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十龙夺嫡 >

第335章

十龙夺嫡-第335章

小说: 十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之中……

留园,刚新婚不久的弘扬一回到府上,也顾不得回内院体贴一下新婚的夫人,急匆匆地向着萧遥所住的东厢院走去,不过到了院子门口却又收住了脚,站在门口发着呆,心情复杂难明………今儿个一早弘扬便已得了圣谕,要萧遥参加博学鸿儒科,可心中不舍的弘扬在工部衙门里拖延到了傍晚才回府,浑然不顾自个儿明日就要出差使,他就是不舍得让萧遥离开。

只是不管弘扬再怎么舍不得,该面对的总还是的面对罢,看着院子里那扇虚掩着的房门,弘扬苦笑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走入了院子中,伸手轻轻地推开了房门,却见萧遥手捧着玉箫,正愣愣地坐在榻上发着呆,浑然没发现弘扬地到来。

“萧先生,可是又在想大姐了?”弘扬笑着打趣了一句。

萧遥俊脸一红,忙起身道:“哦,是二爷来了,坐,坐,坐。”

“呵呵,恭喜萧先生了,您很快就能见到大姐了。”眼瞅着萧遥那副消瘦的样子,弘扬心头一软,温声说道。

萧遥愣了一下道:“嗯?这……,二爷何出此言?”

“皇阿玛已经下诏,让萧先生参与博学鸿儒科,并于今日内入住博鸿院温书备考。”弘扬笑着将圣谕述说了一番。

“啊。”萧遥的脸上立时红了起来,起了身在房中来回踱了几步,突地收住了脚,一双眼中满是激动之色地说道:“二爷大喜了!呵呵,圣意已决,二爷就是圣上中意的唯一人选了,太好了!太好了!”

“嗯?”弘扬没想到原本是说萧遥的话题,怎么一到了萧遥的嘴中却成了自个儿的喜事,顿时愣住了,满脸子疑惑地看着萧遥道:“先生,您不会是高兴过了罢,这事儿与本贝勒何干?”

萧遥兴奋地说道:“呵呵,圣上这是釜底抽薪之计,若是萧某人料得不差,想必大阿哥府上那位曹先生必定也在今科中,圣上这是不想看到阿哥们出现争斗,此计大善,某料定圣上计不仅此,定还有后招,不过这跟二爷无关了,二爷只需按圣上的旨意好生办差,这继位人选就是二爷的囊中之物了!”

弘扬本就聪明,想了一阵也算是抓到了一些根本,只是尚有些不敢相信,疑惑地说道:“皇阿玛此举是不想看到我等兄弟内斗,只怕没有旁地意思罢?”

萧遥挥了下手,自信地说道:“今日之因结他日之果,圣上若不是已经择定了人选,又岂会不让阿哥们争一个高低,这一条毋庸置疑!某此去之后,怕是无法再帮二爷的忙了,望二爷善自珍重。”弘扬年再吭声,只是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第五百零一章拍卖风波(上)

远卓八年七月十五日,令天下人瞩目的八旗商号资产拍卖正式在各省省府拉开了序幕,参与者极众,所有拿到拍卖号的商家云集各拍卖会场,不过在入场时却有泰半商家被驱逐出场,原因很简单,这些被驱逐的商家全是权贵们的代理人或是合伙人,把守各拍卖场的官兵在“鸿鹄”子弟的指认之下,丝毫不讲任何情面,将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全都赶将出去。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被驱逐的商户们连声抗议都不敢出,只能匆忙赶回去向自家主子报信,一场轩然大波悄然在朝野中酝酿着。

远卓八年七月十八日,翰林院检讨孙嘉淦上万言策,文中直抒重农重商乃君子小人之分际,又云“鸿鹄”插手地方政务实乃特务政治之根本,是前明之锦衣卫、东西厂之余风,非圣人之道,又言及对外征战系劳民伤财之策,请求圣上罢刀兵,重农桑,止干戈,废“鸿鹄”,以民为重,以圣人之道为鉴。孙嘉淦此折明发,一时间朝野震动,原本就被胤祚整得灰头土脸的官僚权贵们立时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蠢蠢欲动起来,各地督抚、朝中大员纷纷上书言事,对孙嘉淦的策子或赞或贬,不一而足,朝野哗然一片。

孙嘉淦,字懿斋,号静轩,兴县人,远卓三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出身,其弟孙扬淦、孙茗淦都是远卓六年二甲进士,一门三进士堪称稀罕,一时引为朝廷佳话,不过这兄弟三人自打入朝之后,始终无甚突出表现,除孙嘉淦在翰林院任职外,孙扬淦、孙茗淦皆已外放地方为官,兄弟三人的官声都是平平无奇,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从五品的小官儿竟然敢冒大不韪上书直言,霎那间如同导火线一般引爆了朝野中的不满之火药堆。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

