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楼折钗记 >

第56章

红楼折钗记-第56章

小说: 红楼折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马粼粼前行,傍晚时分,众人果然适时的到达了目的地 位于京师东北部的铁网山。这是红楼梦原著中一处极神秘的地方,全称为潢海铁网山。秦可卿死后,所用的棺材板,正走出自此山之上,名唤“墙木”据说扣之声若金石,薛播大言说道,“此物就是几千两银子也没处买来。”贾政也曾评价,“非常人所能享用”足见其珍贵。
    这里同时还是历代皇家田猎之所,有一支专门的看护军队,严禁百姓入山伐木拾柴,故而几十年间,生长的林木葱郁,百兽繁滋,朝廷的清流往往比之汉武帝的“上林苑。”而老百姓却因为此山周围多有铁网环绕。禁止入内,故称之为“铁网工
    贾芸招呼着戏院里的人下了车马,按着执金吾的吩咐,在靠近溪的地方,纷纷搭起了帐篷,不一会儿,满山坡上便全是一簇簇的白色大帐,这是表示禁军所在的位置,其间又有一些杂色的小帐,却是随行和扈从人员的居所,显然,太子早已经过了缜密的布置,将朝臣勋贵团团包围在了大军之中,既是保护,更便于监视,就连贾芸戏班所驻扎的地方四周,也一样被护军营的人马裹住,全无私下行动之可能
    突然,又一骑执金吾呼喝而来,停在了贾芸的帐前。说道:
    “陛下谕旨,今晚戌时,大帐家宴,召贾芸及红楼戏班随驾听调。
    “草民遵旨”。
    贾芸连忙跪下接旨,那执金吾凑上前来,在贾芸耳边低低说道:
    “夜间通行中军之口令为 韩信”。
    “韩信?!”
    贾芸怔了片刻,旋即又点点头重复了一句,
    “韩信!草民记平了!”
    执金吾转身离去,贾芸也忙回到了帐中,红楼戏院的全班人马、林墩儿、戴家三兄弟,也都聚集在一起。那些不知道凶险的,自是兴奋异常,摩拳擦掌,只等着君前表演,期翼着像之前的柳五儿一样大受恩赏,而墩儿、戴家兄弟这些知道真相的,却是战战兢楼,满腹的心事,不知道那个潜伏于此,准备了整整三个月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会在何时何种的情况之下,露出狰狞来。
    夜色渐渐沉下,秋日的天空中是最能看清那漫天星斗的,尤其在穿越而来的这个古代时空,即便是夜晚也仿佛显得更加明亮和干净一些,远远近近的炊烟直直升起,那一丛丛的篝火呼应着天上的群星,陪着黛山连绵,一望无际,当真是令人生出家国之叹。
    “只可惜宝钗她们不能来,若是能和她并肩仰卧在满坡的青草之上,膘望这璀璨星辰,那才是何等的赏心乐事啊!”
    不知为什么,贾芸的脑海中突然跳出了这样的念头来,只可惜,还未容他多想,外头便闹起了蔡亮老头的招呼声:
    “东家,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走了!”
    贾芸忙打叠起心神,答应了一声,弯腰走出帐篷,演员们都已到齐,还有一个负责领路的小太监,林墩儿和戴家三兄弟则挑着几担演出的道具布景,站在最末,看见贾芸出来,这几个都不自觉的直了直腰。
    “走吧!”
    贾芸当先而行,带着戏班人马,紧跟那小太监穿行于禁军大营之中,直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才总算望见了那一只巨大的鹅黄色大帐。帐门口铺着一块巨大的地毯,地毯两边是两排油火灯,灯下还摆着许多的几案和椅子,中间也点着一堆篝火,熊熊燃烧,香烟缭绕。
    那小太监领到坡前,便不再前进,草丛中又钻出一个禁军的士兵,上前询问暗号,贾芸忙说了“韩信。”那士兵点点头,又凑上来说道:
    “再往前面,暗号改为鸿门。”
    贾芸暗自钦佩太子的心机安排,连忙记下,那士兵放过贾芸诸人继续前进,果然网走几步,又有一队士兵拦阻,贾芸便说了“鸿门”如此一连经过数道关卡,才总管到达了帐前,里面正不停的传出嬉笑欢闹之声,却是女子居多。
    “贾芸前来随驾听旨!”
    帐篷口的一个太监急急的跑进去回禀了一声,里面又是一阵欢呼,烛影闪动,那当朝天子已经带着后宫的妃嫔们雁行而出,贾芸吃了一惊,却感觉身后有人拉自己的衣角,回头一看,蔡亮等人早已跪下接驾,贾芸也要下跪,那皇帝却一摆手拦住了他,满脸笑意地说道:
    “今日乃是联之家宴,不用行那么多繁文缛节才好,都起来吧
    众人谢恩站起,这边皇卑和太后、皇后以及众妃嫔都一一的在灯下的几案前落座,贾芸留神细看,贾元春果然也在其中,只是多日不见,虽是容颜依旧,却似乎更添了几分愁色。
    “听太子说,你果然排了一出曹操的新戏?”
    皇帝看着贾芸笑道,
    “不过,今晚联却不看!”
    众妃子闻言,纷纷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只看着皇帝,等着他的下文。
    “需等三天之后,联大宴臣工、蕃使之时,再来看你莎翁的手段”。
    “草民遵旨!”
    贾芸高声的答应一句。旁边太后道:
    “不过今儿你既是来了,也得给我们演点什么才是,到不拘什么,总要发笑戏诧一些的好!”
    皇帝也说道:
    “联上次在你面前说了宫里梨园的无能,不过联的梨园教习却颇不服气,这会子想和你比试比试,不知你可愿应战否?”
    “梨园教习?。
    贾芸抬眼望去,只见大帐的背面,此时转出一队人来,领头的一个,却是一个老态龙钟的绯袍男子,双手蜷缩在袖管之中,一瘸一拐的慢慢走来,身后跟着十来个男女,怀抱着各类的乐器,却是个个具长得英俊漂亮。





