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旧家燕子傍谁飞 >

第90章

旧家燕子傍谁飞-第90章

小说: 旧家燕子傍谁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听南公主大声招呼什么人:“来搬个沙漏过来!我倒要看看这个小丫头能有多大能耐。”

    奉书心道:“不用拿我打赌,我挨鞭子就是。”不等沙漏搬过来,故意晃了晃身子,头顶上的书本立刻扑扑扑全掉了下来。接着她揉了揉膝盖,打算自己站起来。可是毕竟跪得太久,两只膝盖骨钻心的疼痛,一下没能站起来,反而软软朝一边倒了下去。

    她听到南公主哈哈大笑:“我说什么来着?妹妹,你输啦!”

    虎牙公主大声怒喝:“不争气的蛮子!抽她!抽她!”

    (以下

    作者有话要说:  赠送

    奉书感到了身后的怯薛歹举起了鞭子,咬了咬牙,闭上了眼。

    那鞭子在她头顶盘旋了一圈,预料中的疼痛却并没有来临。奉书睁大眼睛,看到另一条马鞭从半空中甩了过来,和怯薛歹手中的鞭子缠在了一起。接着那马鞭的主人用力一扬手,怯薛歹手中的鞭子就被他夺了过去。然后,那人一手握住了两条鞭柄,一手托住奉书的臂弯,将她扶了起来。

    ………………………………

    专栏收藏满100了!嗷嗷嗷,好开森,今天章节粗长5300+,大家一起爽一下~~

    萌萌哒奉丫头:嘤嘤嘤,粗长章也不用把这些都写出来嘛,好羞耻,你们酷爱批评她!

 第127章 0102

    ·胡骑长驱五六年,胡马长鸣不知数·

    奉书茫然站起身来,膝盖犹自疼痛,若不是倚着那人手臂的重量,马上就会再倒下去。

    扶她那人是个年轻的蒙古贵族。奉书刚刚胡思乱想了半天,第一反应便是:“不要碰我!”

    随即才意识到这样是不会碰出小孩儿的,一下子飞红了脸,不敢看扶她那人,只是低下头,却一眼就看到了他腰间的鸾带和虎符。

    这一看之下,她浑身一激灵,还是把他轻轻甩开了,福了一福,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见过皇孙。”

    扶她那人哈哈一笑,道:“真是奇了,蛮子丫头也会说蒙古话!妹妹,你是哪儿寻到这样一个妙人儿?也舍得用马鞭子抽?”把两条鞭子扔给身后的从人,一手挑起奉书的下巴,让她仰起脸来,笑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皇孙?”

    奉书被他随随便便地摸到下巴,虽然明知此举不会出事,心中却也有些不快,念着他方才为自己饶了鞭子的人情,暂且忍了。只见那人轻眉俊眼,发辫上结满了金银细环,左耳穿了一枚她见过的最华贵的镶宝石耳环,全身上下颇有些威严的气质。

    奉书定了定神,答道:“入府的时候早就教过贵人们的服饰规矩了。”又转头朝虎牙公主看了一看,顺便躲开了下巴上那根手指,说:“况且殿下称呼公主做妹妹,那么你便是太子之子,不是皇孙,还能是什么人?”

    那人笑道:“蒙古话说得不差,只是还有些江南黄鹂鸟儿的口音。让我猜猜,是江西人?”

    奉书睁大了眼,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心想:“这个皇孙有些门道。”她自忖已经能流利地说北方口音的汉话,但一说蒙古话时,每一个尾音还是改不了浓重的家乡味道。

    那人嘻嘻笑道:“现在轮到你来猜了。太子的儿子可不只一个,你倒说说我是谁?猜对了有赏。”

    奉书心中腹诽:“江南黄鹂鸟儿口音很好听么?怎的你一再逗我说话?”口中道:“真金太子膝下三个嫡子,三子铁穆耳还未成年,我在府里也见过几次,自然不会是殿下。长子甘麻剌……这个……那个……”

    她突然不敢说了。她听府中下人传言,太子的长子甘麻剌患有严重口吃,颇不受宠,自然不会是眼前这位。可这话如何能公然说出来?

    那人听了,却懒懒一笑,放低了声音,替她说完了这句话:“长子甘麻剌是个结巴,一辈子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自然不会是我。猜对了。”说着从发辫上捋下几个金环,捉住她的手,按在她手心里,折过她的手指拢住。

    奉书听他语气,显然是从来没把甘麻剌放在眼里,心中好笑,及至发现手上多了些金饰,又惊又喜,心想:“师父让我别要陌生人送的东西,但这些可是赏赐的,我不要都不成,再说,这么沉,是纯金的呢。”便高高兴兴收下了,道:“所以殿下是二皇孙……”

    她刚说了半句话,却又说不下去了。甘麻剌、铁穆耳的名字倒也不难记,蒙古人礼数粗疏,她随随便便就把皇孙的名字说出来,大家也不以为怪。可单单这位二皇孙的名字长得出奇,奉书几次记不住,终于失了耐性,心想反正二皇孙住在别处,自己一辈子说不定都见不到,他的名字,不记也罢。没想到今日终于自食其果。