***,真是个要名不要命的混球!胤祚看了眼龙桌上那厚厚的一大叠子奏章,心里头烦腻透了…………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将民间那些重农重商的争论转移开来,却没想到被这么一个小翰林又给折腾了起来,更可气的是竟然把“鸿鹄”比成了前明地锦衣卫,这令一心想要避免特务政治的胤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对于这个孙嘉淦。胤祚并没有多少的了解,只是印象中前世那部电视剧中曾有这么个“直臣”罢了,说实在的,胤祚身边智者谋士、敢于直谏的人已经不少了,再者朝中原本就有着不少的反对者存在,并不怎么稀罕所谓地“直臣”,因此并没有特殊提拔孙嘉淦的必要性,当然也就不会对此人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可没想到孙嘉淦会在这个要命的时刻来上一番“忠言直谏”。搞得胤祚恼火万分。“都说说看,朕该如何处置这个孙嘉淦?”胤祚将手中的奏章随意地扔在桌子上,面色铁青地扫视了一下站在下首的一帮子军机大臣。咬着唇,冷着声问道。

一干子军机大臣都是人精儿,对于胤祚想要实现以商立国的愿望都了若指掌,尽管不少出身儒家子弟的大臣们心中甚是不以为然,可也没胆子跟胤祚较劲,对于孙嘉淦敢于犯颜直谏都暗自欣赏不已,不过事涉天子,他们可没胆子也没必要在胤祚面前为孙嘉淦这么个小官儿缓颊,一时间大家伙全都噤若寒蝉。谁也不肯开口说话。

老家伙们都不吭声,新进军机大臣、户部侍郎兼中央银行行长扬名时却站了出来道:“启奏圣上,臣以为孙翰林所言虽是狂悖,但其中也不失有警世之言,至于因此而起的跟风之语并非其本意,实乃朝中权贵未能从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中渔利而起地,因此臣以为孙翰林并无大过失,臣肯请圣上明察。”

警世之言?狗屁!不就是所谓的前明特务政治之乱吗?***,真当老子是傻瓜啊。真要搞特务政治咱也用不着等到这会儿了。胤祚对杨名时地话并不怎么感冒,不过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啥话都没说。

白发苍苍的李光地看了看胤祚的脸色,出列附和道:“圣上,臣以为杨大人言之有理,此事实因朝野未能从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中渔利之权贵们的不满而起,若是全都怪罪到孙翰林身上似乎有失公允,臣以为给孙翰林一个训诫也就是了。至于平息事态倒也不难。鸿鹄所为原本就是为朝廷效力,只是名不正其言不顺罢了。不若将鸿鹄并入朝廷机制,以堵小人之口,如此则无忧矣。”李光地的话音一落,一起子军机大臣纷纷出列附和,人人开口称是。

将“鸿鹄”并入朝廷机制的事情胤祚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一向以来由于要防备着兄弟们的阴谋和对外征战的需要,这项事宜就这么拖了下来,始终没有具体化,再者,该如何并入现有之机制也是个大问题,毕竟“鸿鹄”的能量有多大胤祚心中是有数地,这可是把双刃剑,一个处理不好不是令“鸿鹄”成了锦衣卫一类的特务机构就是让“鸿鹄”成了阴谋家造乱的工具。此时见诸位大臣都认定该将“鸿鹄”并入朝廷机制,却始终没人说出该如何一个“并法”,心中更是火大,脸色立马黑了下来,寒得简直能结冰,吓得那群原本正说得高兴的军机大臣们立马全都缩了回去。

“怎么?都哑巴啦?”胤祚等了好一阵子,见没人再开口,有些子不满地皱了下眉头,冷声问道。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这会儿胤祚那脸色黑得跟锅底似地。大家伙哪还敢多说啥子。毕竟自个儿地身家性命还是要地是不?一起子军机大臣自然是个个装聋作哑。愣是没人敢再出头言事儿。

“该杀!臣以为这个孙嘉淦该杀!不但该杀。还得抄灭九族!”大家伙不说话了。可一直沉默不语地方灵皋却冒了出来。一副义愤填膺地样子高声说道。

该杀?嗯?老方是不是发高烧了?这说地是啥屁话!胤祚冷不丁听到方灵皋这话。登时愣住了。在胤祚看来孙嘉淦固然可恶。却也不致于到该杀地地步。更别说啥子抄灭九族了。再说胤祚最讨厌地就是搞株连了。当皇帝这么多年也抄过不少朝臣地家。可株连地事儿却从来没有干过。搞不明白方灵皋究竟玩啥把戏地胤祚一时间愣在当场。疑惑地看着方灵皋。啥话都没说。

胤祚不发话。张廷玉却是急了。紧赶着站了出来道:“方大人。你怎能出此下策。朝廷自有法度。岂可滥杀大臣。你这是陷圣上于不义!”

