心的悲愤,却连哭都哭不出来,更不知该恨谁才好。
  恨母亲吗?那是生他养他,一心为着他好的人,谁都能恨她,惟独他不能;恨族人们落井下石,尤其是那几个从头至尾跳得最欢的混帐东西吗?他当初与他们交好时,便知道他们其实不是可交之人,果然这么快便被他们咬了几乎致命的一口;恨宇文修和宇文倩吗,若不是母亲当年作孽,又怎么会有后面这么多事?
  宇文信惟有托人传话给崔公公,说他打算即刻离开,不但睿郡王府,整个盛京城,他都一刻也再待不下去,这两个地方,也的确都再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只是离开之前,他希望能见睿郡王一面,再就是见杨氏一面,因为这一面,其实就是永别了。
  睿郡王听说后,却两个要求都没有答应宇文信,还有什么可见的,父子之间已是陌路,相见争如不见,杨氏那个贱人就更不能让他见了,不然他仅存的几分良知也让贱人给哭诉咒骂得没有了,岂非去了漠北也只是换一个地方作恶而已?
  所以睿郡王只让崔公公带了四个字给宇文信:“好自为之!”
  宇文信闻言后,以为早已干涩得流不出泪来了的双眼,瞬间泪如泉涌,为什么血脉相连的嫡亲父子,相伴二十年的夫妻,最终却走到了这一步?他虽暂时还父母健在,但与一个孤儿又有什么分别!
  可睿郡王不见他,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更没有任何门路去顺天府的大牢探望杨氏了,只得收拾好一切,去到银安殿睿郡王的卧室外,恭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