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宠侄 >

第72章

宠侄-第72章

小说: 宠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下意识的惊呼了声,一直围在四周注意着他们的宋远立即飞身而上,在银锭即将落地之际接住了她。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呼了起来,变动来得快去得也快,有些人都没能立刻缓过来。

    “啊!!!”

    又一声惊叫爆出,这回却是从人群中发出的。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望向发声处。

    只见得一名中年男人惊慌失措的后退着,后头人潮被此举动影响,都开始骂骂咧咧的吵闹了起来。

    宋清昀面白如雪,一贯带笑的神情消散无几,他一手捂着自己尖锐刺痛的后腰,黏腻的液体濡湿了衣衫,浸染的他满手鲜血,一滴一滴的自指缝溢出,跌落地面。

    大概是剧痛和失血的缘故,让他有些摇摇欲坠。

    那惊叫的中年男人就站在他身后,此刻因其举动,宋清昀身边被强行空出了一个小圈,有更多的人发现他腰际的血渍,惊叫此起伏彼,所有人都开始惊慌失措的逃离。

    “杀人了,杀人了!”

    “救命啊——”

卷三:北齐 第三十一章:再见小四

    宋远刚救下银锭就听到身后喧哗,心中顿时一凛,他下意识回头,便见人群推搡挣逃,正以宋清昀为中心疯狂四散。

    面白如雪的年轻男人独自站在原地,身形颤巍。

    宋远几乎是立刻冲了回去。

    “主子!”

    他一把扶住宋清昀,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后者身后触目惊心的伤口。

    杨皆早已朝着杀手逃遁方向追去。

    惊慌失措的百姓们在七水巷内争相四逃,不仅阻拦了前路,还造成了相当大的恐慌,闻讯赶来的衙役开始肃清现场,杨皆被好些个人阻挡视线,追击困难,眼见着那抹灰影就要消失在视线中,他再顾不得其他,几个跃步冲向街边石像,劲力一纵,众百姓只觉一片阴影自头上掠过,待到抬头四望之际,杨皆早已远远离去,只剩一潇洒背影。

    穿过街道,绕过浮桥,又窜入深巷……杨皆越追,心里就越是冷沉。

    此人太过熟悉大京部署,每当他意欲拉近距离时,都会被其借助地形三拐两绕的甩远,他的身份……已经昭然欲显了。

    ——除了大京的人,谁能知晓这种深窄小巷?

    可是大京的人有什么理由要刺杀丞相?

    就在他分出一丝心神思索之际,前方一直逃窜的灰影突然停了下来。

    劲风呼啸,似掺尖锐铮鸣,杨皆反应极为迅速的拔刀出鞘,眼前亮白闪过,不过眨眼的功夫刀与剑便击打在一起。

    刀剑一触即分,杨皆与灰影皆退半步,又于下一刻缠打在一起。

    灰影生的平平无奇,是那种一丢进人群中就找不见的类型,他身手不弱,杨皆与他交手数招,越来越觉得此人的剑招有些熟悉。

    深埋在脑海中的记忆被渐渐唤醒,他眸中露出震惊,似是不敢相信般瞪视着灰影。

    此人是……

    这招式,分明就是他们当初前往南诏之际,行凶刺杀丞相之人一样!

    “你是什么人?!”杨皆一刀格住正冲面门的剑势,寒声喝道:“为何三番两次的刺杀我家先生!”

    灰影不答,手下剑招快疾迅猛,几个呼吸的时间便已攻出数十招,杨皆渐渐不敌,开始落于下风。灰影并不恋战,眼花缭乱的剑势数招齐发逼退杨皆,他身形一移,瞬息就出现在了深巷的拐角,一晃便不见了踪迹。

    糟糕!

    杨皆来不及懊恼,急忙追上。

    熙攘闹嚷之声开始慢慢变得清晰了起来,杨皆转过拐角,映入眼前的只有细长的小巷,以及小巷尽头的热闹街道。

    灰影一头钻进了人群之中。

    杨皆落后一段,带他追出来的时候,哪里还有灰影踪迹呢。

    ……被他逃了。

    杨皆握着刀柄的手慢慢收紧。

    他在原地呆站了片刻,忽然想起了宋清昀那边还不知是什么情况,顿时就急了起来,转身就想往回走,可谁料到这一退没注意到后头有人,一下便撞上了路过之人。

    “哎呀……”

    被撞之人惊呼,挎着的篮子也跟着落地,里头装着的东西噼里啪啦滚了一地。

    “啊,抱歉抱歉!”

    杨皆惊了下,一边道歉,一边蹲身捡拾着滚落一地的东西。

    等到他把东西都放回路人的篮子里,望向路人时,却发现后者满脸惊慌失措又惊恐的看着他。

    杨皆愣住,一时竟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可刚才被他撞的路人已经慌不择路的往一侧跑去。

    杨皆瞬间回神,几步便追了上去,五指如铁,牢牢攥住了逃跑之人的肩膀。

    后者顿时露出吃痛之色,哀呼出声。

    杨皆咬牙:“小四?!你怎么会在这?!”

