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位面旅行之神的玩具 >

第178章

位面旅行之神的玩具-第178章

小说: 位面旅行之神的玩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是李响愿意看到的,立即一跃而起,在乱糟糟的惊马头上点了几点,就跃过了数十丈距离,大喝一声:“狗鞑子,纳命来!”

说着,李响故意不用任何兵器,而是用无形无相的《六脉神剑》遥遥一划,距离他还有三丈远的副千户的脑袋就飞了起来!坐在马上的无头尸体兀自不倒,断颈中喷出丈余高的血泉,浇的周围人一脸鲜血。

如此惊人的一幕,再没有人怀疑李响是神仙了,慢下脚步的那些人急忙再次加快了步伐,本就没停下的那些人跑的就更快了,唯恐被李响追上。

所谓兵败如山倒,虽说这次进城的蒙古骑兵只有五六百人,可一旦崩溃了,依然是不可阻挡的。转眼间就跑的无影无踪,只留下百余匹被主人遗弃的战马在大街上游荡。

造成如此惊人的效果,李响也费了不少力气。这里毕竟是武侠位面,不是仙侠位面,李响练的是真气,而不是法力,如不是一步步设计好,根本做不到眼前的一幕。所以当他转身回来时,只能慢慢走过来,一边走一边运功恢复,不然他的神仙姿态可就保不住了。幸好他现在练的《九阳神功》以回气快著称,短短数十丈距离,足够让他恢复三成真气了。

而等他回到千户府门前时,也不知谁带的头,成千上万的百姓纷纷跪下磕头。有的喊“拜见大仙”,有的喊“拜见仙童”,反复几遍之后,终于统一了称呼,并且声音也整齐起来,纷纷大喊道:“拜见小神仙!”

第285章一战成神

若是以前的李响,被这么多人跪拜,早就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但是现在的李响,却只是淡然的挥了挥手,说道:“都起来吧。”

李响的声音温润而和善,声音听起来不大,但却让在场的人都能听清楚。江湖人自然都懂得,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功力非常深厚的缘故。但普通百姓哪懂得这些?只认为这是神仙手段。

不过话又说回来,功力深厚与否,很大程度和年龄有关系。年纪越大,修炼的时间越长,功力就越深厚。然而李响才多大年纪?才十四岁啊!这么小的年纪,功力就比绝大多数的江湖人都深厚,就算他从娘胎里就开始修炼,只怕也不可能如此深厚吧?从这一点来看,叫他一声“小神仙”似乎也不过分。

既然眼前是小神仙,他即使让众人起来,难道众人还真的敢站起来和小神仙平视?要知道李响才十四岁,身体还没完全长成,个头还不如普通人高,要是众人站起来,岂不是要俯视小神仙?那可是大不敬,所以没人敢真的站起来,就算是有,也会被旁边的人拉下去。

李响随口说了一句之后,脚步没停的继续往前走。可是他要去千户府门前,就要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要是从人群头顶上越过去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多少会给人不尊重他们的感觉。于是李响采用了另一个办法,他径直向人群走去,在接近百姓的时候。有的人急忙给他让路,可有的人闪避不及。就感觉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推开,不自觉的给李响让出路来。虽然李响在人群中穿行。却没人能碰到他的衣角。

这是护体罡气的一种运用方式,以李响现在《九阳神功》大成的功力,也仅能维持片刻。他的内力现在只剩三成,维持的时间就更短了。好在老百姓对他的敬畏是出自内心的,大部分人都主动给他让路,这才让他的内力消耗少很多,让他顺利的穿过人群。

上了千户府门前的台阶,朱元璋和徐达都神色复杂的看着他。李响平淡的一笑,说道:“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好了。继续审吧,赶紧审完了好放粮。我看朱大哥主持的不错,就继续由你主持吧,我就偷个懒,歇一歇。”

既然李响这么说了,朱元璋可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只好继续主持公审大会。而李响则靠后一些站在了旁边,双眼似闭未闭,看上去像是在神游天外。实际上是在运功恢复。刚才为了装逼消耗可不轻,不赶紧恢复怎么行。

而接下来的事情也进行的非常顺利,那个蒙古千户一家彻底失去了任何侥幸之心,死心的接受了审判。以前作恶多端的人。全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千户一家还有女人和孩子,孩子且不说,他们即使也继承了蒙古人的残暴。但至少目前还没有恶迹,也就没人指证他们。女人当中。除了少数几个被家里的丫环指证曾虐待下人,被打了一顿板子之外。其他人也都没什么恶迹。对于这些人,朱元璋和徐达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来请示李响。李响大手一挥,从千户家里搜出的银子每人发给二十两,不管女人还是孩子都一样,然后将他们遣散。将来他们会怎么样,李响就不管了。

