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48章

明末疯狂-第48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主意好!吴世恭立刻从善如流。这样,吴世恭在目前也能够节省几百两银子。

等薛永利和郑真走了以后,吴世恭心想道:“是得开发些新的财源了。否则的话,就要坐吃山空了。”

第八十一章老泪纵横

第二天上午,吴世恭迎来了一对奇怪的客人。就是千户所的前千户夫人陶氏和她的长子陶辛。那陶辛就是将在六年以后,继承千户位置的那个十岁的男孩。

吴世恭本来就是决定,也是出于礼节,在自己安稳下来以后,是要拜访前千户的家人的。

可是现在吴世恭刚到了千户所,屁股都没有坐热,那陶氏和陶辛就迫不及待地来找自己。这行为让吴世恭很是奇怪。

在双方坐下,客气地寒暄几句以后,那陶氏立刻露出了本xìng。一副活生生的泼妇相。吴世恭就更奇怪了。自己刚刚到这里,又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个陶氏,她为何要用这种态度对待自己呢?

最后从那陶氏颠来倒去的话语中,吴世恭总算是明白了陶氏来找自己的原因。

原来,前千户的死不是达成了一个协议吗?这个协议有一个尾巴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这次千户所上缴到李兵备道那里的钱粮,还有一千八百石粮食的缺口还没有交呢。

而那个陶氏回到千户所以后,想起了这件事。又知道吴世恭这个署理千户,已经到了小镇上。因此,今天就要让吴世恭承诺:如果李兵备道来要这一千八百石粮食的话,就要吴世恭承担下来。

而那个陶氏,估计上次在兵备道衙门里又吵又闹的,尝到了甜头。因此,今天一碰到吴世恭,也就拿出一副泼妇相。大有一种:吴世恭今天不答应下来,陶氏就要在这里闹个天翻地覆的样子。

吴世恭明白了以后,当然不会答应陶氏的无理取闹。前千户的欠账,凭什么让吴世恭来承担啊。

不过,这一时三刻也和陶氏这个泼妇讲不清楚。而且,又不能够和那陶氏恶语相对。要不然,自己欺负孤儿寡母的名声传出去也不好听。再说,那李兵备道还没有来找自己要这一千八百石粮食呢。

因此,吴世恭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了陶氏:等这事发生了再说。总算是把那个陶氏劝了回去。

当天下午,当吴世恭对齐聚的十名百户宣布:将在千户所里征发劳役,修造千户所堡垒的时候。这些百户们都一脸的难sè。

在明末的军户中,百户其实就相当于一些村长的角sè。自己得到的好处没有多少,可是上级要求的征收钱粮和征发劳役的任务,总是要他们牵头完成。

而在自己百户所里的那些乡亲,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很难下狠心。因此,每当上级征收钱粮和征发劳役的时候,对于这些百户总是一个难题。

但是,在接下来听到吴世恭宣布:将减去这些劳役,明年上缴一半的钱粮以后。这些百户的神sè都放松了下来。这样的话,那征发劳役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因此就决定了下来:三天后,这些百户带着集合好的劳役,到千户所堡垒处集合。

因此,在晚上吴世恭请这些百户喝酒的时候,都是其乐融融的。吴世恭趁着气氛好,接着向那些百户宣布:自己将在劳役中,择优录取二百名兵丁。

那些百户还不知道吴世恭将会给这些兵丁发放军饷。因此,一面和吴世恭打着哈哈,另一面在心中想道:“这个年轻的署理千户还真是天真。还择优录取呢。到时候,哪个人愿意去当兵丁呢?”

吴世恭是不知道。也就在这天,吴世恭的岳父薛濂,也正在吃着苦头呢。

当崇祯皇帝把那客氏,赶出了皇宫以后,其实这是一种对魏忠贤的试探动作和向朝堂上发出一种信号。

而魏忠贤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说,是魏忠贤不敢有反应。反而在朝堂上,对魏忠贤的弹劾奏章却零零星星的出现了。崇祯皇帝虽然现在对这些奏章的态度,基本上都是留中不发,但是,魏忠贤一党的人都逐渐地慌了神。

而薛濂已经在皇宫里,跪着向崇祯皇帝求了三天情了。可是,崇祯皇帝就是让薛濂这么跪着,就是不肯接见薛濂。

这天正下着雨。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问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道:“王伴伴,那薛濂还在那儿不肯走吗?”