    ***

    北齐皇宫。

    粗犷高大的宫殿之内,北齐帝着青袍龙服,身形奇伟,让人惊异的是,他那双眼睛竟隐透碧色,“听说东临的丞相刚才遇刺了?”

    立于宫殿中央的九龙吐珠銮椅上,他坐姿散漫,语气亦散漫,就好像方才口中所说之人,不过是一只无关紧要踩在脚下的蚂蚁。

    监国李朗半躬着身,恭敬通禀道:“回王上,是的。众目睽睽之下,很多百姓都见到了,恐怕会引起恐慌。”

    此话之意,无非是要北齐帝有所举动,安抚众人,可惜后者摆摆手,一脸的无所谓道:“街上也不是第一次死人。”

    “王上,百姓可置之不理,可东临那边却不能没个交待。”李朗也不是第一天伺候北齐帝,自然知晓这位枭帝的性情,委婉劝阻道:“如今我们意与东临结盟,可东临丞相却在我们的国都遇刺……于情于理,也该……”

    他话还没说话,北齐帝就不耐烦的打断道:“找两个太医去四方馆看病已经很不错了,他们还想要什么交代?”

    这东临的人可真是有意思,大晚上的不好好呆在馆内,非跑到街上乱逛乱玩,现在出了事,倒是知道找他要说法了。

    哈!可笑!

    果真是废物麻烦事多。

    “王上切不可说此意气话。”李朗既然身为监国,自然能让北齐帝礼待一二,要是没有涉及到原则一类的问题,北齐帝还是很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毕竟李监国是先皇亲口御封,手里更持有免罪令牌和先皇圣谕,上可责难昏君,下可令罚佞臣。

    “东临丞相在北齐境内遇刺,本身就会使人怀疑是北齐所为,若王上后续未能处理好,恐怕东临与北齐的关系会立刻恶化。”李朗的身形躬的更低了,肃然劝道:“届时,莫说是破坏东临和洛中的盟约,只怕他们两国会更加团结互助,抵御北齐。”

    这话北齐帝就不爱听了,那双碧色的眼眸也露出隐忍的怒意,“难不成我北齐泱泱大国,还怕那两个边陲小国?!”

    他说的狂气,全然是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霸主之姿,事实上他也有这个资本傲,因为北齐不管是在国土面积还是兵力精锐方面,都远胜洛中东临,虽然两国结盟会让北齐伤脑筋,但真刀真枪干起来的时候,胜者无疑还是北齐。

    可李朗有另外的顾虑,“王上,国内已派遣出一部分的兵力和物资前往南诏,在此情况下与洛中开战,弊大于利啊。”

    “李监国,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北齐帝不以为意,轻蔑道:“不过是个小小丞相受伤,那东临还真敢与本王开战?”

    李朗叹息:“微臣听闻,东临帝从不管政事,国内一应俱事皆由这位送丞相担当。”

    北齐帝碧眸一亮,露出几分嗜血杀意,“那如果杀了这个人,东临岂不是废了?”

    “万万不可!”李朗急声劝道:“若王上真杀了东临丞相,只怕东临破釜沉舟,依附洛中,那可得不偿失了。”

    “洛中……”北齐帝的脸色慢慢阴沉了下来,狠狠锤一锤,坚硬如铁的桌案立时裂出一条细缝,“该死的洛中帝,本王迟早要拧下他的脑袋!”

    “拧下洛中帝的脑袋,是日后要做的事,可现今王上需处理的,是东临丞相这边。”李朗闻言劝慰着,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依微臣所见,王上不仅要派出太医,更要亲自去一趟四方馆,以示您对东临的重视……”

    说到这里,李朗注意到北齐帝的脸色又不好了,顿时改口:“当然,若是王上不去也是可以的,那便由微臣领王上圣谕,代为探望。”

卷三:北齐 第三十二章:荒唐事

    翌日上午,一片不知从哪儿飘来的乌云笼罩着大京城上空,风声赫赫,带来久违的阴凉。

    由于北齐帝极其不乐意屈尊,李朗无法,只得亲自走这一趟,以表北齐关切担忧之心。

    与他一同前往四方馆的还有两名太医,身后跟了几个捧着木盒的药童,一行数人这才刚进东院,就碰到了同来探望宋清昀的洛中大臣们。

    那些人中,李朗就对洛庭柯有点印象,“洛大人,你们这是来探望宋相?”

