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枝玉叶 >

第114章

金枝玉叶-第114章

小说: 金枝玉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谧移了移身子,坐到他的身后,轻轻捶着背,帮他理顺气息。
    “皇上,您应该吃药了。”外间,一个御医小心翼翼地凑过来,低声说道。
    齐泷没有反应,那个御医以为他是默许了的,立刻端着金盘子走了进来,此时有苏谧在,自然是用不到服侍药物的宫人。
    苏谧正要去拿上面的玉碗,却冷不丁身边伸过一只手来。
    他用力一挥,金盘子翻了过去,闪着一道金光,“哐啷”一声,跌落到了床前的白玉脚踏上。
    玉碗立刻跌碎成数片,黑沉沉的药汁顺着脚踏的白玉纹理流到了金砖铺就的地面上。
    浓郁的药香弥散出来,刺鼻得令人窒息。
    苏谧伸出的手尚且来不及收回,她怔怔地看着齐泷俯下身去。因为这个简单的动作,他又是一阵咳嗽。
    “皇上……”苏谧放下手,却不知道从何劝起,看了殿外的宫人一眼。
    在金盘坠下的那一刻,他们已经迅速地、温顺地跪伏在地上了,动作熟练流畅,看来……苏谧苦笑了一下,这些日子以来,齐泷这样的脾气是经常有的。
    她轻轻拍打着齐泷的后背,一边柔声说道:“皇上,良药苦口利于病,如果不喝药,病情怎么能够痊愈呢?”
    齐泷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看着地上的盘子出神。
    苏谧看得出,他原本是想要将这盘子和这碗药一起挥得远远的,可是拼尽了全身的力气,也不过是让它翻了个滚儿,跌落到了床畔。
    “谧儿觉得朕应该喝药吗?”他转头凝视着苏谧,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问道。
    苏谧心里一怔,她低头看洒落在脚下的药汁。依照她的医术自然能够闻得出,这碗药只是一碗单纯的驱寒止咳的风寒药,用材名贵,火候恰当,正是治疗齐泷如今的症状的,并未有丝毫的不妥。就算是苏谧自己动手,只怕也不会开出更好的药方了。
    可是她分明看见有什么阴霾的东西,在齐泷的眼底最深处慢慢凝聚。
    不是因为这一碗药?还能因为什么?
    “皇上,不喝药怎么能够痊愈呢?”苏谧避开他的眼神,劝慰道,“臣妾还等着亲眼看到皇上踏上神武门接受万民朝拜的日子呢。”
    历代大齐的帝王在出征得胜归来之后,都会在神武门举行献俘祭祀大典,接受万民朝拜,彰显武勋。
    齐泷的这次出征,单纯从目的上来讲,确实是灭掉了南陈,将天下统一于大齐的国号之下。虽然京城出现过不愉快的波折,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波折,更加急需一个盛大的典礼来抚平慌乱浮躁的人心,粉饰这光辉万丈的太平盛世。只可惜齐泷归来之后一直病弱缠身,前几天又感染了风寒,所以大典的事情就一直拖延了下去。
    听到苏谧的话,齐泷的脸上现出恍惚的神色,随即黯淡了下去。半晌,他轻轻点了点头,斜倚榻上,恢复了沉寂无力的姿态。
    苏谧朝外间微一示意。
    那里,刚刚奉药进来的御医早已经端好了第二碗药躬身静立,等待着传诏,见到苏谧的示意,赶紧上前。
    苏谧拿起上面的玉碗,她轻轻转动调羹,银质的调羹碰触在雕花碧玉碗上面,发出轻微清脆的响声,在这个异样静谧的大殿里格外的响亮。
    像是在尝试药汁的温度一样,苏谧将一浅勺药送进唇边。
    确实是一碗普通的风寒药,没有动任何手脚。苏谧放下心来。
    “两年不见,谧儿还是那般体贴啊。”看到她的动作,齐泷轻声笑道。
    苏谧低下头,这样的齐泷让她琢磨不透,完全摸不着头绪。
    “皇上缪赞了。臣妾恨不得这两年时时伴在皇上的身边,能够朝夕侍奉皇上。”她只能恭谨地说道。
    “这两年……”齐泷还想要说什么,一连串咳嗽打断了他的话。
    “皇上先不要着急,喝了药再说。”她连忙说道。
