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疯狂 >

第97章

明末疯狂-第97章

小说: 明末疯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来了那些兵丁一阵迎接英雄般的欢呼声。

听着这一阵阵欢呼声,吴世恭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舒服地张开来了。这做英雄的感觉确实令人回味无穷啊!

欢呼了一会儿,城墙上突然有位武官激动地大声叫道:“巡儿,是你吗?”吴世恭定睛一看,正是周世昆。

在吴世恭身后的周巡也激动地跳下了马,跪在地上向周世昆磕头道:“爹!是我。”

接着就上演了一番动人的父子相见的戏码。到了最后,周世昆向周巡叫道:“巡儿你等一等,我派人把你娘叫过来。”

周世昆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原来住在京城里的那些军官,他们纷纷相托城墙上的兵丁去传信。当然,也早有人到阳武侯府给薛濂传信去了。

不过在等待的那段时间里,周世昆突然向周巡叫道:“巡儿,你媳妇已经嫁过来一年多了,这次你回河南就把她带回去吧。”

吴世恭这些知道内情的人,当然知道那个就是周巡逃婚的丑媳妇啦。他们看着周巡的囧样,都幸灾乐祸地大笑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四章义不容辞

那些军官的家属陆续到达了城墙上,城墙上下的喊话声是此起彼伏。城墙上还纷纷吊下了那些家属带给军官的一些大包裹。其中,有大量这些家属带来的元宵。这元霄节也确实是快到了啊。

到了最后,带着面纱的薛雨霏和nǎi妈抱着的小侯爷薛呈麟,在一群护卫和丫鬟、婆子的开道下,也上了南城墙。

一见到了吴世恭,薛雨霏就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她连连拿着手帕,掀起自己的面纱,擦着不断留下的眼泪。一直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终于收住了情绪说出话来。

在当时这个年代,这俩夫妻当然不可能说些“吻你一千遍!”,“爱你一万年!”之类的亲热话,他们也只好说了些“你还好吗?”,“多注意身体!”之类的没有营养的话。

不过薛呈麟这小子倒是特别地兴奋,他“咯咯”笑着,不断用戴着棉手套的小手,拍打着城墙的垛口,嘴里还对着吴世恭清脆地叫着:“爹!爹爹!”。到了最后,他一把抓下头上的小棉帽,扔向了城墙底下的吴世恭,接着他兴奋地拍着小手,“咯咯咯”地笑得更欢畅了。

看到自己儿子的小棉帽从城墙上晃晃悠悠地落下来,吴世恭连忙上前抓住,接着把小棉帽放在鼻子底下,使劲地嗅了一下小棉帽上儿子的婴儿香。然后把小棉帽珍藏在自己的怀中。

直到黄昏的时候,吴世恭这群人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自己的大营中。之后这些天,家在京城的军官轮流去城墙和家人见面,吴世恭也和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又见了四、五次面。他们都盼望着这样的rì子永远地继续下去……

秦良玉带着儿子马祥麟快马加鞭地赶到了通州大营,没想到他们是焚心似火,其他勤王军队的带兵官员却姗姗来迟。等到所有的官员都来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七天了。

这次主持商议的是,被崇祯皇帝重新起复的孙承宗。等到所有的官员都来到以后,孙承宗立刻把官员们聚集在一起,商议起当前的形势来。

现在,皇太极率领的后金军,他们的军事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除了抢掠了大量的财物以外,这次入关,他们更掠夺了关外稀缺的大量的人口。

更为主要的是,后金军完全摸清了明朝这个纸老虎的虚实情况,也对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有了直观的了解,也就是说,后金军认为明朝的军队在野战中是不堪一击的。这让后金军从上到下都是信心大增,也从内心中,对皇太极的英明领导和准确判断感到了由衷地佩服和崇敬。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皇太极便命令后金军的主力陆续地撤出关外,见好就收了。不过,皇太极还是让四大贝勒这一的阿敏,率领他的镶蓝旗,驻守在关内的被后金军抢占的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

皇太极让阿敏驻守在关内四城,所用的理由也很是冠冕堂皇的。他对后金军上下说:是为了保障后金军以后可以zìyóu出入关内关外。

不过,作为杰出的军事统帅,皇太极当然明白只靠阿敏镶蓝旗的这支孤军,面对源源不断来夺城的明军,是很难守住的。

但是,皇太极这样做却是有着一箭双雕的目的的。首先,他想把永平四城作为筹码和明朝朝廷谈判,让明朝朝廷承认后金是和明朝并立的一个国家。

说到这里,笔者就有些好笑。后金的政权早就成立了,也是有相当的实力,在关外又有这么大的地盘,那现在自己想要立国那就立吧。可他们却迟迟不肯立国,还巴巴地求着明朝来册封他们立国,以显示他们立国的合法xìng。这是什么啊?这不说明了,到了现在,后金的那些掌权者,面对明朝的时候,还有着深深地自卑感吗?

