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88章

明末疯狂-第88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现在在千户所堡垒里,就一定要留下一个强有力的,具有很强军事指挥能力的人,来领导遗留下来的那些兵丁。而现在吴世恭的手下,也只有薛永利能够胜任这个位置了。再怎么说,吴世恭也不可能放弃千户所堡垒这个基地的。

听完了吴世恭的理由,薛永利勉强同意了吴世恭的安排。不过,薛永利坚持:让吴世恭带上几乎所有的骑兵和大多数的步兵,以及大多数的火器,来保障吴世恭的安全。

最终决定,吴世恭的这次出征,将带上四百名骑兵和六百名步兵。除此之外,吴世恭也将带上三百五十把中型和重型火铳,以及两门佛郎机炮和两门三磅的火炮。

而为了加强千户所堡垒的防御,吴世恭将从县城的民团中抽调二百名兵丁到千户所堡垒里来,另外,吴世恭也将从军户余下的劳力中抽调一百名,在农闲时参加过军事训练的军户到千户所堡垒。有了这么三百人的加强,千户所堡垒的防御问题也基本上可以勉强解决了。

吴世恭一点儿也不敢从汝宁府北部山区,钱绮占据的那个原李鹞子的山寨中抽调兵丁。要不是人手实在不足,现在的吴世恭甚至还想加强那个山寨的兵力呢。他想要防止那些土匪一切可能的蠢蠢yù动。

最后,吴世恭也向张学斌、郑真和袁行山安排,让他们管理好千户所的内政和商务。吴世恭给他们定下了一个原则:在吴世恭离开千户所的这段时间内,让张学斌他们只要按照以前定下的规矩办理事务就行了。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就尽量拖延,不要激化什么矛盾,一切都等吴世恭回来以后再说。

等商议结束,所有人要散去的以后,吴世恭开口对智能和邓启帆叫道:“和尚,酸丁,你们俩个留一下,我有话要和你们说。”

邓启帆和智能在吴世恭这里留了一年多,虽然吴世恭也禁止着他们出行,只让他们在千户所堡垒的范围周围活动,更不让他们传递出任何信件和口信,甚至连几次有人到吴世恭这里来打听他们俩的消息,吴世恭也都装糊涂装作不知道。可是,因为俩人也十分知趣,xìng格也很随和,因此,这俩人在千户所这里,和上上下下的关系都相处得不错。

不过虽然如此,但这俩人落在了吴世恭这个老粗窝里,也肯定免不了给那些老粗起了绰号。邓启帆的绰号就是“酸丁”,智能因为宫廷秘方事件的影响,虽然他保持了童贞,但是依然给起了一个绰号,叫做“花和尚”。因此,今天吴世恭叫智能为“和尚”他也算是积了一些口德的。

看到其他人都离开了,吴世恭接着对这俩人说道:“二位已经在我这里留了一年多了。以前的事,谁是谁非,恩恩怨怨的,我也不想多说了。不过,我认为我们相处得还是很愉快的。”

“而这次我要去京城勤王,我自己都凶卜未知,也就没必要强留二位了。如果以前我有什么得罪二位的地方,在这里也对二位赔个礼啦。明天我就安排一下,就礼送二位回家吧。”说完以后,吴世恭站起身,向智能和邓启帆拱手行了一个礼。

见到吴世恭行礼,智能和邓启帆也连忙还礼。智能双手合十,先说道:“阿弥陀佛!大人这次勤王,兵丁肯定也会有所伤亡。小僧也懂些歧黄之术。如果大人不嫌弃的话,勤王的队伍中,也算小僧一个如何?”

邓启帆接着说道:“吾辈读书,就是为仗剑行天下。鞑子荼毒黎民,吾岂能在家中安睡否?区区不才,愿为大人解缰牵马。得知能奋战沙场,学生更赋诗一首:早擒……”

“打住!打住!”吴世恭连忙笑着止住了邓启帆的慷慨激昂,接着开玩笑地说道:“酸丁爷,举人大老爷,你就饶了我吧。我知道你的决心。可是你要说话,也请讲普通话啊?别这么酸溜溜的,都要把我给酸死了。”

邓启帆也笑了起来。他也开玩笑的回答道:“大人其他一切都好,就是有些不学无术。不过学生有个疑问,那普通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那白丁说的白话啊?”