王承恩连忙上前回答道:“回皇上的话,那阳武侯还跪在雨里呢。”

“怎么这么不要脸。”崇祯皇帝怒火上来了,他叫道:“还亏得那薛濂还是父皇府中出来的人,却对那魏忠贤这么阿谀奉承,简直连做人的骨气都没有了。就让他这么跪着吧。朕是绝对不会见他的。”

“皇上英明。”王承恩连忙陪笑着说道,“那阳武侯还想着,用那苦肉计要挟皇上呢。现在他可是自讨苦吃啦。他已经跪不动了,只能够扶着腰趴在地上了。”

王承恩的话却一下子触动了崇祯皇帝的神经,他想起了薛濂正是为了他,而把腰子给打坏的。

沉吟了一会儿,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说道:“朕也不是个薄情寡恩的人。王伴伴,你到外面去对那薛濂说:让他滚回自己的阳武侯府中去,以后没事也不要出来。朕再也不想见到他。”

当王承恩在薛濂面前宣布了圣谕以后,一旁的小太监和皇宫侍卫们连忙到雨中,把薛濂抬了起来,要抬薛濂到皇宫外,阳武侯府等候的马车上。

在抬起来的一瞬间,薛濂用感激的眼神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也不动声sè的,用旁边的人完全发现不了的眼神,向薛濂示意了一下。

在前几天,薛濂遣人向王承恩送了二万五千两银子。提出的要求就是:让王承恩在适当的时候,向崇祯皇帝提一下,只要保住薛濂全家老少的xìng命就行。

而在今天,王承恩可谓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崇祯皇帝只是把薛濂软禁在自己家中了事。连薛濂的阳武侯爵位都给保住了。

薛濂的心中想道:“等回去了以后,还要再补给王承恩一份厚礼。”

当薛濂被抬到家中,安置在床上躺好以后。在一旁的张夫人直流泪,薛濂自己也是老泪纵横。

可是,当得到消息的女儿薛雨霏,和抱着薛呈麟的rǔ娘,一同进入屋子以后,薛濂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薛濂让抱着薛呈麟的rǔ娘到床边来。薛濂伸出手,摸了摸薛呈麟开档裤里的小玩意儿,开心地笑了。他说道:“值了,这一切都值了。总算是都保住了。”

叹了一口气,薛濂接着说道:“送世恭出京,现在看起来是做对了。希望他在地方上都一切安好吧。”

第八十二章李自成的悲哀

不提那薛濂对薛呈麟小朋友做出那种不雅的动作。

当让人抬走薛濂以后,王承恩回到了崇祯皇帝身边。崇祯皇帝似乎正在思考什么问题,见到王承恩进来,就问王承恩道:“王伴伴,朕前些天收到了一份奏章,那上奏章的大臣提出建议说,要裁撤各地方的驿站。这样的话,朝廷每年可以节省十几万两银子。王伴伴,对这事,你有什么看法啊?”

听到了崇祯皇帝的问话,王承恩连忙陪笑道:“皇上的问话可折杀老奴了。老奴这见识,对国家大事哪儿懂呢。”

对王承恩的态度,崇祯皇帝是相当满意,他也笑着接着问:“无妨。你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王承恩还是陪笑着回答道:“那老奴就斗胆啦。老奴估摸着,朝堂上那些忠义的老夫子们,提出的朝策,总不会大错的。”

“老奴也只有小户人家的见识。在小户人家,一家人家要兴旺,总离不开‘勤’、‘俭’这两字。看着皇上即位以来,天天忙于国事的,连吃饭都顾不上。那皇上一定会成为中兴之君,尧舜之君的。”

王承恩的话,显然挠到了崇祯皇帝的痒处,崇祯皇帝笑骂道:“你这老货。朕要你说事的,你到拍起朕的马屁来。”

王承恩也笑着说道:“其实老奴也是有些小心思的。老奴是想,等老奴老了,服侍不动皇上了。请皇上恩准,让老奴回一次老家。让老奴也在老家的那些泥腿子面前抖抖威风。让他们知道,老奴也是在尧舜之君面前服侍过的人。”

王承恩的话更是让崇祯皇帝欢畅地大笑起来。在一旁陪着笑的王承恩心想道:“驿站裁撤不裁撤的,管我屁事。服侍着皇上高兴,那才是我们太监的本职工作。”

等到崇祯皇帝的笑声告一段落以后,王承恩接着说道:“不过皇上,您也要注意身子啊。您这些天来,这么的cāo劳,看的老奴的心也疼啊。”

“唉——!”崇祯皇帝长叹了一口气,“王伴伴,朕知道你对朕的关心。可是,cāo劳国事难啊!”

“朕即位了以后才知道,这大明朝已经给魏忠贤那个狗货弄的千疮百孔的了。户部几乎拿不出什么银两来。真是当家了才知道柴米贵啊。朕决定了。就准了那个裁撤驿站的奏折吧。不过,首先还是要把魏忠贤一党给扫清。王伴伴你看,我们……”

在驿站中,忙碌了一天的李自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今天做驿卒的时候,恰好得到了六十几文的赏钱。李自成就很高兴地打了些酒菜回到家。他不知道,崇祯皇帝已经要裁撤驿站了。他做驿卒的安稳rì子也将很快过去了。

而在归德的吴世恭,这些天也没有闲着。不过,他这些天首先做的是,就是收了一个狗腿子。

这些天,那常猛跟着吴世恭东跑西跑的,看到了吴世恭的威风,而吴世恭给常猛的赏钱也很丰厚。因此在有一天,就跪在吴世恭的面前磕头,要求做吴世恭的一个长随。吴世恭心想:也确实需要一个熟悉本地情况的人来给自己跑跑腿。所以,也就把常猛收了下来。

接着,吴世恭又给郑真安排了事务。那千户所堡垒的建造,可不能够光靠劳役。还需要在当地雇用一些木匠和泥水匠。

这么多木匠和泥水匠,在小镇上肯定凑不齐。于是,吴世恭让常猛带路,让郑真带着银两到离小镇十里左右的县城去雇用,顺便也要买些建筑材料回来。

可是这时,小洁病了。小女孩赶了这么长的路,又在来归德的路上受了些惊吓。所以,刚到了小镇就发起了高烧,病倒了。

那常猛是急于在新主子面前邀功,立刻就给小洁找了一个……神汉来!?