    然后将药汁喂着齐泷慢慢喝下去。
    喝完了一碗药,看到齐泷的脸上已经现出疲惫之色,苏谧柔声说道:“皇上,您先睡一觉吧。”
    “嗯。”齐泷点了点头,无限疲倦地躺回榻上,说道,“你先退下吧,如今一路上也够辛苦了,明天再过来服侍吧。”说着已经昏昏沉沉半睡过去了。
    “臣妾明天再过来请安……”苏谧低声说着,躬身告退而去。
    走出乾清宫,好像是走出了一团凝滞的阴影,她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将胸口之中的气闷统统都呼出体外,看着它化作一团白雾,飘散在空气里。
    外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又开始下起雪来。
    万籁俱寂,只余下细雪粒子打在屋顶上、回廊上的“沙沙”声。
    苏谧回头看去,阴沉的天气之下,乾清宫的轮廓模糊起来,只是磅礴的气势依然逼人,像是一只自亘古就坐卧在这里的巨兽。
    齐泷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想到这个已经不可挽回的事实,苏谧心中伤感难抑。
    到底是因为她最理智的那一部分在明白地提醒她,此时的齐泷还不能死。但她想不明白,自己是不想要他就这样丢下整个如同新生婴儿一般的国家死去,还是因为长年的朝夕相伴,耳鬓厮磨,使得在不知不觉之间,那个年轻骄傲的身影已经在她内心深处逐渐占据了一个位置,就算那无关情爱,也依然让她牵挂难安。
    这一切,她说不清楚,她只知道,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如同这凝滞不去的阴影,如同这风中摇摆飘逸的雪花,寻不到灵犀一点的清明。
    她只知道,此时此刻,这样的齐泷她不想看,不喜看,不愿看,更加不忍看。
    这次的伤寒只不过是小病,而真正耗尽齐泷生命的病因在于他的内心,在于他不堪忍受从成功的最顶峰被人生生扯下的这一切失落的内心。
    当一个人内心绝望了的时候,他已经无法再去寻找最后的一个依靠。
    就好像是一株绿色的植物,到了冬天的时刻,它就会凋落,会死亡。
    就好像是三年前的卫清儿。
    同样的失落,以及……同样的寂灭。
    在那个同样寒冷的冬天,她亲眼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逝去,而如今,她又要看着另一个同样亲密的人,甚至可以说更加亲密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慢慢地步入死亡。
    他是她的夫君,无论她是抱着怎样的目的来到他的身边,这一点都无法否定,也无法更改。除非她死亡,她都永远不可能改变这个身份了。
    雾色缥缈,雪落余声。
    “娘娘,我们回宫吧。”觅青已经走出廊下,在房檐边撑起伞。
    苏谧轻轻点了点头,步入伞下。
    “刚刚听那些小太监们说,因为距离比较偏僻,所以皇宫被辽人占据的时候,我们采薇宫的宫室并没有被辽人征用。”一路上,觅青在苏谧的耳边语带欣慰地说道,“幸亏幸亏,不然,让那些粗俗的辽人住过了,奴婢都要替娘娘觉得委屈呢……”
    苏谧不置可否地走进了采薇宫门。
    心情逐渐激动起来,她已经看见了那个伫立在门口等待她的身影。
    隔着层层的雪幕遥遥相望,这寒冷的风也变得温暖起来。
    笑容从嘴角扬起,苏谧快步进了院子。
    她抬头仔细端详着他,久别不见,他的模样几乎没有改变,只是身形消瘦了不少。双眸中的目光却清澈温暖依旧。
    “你没有事就好。”她轻声感叹着,他身陷倪源军中的时候,让她日夜忧心。
    陈冽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
    他的手依然是那么暖和,就像记忆之中的样子。
    他拉着她进了院子,轻声叹道:“在墉州的那段日子,小姐受苦了吧?”
