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克夫长公主 >

第64章

克夫长公主-第64章

小说: 克夫长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外一片刀剑相交的打斗声,屋内的气氛却凝固住了一般,两个场景叠合在一起,直教人觉得奇诡。
    裴钧手中无剑,挺拔的身形却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矢:“隐阁主既然允许我搜,我自然要查遍每个角落,这里是方才唯一没有搜过的地方。”
    卓印清勾唇一笑:“裴大将军当真是一丝亏都不肯吃。”
    听起来是夸赞的口吻,说出来的话却像是在拐着弯骂人。
    裴钧似是没听到:“当我知道是阁主协助齐王脱逃时,还好奇其中原因,如今一切都说通了。你与齐王同为彦国人,同宗同族,将他救下确实在情理之中。”
    “是么?”卓印清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轻声喟叹了一口气道:“裴大将军果然执着,只不过有些事情,难得糊涂比追根究底要好许多。”修长的食指轻轻抚过膝头长剑锋利的剑刃,“就像你本不该知道我的身份,如今知道了,只会给你带来烦扰。”
    “随我回凌安受审。”裴钧上前一步道,“既然齐王不在这里,想必已经逃远了。你私自将其放走已是叛国,当处以极刑。”
    卓印清却摇头:“凌安城我会回去,却不会是随你一同回去。”
    言毕,卓印清提剑站起身来,一步一步向裴钧走去。他的脚步虚浮,一看便不是习武之人,就连提剑的姿势也十分优雅,仿佛手中攥着的不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而是一卷沾着古意的书册。
    在裴钧的面前立定,卓印清将手中的长剑递给裴钧,琥珀色的眼眸如渊,深浅难辨,嘴角却挂着浅浅笑意道:“裴大将军难道还没懂么?今上一味顺着车马的痕迹往莫国追踪而去,就是因为不知道齐王确切的行踪。你远在边关镇守,今上都没探查到的消息却被你得了,不是因为你的消息灵通,而是因为告知你消息的人比谁都了解我。她在此之前就猜出一切是我的谋划,知道我会将齐王送往何处,知道我的身份。”
    将消息传给裴钧的虽然是裴珩,但上面却书的清清楚楚,是奉无双长公主之命捉拿齐王彦景回凌安。
    俞云双不是瞻前顾后之人,若是她真的下定决心要彦景的命,不可能只派出自己来搜捕,且放任着俞云宸的兵马向着错的方向走。
    俞云双是否知道卓印清的身份裴钧无法肯定,但事情发展成如今的局面,却能证明俞云双并不想将事情闹大,最起码不想将卓印清的事情捅到今上那里去。
    当初在殷城之时,俞云双曾与隐阁主有过交集,如今一年过去,这两人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她处心积虑维护他至此?
    心中不断冒出些杂乱念想,裴钧却不敢将它们深思,眼下唯一能确定的,便是决不能将卓印清送与今上处置,否则他若是道出俞云双知道他的身份一事,恐怕会给俞云双招来祸患。
    裴珩来信只说要擒住齐王彦景,却没提过如何处置隐阁阁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确实不能以俞云双的安危做赌,让整个事件脱离俞云双的掌控。
    裴钧从卓印清的手中接过佩剑:“齐王人在何处?”
    卓印清道:“总之已经不在大宁境内了。”
    裴钧冷冷一笑:“你就是料定我不会将你的身份说出去,才专程留下来见我,为齐王争取逃脱的时间,其实在我来之前,齐王还是留在此处的。”
    卓印清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今日大宁所派的援兵已经在边关会师,裴大将军用兵如神,想必也不缺一个齐王祭旗。是否抓到齐王,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裴大将军又何必一定要深究?”
    裴钧归剑入鞘,剑吟声音清越,“嗡”的一声响过,消弭于空气之中,将今日的一切刀光剑影尽数埋藏。
    向着大门的方向走了两步,裴钧在将将出门的时候却又突然停了下来,半侧过身来一扫屋外已经快要西落的斜阳,对着卓印清冷声道:“她要的人,你却屡屡将其放走,你当不得她的信任。”
    卓印清嘴角的笑意终是收敛了起来,声音沉沉回道:“轮不到你来说。”