那常猛对吴世恭说:那个神汉的法术十分高明,他是临近几个县,赫赫有名的圣灵会的一个分会长。只要是吃过他那施过法术的神药,基本上都能够药到病除的。

吴世恭是现代过来的人,怎么会相信这些玩意儿?等那个神汉走了以后,吴世恭把那个神药全部扔掉。又叫常猛到县城找个好一点的郎中来。不要怕花钱。

幸运的是,小洁的病只是急病,那请来的郎中的医术也不错。几副药喝下去以后,小洁的高烧就已经退了。接下去,也就是静养就行了。这让赵如雅和吴世恭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事情过去以后,吴世恭倒来了好奇,就询问常猛那圣灵会的消息。

常猛告诉吴世恭道:那圣灵会也是拜菩萨的。领头的是几个和尚打扮的大师。他们的教义就是,提倡扶贫救弱、教友互助。所以,对穷苦人家多有救济,还经常派人送医问药的。

因此,这圣灵会发展的也很迅速。在归德这边还算是好一些。那汝宁府和南阳府那边,相信的人可就多了。几乎是每个县都有一个分会,连许多大户人家都捐献给圣灵会钱财呢。

吴世恭是立刻明白了。那圣灵会也就是个骗财骗sè的反动道会盟组织。不过,这圣灵会和吴世恭的关系也不大,吴世恭才没有闲功夫去管那些事呢。

而在这些天,那杨狗蛋的rì子可就过得消遥自在了。虽然,当时他不愿意离开京城。可是,杨狗蛋的神经看起来是特别的大条。到了归德以后,就既来之则安之了。

吴世恭虽然是把杨狗蛋绑到了归德,可是在待遇上,也没有亏待他。而且,每个月还给了杨狗蛋四十两银子的月例。当然,杨狗蛋的学徒的月例也要从这四十两银子中支付。

可就算是这样,那杨狗蛋也算是步入了富裕人家的行列。而且,现在他又不需要干活,那杨狗蛋天天喝着小酒,rì子是过得美的,要不是他的老婆管得紧,他简直就都想再娶一个小妾了呢。

吴世恭看着杨狗蛋那吊儿郎当的样子,觉得这样不行。可是,现在自己又没有铁匠作坊,也不能够安排杨狗蛋干活。

知道了吴世恭的难题,那常猛的狗腿子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他对吴世恭出主意说:那小镇上也有个铁匠作坊,而那个铁匠作坊的李铁匠,他的祖上就是千户所的铁匠,后来就搬迁到小镇上成为了民户,一直在小镇上做着铁匠。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那李铁匠也可以说是千户所的军户,那个铁匠作坊也可以说是千户所的铁匠作坊。

还有这样的好事?吴世恭听了以后,是二话不说,点起了五十名护卫,就冲到了那个铁匠作坊里。

他在那个李铁匠的面前摆了两条路:一条就是,李铁匠作为千户所的逃兵,立刻给杀头;另一条就是,李铁匠的铁匠作坊,吴世恭将作价给买下来。李铁匠和他的两名学徒也将跟着吴世恭干。

那李铁匠难道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吗?不过,吴世恭给的价格也十分的公道,而且也给了李铁匠数目不小的月例。这还是吴世恭那来源于现代的:重视技术专家的思想在起作用。

得到了那个铁匠作坊以后,吴世恭就参观了一下,对这个铁匠作坊是十分满意。这铁匠作坊本来就比较大。而且,它靠近河流边,作坊的地方扩充和打铁时的取水,都很方便。

于是,吴世恭就和杨狗蛋和李铁匠安排说:让他们在目前,着重做两项工作。一项就是,依然制造原来的火铳。还有一项就是,制造一种新的火铳的样枪来。

吴世恭在京城让杨狗蛋打造的火铳,是按照现代的滑膛猎枪的样子打造的。可是,按照明朝的工艺水平,这么大小的火铳,它的有效shè程才只有五十步。因此,吴世恭想在保持威力不变的基础上,打造出shè程达到一百步的火铳来。

听了吴世恭对于新型号火铳的技术要求,杨狗蛋就提醒吴世恭说:打造那新火铳倒没有什么问题。可那新火铳的个头将会很大,一个人举着放几枪,就会没有力气再使用了。

吴世恭让杨狗蛋不用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