    二皇孙见她突然卡了壳,立刻猜到了原因,低低一笑,俯身在她耳边,慢条斯理地说:“我叫答剌麻八剌。聪明的姑娘,这次你一定会记住。”

    奉书被他温热的气息吹在耳畔,只觉得半边脑袋都麻了,一时间有些腿软。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又把他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是答什么。心中决定暂时把他叫做胡麻殿下。

    此时答剌麻八剌已经越过她,朝虎牙公主和南公主大步走去,高声微笑着打招呼,和两个妹妹互相拥抱,夸赞大妹妹更加美了,二妹妹长得高了,又笑着对虎牙公主说:“今日咱们一家子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是难得的欢快日子,做哥哥的向你讨个情,你的女奴犯了什么错,也都莫要追究啦,让她也高兴一天,怎么样?”

    虎牙公主搂着哥哥的脖子,笑道:“自然是听哥哥的。不过我已经好久没看鞭子抽人了,你不让我抽她,须得有个补偿。”

    “哈哈,这个好办。明日你到我的帐子里,里面十几个蛮子小厮,你随便挑着抽便是,我的这柄金马鞭借给你,好不好?”

    虎牙公主大声叫好,又叫:“风筝,风筝,你聋啦?还不快伺候?去端最好的马奶酒来!”

    奉书替胡麻殿下帐子里的小厮哀叹了片刻,转身朝厨房走去,心中只是奇怪:“胡麻皇孙今日是第一次见我,为什么要替我求情?今天又是什么日子,怎的这些皇子皇孙都聚在了一起?”

    第一个问题,她心中已经模模糊糊的有了答案。第二个问题不久之后也得到了解答。近来连日秋高气爽,已经到了例行出外围猎的时节。皇帝会照例率领留守上都的皇亲国戚,以及一些嫔妃、武将,深入草原,操练捕猎。皇族各晚辈不敢轻慢,早就做好了准备,带上训练多时的猎鹰、恶犬、豹子,汇聚上都,只等皇帝发话,便即开拔。

    胡麻殿下提前到来,先探望了两个妹妹。随后,又叫上铁穆耳,一同去拜见皇长孙甘麻剌。甘麻剌和二弟年龄仿佛,只是由于口吃,一直深居简出,沉默寡言,一副拘束木讷的模样,露面后,也没说几句话。等到下午,几个兄弟姐妹一同去向真金太子见礼。

    虎牙公主年龄尚幼,又是女孩,原本并非一定要参加围猎。但她性喜热闹,早就磨着父亲带她去,又读了一个夏天的汉人书籍,学会了不少字词,在奉书的“帮助”下通过了杨侍中的考试。太子赞许之下,也就准了她随队而行。虎牙公主深知这份好事是读书读来的,是以不由分说地要带上奉书,以便哪日万一太子忽发奇想,查问她功课,身边好有个读书识字的小丫头帮忙作弊搪塞。

    奉书接到命令,心中却也欢喜。她早就听说蒙古人性喜打猎,传统上许多行军打仗的经验都由围猎之法演变而来,是以从成吉思汗始,便定下围猎的传统,每次围猎等同于练兵,以便给黄金家族子孙增添指挥作战的经验。她正想看看,这些所向披靡的草原骑手,究竟是怎样训练出来的。

    虽然奉书心中早有准备,但等到真正出城围猎的那一天,她还是吓了一大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半晌说不出话来。

    只见合城男女洒水扫地,城内街道一尘不染。无数的行人、马匹,从城门中鱼贯而出,好像一个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商队。只听得马蹄嗒嗒作响,号角声呜呜不绝,从队伍前头一直绵延到末尾。留守上都的兵卒列队相候,笔直的身影一动不动,最后湮没在马蹄扬出的尘沙之中。年近七旬的忽必烈一身戎装,虽然身形肥胖,但在马背上犹然笔挺。真金太子策马随行,此时他换回蒙古衣帽,肩头立着一只硕大的猎鹰,手持缰绳,生气勃勃,和平日温文儒雅的样子判若两人。

    太子身后紧跟着的,便是“胡麻殿下”答剌麻八剌,然后是铁穆耳。太子的嫡长子甘麻剌反而行在最外侧。再后面,便是其他贵族、嫔妃、侍卫、武将,忽必烈的宠妃南必微笑着朝围观百姓挥手致意。无数的从人奴仆走路跟随。队伍两侧还走着不少犬奴、豹奴,手中牵着体型庞大的各色野兽,不时朝旁边低声咆哮,路边的百姓又是惊叫,又是哄笑。

    奉书和另外几个丫头女奴一道,步行跟在虎牙公主的小马后面。平生第一次,她突然对那些骑在马上的人有些羡慕起来。

    等到队伍走出几天,彻底来到莽莽草原上扎帐安营时,这种感觉便更加强烈了。公主、皇孙等贵族住在“斡耳朵”里——那是蒙古话里的“宫帐”,上下以毡为衣,用包裹成金色的柱子支撑着,上如伞骨,以千余条绳索拽住,最大的可容纳数百人。而奉书这些奴婢住的则是简陋的蒙古包,需要转移的时候,只要一刻钟就能把整个帐子拆卸完毕,装到马背上。

    贵族们带着蒙古奴婢,时常出去策马驰骋,有时一跑就是一整天,而奉书等汉人奴婢则留在蒙古包里,做些洗衣烧饭之类的杂活。她看到帐子外面不时一闪而过的骏马的身影,忽然想:“是不是因为蒙古人天生会骑马,就天生比我们这些只会走路的汉人高上一筹?”