    “哦?”裴钧挑了挑眉,心头的恶气在看到隐阁阁主面上的温雅支离破碎之后,终于泄出来了一些,也不再多话,转身迈出了厢房大门。
    ~
    因着被派去边关的援军大部分都出自俞云双长公主令下的鸾军,这兵如何来用、由谁来用都需要由她来定夺,是以每当早朝讨论边关战事之时,俞云双都需要到场,久而久之,无双长公主参与议政已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今日俞云双下了朝从奉天殿归来,只来得及由囊萤服侍着将身上的宫装换下来,便听到映雪在厢房门外轻唤道:“殿下,宫中又来人了,说奉了今上的旨意要见殿下,我将他们领到正厅候着了。”
    囊萤正帮俞云双系着百蝶裙的襟带,手上忙活着,嘴也没有闲着:“怎么刚下了朝就跑来府上寻殿下?”
    “来者可说了所谓何事?”见囊萤系了几下都没有将结打好,俞云双索性直接接过手来自己麻利地将襟带理顺。
    “并没有说。”映雪道,“不过内侍身旁跟着的人我十分眼熟,看起来应该是工部的。”
    俞云双“嗯”了一声,让囊萤为自己套了外衫。提裙跨过门槛,路过映雪的时候俞云双问道:“工部?本宫与工部素来没什么交集,你没有看错?”
    “几年前咱们的院子修葺的时候我曾见过那人,名字叫李兴,当时好像还只是工部的一个五品郎中,如今只怕已经升官了。”映雪一遍急急跟上俞云双的步子,一面蹙眉回忆道。
    俞云双扬了扬下颌:“在前面带路罢。”
    映雪走在俞云双的前方,躬身将她迎进正厅的时候,那位叫做李兴的李大人正捧着瓷盏与宫中来的内侍说话,见到俞云双进来,两人一齐起身,对着她行了一礼。
    俞云双走到正首的位置坐下,动作闲雅地理了理身上百蝶裙的衣袖。从她的角度可以看到李兴的面容,这人俞云双在奉天殿中见过不少次,便是工部现任的尚书,只是因着他在朝堂上并不怎么出挑,俞云双便一直没有留意过他。
    内侍名唤和顺,在俞云双离开禁中立了府邸之后才入的宫,如今已经成为了季太妃身边最得用的几个人之一,这两个人凑到了一处,着实莫名其妙。
    李兴跟着内侍一同直起身,看了内侍一眼之后,对着俞云双恭敬道:“殿下,臣今日特来长公主府,是因着驸马府已经修建完毕,今上说既然是驸马住的地方,自然应该让他亲自去瞧瞧是否满意,若是有什么不中意的地方,臣也可以趁着驸马没搬进去之前将它再修缮修缮。”
    俞云双当初与卓印清的亲事办得着实草率,且不说当时驸马府还未建成,两人便急匆匆地成了亲,因着成亲那日卓印清身体抱恙,就连那日拜堂礼都是由他的二弟卓印泽代行的,送入的洞房也是怀安国公府临时搭建的。
    季太妃在得知此事之后大为光火,饶是那时俞云双已经与卓印清一同搬入长公主府了,她还是下了懿旨要求继续搭建驸马府。
    新建的驸马府位于凌安城北,俞云双并不常去,加之此事时隔太久,是以她也将驸马府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谁能料到这驸马府早不建好晚不建好,偏偏要在卓印清不在的时候搭建完毕。
    俞云双心头苦笑连连。
    这些日子不是没人找过卓印清,大理寺卿丁向勋就时不时差人来询问卓印清的病情如何,言辞充满关切,还有几次甚至登门想要探望,最后都被俞云双以驸马身体不好需要静养为由给挡了回来。
    百蝶裙宽博长袖下五指如玉葱,俞云双无奈地揉了揉额角,淡笑道:“李大人来得不太凑巧,驸马身体孱弱,不甚染了温热,如今还在养病中,只怕是无法前去驸马府了。”
    “这……”李兴面露苦恼之色,“这可如何是好……”
    “驸马府既然是由李大人一手修建的,一切便都按照大人的意思来置办便是。”俞云双道。
    对于驸马府的事情,俞云双是真的不怎么想管。两人一个长公主府一个隐阁,一边儿睡一晚上都嫌跑得累得慌,何必还要再加上一个驸马府。
    李兴垂头沉思了一番,张口正要应是,便听到随他一同来的和顺“哎哟”了一声。侧过视线来看他,和顺一脸紧张:“听闻驸马这一病已然病了一个月有余了,咱家今日出门前,太妃娘娘便叮嘱我一定去探望探望驸马,好让老祖宗安下心来。”
    俞云双当时还纳闷为何工部尚书前来长公主府,身边跟了个养安殿的内侍,原来是太妃娘娘来表达关切了。
    对着和顺疏离一笑,俞云双道:“多谢太妃的关切,只是驸马病中不宜见风,还是免了罢。”
    和顺一脸为难之色:“殿下,这样回绝老祖宗的善意,未免不太适宜罢?”
    俞云双沉默。
    就在此时,映雪端着托盘走进了正厅,为俞云双与来人逐一斟茶了之后,呵了腰附在了俞云双的耳边,压低声音道:“殿下,驸马回来了。”

