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旧家燕子傍谁飞 >

第140章

旧家燕子傍谁飞-第140章

小说: 旧家燕子傍谁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边是死路!奉书后怕不已。要不是有这只勇于献身的猫,这个猜心的游戏,李恒几乎要赢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镇定心神,迈步走向左边的小路。走着走着,就不由自主地小跑起来,只想离那黑猫的死处越来越远,只想将身后的一切甩掉。脚下是黏糊糊的烂泥和树叶,身边不时拂过冰凉的树枝,耳畔隐隐约约地有野兽的叫声。奉书丝毫不敢停留,越走越快,没多久便大口喘气,汗如雨下。她脱下华丽的嫁衣外袍,丢在地上,轻装疾行。

    空气中似乎有股腐烂的味道……但就算是正常的丛林,里面也经常会有奇奇怪怪的气味。眼睛也有些痛,似乎是进了汗水了。汗水流到脖颈里,火辣辣的烧灼着。她有些不安,提醒着自己方才的分析结果。两条路至少有一条是能走的……黑猫死在了右边……眼下这条路肯定没错,她只要努力前行、前行……

    整个丛林静得让人害怕,周围只剩下她自己的喘息声、脚步声、双手拨动树叶的簌簌声。朝上看看,月亮也不知何时消失了,整个天地黑漆漆的一片。奉书大叫几声,给自己壮胆。足底慢慢的不堪重负,脚骨一阵阵钻心的疼。那是小时候缠脚留下来的病根。

    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从没这样孤独过。跑着跑着,却忽然没来由地想:“师父此刻,在干什么?”

    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又被迎面的风吹干,脸蛋上有点疼。她呜咽了一声,掐了自己一下,告诉自己休要多想,马上就安全了。走出这片丛林,就是通往西结的道路。等见到了越军,就可以休息了……

    身边的树木草丛在飞快地后退。不知过了多久,当她觉得自己马上要难受得晕过去的时候,便看到远处一闪一闪的,几束火把急切地朝自己移动过来。有人在远处大叫:“蚊子!蚊子!”

    她发出一声似是欢喜、似是痛苦的叫喊,扑进赵孟清怀里,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失声痛哭,攀着他的手臂,慢慢跌倒在地上。

    赵孟清用力扶她,一下子没扶起来。

    “怎么了?你可受伤了?怎么……怎么这么久才来?我们一直担心……”

    奉书也不知为什么会觉得这样委屈,呜咽着道:“我、我脚疼……那条路绕来绕去的,一直在绕弯子……我哪想到要走这么远……”

    身子一轻。赵孟清干脆将她一把抱了起来,转身便走,说:“先回去,这里也不安全。”

    奉书脸上一热,心里也是一热。他见到她后,第一个问起的并不是脱欢的死活,而是她有没有受伤。

    赵孟清随即又说:“只是……你说那条路一直在绕弯子,又是怎么回事?你……你是从哪条路回来的?”

    奉书感到自己在随着他的步伐颠簸,刚要开口回答,突然胸腹间说不出的难受,眼前一黑,随即不省人事。

    *

    奉书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软软的床铺上,身边是焦急万分的安姿公主。她看到奉书醒来,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亲手给她喂了一杯水,然后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奉书忙道:“慢些,慢些!我听不懂!你说我们这是在哪儿?”

    安姿公主咯咯一笑,趴在奉书的床铺边上,连比带说带写,总算表达出这些意思:“这里是万劫。据探子来报,脱欢重伤无法指挥,李恒已经率领元军已经开始分批撤军了。现在天色越来越热,蒙古军中本来就疫病流行,脱欢再一倒,他们就算不想撤也得撤啦。据说元军那边,接到回国的命令时,也都是一片欢呼呢。”

    奉书只觉得好像做梦一样,忍不住跟着她嘻嘻笑了几声,忽然道:“兴道王呢?我要去讨赏。”

    安姿公主嘻嘻一笑,拉住她的手,在她手心飞快地写字,“那可得过几天了。他已经料知了元军的撤退路线,带人去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伏了。他说,这回我军掌握主动,可要狠狠打击一下鞑子的气焰。”

    奉书心里一跳,“设伏?伏击脱欢?”

    “兴道王说,脱欢伤重难行,让李恒的精锐部队护送着,不会走得太快。”安姿公主眨眨眼,又说:“赵孟清,也去了。”

    奉书一骨碌爬了起来,边穿鞋边道:“那我也要去。”

    安姿公主小脸一红,睁大眼睛看着她,问:“你去找他……”

    奉书知道她是误解了,也不解释,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心里面自己接了一句话:“李恒不休息,我就不休息。”

    虽然胸口还是有些难受,但大约是太累着了。想到那天的一路奔驰,她心里又忍不住后怕:“哼,李恒想暗算我,我这不是活着出来了?”