    第四卷 梨园待诏 第一百零三章 斗戏
     更新时间:2010…6…28 10:44:53 本章字数:5347

    ※ 工位就是联所说的梨园总教习。姓楚名寻欢,乃是戊浅二品井士,其父乃是先皇时候翰林院学院大学士王希献,和你们贾府也是世交至好!”
    皇帝指着那绯袍男子向贾芸介绍,贾芸想起了原著中,宁国府除夕祭祖之时,那宗祠门口的那一副长联和正中的匾额都走出自这王希献之手,皇帝所说的世交,想必不虚,只是堂堂的前朝学院学士之子,居然沦落为宫里的优伶班头,梨园总管,似乎有些子不寻常的意味在里头。
    王寻欢向上前的皇帝及太后妃嫔们行了礼,便转身望着贾芸,一脸倨傲之色,说道:
    “你那些劳什子的话剧,我也看了,虽说皇帝和太后称赞有加,在我看来,却是虚妄荒诞,不值一提!”
    贾芸显然没有想到,君前奏对之际,这个王教习竟是敢对自己大肆抨击,咄咄逼人。正待开口回击,身后的蔡严却早已按捺不住,上前厉声道:
    “却也总比尔等尸位素餐,整日以前人旧戏聊充场面来的高明!”
    王寻欢闻言,顿时白眼一翻,拔高起原本就尖细异常的嗓音,冲着蔡严说道:
    “何家小狗,竟然作吠日狂犬!什么所前人旧戏,聊充场面?难道我穷毕生心血。考据元曲南音各派唱腔,亲自度曲作词,排演出的《叔嫂斗》也是前人旧戏不成?!”
    “叔嫂斗?”。
    贾芸忙回头低声地向蔡亮询问。
    “那却是一出什么戏?”
    蔡亮道:
    “那是元朝留下的一个水浒戏,据说乃是关汉卿所作,只可惜只有剧名,却无关目戏词,这王教习便搜罗古今,将他恢复了出来,讲的乃是武松与潘金莲之事
    “原来如此”。
    贾芸点了点头,这恢复老戏,倒也确实是一项颇为艰巨的工程,难怪这王寻欢如此自傲。此时,坐在左手第一席的皇后也笑道:
    “王教习的叔嫂斗也是好戏,当年我和太后也是经常看的,都喜欢的了不得,尤其那个武二郎,恁地英武,不知可还在否?”
    “二郎在此”。
    皇后话音网落,跟在王寻欢身后的诸人中早已走出一人,高呼万岁,跪倒在席前,皇后大喜,忙忙的命他起身,贾芸抬眼看去,果然好一表人才,健硕魁梧,星眉朗目,身上穿着一袭箭衣短靠,头上一领英雄巾,帽檐儿中间,顶着颤颤巍巍一颗绒球,正是昆戏中武松的打扮,显然,这王寻欢此次随驾听宣,却也是有备而来。
    “一看见这副装扮样子,果是令人感慨。
    一旁的太后也喘嘘道,
    “记得当日此戏首演之时,庆儿尚在襁褓中吧?”
    皇后忙道:
    “太后圣明,那时候,庆儿可不刚刚满月,我还是抱在手里看的戏呢
    “这么说起来。咱们都来了大半天,怎么都没见到庆儿,让人叫过来,今儿是咱们的家宴,少了太子如何圆满?!”
    底下的太监连忙答应一句,便跑出去叫人。那王寻欢见到太后皇后如此念旧,顿时越发得意起来,朝贾芸和他的戏班瞥了一眼,说道:
    “这戏我数年前只在畅音阁演过几场,你们自然是只有耳闻,未曾目睹的,这些年,我又着力重新度磨了一遍,越发的浑然圆熟,陛下命我侍驾,我便知道。是要看这出《叔嫂斗》,所以早早的命小子们装扮了起来,也让你们见识见识罢了,也好知道什么才是昆腔正音,什么才是古曲遗韵”。
    蔡严听了,冷哼一声道:
    “你若真是关已斋再世,我们到还惧你一分敬你一分,不过是个忘了父祖的膏粱子弟罢了,夸口什么?!”
    “你!竖子!”
    王寻欢脸色大变,指着蔡严气的浑身发抖,贾芸正感奇怪,蔡亮老头已经凑上来附耳说道:
    “这王公子的父亲王希献。当年身为学院学士,又兼着皇长子的老师,原本是权倾朝野的人物,先皇驾崩之时,皇长子企图谋逆,事败被囚,王希献连夜出逃,岂料尚未逃出通州,就被三法司拿住,原来正是这个王公子为了澄清自己与逆案无涉,竟是自己去刑部交代了其父的行踪,消息一出,朝野一片斥责,他却安之若素,不久还当上了宫里的梨园教习,浑不以其宗族之祸为意,依旧夜夜笙歌寻欢,故才得了这个雅号”。
    “好了!”
    正中间的皇帝适时的出声打断了王寻欢和蔡严的相互诘难,只见他捻着胡须沉吟了片刻,才说道:
