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411章

明末疯狂-第411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倒也对!”刘西尧点点头道。

“不过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条件。”说到最后,贺锦就说出了重点,“吴屠夫让我们暂时不公开投降,并把我们的家人送到他们那里为质。接着听他们的指挥,和南京的官狗作战。”

“啊?”这条件一说,让刘西尧和蔺养成都是大吃一惊。

“这话没听错吧?”蔺养成不很肯定地问道。

“吴屠夫那里就是这么说的。”贺锦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是要借刀杀人呢。那吴屠夫也是要造反呢。他没安好心。”

沉默了一会儿,刘西尧小心地问道:“这条件有些过分,不就是让咱们当炮灰吗?是不是和南京这边也接触一下?”

贺锦苦笑了一声,摇摇头道:“吴屠夫那边说了:三天时间一到,马上就开战。就是我们投降了南京一边,他们照样会干掉我们。南京这边不会为了我们与吴屠夫开战的。”

大帐内再次安静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蔺养成长叹道:“哎——!咱们就是这个命。希望吴屠夫不要食言。算了,我就听贺大哥的。”

见到了刘西尧也是点了点头,贺锦立刻安排道:“那好!我们先合计合计……!”

……

四月七日,贺锦单独宴请革里眼贺一龙,劝说未果。就在大帐内诛杀贺一龙。而蔺养成邀请了老回回马守应,他则顺利地劝说了老回回投降。之后四人立刻整合了革左五营。并暗中派出了各自的代表。向汝宁军秘密投降。

这次汝宁军的出兵,有些出乎意料地顺利。看起来气势汹汹的三十几万革左五营,却在与汝宁军交战不到十天的功夫内,就全军投降了。之所以会如此,也是汝宁军一直在积蓄实力、积蓄名声、积蓄影响力,到了此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厚积薄发了。

可这样的胜利照样出乎了薛永利他们的意料。在出征前。薛永利他们是想着与卢九德的南京京营配合,彻底把革左五营打残,最好能够剿灭这五位首领。可是现在,可谓是单枪匹马、轻轻松松地就全歼了革左五营。这让薛永利他们就不满足出征前制定的目标了。

于是汝宁军就要控制着革左五营与南京京营拼杀了,就是要给卢九德以很大的压力,为汝宁军牟取更好的条件。

首先当然是安置。革左五营有着近三十万人,要把他们带回汝宁、归德,并安置、消化,这耗费的钱粮和带来的麻烦简直太大了,所以难以施行。做好的办法就是就地安置。而汝宁军所要做的,就是控制住革左五营的首领们,并把其中的精壮挑选出来就行了。

其次是驻军。为了防止革左五营就地安置后再反,肯定要在此地驻军看管。可是如果朝廷另派驻军的话,汝宁军就变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这是汝宁军完全不能接受的。

还有一点,如果控制了和县这一带,那汝宁军西有均州,中有大别山区,东有和县,战略空间将大大增加,也为汝宁军夺取了一个很有利的战略位置。

当然,趁着这个机会,消耗掉一些南京官军的实力,那也很符合汝宁军利益。并且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还能多索要好处。南京、扬州等处已经答应给汝宁军十五万两的开拔费,如果将来能要到二十万两,甚至再多一些,汝宁军肯定也会举双手欢迎的。

于是在收到贺锦、刘西尧、蔺养成和马守应等革左五营近百名大小首领的家人以后,汝宁军正式与革左五营停战,并且安排了一部分部队,替换上了革左五营的衣服,开始协助他们整编军队并作战。

而卢九德本来率领着南京京营一直在一旁看着好戏,没想到一转眼,激战就降临到了他们头上。

四月十日,革左五营摆开阵势要与卢九德进行会战。疑惑之中的南京京营据守不出,不敢冒然发生战斗,于是双方就僵持了一整天。

第二天,革左五营再次出营列阵,被三番两次挑战的南京京营也难以再避战,要不然,军心士气可就要大受影响了。

交战一开始,南京京营还占据着上风,因为黄得功和刘良佐的部队战斗力还是较强的,可是当隐蔽在革左五营左翼阵后的二十几门火炮发威以后,一下子把左翼南京京营的部队打散,南京京营立刻是阵形浮动。只是因为黄得功、刘良佐等将领身先士卒地拼杀,才没造成全军溃败。

第七百四十七章私底下的交易

可遭受了这么一次战败,南京京营就不再敢冒然野战了。卢九德一面据营死守,一面急派信使坐船至汝宁军处,要求他们加紧攻势,希望汝宁军为南京京营分担压力。

可是信使求援的结果还没传回来,南京京营就再次受到打击。在第三天夜晚,南京京营遭受了革左五营的夜袭。而此次夜袭根本就不是偷袭,革左五营人马嘈杂地出动,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攻入了南京京营的大营。