“嘿嘿。”方灵皋狡诘地一笑道:“圣上乃英明之主。那孙翰林竟敢拿前明那些昏君来比喻圣上。难道不该杀吗?该杀!嗯。该杀。也好成全孙翰林比干之谏嘛。”

靠!你个死老方。竟敢拿老子比桀纣。还真有你地!你个老小子这不是拐着弯在骂咱吗?胤祚被方灵皋这一手搞得又好气又好笑。可也拿方灵皋没办法。只好揉了揉额头道:“罢了。朕还没糊涂到桀纣地地步。这个孙嘉淦就先放一边好了。过上些日子。朕再见见罢。”

“皇上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起子军机大臣见胤祚没打算追究孙嘉淦之事,立马都松了口气,各自称颂不已,听得胤祚很有些子气不打一处来…………放过孙嘉淦只是小事,可如何平息朝议却是大事,这事情闹得如此之大,没个说法怕是不好过关的,若是朝野议论纷纷,胤祚这个皇帝也不会好受,若是因此而影响到正在推进地改革,那乐子可就大了,那等结果可不是胤祚所能承担得起地。

好你个方灵皋,既然敢跳出来拐弯子骂人,今儿个你要是拿不出个解决方案来,看咱如何收拾你!胤祚是皇帝,可不是圣人,无端被方灵皋来上这么一下,虽不致于因此而暴怒,可不甘心却是难免的,眼珠子转了几圈,突地挥了下手道:“朕乏了,方灵皋留下,诸位爱卿都跪安罢。”

待得众臣告退之后,胤祚眯缝着眼,饶有兴致地看着笑呵呵地方灵皋一阵子,才沉着声道:“灵皋先生有本事救别人,那就一定有本事就自己喽,嘿,朕现在是在火炉上烤着,灵皋先生总不能在一旁凉快着罢,今儿个灵皋先生要是拿不出个好主意来,朕也只好请灵皋先生一道上火炉了。”

胤祚这话可是重得很,若是个寻常臣子听了这等重话,一准吓得直哆嗦,可方灵皋却并不在意,脸上的笑容依旧,乐呵呵地说道:“谨遵圣命,圣上所虑不外乎二事耳:一是朝议,而是鸿鹄之归属罢了,依老臣看来,不过小事耳,圣上何不如此……”

嗯?这个老方还真***损!这等计策都想得出来!胤祚愣愣地看了方苞好一阵子,突地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五百零二章拍卖风波(中)

远卓八年七月二十日,本该是早朝的日子,一起子朝臣们早早便等候在了朝房内,不料刚到辰时,内廷便传出了旨意:上有微痒,今日不朝。(万书*楼)一帮子有备而来、打算在朝议上“据理力争”的朝臣们立时泄了气,明知道圣上这是在装病,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各归各所,忙自个儿的去了。

未时一刻,天突然阴了下来,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乌云,这会儿却已是乌云压城城欲摧,道道细小的闪电在云层间闪烁个不停,阵阵闷雷在天际滚过,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来。雍王府的书房内,一身白绸单衣外罩件青色夹子的允缜正端坐在棋盘前,手握着一枚白子,一脸子的思索状,好半会也没落下子去,突地一声惊雷炸起,允缜手一颤,白子无力地落下地来,在地面上弹跳着滚远了。

“唉,变天了。”允缜伸出一手将棋盘搅乱,长叹了一口气,起了身踱到了窗前,望着电闪雷鸣的天空,眉头隆起如山,愣愣地出着神,心中满是酸楚之意…………在他看来胤祚这一系列的革新全是数典忘祖、有悖圣人治世之道的行径,无论是军事革新还是鼓励工商全都是有违祖制之举,只可惜形势比人强,面对着胤祚的强势,允缜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始终拿不出个对策来,好不容易盼到有个叫孙嘉淦的冒失鬼跳将出来,本打算借此机会落一下胤祚面子的,可没想到胤祚竟然玩起了称病不朝,这令自觉准备充分的允缜颇有种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王爷,还在想今日早朝的事?”唐国鸣笑呵呵地摇了摇扇子,起身踱到允缜的身边。淡淡地说道:“王爷,某早就说过了,圣上不是那么好唬弄地,嘿,这手缓兵之计下来,拍卖也就差不多完结了。到那时朝臣们的心气早就平和了,即便是闹也闹不出个大名堂来,再者。某料定圣上定会有善后之策,只怕大家伙闹来闹去最终闹到自家头上。”唐国鸣原本就不看好此次大闹的机会,也曾劝说过允缜。只是憋了许久的允缜这一回并没有听从劝解,不但上了本章,还与一起子八旗权贵们私下联络了一番。此时见允缜难受,唐国鸣也只能温声劝解了一番。

“哼,大清是我爱新觉罗家的大清,不是他老六一人的大清。本王势不能看着煌煌祖业败破在此贼之手!”允缜地脸皮子好一阵子抽动,冷着声恨恨地说道。

唐国鸣是儒家子弟不假,可他同时也是个智者,由于手中握有“血滴子”的缘故,对于这些年来大清的种种变化全都了然于心,若不是因着敌对地关系,其实在心中很是佩服胤祚的手段和魄力的,虽然看不透胤祚地全盘布局。对于以商立国之策也存有疑虑,不过却也有几分明白胤祚富国富民的用心,自然明白允缜所言的“败破”不过是酸葡萄心理罢了,淡然一笑道:“王爷,现如今急的人不该是您,而是大阿哥。”

胤祚前些天将弘历、弘扬兄弟俩的谋士全都收走了的事儿自然瞒不过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