…………

屋中三人,一片欢声笑语。

身处内宅的夫人们,早就得知了吴世恭这次要出征的消息。因此,当吴世恭回到内宅的时候,他的这四位夫人都没有睡。看到自己的这些夫人压抑着心中的担心,对着自己强颜欢笑,吴世恭的心中很是有些无奈。

吴世恭也只好不断地安慰着自己的夫人们。在不断的花言巧语和保证以后,吴世恭也总算是熬过了这个难熬的夜晚。

因为这次随同吴世恭出征的兵丁,都住在千户所堡垒的兵营中,所以在第二天,吴世恭就很方便得集合起了所有出征的兵丁。

在给了这些兵丁一段时间,让他们可以匆匆告别家属以后,吴世恭就率领着这一千多名兵丁出发,开往归德府城去和其他千户所,抽调的兵丁集合。

可是快要出发的时候,在县城里率领民团的首领——周巡却匆匆赶到了千户所堡垒来找吴世恭,向吴世恭要求要一同出征。

周巡到了千户所以后,除了在圣灵会乱民造反的时候,在县城的城墙上下了放火铳的命令,以及在后来抓了一些俘虏以外,没有捞到任何仗打,他就是一直在训练着新兵丁了。这让好战因子很浓厚的周巡感到有些难以忍受。所以,得知这次吴世恭要出征以后,周巡就吵着闹着要一同出发了。

鉴于周巡那英雄主义和战争浪漫主义的感情还很浓厚,吴世恭也就满足了周巡的请求。让周巡负责率领所有的步兵,一同出发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出征

没想到,当吴世恭离开千户所堡垒没有多久,县令余子琏也带着县里的官吏和士绅,来到吴世恭他们行走的大道上来送行了。

虽然吴世恭和余子琏有些私仇,但是这次送行,俩人的场面功夫还是做的实足。而县里的那些士绅,也都拿出了很多犒劳品相送。

而这次送行,又耽搁了吴世恭他们一些时间。看到在晚上之前,已经不可能赶到归德府城了,于是吴世恭让兵丁们就在半路上安营过夜,等第二天清晨再赶路。在安排好扎营以后,吴世恭就把所有的带队军官叫进了大帐,开始商议军务。

因为这次出征得十分匆忙,吴世恭和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细交流过。而这些军官,也都只知道这次是去勤王,也根本不知道吴世恭的想法。因此在这次军务商议中,吴世恭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这些心腹军官讲透彻,让他们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

吴世恭首先和这些军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鞑子入关的情况。因为吴世恭也只是在和赵铭的商议中,道听途说了三鳞两角的,所以也只能够介绍出个大概来。

不过接下来,吴世恭就详细地分析了鞑子可能的行动。

第一种就是:鞑子还是和以往一样,只是到内地来抢掠一番。等到他们吃饱喝足以后,明年开chūn鞑子大军就会返回,还会出关的。

吴世恭分析道,如果只是这种情况。自己的军队的行动,就要依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

吴世恭的军队毕竟人数很少,加上其他千户所的兵丁,充其量也只有二千名左右。而那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除了吴世恭自己的兵丁以外,其他的兵丁也就更不用再提了。

而现在在吴世恭和这些军官的想法中,他们也认为,就算是吴世恭这个千户所,那些经受了一年多严格军事训练的兵丁,他们的战斗力也和鞑子的战斗力相差很多。

除了因为吴世恭这个千户所的兵丁,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吴世恭和这些军官,都被明朝自己的宣传给大大地误导了。

我们已经知道,除了在宋朝的时候流传到明朝的那句——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名句”以外,和后金军直接接触战斗的明朝辽东军队,也流传出很多后金军的一些不可战胜的话语来。

除了明朝军队和后金军几次大败以后,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那些带兵的文官和武官人为地拔高了后金军的战斗力以外。

就算是到了这时候,辽东的那些军将,为了保存实力,还是不肯派出自己的亲兵,到无人区去侦察绞杀,所以他们也把后金军的骑shè水平吹嘘地神乎其神。而对于这些军将的说法,要依靠辽东军将支持的那些督师,也附和了这些军将的说法。

这些来自辽东的第一线的报告,让京城中,作为军事上的门外汉的皇帝和大臣们都相信了。以致于连内地的那些文官和武官,包括吴世恭他们也都相信了这一点。甚至于,游牧民族那骑shè功夫威力无比的神话,甚至都流传到了现代。

可是他们也都不想一想,在汉朝的时候,汉武帝的军队,都把匈奴的军队赶到匈牙利了,那时候也没有见过匈奴军队的骑shè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这里,笔者要纠正一个说法:农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作战中,是很难获得优势地位的。

其实在现实中的情况,和这种说法恰恰相反。由于农耕民族在后勤保障的能力比较强,在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中,是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就算是没有火器,在完全的冷兵器时代也是如此。

可是为什么在古代的历史上,基本上都是出现游牧民族主动进攻,而农耕民族被动防守的局面呢?那主要是因为,游牧民族太穷了,就算是农耕民族打败了游牧民族,也抢不到什么战利品。所以,农耕民族没有和游牧民族战斗的动力。