而一箭双雕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消弱阿敏的镶蓝旗的实力。在四大贝勒中,其他三大贝勒都是亲兄弟,只有阿敏是堂兄弟。

而皇太极见自己的威望树立起来以后,就要把八旗的权力尽量的收拢在自己的手中,而作为血缘比较远的阿敏,正是一个很好的开刀对象。因为动阿敏,其他的俩大贝勒不会联合起来反对皇太极的决定。

可明朝朝廷肯定不会让永平四城握在后金军的手中,因此,让重新复出的孙承宗主持调度所有的勤王军队,早rì夺回这永平四城。

可是当孙承宗让在座所有的官员拿出个夺回永平四城方案的时候,那些官员都是一言不发。这个时候,谁作声谁就是个傻瓜了。而孙承宗也不好太过相逼,因为这些领军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文官。

见到那些官员都做起了泥菩萨,秦良玉看不下去了。她愤然站起身,很不客气地大声说道:“永平四城在鞑子手中,那简直就是大明之耻,朝廷之耻。让老身的儿郎为先锋,去夺那永平四城吧,你们慢慢率领大军来支援老身吧。”

听了秦良玉不客气的话,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官僚显得是充耳不闻。再说这些官员也没有办法计较。不提秦良玉的赫赫战功,也不提秦良玉不客气的话确实有道理,光是秦良玉的身份,就比在座的绝大多数文官的身份高。

要知道,虽然秦良玉是个武官,而那些官员大多数都是文官,可是文贵武贱的传统却在秦良玉的身上却是行大不通的。因为秦良玉还有个身份,就是被皇帝册封的二品诰命夫人。

见到场面有些僵,孙承宗立刻打起了圆场,他笑着对秦良玉说道:“马夫人真是老当益壮啊!朝廷一直把您当成柱石。有马夫人出马,永平四城光复将指rì可待。本官这里承诺,马夫人要朝廷有何支援就尽管提。”

面对德高望重的孙承宗,秦良玉倒不敢怠慢,她向孙承宗行了一个礼以后,对孙承宗说道:“孙太师客气了。老身其他的要求,无非是一些骡马钱粮。孙太师熟懂军略,老身也放心得很。就是伴随老身到京城的一支河南军队,老身是看着不错。望孙太师允许,让这支军队随同老身一同为先锋吧。”

孙承宗立刻看向了在座的河南巡抚和河南监军肖公公。他们俩对看一眼,肖公公有些疑惑地问秦良玉道:“那支军队的领军大将为何人呢?”

秦良玉一看问话的是个太监,就仰起了头,冷冰冰地回答道:“是个叫吴世恭的小子。”

看到秦良玉的态度,肖公公也只好干笑了两声。因为在座的都知道,秦良玉的丈夫就是给太监害死的。那秦良玉看到太监以后,是绝对不会给他们好脸sè的。

河南巡抚也只好上前解围,他说道:“吴千户这人,本官倒是知道。确实是骁勇善战。收复永平四城,此乃国战,我等河南儿郎也绝没有退缩的道理。马夫人尽管安排去吧。”

河南巡抚和肖公公的心里都想道:“如果吴世恭能够在收复永平四城的战斗中,立下一份功劳,那还不是他们河南勤王军队的领军官员的功劳啊?如果能够压住其他勤王军队一头,他们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分量可要重了很多啊!至于万一打了败仗,那也是在秦良玉的指挥下,怪不到他们俩的头上。反正这件事横竖都不吃亏。”

接下来,所有的官员就商量了支援秦良玉多少骡马粮草,派遣何支军队配合跟进等琐碎军务。很快的,孙承宗就把一切都安排妥定了。

可安排那些骡马粮草又拖上了好几天,当秦良玉带着这些骡马粮草回到白杆兵和吴世恭的大营的时候,时间已经快到了崇祯三年的二月了。

回到大营以后,秦良玉立刻集合所有的武官商议军务。她首先对吴世恭说道:“吴千户,朝廷有令,这次攻打永平四城,你的军队归本官指挥。”

接着,秦良玉给吴世恭出示了盖有孙承宗官印的调兵公文,并且还有盖有河南巡抚官印和河南监军官印的调兵文书。在调动吴世恭军队的手续上,做到了无懈可击。

吴世恭呆呆地看着这些公文和文书,心中是十分后悔:“我当时怎么鬼迷心窍啦!知道伴随着秦良玉这个母老虎,还想着过安稳rì子。到了京城以后,我早就可以和秦良玉分手,到通州找自己河南的组织去了。现在可就弄巧成拙啦!”