    但蒙古人也不是天生就会骑马的。虎牙公主的骑术就远远比不上她的几个哥哥。汉人也并非天生不会骑马,她记得督府军中的许多宿将,都能骑在马上奔驰如飞。

    心中的渴望日渐积累。一天公主不在,奉书终于忍不住,悄悄对一个蒙古女奴说:“你的那匹马,能不能借我骑骑?”

    (以下

    作者有话要说:  胡麻殿下的小厮:作者你粗来咱们谈谈人森!酱油也是有尊严的!!!

    ………………………………………说好的男主出没于小剧场……………………………………………………………………

    时光倒流回大都同居时期。

    某日,生火做饭。柴火有点湿,怎么也烧不旺。

    奉书急得用烧火棍捅,“哼哼,死柴火,磨人的小妖精,我该拿你怎么办?”

    杜浒闻声赶来,帮忙把火烧旺。

    饭熟,奉书盛了一碗晶莹剔透的白米饭,笑嘻嘻地捧着。

    “师父师父,还满意你所看到的吗?”

    杜浒:…… 默默接过碗。

    奉书笑:“嘴上说不要,身体可诚实多了。”

    杜浒:…… 默默上桌吃。

    奉书赶紧拉他,指着灶台,“你点的火,你负责灭。”

    杜浒终于抓狂,迸出两个字:“不管!”

    奉书嘴角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被拒绝的滋味呢……很好,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杜浒:……

    翌日,奉书发现自己手机里刚收藏的霸道总裁文全都被删了,换成了《九章算术》《梦溪笔谈》《齐民要术》《武经总要》《水经注》

    以及《五年科举三年模拟》《贡院女孩李清照》《龙门专题之易筋经详解》《优化设计之四书解惑》《状元之路——金榜题名》《潜行术·导与练》《新概念蒙语第一册》

    奉书大哭:那些小说我还只看了个开头,还没看到关键部分呢!

    ……………………………………………………

    谢谢小天使M记(甜甜的MM豆咩?)的地雷~~把节操炸得更猛烈些吧!

 第128章 0102

    心中的渴望日渐积累。一天公主不在,奉书终于忍不住,悄悄对一个蒙古女奴说:“你的那匹马,能不能借我骑骑?”

    队伍里马比人多,就连最低等的奴婢,都能时常骑马代步,只要不消耗太多马力,便没人管。

    那女奴奇道:“借你?你又不会骑。”

    奉书笑道:“你可以教我。”

    那女奴大笑道:“你这个细胳膊细腿的蛮子小姑娘,学也学不会的!到时摔断了你的脖子,我可没法向公主交待。”

    奉书早就习惯了蒙古人对“蛮子”的看轻,也不气馁,笑道:“我自然不会骑得像蒙古人一般好,只是羡慕你们,想试一试罢了。姐姐骑术精湛,只消点拨两句,想必连汉人也能教得会。我也自然会很小心,不会故意摔断脖子的。”

    其实她只说了一半真话。她心中还有另一个隐约的想法:眼下自己身处荒原大漠,周围半点山丘障碍也无,万一哪日需要脚底抹油,被人纵马一追,此前练的那些本事恐怕全都派不上用场,还是自己学会骑马,来得更安心些。

    那女奴被她一恭维,登时眉花眼笑,点点头,带她到帐外,给两匹劣马上了马鞍,解下缰绳,笑道:“只许在帐子周围悄悄的骑一会儿,不能跑远了。”

    奉书大喜,接过缰绳,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马的鬃毛,道:“我哪有本事跑远?”

    等她扎起裙子,在那女奴的帮助下,真正跨在马背上时,一下子觉得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算下来她只是长高了几尺,可视野突然变得开阔了,看到远处一顶顶蒙古包的尖顶,胸中豪气顿生。只不过失了脚踏实地的感觉,身子被马儿托着,没来由地移来动去,未免心惊胆战,豪情生了又灭。那马儿突然低下头吃草,她只觉得身子一翻,立刻吓得大叫一声,前仰后合,好容易才保持平衡。

    那女奴骑在另一匹马上,乐得哈哈大笑:“怎么样?怕不怕?”

    奉书格格笑道:“怕,怕死了,请你快教我怎么让马儿听话罢。”

    等她学会纵马缓步行走,用缰绳和脚跟控制马儿简单转向的时候,已经出了一身的汗。她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