卢九德立刻控制不住部队了,他们只能放弃了大营,匆匆后撤了五十里,依据着后面城池的保护,收拢了溃败的部队。

到了这时候,卢九德就是再犯傻也知道是汝宁军在动手脚了。革左五营本来在大别山区,不可能拉着笨重的火炮在山路上跑着玩,所以他们重出江湖的时候肯定没有什么重型火炮。而在接下来攻克的城池中,最多缴获些移动不便的守城要塞炮,根本不可能拥有着这么多的移动迅速、威力大的火炮。更不用说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的炮手了。

而卢九德这些知晓天下兵的将领都有所耳闻,他们都知道汝宁军的火器犀利。这样一判断,那些火炮的来源不就显而易见了吗?

于是卢九德等人是大惊,他们害怕汝宁军已经与革左五营勾结在一起,正式开始了造反。可这种判断也太石破天惊了一点,没有证据,卢九德也不敢把这种猜测冒然上奏至朝廷。于是他一方面向着南京求援,要求他们加派军队来援;另一方面连派信使至汝宁军,要求他们解释清楚原因。

可接着革左五营的行动却又很诡异。他们既不趁胜追击,也不从南京京营让开的缺口冲入南直隶,只是前行与南京京营对峙。并再一次停止了战斗。

接着派到汝宁军的信使又传来了回信,薛永利矢口否认有任何资敌的行为,并且以疲兵难以作战的借口,拒绝了卢九德要求汝宁军交战的要求。

“混账!混账!吴贼,也是反贼!他不仅要利,还要名啊!”卢九德在大帐内是大发雷霆。对于汝宁军的用心,浸润官场多年的卢九德怎么看不出呢?可是现在根本没汝宁军造反的证据,而且又是南京京营败于了革左五营,使得现在的卢九德是有苦说不出。

卢九德知道,万一自己上奏朝廷。称是汝宁军造反。汝宁军也可反驳道:是南京京营战败,想要把战败的责任推到汝宁军的身上。这样的笔墨官司会不会打赢暂且不说,就是朝廷相信了自己的一面之词,为了不激怒汝宁军,不把他们逼迫着造反。朝廷也会撸掉自己的官职,甚至砍去自己的脑袋来给汝宁军一个交待。

“东家!学生有一言不知是否可说。”见到帐内的人都是噤若寒蝉。卢九德最亲信的幕僚开口说道。

“说吧!杂家听着。”

“现今之计。绝不能激怒吴汝宁。最好用一个拖字。”那幕僚说道。

“为什么?”卢九德立刻来了兴趣。

“吴汝宁心有不轨,圣上与朝中诸公都心知肚明。而现吴汝宁又不在汝宁,其在革左贼身后之军,定使其原定之计。但依学生所见,其现在并不会反。”

“哦?你快说说!”

“其一,身不在汝宁。难以及时决策;其二,吴汝宁家人都在京城,有所顾忌;其三,其身在辽东。万一这里作乱,他身处辽东洪督师各路精兵围攻,正是取死之道。因而,现革左贼身后之汝宁营不过是想多拿好处罢了。”那幕僚说道。

“那你所说的‘拖’又是什么意思?”卢九德又问道。

“现东家之大军,前有革左贼,后有吴汝宁,正是绝对劣势,不可莽撞开战,也不可激怒彼方,要用缓兵之计。既然吴汝宁想要好处,那么我们就给他,先稳住他们再说。时间一长,圣天子励精图强,未来还有时机。就算不利,湖广之张贼、河南之闯贼都已成气候,吴汝宁也将与他们为敌,东家正可厉兵秣马,以图将来啊!”

“你说的是要祸水东移?”卢九德皱着眉问道。

“正是!”

“哎——!”卢九德长叹了一声,“杂家就怕祸水东移未果,来了个引狼入室啊!”

卢九德担心的是,汝宁军如果占据了此处,将给南京和凤阳以极大的威胁,万一这两地有失,那么卢九德脖子上的脑袋就极不安稳,他生怕自己熬不到这个将来。

“东家!学生私下还有一句话。”见到了卢九德有些犹豫,那幕僚就要说出肺腑之言了。

卢九德挥挥手,让闲杂人等都退出了大帐,接着低声问道:“先生还有什么话不可在众人面前说的?”

“东家!万一,学生所说的可是万一,那吴汝宁真的做了那不可说之事,可他是勋贵之家,出身高贵,往日又一直交好官绅,尊圣贤,行教化,还不为最坏选择。总比那些民贼强多了吧!”