终于公审完了,就该是放粮的时候了。从千户的家里,搜出了几万石粮食。朱元璋当场招募了一百多个熟悉城里情况的精壮汉子,将他们打乱分成十几个小队,给他们划分区域,将粮食送到每家每户。至于怎么分,分多少,则是李响要求,按人头每个成年人一斗,十六岁以下的孩童半斗,不分男女。

一边分粮,朱元璋又将其他几个兄弟召集起来,将七个人分成三组。一组由徐达带队,监督分发粮食的人,如果有人贪污什么的,都由他处理;一组由朱元璋自己带队,再招募一些人,去搜刮城里的其他大户;还有一组由汤和带队,招募更多的人接管城防。既然这座城市已经没有蒙古兵了,他们自然要接管。而李响则总览全局,哪里有问题,或是有什么新的命令,就派人传达。

分派好之后,朱元璋也没忘了请示李响一声,看他有什么意见。这家伙知道自己争不过李响,干脆就争取李响之下的二号位置,总不能啥也不是。

而李响也真的补充了一点,再成立一个组,由花云带队,巡视全城。但凡有趁乱打砸抢的,一律杀无赦!同时要约束新招募的手下,不得欺负百姓,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如有不从者,同样杀无赦!

也不知是朱元璋真的疏漏了,还是故意留给李响表现的机会,反正李响说完之后,朱元璋就一副大为赞叹的模样,直夸李响思虑周全。尤其是待百姓如亲人这一条,更是神来之笔,对他们将来的起事大有好处。

不管朱元璋是怎么想的,总之其他人都对李响算是服气了。年纪虽小,但武功高绝,处理事情也有条有理,面面俱到,绝对是个不错的头领。于是大家都抱拳应是,分头去做事了。

在众人的努力下,整座城市虽然有些动荡,但整体还算安稳。李响见朱元璋他们渐渐理顺了手里的事务,不用自己插手了,就回到皇觉寺,将纪晓芙和杨不悔、殷离都接了过来,直接住进了千户府。

千户府的粮食虽然都分给百姓了,但那些金银珠宝则都被留下了,整座府邸自然更是被李响据为己有。杨不悔从小就没住过这么豪华的府邸,一进门就惊叹声不绝,兴奋的拉着殷离跑来跑去的到处看。殷离倒是住过比这更好的大宅院,但来到新环境,也让她很高兴,和杨不悔一起到处疯。

花了几天时间,城里面为富不仁的大户全都被消灭光了,全城百姓的心也彻底被李响等人收服了。朱元璋趁机招兵买马,很快就招到了三千青壮。草草成军之后,朱元璋就想趁热打铁,迅速占领周边地区,扩大地盘。一来可以有更多的钱粮入账,二来也能招收更多的兵员,好应付朝廷接下来的围剿。

但李响认为现在扩大地盘重要,但兵员素质也要尽快提升,不然只是一帮乌合之众,即使招收的再多,对上朝廷大军,也是有败无胜。所以,现有的三千人马不能全都拉出去,还是留一半训练,另一半带出去扩大地盘。一个月或者半个月之后轮换,这样才能在朝廷大军围剿之前,带出一支真正的军队。

朱元璋对李响这个意见显然不太赞同,兵岂是那么好练的?朝廷顶多一个月就会抽调大军前来围剿,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练出什么来?还不如以数量取胜,尽量多的招募人马,等打退了朝廷兵马之后再说训练的事。可是李响现在是大头领,朱元璋有意见也不会当面反驳,只是稍稍反对了一下就缩回去了。

倒是徐达、汤和等人不管那么多,极力劝说李响改变主意。李响也不好固执己见,只好退了一步,留一千人训练,另外两千人出去扩大地盘。对此徐达等人虽然还是不以为然,但也不好继续强逼,那也太不知好歹了。

出去扩大地盘的事就交给了朱元璋,他带领汤和、花云等人一起去。李响只留下了徐达当自己的副手,训练那一千青壮。等训练开始后,徐达顿觉大开眼界,原来士兵还可以这么训练!

李响在穿越位面当过兵,还当过特种兵,也曾在三国时期带领过千军万马,将这些经验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他独有的练兵之法。即使是古代,练习队列也是很好的办法,树立士兵的整体意识,明白什么是令行禁止。

古代人虽然见识不如现代人,但智商并不比现代人笨,只用了几天时间,一千人就能整齐的列队,并能够以还算整齐的方阵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了。之后再配上简陋的长矛盾牌,就是一支看上去不错的军队了。

等半个月后朱元璋他们回来时,看到李响训练的这一千人,全都看傻了眼。这真的是刚招募的新兵吗?看着这一千人,再看看他们的手下,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这一下,朱元璋等人算是真的服了。二话不说,将手下的五千人交给了李响,他们带着训练的差不多的一千人再次出发。