所以到了最后,我们古代的那些朝廷,情愿化大价钱去建造长城,也不愿意主动去进攻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因为他们计算下来,觉得去进攻那是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你们也许认为笔者在胡吹,那就看一看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战法吧。

其实,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战法很简单。要知道,游牧民族的行动,是有规律的。他们基本上在chūn夏季进行放牧,因为这时候的牛羊,经过了一个冬天,掉膘得很厉害,所以需要jīng心饲养。

而到了秋冬季,牛羊过冬的干草已经准备完全,这些穷苦的牧民就集合起来,犯边抢掠了。

而针对游牧民族的这个特点,只要农耕民族在chūn夏季,派出骑兵到草原上牛羊放牧的地方去。因为这时候的牧民是分开放牧的,所以这些牧民也基本上集合不起队伍来抵抗这些骑兵。

至于在茫茫草原上,如何寻找那些放牧地点,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在草原上,河流和湖泊周围,那草就一定很茂盛。再加上牛羊也需要大量地饮水,所以只要依照草原河流和湖泊去寻找,就可以很方便地寻找到那些放牧的牛羊。

而那些骑兵主要的作战目的,也不是要消灭多少游牧民族的军队。他们只要尽可能多的杀掉这些牛羊,并把这些牛羊的尸体扔进河流和湖泊中,去污染水源,那就可以大量减少游牧民族过冬需要的牛羊数量。

到了秋冬季,被饿疯的游牧民族也被逼得肯定会犯边抢掠。这时候,农耕民族只要在边境地区坚壁清野,再修建坚固的城池保护,并且在各个城池之间,动用机动军队相互增援。这样就能够大量杀伤游牧民族的有生力量。

只要坚持这个战法五到十年,游牧民族绝对就会元气大伤。到了那个时候,农耕民族只要动用物资和金钱收买分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再在以后通过外交的手段以夷制夷,那就基本上能够消除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威胁。

而这种战法,正是盛唐和明朝初年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法。

不过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这种作战方法,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农耕社会中,对国力也是一种很严重的考验。所以这种战法,也只能够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强盛期中使用的。

但是如果碰到了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例如汉武帝。对游牧民族只是采取军事打击的方法,而不采取外交的方法的话,那最后就算是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了,也怪不得汉武帝最后为了国库的空虚,而不得不下罪己诏了。

而基于后金军十分强大的这种考虑,吴世恭就要求自己的军队要绝对抱成团,绝不可以分兵作战。防止被各个击破。

并且还要求自己的军队在行军的过程中,不要追求行军的速度,在扎营的时候,要挖深壕,筑墙垒。并且多派游哨和暗哨,配合明哨防止后金军劫营。

吴世恭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后金军只是到内地抢掠的话,他们也就是对财物有兴趣,绝对不肯白白地花费兵力,来攻打自己坚固的营地的。

不过,吴世恭还向这些军官提出了自己对后金军的第二种猜测,那就是后金军这次要攻打京城。这也是吴世恭基于最后后金替代明朝,建立清朝的前世思想的作怪。因为这时候的吴世恭,并不知道这次后金军的入关,是不是前世那次吴三桂放开山海关,放后金军的那次入关。

因此,吴世恭也要求这些军官做好思想准备,万一京城告急,吴世恭也一定会不惜伤亡,带领自己的勤王军队开往京城的。到了那个时候,吴世恭也会千方百计把薛家和吴家的人员,尽可能多的救出来的。

对于吴世恭的要求,这些军官都没有任何异议。因为吴世恭的分析确实也是十分合理的。再说,找些军官也基本上都是京城出来的,他们的家人也都在京城。万一京城受到威胁以后,去救援京城也等于是去救援他们的家属。

在结束商议的时候,吴世恭再次强调:今天商量的内容,要传达到自己千户所的每一位兵丁的耳中,让他们都要完全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不过,也要所有的兵丁都做好保密工作,绝对不可以把今天商议的内容,流传到外面去。

第一百五十章太糟糕啦

军官们连夜把吴世恭的想法和安排交待给了每一位兵丁。所有的兵丁也都被告诫了,不得向外人透漏这个秘密。

在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吴世恭和他的兵丁也终于赶到了归德府城。见到吴世恭守诺而来,赵铭也是十分地高兴。在当天晚上,归德府的主要官员和归德卫的武官们在府尊大人和赵铭的带领下,也设宴款待了吴世恭。

在宴会上,府尊大人和赵铭对吴世恭说的那冠冕堂皇地话,反正大家也可以想象出来。而吴世恭对这些大人们也积极回应着,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