    “今日永夜漫漫,难得梨园曲部和红楼戏班俱在,联的意思,你…州州斗上一场如何?!”
    “斗戏?。
    贾芸和王寻欢不由得同时脱口而出,又互视一眼,眉头皱起,不知道这皇帝又在玩什么花样。
    “不错,斗戏!”
    皇帝用力的击掌三声,一个内侍忙捧着一异木盘走到了台前,里面却放着几十支新鲜的蟹爪菊,皇帝饶有兴致的说道,
    “待会儿你们各自选演一折最拿手的关目,自联以下,母后、皇后以及各位妃嫔,各领一支菊花,等你们表演完毕,我们各凭心意,将手中菊花掷于你们脚下,谁得的花多,自然便是胜者,联一言九鼎,无论何人获胜,从此便是联的梨园教习,从七品官衔,并赏白银五百两!”
    “遵旨!”
    王寻欢略一寻思,心中顿时大喜,忙忙的答应一声,回头便张罗了起来,贾芸也只得受命退回,跟蔡亮父子商议道:
    “这王寻欢的《叔嫂斗》,刚刚得修改完成,又有皇后、太后的这番旧人情在,大占优势,若咱们用以前的那些老戏来应对,却都是他们不久前才网看过的,这旧席翻炒一回,汤色不变,只怕是难胜此局啊。”
    蔡亮闻言只得点头称是,旁边蔡严叹道:
    “可惜咱们不能选《曹杨》来演,要不然定能技压全场!”
    蔡亮道:
    “陛下已经吩咐,《曹杨》需要到三天之后才能开演,此时拿了出来充数,只怕犯了欺君之罪,败得更惨呢!”
    贾芸皱着眉头四下踱步,那边儿王寻欢看在眼中,更加放心,连忙上前高声奏道:
    “陛下,休说臣主大欺客占后生晚辈的便宜,此次斗戏,臣愿先演,抛砖引玉!”
    “准奏!”
    皇帝微微颌首,贾芸却知道他不过是智珠在握,故作姿态而已,心中越发的不甘不服,背负着双手直在空地上来回走动。
    啮!
    随着一声起板,王寻欢的新版《叔嫂斗》终于正式上演,这武松和潘金莲的故事,自来乃是水浒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段,甚至敷衍出了《金瓶梅》这样的另外一部堪与原著《水浒》并列的古典名著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王寻欢又加上了一些世俗俚语的噱头和王婆、郓哥等人的插科打详,加上皇家梨园曲部,那演员都可说的上是绝顶的高手,唱念做打,都是从小练就的童子功,一招一式,板眼俱全,王寻欢又选择了全剧中最肉段的“杀嫂”一折,种种综合起来,端得是精彩好戏。
    当最后,武松一刀斩下,杀死潘金莲,又慷慨淋漓的唱了一段自白,随后出门自首之际,皇帝太后皇后,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的坐在席间的太子都一齐鼓掌喝起彩来。王寻欢老脸放光,不停的上前揖手致礼。
    皇舟道:
    “难为二郎这么些年。身上的功夫竟没丢下!”
    太后也笑着说道:
    “我却喜欢那郓哥儿的混话。听着有趣儿的紧,别的戏里是再没有的了。”
    “郓哥儿虽演得好,只是咱们这边的芸哥儿,只怕此时却是大费心思呢。”
    皇帝笑着低语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贾芸正带着红楼戏院的人在一座大帐后面紧张的排演着什么,灯火之下,人影憧憧,看着果然忙乱至极。
    众人大笑起来,王寻欢也得意的捻须说道:
    “贾莎翁,该轮到你红楼戏班上场了。”
    “知道!”
    贾芸高声的答应一句,这才带着手下的演员从帐篷后面钻出,笑着拱手奏道:
    “方才看见王教习的《叔妓斗》,果然精彩,不愧是数年苦心孤诣之作,足堪传世不朽,原本草民是万不敢应战的,只是陛下和太后如此隆兴,又不便拂了圣意,于是临时起意,现编了一折话剧,供诸位一笑。”
    “哦?现编?”
    皇帝等人立刻露出了关注的神情,那王寻欢却是脸色一沉,这贾芸连消带打的一番话,听着客气,其实却是暗中在贬损自己,那《叔嫂斗》是自己数年心血之作,可是人家竟只是临时现编了一折来应对,输了不至于难看,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