    洛庭柯点头,正欲开口,旁边面相尖利的礼部侍郎却抢先一步道:“李监国,我们听说宋相是在七水巷遇刺的,这大京城中的治安也未免太差了吧。”

    这段时间,洛中遭受北齐明里暗里的欺压,早就憋了一肚子的不满,这回好不容易找到个缘由,还不得狠狠出口气儿。

    此刻要是赵寅在场,他那暴脾气铁定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揍人的,洛中的大臣们在他手里可是吃惨了苦头,不过……现在是李朗与其对峙,后者相较于赵寅,还是比较和气的,“突然出现这种意外,本官也觉得遗憾,不过真相到底是怎么样,还需细查,可不能就此下结论。”

    洛庭柯闻言,下意识的问了句:“听李监国这意思,宋相遇刺是另有隐情?”

    李朗微笑,“是不是有隐情,查下去才知道。”

    礼部侍郎冷哼,忍不住小声嘀咕:“哼,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早有预谋。”

    虽然他声音压的很低,可李朗还是听到了,转望向礼部侍郎:“这位……”

    他顿了下,脑海中飞快思索,却找不到关于此人的任何信息。

    礼部侍郎倒是没想到他耳朵尖到了这种程度,毕竟这种背后指责的事,真的被当事人听到还是很尴尬的。

    他行揖,亦是借此掩饰满脸不自在,“鄙姓李,洛中礼部侍郎。”

    “哦,原来还是本家。”李朗颔首,受了他这礼,却未回礼,“李侍郎,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之前,可千万要谨言慎行,你应当知晓……什么叫祸从口出吧?”

    “你——”

    李朗笑了起来,不再理会他们,径自往院内走去。

    那两个太医目不斜视,从始至终都没有看过洛中的人,就这么跟在李朗后头离开了。

    剩下李侍郎牙根紧咬,气的不行。

    洛庭柯见他一脸怒意,叹气安抚道:“北齐锋芒正盛,我等还是莫要触其锋芒的好。”

    “他们实在欺人太甚!”

    “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且忍忍吧,勇士大会马上就要结束了。”

    李侍郎不甘不愿的点头,还是有些没好气。

    洛庭柯见状,也不再多加劝慰,这种事还是要自己想通,旁的人说再多都没用,“我们也进去吧。”

    李侍郎应是,实在忍不住的抱怨道:“也不知道他会在东临的人面前说什么。”

    “东临人讲理,自有是非观,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可最近北齐频频向东临示好,”李侍郎强自冷静,犹疑道:“下官实在担忧,东临会生出旁的心思……”

    “切不可自乱阵脚。北齐拉拢东临,贬低洛中,正是想让两国因此生出嫌隙,万万不能中招。”

    “大人说的是,是下官愚钝了。”

    说话间,宋清昀下榻的厢房已近在眼前,洛庭柯示意李侍郎别再多言,自己亦整理了下心神,这才迈步进屋。

    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药味,看得出来,宋清昀出事后,东临的人第一时间找了大夫诊治,而李朗带过来的那两个太医……现在看来倒是多余了。

    “多谢监国大人挂心,丞相的伤势已经稳定,现在无大碍了。”几个呆在外室的东临大臣说着面上的客套话,神色却隐隐透着不悦,很明显,宋清昀的这次遇刺,让他们对北齐非常有意见。

    ——堂堂一国之都,天子脚下,居然还有贼人胆大包天,行刺朝廷命官!

    ——东临从来就没发生过这种荒唐事!

    因为有国内大臣在场,自然没有宋远他们说话的份儿,江慕灵本是守在宋清昀床前,可今早来探望他的外人太多,她实在不好继续待下去,便在银锭和金元的陪同下回了自己的房间,玛瑙倒是被她留在这里,好时刻通报宋清昀的状况。

    “此事实在是我北齐之疏漏,勇士大会名声太大,竟是连贼人也被吸引了过来!”李朗在东临人面前,倒不像是刚才那么嚣张了,李侍郎对天翻了个白眼,实在看不过他这区别对待的虚伪。

    “连累宋相受伤,我王心生愧疚,从昨晚开始便在宫中道堂为宋相祈福,还让本官代为问候。”李朗不愧是北齐监国,说起谎话来简直是脸不红心不跳的,瞧他那一脸认真懊悔的神色,不知情还真会被忽悠了过去。

    李侍郎慢慢凑近了洛庭柯,唇几不可见的嚅动:“北齐帝昨晚明明在他后宫的那些个宠妃床…上颠鸾倒凤。”

    三国鼎立,各自间自然会有眼线,洛中一向忌惮北齐,自然十分关注北齐宫中的情况,不过这两天也没见眼线传讯,说起北齐帝的风流史啊。

    洛庭柯不着痕迹的瞥了眼李侍郎,缓缓摇了下头,示意他别乱说。

    东临的大臣们也不信,这北齐帝是个什么德行,他们都知道,可人家既然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去反驳,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劳北齐陛下挂心了。”东临大臣勉为其难的应和了句。

    “大人客气。”

    ……

    就在这一派表面上的其乐融融之际,杨皆忽然满头大汗的闯了进来,“宋侍卫!”

    房内众人俱是一愣,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