那位幕僚所说的就是阶级利益了。他认为就是改朝换代,只要不损害明朝统治阶级的利益,那还是能够忍受的。而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军代表的是穷苦阶级,是和明朝的统治阶级是势不两立的,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完全无法调和的。

其实这也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军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虽然到了现在,有了一些文人投靠了他们,可是他们根本依然没得到官绅地主阶级的认可。除非他们主动迎和官绅地主阶级,像当年的朱元璋一样作为官绅地主阶级的代表,否则的话,就是打下了江山也坐不安稳江山,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所以说,吴世恭的出身和其施行的政策,正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封建王朝时期,不可能超越当时生产力水平来个资产阶级或者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够作为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官绅地主阶级的代表。

否则的话,就算是一群泥腿子打下了天下,可首领照样要做皇帝,他的文臣武将照样要广纳姬妾、广蓄土地,成为新一代的官绅地主,那么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受剥削的农民造反了半天还是受剥削的农民,而被更新换代的老一代官绅地主,他们被剥夺了财产和地位,又怎么会不殊死反抗到底呢?

“可是……可是杂家是宫中之人呢!”卢九德还是有些犹豫,面对着心腹,卢九德也敞开肺腑了。到了这个地位,卢九德绝对不会是一位愚忠之人,可他还是十分担心自己的将来。

对于文官来说,虽然一小撮最亲信的文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绝大多数的文官换个天子就根本影响不了什么。可对太监就有些不同了。太监可是随身服侍皇帝的人,肯定是皇帝最亲信的人,所以更换了皇帝也绝对会更换贴身太监。卢九德就担心,万一改朝换代,自己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东家怎么不想一想?那吴汝宁与南阳矿监可是亲密无间啊!”那幕僚提醒道。

卢九德考虑了一会儿,对那幕僚说道:“今天说的话就到此为止。现不考虑这么多,先找人与那边谈谈吧!答应要求可以,可不能太过分,起码也要得到皇爷爷的认可。”

“那学生就毛遂自荐,到那边探探口风?”

“那就辛苦先生了。其他话不用说,先让那边答应暂时休战。还有,带份重礼过去吧!”

“那吴汝宁眼界也高,带少了可能他不放在眼里啊!”

“那就……”

俩人就在大帐内详细地商议了起来。

接着,这位卢九德的亲信幕僚就开始了穿梭外交,而这三支军队也安静了下来,形成了事实上的停战。

不过那幕僚与汝宁军的谈判十分不顺利,对于汝宁军要就地安置革左五营和在此地驻军,卢九德提出要限制安置的人数和反对驻军。毕竟卢九德不可能让这么一股大势力就待在自己的身边。反而对加开拔费,卢九德是一口答应。

为了施压,薛永利又操纵着革左五营开始打打停停。反正在长时间让人身心疲惫的讨价还价之后,薛永利终于与卢九德达成了协议。

在和县处就地安置十万革左五营农民军,并且汝宁军安排垦荒商行组成屯田庄子,对其进行管理。其余的人都将由汝宁军带回汝宁、归德安置。至于屯田庄子所需要的土地,双方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

而汝宁军在和县可驻军二千,卢九德也将派出一位参将领军五千驻防在此地。

至于开拔费,卢九德就答应增加到二十万两。不过作为感谢,薛永利实际只收了原先所定的十五万两。对于汝宁军的好意,卢九德也是礼尚往来,在达成协议以后,卢九德通过那位亲信幕僚送给了吴世恭一封特殊的厚礼,那就是他从南京城强行征用的两个人——柳如是和顾横波。

第七百四十八章风水轮流转

这次私下交易的结果算是各得其所。

首先当然是薛永利向卢九德承诺:汝宁军绝对没有丝毫反意,绝对是忠于皇帝、忠于朝廷的。至于革左五营的火炮,那也是他们自己缴获和制造的,与汝宁军无关。

这个承诺,起码使得现在的卢九德不再担心,汝宁军现在不会威胁南京。至于将来会怎么样?汝宁军心中是否真的这么想?还是装糊涂吧!

而且卢九德现在有了控制局面的把握。五千南直隶的部队,对着二千汝宁军,看管住十万就地安置的革左五营,这力量的对比还是绰绰有余的。就是对付不了,凭着二千汝宁军,也闹不起大的风浪,南京城这里也有着足够的预警时间。

不过卢九德并不知道,汝宁军屯田庄子军民一体的体系有多么的恐怖。当然,这也是汝宁军一直封锁着内部的情况,使得外界不怎么了解的结果。

但不管怎么样,眼前的战事总算是解决了。而且薛永利很上道,把这次指挥、歼灭革左五营的首功让给的卢九德。因此,卢九德也因为吃了几次败仗,而意外地成为了一场辉煌胜利的统帅,这让卢九德有种天上掉馅饼的窃喜。

至于所收的厚礼什么,那对卢九德来说就是意外之喜。所以为了交好关系,卢九德也很知趣地送上了,南京城内吴世恭“念念不忘”的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