    她翻了翻手边的越南话宝典,拼出一句话,跑去管越南军医要了些薄荷油,往额头、鼻尖抹了抹,权当提神,接着朝安姿公主正色道:“有没有后续部队?我要跟着他们出发。”

    安姿公主张大一张小嘴,大概不相信她已对赵孟清如此情深意重,随即点点头,派了个婢子,去找留守的越南军官了。

    半个时辰以后,奉书就换上越南军装,结束完毕,作为一名粮草小兵,去和陈国峻会合。

    周围的越南兵士跟她语言不通,可看她的眼神都是惊讶加佩服。刺杀脱欢之事极其秘密,这些小兵一概不知道;但他们大多都已得知,这个英姿飒爽的女兵是赵孟清手下的“外援”,是“友军”。其中一个大胆的越兵还朝她“嘿嘿”笑了一声,用拙劣的汉话说:“南鞑子,南鞑子。”

    奉书又气又惊,叫道:“我才不是鞑子!”

    那人依旧客气笑着,道:“南鞑子。”刻意强调了那个“南”字。

    奉书被噎了半晌,才想起赵孟清隐约说过,越南地处岭南之南,对本土北方的各色人种分不太清,一律称之为“鞑”。而如今“蒙鞑”是敌,“宋鞑”是友,为了区分方便,像奉书、赵孟清这样的宋人,在当地人的土话里,就变成了“南鞑子”。

    “北鞑子”——包括为蒙古效力的汉人——自然是人人喊打,但“南鞑子”所到之处,越南百姓都是箪食壶浆,以迎鞑师的。

    奉书想通这点,便即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一辈子视鞑子为敌人,如今自己却在有生之年也当了一回鞑子。她也懒得也那越兵分说,况且以她那点越南话水平也说不清楚,只能认了,回头朝那人也挤出一个客气的笑容。

    等到粮草小队赶到红河入海口附近的万劫时,山林中交战的火光已经把整个红河河面都映得亮了。陈国峻在山岭险要之处布置了不止一个阻击军团,刻意缩减了正面战场的宽度,以造成兵力充足的假象。奉书听到一阵生气勃勃的呐喊,随即一队越兵浑身浴血,从山林中现身,和他们同样人数的元兵被驱赶在前面,个个双手背缚,垂头丧气。元军主帅受伤,士气低落,这一队元兵竟是成建制投降的。

    奉书心头一喜,朝那为首的越南军官问明了方向,沿着红河河岸疾奔,不多时便闯入了一处战场。赵孟清率领着几百个身着故宋军装的士兵,正和沿山坡冲锋,阵中杀声大作,和唆都手下的元军短兵相接了起来。“宋兵”见到元兵,分外眼红,士气极其高涨;而这些元兵是刚刚登陆的蒙古水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汉人,甚至是故宋的降卒,骤然见到消失已久的宋廷军马,一个个都愣住了,如在梦中。

    故国衣冠,故国口音,像极了他们曾经牺牲的那些战友,如今难道都复活了?

    过了好一阵,才有人试探着小声说道:“赵氏复国了?”

    下一刻,那人的脑袋就被一个“宋兵”砍了下来。元军这才如梦方醒,轰的一声喊,提起刀枪开始抵抗。但宋人的军装实在给他们太大的冲击,鏖战不多时,相当一部分元兵便士气全无,丢下武器,往海里逃,又让“宋军”放箭,射倒了一多半。

    奉书边跑边打,趁着乱战,放倒了两三个挡路的元兵,径直跑到赵孟清身边,叫道:“我来了!”

    赵孟清正在擦拭长刀上的血迹,见到她,吃了一惊:“你怎么来了?”

    奉书也不和他寒暄,直接问:“李恒呢?”

    赵孟清一场恶战,满脸疲态,拉着她走开几步,离开战场,才伸手往北一指,一边喘息,一边说:“护送脱欢突围,正在强渡如月江,往思明州方向去,马上就要进入蒙古国境。”看了看奉书的脸色,又补充道:“我军刚刚击杀了李瓘、唆都,已经伤亡不少。我们实力有限,兴道王的意思是……穷寇莫追。”

    奉书举目往红河对岸看去,慢慢点点头,然后将身上缝的的越南军士身份标识一把扯了下来。

    “兴道王要放过他,我管不着。我文氏祖籍江西,一介民女,非他所辖,他可也管不着我吧?”

    “蚊子!李恒那边虽然人少,但都是精锐……”

    奉书努力做出轻松的笑容:“赵大哥,我万里迢迢的从中原赶过来,千辛万苦,总不至于是来看风景的吧?”

    赵孟清无言以对,低头凝思许久,也将身上的布制标识慢慢拆了下来,收进怀里。接着,拉过她的手,紧紧攥了一攥,笑道:“那我便也以宋人的身份,陪你一道去,好不好?”

