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书商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女生网首页大封推vip2014-07-03完结,清穿) >

第9章

农女书商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女生网首页大封推vip2014-07-03完结,清穿)-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雪芹。
  “麦香,你二叔一早跟你爹和三叔去山上了,你帮二婶把那小地瓜根剁了煮烂了,帮二婶喂一下猪吧?二婶真的忙不过来。”钱氏见麦香一人在院子里张望,便试探地问道,想看看麦香是不是真的长心眼了。
  以前,她也常使唤麦香干活,只要赵氏不干涉,麦香都会替她搭把手,因为麦香一直是个勤快的孩子。可是自从麦香病好后,钱氏发现,麦香做自己家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积极了,每次做什么都是拉着麦黄一起。
  “二婶,咱们家也不着急吃饭,你先喂猪后做饭也是一样的。我娘让我去一趟隔壁,隔壁的夫子救过我的命,他家婶子身子重,跟前没有个人,我去看看有什么可以搭把手的。”
  这个借口是麦香一早跟赵氏商量好的,麦香用的另一借口是去曹家学针线活,说夫子他媳妇的针线比自家嬷嬷好多了,麦香去了既可以帮曹家做点轻便的家务活也可以学点针线,还可以全了麦香对夫子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也算一举三得吧。
  麦香想着自己一时半会肯定走不了,不管对方是不是曹雪芹,她想跟对方走近些,找个机会让夫子的妻子教自己学学认字,不然的话,她没有理由说自己会识字。不识字不看书的话,做事情肯定会束手束脚的。
  “哼,正经家里的事情不帮忙,反倒有那闲心去帮一个外人?”钱氏不高兴地甩了甩手里的木勺。
  “二婶,人家怎么是外人呢?人家可是我的救命恩人!”麦香说完,也不看钱氏的脸色,出了院子。
  麦香之所以这么早过来,是怕曹家娘子做饭不方便,她已经从自己家院子里看见隔壁的炊烟升起来了。
  麦香走进隔壁的院子,只见院子里仍旧停着一辆马车。正犹疑自己该不该进去时,门帘掀开了,有人送客出来。
  “先生请留步,我家主子说了,等他忙过了这段时间,肯定会来看望先生的。”
  “好,回去替我道一声谢。”
  客人上了马车,男主人才看到麦香。
  “大丫来了?”
  “婶子在家吗?我娘让我来看看,能不能帮婶子搭把手,做点家务活。”麦香一边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边打量下对方。
  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麦香的第一印象是头比较大,肤色偏黑,人偏胖,个子也不低,从衣服上看,确实有些潦倒,但是看着对方的眼睛,仍很温和明亮,并没有那种潦倒后的颓丧。
  “你婶子在家呢,你去看看她吧,家务活倒不用你帮忙了,朋友家送来一个嬷嬷,是准备来照顾她月子的。”
  麦香跟着他掀了门帘进屋,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在灶台忙着。
  曹妻听到动静,掀开门帘,见到麦香,笑着说:“大丫来了,还没吃饭吧?来,进屋尝尝,这是别人刚捎来的点心。”
  “婶子不用了,我娘打发我来看能不能帮你做点什么,既然用不上了,我就不打扰你了。”麦香知道对方家条件也不好,哪里肯吃人家的东西?
  “这孩子,跟婶子还客气上了。”曹妻拉住了麦香。
  夫子顺势把麦香推了进去,说:“你们聊,我在隔壁房间,有事叫我。”
  麦香见屋里的炕桌上放着一盘点心,曹妻拿起一块递给麦香,麦香只得接了。
  麦香一边吃,一边移到了炕头,因为她发现,今天这本手抄本就在炕头的枕边。麦香就势拿起手抄本,装着惊奇地问:“婶子也会看书识字?”
  问话的瞬间,麦香扫了一眼抄本上的字,果然看到了“黛玉、宝玉”几个熟悉的字眼,麦香激动了,手有些微微颤抖。
  麦香不是真正的红学迷,她是真正的张爱玲迷,张爱玲的书她都买全了,也都看全了,张爱玲写过一本《红楼梦魇》的红学评论,里面有张爱玲著名的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麦香因为看了《红楼梦魇》,又重新去翻读过《红楼梦》,也看过所谓的脂评本,说实在的,很多东西如果不是看评论,她是看不出来里面暗含的双关意义,她自认没有张氏的天才,只是大俗人一个。
  记得张爱玲好像说过,真恨不得坐时光穿梭机,回到清朝,看看曹雪芹写的《石头记》,没想张爱玲没有来成,她叶萌倒是来了,而且和曹雪芹做了邻居。
  麦香想到这傻乐了,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了,偷偷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真疼,不是做梦。
  麦香回忆了一下她脑海里的知识,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面前的这位应该是曹雪芹的第二位夫人,柳蕙兰。
  对方见麦香盯着自己发呆,笑了笑,说:“我不过些微认得几个字,做针线活累了,瞎翻翻。”
  “那这是先生著的书吗?”麦香继续装天真,想进一步确认。
  “嗯,瞎写的。你快扔下吧,多吃两块点心吧。”对方拿麦香当一个真正的小孩看待。
  “婶子,我能不能问问你的闺名?”