“吴千户怎么啦?你是不是不想去啊?”看着吴世恭在发呆,秦良玉的话显得是十分的冰冷。

吴世恭是一下子回过神来,他立刻说了一番豪言壮语,把自己的胸脯排的是“啪啪”作响。反正现在看起来也逃不过了,先搏一个好的态度再说。

秦良玉笑眯眯地看着吴世恭的表演,对他的想法是心领神会。接着她也没有理睬吴世恭,开始安排着大军的行动。

结束军议以后,吴世恭回到自己的大营,立刻把所有的军官都叫了过来。在宣布了朝廷的命令以后,吴世恭对他们说道:“本官什么话也不多说了,你们也不要埋怨自己的命不好什么的。既然要打仗,就打起jīng神去好好打仗。”

“也不要害怕鞑子有什么三头六臂的,当时老子面对几万乱民心中也没有底,可冲过去以后,却发现却是一些土鸡瓦狗罢了。前些rì子我们也和鞑子交过手,鞑子也不过如此吧。拿出平时你们练的水平,保证不死那是吹牛,可本官保证,你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平安回家去的。”

第一百六十五章慈不掌兵

知道了吴世恭他们又要出征的消息以后,城墙上的那些军官的家属,又和那些军官上演了一场洒泪相送的戏。吴世恭也看着自己流泪的妻子和儿子久久不肯离开……

秦良玉虽然是积极求战,但她也不是死脑筋。这次秦良玉虽然主动请缨为前锋,她也要从朝廷这里榨取足够多的好处。毕竟白杆兵的穷rì子已经过得够长了。

因此,秦良玉并没有立刻拔营出发,而是不断地向朝廷和孙承宗叫苦哭穷,要求朝廷和孙承宗再追加一批骡马粮草。而为了收复永平四城,朝廷和孙承宗也基本上满足了秦良玉的要求。甚至到了最后,都破例开了京城的南城门,从京城里给秦良玉运送了一批给养来。

见到了基本上满足了自己的要求,秦良玉正式宣布拔营出发。而这时候已经到了二月中旬了。因为这次是统一行动,吴世恭和手下的主要的军官,也随同在秦良玉的身边,听从秦良玉的统一指挥。

可是出发没多久,秦良玉就命令军队放慢行军速度,接着她就向四周的城池派出了一名名信使,向乡间派出了一队队兵丁,开始征集附近的青壮。而且秦良玉还下令,让这些青壮自备兵器、工具和干粮,随同军队一同出发。

秦良玉的这个命令,让吴世恭听了以后是大为惊讶。这不是**裸地拉壮丁吗?作为有着现代思维的吴世恭,在以前就根本想不到明朝的正规军可以在京城的附近,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拉壮丁。而且更为夸张的是,不付给那些庄丁报酬倒也罢了,可是要这些庄丁自备兵器、工具和粮草的,这不是把这些庄丁往死里逼吗?

这些天,吴世恭也和秦良玉有了些交情,于是他上前规劝道:“秦总兵,您老这么做就不怕闹起民变吗?”

没想到秦良玉回头大声叱喝道:“胡闹!为国尽忠,何须分军民百姓?”

接着秦良玉感到自己的口气有些重,就把声音低了下来,对吴世恭解释道:“这次出征收复永平四城。那四城地处边关,原来就修造的很坚固。再加上有鞑子大军驻守。”

“老身手下儿郎虽然骁勇,但是人数确实太少,加上你的军队,才八千七百多人。老身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个人来用。”

“儿郎们是要和鞑子打仗去的,没有气力怎么行?就靠这些青壮做那些粗重活了。攻打坚城,也需要这些青壮挖壕沟,填护城河的。”

“老身这么做也是无奈。这些青壮也最多带上个十天、八天的粮食,老身也会供应他们一口吃食的。以后打仗的时候,老身也会尽量地保护他们的安危的。”

“你以为我们这次攻打这四座坚城是这么容易啊?依老身所看,没有个小半年的时间,也绝对攻打不下来。再说,跟在我们后面的那些军队,也将会这样的征集青壮的。他们可不会把这些青壮当人看待,打杀他们都是随意的。相比较之下,待在老身身边的那些青壮,还算是好一些呢。”

吴世恭是被秦良玉的话说的是哑口无言。他听明白了,那些拉来的青壮,也就是做个苦力和炮灰的作用。可是相比较自己军队的损失,吴世恭也知道,秦良玉的做法是正确的。没办法,心软的人根本就做不了领军大将,慈不掌兵啊!

到了最后,从附近的城池中送来的,和在乡间抓来的青壮,一共聚集了三千多人。吴世恭虽然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青壮,觉得他们比较的可怜。但是,吴世恭还是督促着这些青壮分组,立刻替代下自己兵丁所做的那些,扎营和做饭等粗重活。

而这个时候,吴世恭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行军的附近,有一位吴世恭在归德府的老熟人,就是已经被崇祯皇帝起复的,现任兵部侍郎的侯恂。

在鞑子入关以后,侯恂率领大军驻扎在昌平,保卫着明朝各位皇帝的皇陵。而这时候他的身边,有一位很受他信任的亲兵——左良玉。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左良玉在崇祯元年,辽东讨饷的兵变以后,被当时的辽东督师袁崇焕给撤了职。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