朱元璋交给了李响五千人,而不是出发时的两千,可见他们出去的这一趟收获不小。李响也没说什么,继续留在老窝训练兵马。他可不觉得带兵出去打仗就比训练新兵强,不服的参照蒋校长。

这一次不等李响将这五千人训练成型,朝廷的兵马就来了。由于新兵训练不足,贸然出战定会伤亡惨重,所以李响没敢跟蒙古大军野战,而是据守城池,等蒙古人来攻。

战场也是最好的练兵场,在和朝廷大军对阵时,李响也没忘了训练,教导手下的新兵在战场上该如何战斗,如何活下来。而有他这个超级高手在,一旦哪里出现了险情,都会立即出现在哪里,如定海神针一般将爬上城头的蒙古人赶下去。如此几次,新兵们都镇定了很多,虽然也有伤亡,但他们都笃信,只要有李响在,他们就不会败!

第286章雏鹰展翅

在实战中练兵,虽然要承受伤亡大一些的代价,但效果绝对是杠杠的。而李响的目的是练兵,而不是真的要靠这些士兵打退蒙古人。所以在目的达到后,就趁这支蒙古军队的指挥官大意靠近城墙的机会,突然从城墙上一跃而下,当着两军数万将士的面,远远的将一支长矛掷了过去,一举将其击杀。

蒙古人早已不是打天下的时候,指挥官被杀,手下的士兵全都得陪葬,所以若是上司被杀,下属反正都要死,会拼了命的报仇。现在这一条早就不执行了,虽然没明文废除,却也早就被遗忘了。所以最高军官一死,其余的蒙古官军顿时士气大落,立即退兵了。

暂时击退了蒙古人的围剿,虽然只是小胜,城中的百姓也欢天喜地的庆祝起来。能打退蒙古人一次,就能打退他们第二次、第三次……这说明蒙古人并非不可战胜,他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当天晚上,外出扩展地盘的朱元璋等人匆匆赶了回来。本来他们以为自己是奇兵,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可没想到不等他们回来,李响就把蒙古人打退了。这让朱元璋有些失落之余,又献策夜袭。徐达等人也都觉得白天的时候蒙古人刚刚失去指挥官,这个时候夜袭,定能一举破敌。

大家都这么说,李响也从善如流,在三更时分,带领大军出城。可是蒙古人能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自然不是白给的,早就预料到可能遭到夜袭,防备的非常严密,李响他们远在三里之外就被发现了。

既然已经被发现了,李响当机立断的改偷袭为强攻。将原本分为四路突袭的军队合成两队。从左右两边一起进攻。李响自己骑着一匹青鬃马,手持一杆丈二大枪,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接近蒙古军的营寨时,更是直接一枪将寨墙挑飞,一下子就冲开一个缺口。冲进了蒙古军营,他更是大开杀戒。一条枪舞出无数枪影,所到之处尽皆人仰马翻,无人能挡他片刻!

有李响在前面开路,跟在他身后的义军立即蜂拥而入,将蒙古军营搅成一团糟。不得已,蒙古人只好从其他地方调来军队。可军队都集中在李响周围,从另一边进攻的朱元璋等人遇到的阻力就小多了,很快也突破了寨墙,杀入大营之中。两路兵马的人数虽然远不及蒙古人多。但在黑暗中到处乱窜,却让蒙古人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敌人,再加上最高指挥官刚死,没有统一的指挥,就更乱了。

早就斗志低迷的蒙古大军在厮杀了半个时辰后,不知是谁第一个逃跑了。有一个带头的,其他人也随即跟上。看到有同伴跑了,对正在奋战的官兵的士气是极为沉重的打击。很快就发生了连锁反应,从小溃变成大溃。如雪崩般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这个时候,剩下的就只是追杀了。李响止住了脚步,看着手下人从身边风一样掠过,都兴奋的嗷嗷直叫,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虽然这点场面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比这更大的场面他见的多了。但感受却是不一样的。以前他都是旁观者,最多也就是辅助者,唯一统帅大军的一次是穿越成洛基,还只是乱战而已,根本不用他指挥。

这一次却实实在在的由他策划、指挥、执行的一场战斗。那种数万人的性命都在他掌握中的感觉,让他既迷醉又惶恐。虽然大权在握感觉不错,可只要他有一丝失误,就会导致很多人丧命的责任感,也让他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让他时刻如履薄冰。

蒙古人虽然溃败了,但由于他们大多是骑兵,所以逃跑的也很快,朱元璋等人虽然尽力追杀,却也没获得太多的战果。但这毕竟是一场大胜,当他们回城后,百姓自发的夹道欢迎,庆祝他们的子弟兵打赢了战争。

胜利是胜利了,但死在这场战斗中的人也不少,死者上千,伤残的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