  ☆、第103章

驸马?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若非自己只有一个驸马,俞云双都忍不住想问问映雪说得是谁。
    茶盏便捧在手中,俞云双指尖轻轻抚过瓷釉表面的金丝铁线,入手能感受到一片密密麻麻的支离破碎,粗粝的感觉并不舒适,她手上的动作却不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她集中精神思考。
    半晌之后,俞云双将茶盏送至唇畔,浅啜一口,才对着映雪不慌不忙问道:“那他今日身体如何了?”
    这一个他,指得就是卓印清。
    映雪一扫坐在下首的二人,立刻会意,回话时虽然声音还是压低的,却刚好能让屋内的两人听到:“驸马的精神好多了,方才还在院子里散了一会儿步,不过回来的时候又喝了一剂药,困恹恹的,估摸着一会儿还要再睡。”
    “嗯。”俞云双应了一声,“既然如此,就让他好生歇着罢。”
    那头和顺却急了:“既然驸马爷此刻醒了,殿下还是允了咱家过去看看他罢,这是老祖宗下的懿旨,咱家若是连驸马的面都没见到,等回了宫中,也不好向老祖宗交代么不是?”
    俞云双的视线射向他,视线锐利到仿佛能将他洞穿一般。和顺无端被看得缩了缩脖子,正想着说些什么话打个圆场,俞云双却倏地笑了:“也罢,往日入宫的时候本宫没少得你的照拂,那就随本宫一同来罢。”
    话毕,俞云双做了一个手势让映雪在前方领路,也不等和顺再回话,便提了裙裾起身向正厅外走去。
    几人过了长公主府衔接内外院的月洞门,入目便见一片似锦繁花,那是卓印清在临走之前命人栽下的榴花林。如今正值榴花花季,七瓣儿的花配着光滑翠绿的叶,乍一眼望去红的如火,绿的如烟,美是美,却美得太过张扬了些。
    俞云双在殷城的时候也见过卓印清门前的榴花林,当时只觉得这样的人应该种竹植兰,榴花全然不似他那种淡然的性子。
    如今……俞云双一咋舌,经过了这么多,自己若是还将他称之为淡然,便大错特错了。
    后院的厢房门口有长青守着,见到几人进院,匆匆忙呵腰迎了过去:“驸马爷想着殿下忙完了可能会来这里看看,让我在这里候着,别怠慢了殿下。”
    长青是随卓印清从怀安国公府一道来的,人后可以继续唤卓印清“公子”,但是人前还是要改口的。
    俞云双脚下的步子没顿,只淡淡一点头,提着裙裾跨入门槛儿,穿过了雕花落地罩,撩开了帷幔,便见到卓印清披散着一头黑发歪在床头,面容依旧玉刻的一般精致,下颌的弧度却清减了不少,一袭寝衣松垮垮挂在身上,配着苍白如纸的面色,若说他不是久病未愈,还真没人信。
    卓印清自俞云双进来之后便定定望着她,琥珀色的眼眸沉静,其中却似是漾着千言万语。
    俞云双走上前去,坐在床榻前的杌子上执着他的手问道:“好些了么?”
    “好许多了。”卓印清暗自攥紧她的手,这人看起来清癯,不知为何手上的气力却尤其大。
    俞云双感受到了,面上却并未显露,下颌一挑指了指身后跟着的李兴与和顺二人,对着他道:“这位是工部的李大人,驸马府今日落成,他是来请你过去看一看的。至于他旁边的那位,是季太妃身边的内侍和顺,你随我一同去养安殿的时候,应该见过他。”
    卓印清只对着两人淡淡颔了颔首,没有开口。
    和顺缓行两步站了出来,笑容可掬道:“是老祖宗担心驸马爷的病情,所以让咱家过来看看。咱家见驸马爷似乎身体还是抱恙,不知是否需要咱家禀明太后,宣宫中的太医为驸马爷把把脉?”
    俞云双敬谢不敏:“多谢太妃娘娘的好意,只是驸马的病是陈年旧疾,早些时候就请过太医了,当时太医束手无策,如今也不会突然间就开了窍将驸马治愈,还是不必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便是你能想到的我早就想到了,如今再来表示关心太晚了一些。
    和顺面色尴尬,抬起衣袖来拭了拭额上的冷汗。在内庭之中素来八面玲珑的人,如今却吭哧了半天接不出下一句话来。
    “既然人也看过了,便下去罢。”俞云双挥了挥手不耐道,“驸马刚喝了药,需要好好休息。”又转向李兴,“还有什么要问驸马的么?”
    俞云双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兴又怎么敢开口打扰卓印清,便躬身长揖一礼:“臣这便告退了。”
    俞云双与卓印清的十指交握着,待到映雪领着那两人从大门离开,身影消失在院外的月洞门之后,俞云双才起身,谁料卓印清的手却完全没有松开的打算,她被他牵得歪了半边,回过身来冷冷望他,便见他的视线也锁在她身上,清眉是拧着的,原本清华如玉的一个人,此刻的神情却十分执拗。
    “云双。”他道,嗓音不同于他方才特意修饰出来的喑哑,用得是他的本音,不知是不是沾染了风寒,鼻音十分重。
    俞云双凝眉不语。
    逮着俞云双片刻的沉默,卓印清语速微快道:“齐王虽然回到彦国,却并未将宁军增派援军一事泄露出去,如今宁军已在潼城与裴钧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