  “为什么?”
  “我觉得我的名字不好听,村子里都是大丫二丫的,出来也不知是喊谁,麦香这名字也不好听,我娘说乡下女子的名字都一样,我知道婶子不是乡下人,我想知道婶子叫什么,好听不好听?”
  “我觉得麦香不错啊,不难听。我的名字也一般,叫蕙兰。”
  “柳蕙兰?真的是你?”麦香一激动拉住了对方的手。
  “你以前认识我?”柳蕙兰在脑子里搜索麦香的记忆,摇摇头。而且,她好像并没有说自己姓什么吧?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的名字真的很好听。听了你的名字,我特别想叫你一声姐姐。”
  “姐姐?”柳蕙兰摸了摸麦香的头,笑了笑,“很久没有听到人喊我姐姐了。”
  “姐姐要是喜欢我就多叫几声,姐姐也别叫我大丫,叫我麦香吧。”麦香笑着提了一个要求。
  麦香也知道自己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姐姐”太突兀了些,又忙说道:“姐姐放心,我就这会喊几声,出去后绝对不会乱喊的。”
  “来,你既叫我一声姐姐,我教你梳头吧,你看你的头发,松松垮垮的。”柳蕙兰拿了把木梳,开始替麦香梳头。
  麦香哪里会梳这种古代包包头?她只是胡乱卷一下,好在赵氏这人也不细致,经常是蓬头垢面的,所以别人也就不当一回事。
  麦香见柳蕙兰替自己梳头,想了想,问道:“姐姐,我能不能天天过来陪你待一会,现在还没有春耕,也不用打草,我想跟姐姐学认认字,也想姐姐教我绣手帕,我要学着挣钱。”
  “挣钱?你这么小的孩子能挣什么钱?”
  “我会卖东西。我娘要生弟弟了,嬷嬷说我生病都没有钱治,全靠先生帮忙,所以,我要开始学挣钱,我不能让家里人生病再没有钱医治。”麦香的话,让柳蕙兰大受感动。
  她是经历过许多磨难的人,怎么会不知道穷人的悲哀?这些年她跟着曹雪芹颠沛流离,求告无门,受尽了别人的白眼,最后不得已才隐居在这小山村里。
  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居然懂得要未雨绸缪,要挣钱养家,她马上就是一位母亲了,她的孩子怎么办?也这么饥一顿饱一顿下去?
  “好,麦香来吧,婶子好好教你绣花,等婶子坐完月子,婶子也要好好绣点东西拿去卖。”柳蕙兰搂着麦香说。
  “好,以后我每天上午吃过饭便来找婶子,今天我先回去了。”麦香见外面的嬷嬷探了几次头,大概是早饭好了。
  “今天就在这吃吧。”柳蕙兰觉得麦香不像一个十岁的孩子,可是她能感觉出来,麦香对她很有好感。
  “不了,我娘还等着我呢。”麦香摆摆手,忙出来了。
  

第十六章、走还是留?

 麦香是蹦跳着回到家里的,她简直太兴奋了,穿越到这个倒霉的小山村,没想到老天给了她另外一种补偿。
  可是,她要怎么利用这关系呢?乾隆十六年,曹雪芹的书稿写了多少呢?脂砚斋到底是谁呢?曹雪芹到底是谁的儿子?她怎么才能借到他的书稿?还有,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柳蕙兰好像没几年便生病死了,曹雪芹回到南京又娶了一个老婆。对了,曹雪芹死前爆发了一场大的痘疹,他的儿子便死在这场痘疹中,这是哪一年的事情呢?