    奉书忙道:“你不必……”

    赵孟清却已经转身,将指挥权交给一个副手,点起五七十个没受伤的“宋兵”,叫道:“李恒当年屠我大宋百姓无数,是男人的,就跟我去找他算一账!”

    ‘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刷boss挑李恒,大家鸡血打好!

    ‘

    有人问历史上的安姿公主肿么样了……

    当然是毫无悬念的被脱欢吃了QAQ

  

    最后最后,杜大叔表示希望大家还没忘了他……剧情设计原因真的不能太早让他出现'大哭',估计下周能把他拉出来遛遛,我真的尽力了~~~

 第190章 0142

    ·潜行鹰攫道,直上虎当关·(晋‘江独家)

    “李恒当年屠我大宋百姓无数,是男人的,就跟我去找他算一账!”

    数十人齐声呼和,声震山野,将奉书小小的反对声淹没了。

    她心头一热,想到小时候那些天天诅咒李恒的日子,一时间竟有些哽咽,说:“那好,我们就去……”

    说到一半,却忽然“啊”了一声,弯下腰,皱眉捂住胸口。心里突然好闷好疼……

    赵孟清急扶住她,问:“怎么了?”

    奉书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缓了一会儿,才小声说:“有点难受……你、你有没有薄荷油……”

    赵孟清紧皱眉头,“要薄荷油做什么?你生病了?不舒服?”

    奉书摇摇头,不敢再对他说实话。自从那天刺伤脱欢、逃出元营之后,身体就一直有些反常的难受,像极了之前见到的、被瘴气袭击的元兵的症状。可是自己明明走了那条安全的路……那只猫明明死在了右边……自己明明活着出了丛林……她觉得自己只是疑心过甚,以至于生出了些幻想中的病症。

    可是方才那一瞬间的窒息的感觉,真实得让她害怕。

    赵孟清也已经意识到什么,紧张地说:“你是不是走了不该走的路?去了什么不该去的地方?”

    奉书坚决地摇摇头,直起身来,将疼痛忍了回去,说:“刚才跑得累了,岔气,没事。”

    “要是实在累了,就在原处休息,我带人去追击,你等着。”

    奉书抿出一个微笑,摇摇头,走到一个死去的元兵身边,拎起他的弓,挎在自己背上,又紧了紧腰间的匕首,说:“还愣着干什么?李恒已经跑出去几十里啦。”

    赵孟清便不再说什么,只是摸出一瓶薄荷油,塞在她手里,回头命令道:“出发。”

    李恒的踪迹不难寻找。眼下他唯一的任务是护送脱欢,而脱欢被安置在一辆舒适的马车里,马蹄印和车辙印就是最好的指路牌。

    奉书一面用心分辨元军的踪迹,一面轻轻伸手入怀,攥紧了那枚旧的鹿角扳指。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将它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那上面似乎还带着当年李恒身上的味道。那一天,十一岁的自己和李恒只隔着不到两尺的距离,近得让她甚至能看清他衣裳上的花纹。而现在,她和李恒相隔几十里的山路,心里却觉得,自己和他之间的距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近。

    一条小溪蜿蜒着若隐若现。远处平原上,金黄色的稻田在地平线上徐徐展开,清风吹过,宛如波涛滚滚。在这无比紧张的时刻,奉书忽然竟有了些心旷神怡的感觉。她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越南。此前她经常置身的丛林、地穴、毒雾、沼泽、堆满尸体的战场,只不过是这片炎热土地上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急行军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隔着密密的丛林树叶,奉书就听到了前方隐约的喧闹,像蜂鸣,像松涛。紧接着嗖嗖几声响,蒙古人的羽箭从前方铺天盖地射了过来。一个“宋兵”腿上中箭,大叫一声。

    赵孟清大声命令:“隐蔽!放箭!射他的!射回去!”

    一众军士齐齐听令。奉书抓起自己刚缴获来的硬弓,搭箭便射。此前她的弓箭本事已经练得娴熟,但充其量不过是用来射猎野兽。如今,她把前方影影绰绰的元兵身影也想象成野兽,下手又准又稳,每射一箭,前面的人影就减少了一个。赵孟清余光瞥见她居然能轻松拉开蒙古的硬弓,神色又惊又喜。

    射得几箭,右手大拇指便被弓弦磨得生疼。她这才想起来自己身上带着现成的扳指,掏了出来,顺手戴上。李恒的大拇指比她的要粗不少,她又顺手扯下一小块衣襟,绕在手指上,那扳指便稳稳地套住了。

    一波弓箭对射之后,元兵无心恋战,立刻又加速撤退。奉书远远的听到一个百夫长大声用蒙古话喊着号令:“分头撤退!分散这些越南蛮子的兵力!兀速赤向西!囊家歹带人向南!务必做出大动静!全军掩护镇南王和李将军的主力!”

    他只道越南军中没人能听懂蒙古话,却不料这话隔着丛林,已经让奉书一字不差地听去了。她低低一笑,对赵孟清道:“他们要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