  麦香刚兴奋没有两分钟,便又想到了一大堆的问题,她懊恼地捶了捶自己的头,要是知道会穿越来清朝,就多读些关于曹雪芹的书籍或者评论就好了。
  “麦香,你怎么了,自己一人在那里捶头?”孙氏出门倒水,看见麦香站在院子口,觉得这孩子今天怎么怪怪的。
  “三婶,没事的,我刚去了一趟隔壁,隔壁婶子教我怎么梳头,我又忘了。”麦香的话接的很自然。
  “你不说我还没注意,我就觉得你今天有些怪怪的,原来是比往常利落了,还别说,夫子家的媳妇就是手巧,这头花也是她给你的?”孙氏注意到麦香头上插了一对桃红的纱料堆花,一看就是好东西,有些吃味。
  这堆花是柳蕙兰从妆奁盒子里翻出来的,说是放了很多年,没舍得丢,她戴着又不合适了,正好送给麦香。
  “嗯。三婶,我去看我娘了。”麦香才不想跟她磨牙。
  麦黄在屋子听到孙氏说什么头花,便掀了门帘出来,看着麦香的头上。
  麦香知道她喜欢漂亮的东西,可是她又不想惯麦黄的毛病,好像谁有了好东西都要让她一样,所以麦香说道:“姐姐头上的头花从明天开始,你和妹妹们轮着带吧,一人一天。”
  “大姐,你真的给我们了?”麦黄有些不大相信似的。
  “当然,大姐不是说过了,自己家姐妹要互相谦让,不许偷懒耍滑,你记住了吗?”麦香是抓住一切机会想把麦黄的毛病纠正过来。
  “记住了。”麦香眉眼弯弯,爽快地答应了。
  早饭后,麦香主动找赵氏接过了缝补的活,她要先学会拿针,学会缝补,有了基础才能去学绣花。
  “娘,咱家有旧黄历吗?”麦香知道这样的人家能有的书也只能是黄历。
  “咱们家也没有人识字,花钱买那个干啥?”赵氏撇撇嘴。
  麦香记得小姨有一本,还以为家家都有这东西呢,可是这话又不好再细问。
  “你问这做啥?”赵氏追问了一句。
  麦香哪里敢说,是想要来练字的,她打算跟柳蕙兰学了认字之后也要学毛笔字,只有自己学会了写字,她才有机会自己抄写《石头记》。
  问题是自己根本没有钱买笔墨纸砚,怎么才有机会练字呢?这小楷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哎呀。”麦香突然想到一个大问题,一分神,手被针扎了一下,真疼。
  “想什么呢?真是笨死了,连缝个衣服都做不好,还能指着你去学绣花?”赵氏碎碎念。
  麦香没搭理她,麦香这会思索的是,如果她要抄写《石头记》,这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她势必得留下来,这可怎么办?
  她记得最早脂评本抄本是甲戌本,在胡适手里保存了好多年才拿出来,残缺不全的十六回,问题时麦香只知道现在是乾隆十六年,却不知道是甲戌年是乾隆多少年,《石头记》的脂评本到底出来了没有?
  麦香是要留还是要走,这是一个新的困扰。
  思前想后的,麦香的脑袋一会便大了,留下来这日子怎么过?走的话,她以后还有机会遇到曹雪芹吗?跟这部伟大的作品失之交臂,她舍得吗?
  麦香越想越头疼,干脆扔了手里的旧衣服,上炕躺着去了。
  怎么才能让这个家分了,她怎么才能挣到钱,只有自己有钱了,她才能去帮助穷困潦倒的曹雪芹,才能让柳蕙兰活下来,自己才有机会去接触书稿。
  麦香纠结的时候,大福、二福、三福几个在山上也吵了起来,起因自然是三福挑起分家的话题引起的。
  “三弟,你怎么还没断了这念头?爹娘昨天是怎么跟咱们几个说的?”大福对三福有些失望,他虽然比较厚道,但是他不傻,自然知道三福是受了孙氏的影响。
  没成亲娶媳妇前,家里的这些弟弟们可以说都是大福带大的,也都跟大福好,跟大福亲近,怎么一成亲了,就都疏远了呢?都只想着自己的小家,不想着爹娘了?
  “大哥,你先别急着反对,也别急着生气,你想想我的话有没有道理,都分家了,我们几个的日子肯定都会比今天好,而且,我们也不是不管爹娘,爹娘一年有我们几个的孝敬,再加上地里的出产,是不是日子也很好过?二哥,你说我说的有道理吗?”三福还想劝下去。
  二福自己琢磨了一会,说实在的,他对分家的兴趣不是很大,他没有什么特长,他只会种地,分家了,只给他两亩田地,他家孩子也不小,还是小子,能吃,饭量大,两亩地扣除税赋,一年两季算一起,也只能收到三石多一点粮食,养他自己一人都费劲,怎么养家?更何况,还要拿出粮食来给爹娘,他把两亩地的收成了给了爹娘,他还能有什么?
  当然,他可以去地主家佃几亩地种或者是去开荒,可是他儿子还小,他一个劳动力,能做多少农活?
  这样大家一起将就着,有大福打猎的钱贴补去买粮食,自己家婆娘冬闲也能攒几个私房,虽然吃不饱饭,日子也不算太差。
  不过这个家早晚是要分,二福想的是晚分几年,那时他儿子大了,也能帮他一起做事了,他媳妇手里的私房也多一点,将来也好给儿子娶媳妇。
  “三弟,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分开了各家的日子肯定都不会差,但是大哥的话也有道理,我们不能让爹娘伤心,所以,我也不知要怎么办?”二福选择了中立,抱着头很苦恼的样子。
  “三弟,你就不能再等几年?爹娘都说了,等八福成亲了就分家,反正现在分家我不赞同,娘昨晚都气得心口疼了。”大福说完拿着弓箭寻找猎物去了。
  三福见状,也只好跟了上前。
  回到家里,孙氏得知没有说动大福,一生气,给三福找了个借口,说在山上伤了风,要将养几天才能再出门。
  刘氏和叶铁柱明知道老三一家是在闹别扭,可这会他们也没有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