    “没有。”苏谧摇了摇头,其实她在墉州的时候安闲得超乎他的想象,而且就算真的是一路辛苦,有了如今两人都平安的结果,一切辛苦也都值得了。
    离别之后的千言万语,诸般波折,都在这短短的两句话之内道尽了。
    两人步入大门。
    记忆之中最后一次见到的采薇宫还是经过辽人搜掠之后满地狼藉的模样,但此时已经被宫人收拾得整齐雅致。摔坏的瓷器装饰都被换上新的,帷幕窗帘被重新修整,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焕然一新的姿态迎接着它归来的主人。
    “主子。”见到苏谧回来,几个宫人大喜过望地迎了出来,当先一个就是小禄子。此时见到了苏谧,眼泪都忍不住滴落下来。伸手抹了抹眼角,才哽咽着说道,“可算是等到您回来的这一天了,前头听到宫里人来说您平安无事的消息,我都不敢相信……”
    他一直待在辽军那边干着一些端盘子扫地之类的杂役活儿,他人机灵,行事又小心,辽人屡次清洗,都没有波及他。最后光复京城的时候,辽人大肆屠杀宫人,他见机得快,及时躲避起来,又逃过一劫。因为苏谧回宫,他才刚刚被调了回来。
    苏谧宫中的人,也只有他和觅青逃过这一劫去。
    几个人历尽艰难变故,见了面,自然又是一番闲话,说起别离之后的种种。
    直到了快亥时,苏谧才觉得有几分疲倦,交代几人各自安歇。
    第二天,刚刚泛起第一抹晨光,苏谧就醒了过来,
    “主子怎么这样早就起来了?”觅青正端着水盆准备进来,见到苏谧坐在床上,忍不住笑道。
    苏谧亦是淡淡一笑,觅青和小禄子还以为她是换了地方,暂时睡不着。却不知道是长期的军营生活让她养成了这个时候起床的习惯。
    不经意之间,那段金戈铁马的日子,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的骨子里面,
    身边的人只有觅青知道她这两年其实不在京城刘家,但也只是以为她与齐皓一起离开后,一直隐居在城外的山村之中,哪里知道她这两年的金戈铁马,草原生活啊。
    洗漱完毕,苏谧在旧日的座位上坐下,转头看着自己在铜镜之中的容颜。
    这两年她照镜子的机会还真是不多,而且最仔细的时候似乎都是在查看自己的易容有没有破绽。
    从眼前这面宫制铜镜之中,她已经无数次打量过自己的容貌,此时,这张熟悉的铜镜也清晰地将她的变化表露了出来。长久在大草原上的风吹日晒下来,那张原本清丽的容貌少了一分娇媚,多了一种刚强的味道。
    这样的变化,苏谧也说不清楚是好是坏,是欣喜,还是惆怅……
    她从首饰匣子里面拿出碧玉梳,漫不经心地梳理起乌黑的长发。觅青服侍着她整理发髻珠钗。
    “娘娘,为了恭贺您平安回宫的贺礼早就送到了。”过了一会儿,小禄子从屋外拿进来一沓厚厚的礼单进来。
    苏谧淡淡地应了一声,随口问道:“都有些什么?”对于这些应酬,她一向兴趣缺缺。
    “都是寻常的珠宝首饰,名贵锦缎之类的物件,就是……”小禄子看了看手中的单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犹豫着说道,“只是……江宁府孟大人家送来的礼物格外的多一些。”说着抽出一张单子来。看了看苏谧的神情,低头念了起来。
    “有羽纱锦缎十二匹,宫装十二套,坤州紫玉十二枚,夜明珠十二颗,凤钗步摇十二只,珍珠攒花十二对,外加一对点翠镶珠金麒麟,一对碧玉富贵如意,一尊白玉观音菩萨像,一尊……”
    “这么多?”苏谧放下了手中的蝴蝶簪子,转过头疑惑地问道,“刚刚你说是谁送来的?”
    “是江宁府的孟大人。”小禄子说道。
    “哪个孟大人?”苏谧听得诧异莫名。内外勾结一向是历朝历代的大忌,宫中严禁宫外的势力与宫内的妃嫔交通。大齐的宫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宫妃不能收受外臣的礼物,但是一般是不能收礼的。除非是有了什么恰当的名目,例如生日、节庆之类的时候,得宠的妃嫔,自然会有官员趁着这些名目进献礼物讨好奉承。例如以前倪贵妃最受宠的时候,生日节庆都会有各省各部的官员争相献上珍贵的首饰衣着之类。
    当然也只有得宠的妃嫔才会有这样的烦恼。寻常的妃嫔,根本不会遇到这些问题。苏谧以前得宠的时候也有一些官员例行献礼,不过是些寻常的衣服首饰,都不违背惯例。可是这一次的这些东西,明显是要引人闲话了。
    小禄子眼瞅着苏谧迟迟没有明白过来,连忙补充道,“就是雯妃娘娘的娘家人啊。”
    苏谧这才恍然大悟起来,雯妃就是姓孟。
    只是雯妃和小帝姬都早已经过世了,为什么要送这些东西呢?苏谧的睫毛轻颤,脸上不见一丝的表情,稍微思虑了一下,就说道:“把锦缎和宫装留下就行,其余的一概送回去。”
    小禄子紧张地看了苏谧一眼,说道:“其实孟大人他……”
    “不论他是求什么。”苏谧淡淡地打断了他的话,语调里有一种冷意,“如今前朝局势紊乱,我不想为了这些事情烦恼,再说我如今不过是个后宫的二品妃,收这些东西,于礼不合,有违宫规。难道刚刚回宫就要为了这点小事让人说闲话不成?”
    小禄子看了看苏谧的脸色,低头不敢说话。
    看着小禄子已经退了出去,苏谧信手拈起那一沓厚厚的礼单,长叹了一声。
    回到了这个宫中,就是回到了一个是非场。
    苏谧转回到梳妆台前,觅青服侍着她梳妆起来,“简单素净一些就好。”苏谧轻声吩咐道。
    觅青应了一声。就为她盘起一个普通的如意髻,用一个衔珠银拢丝拢住,然后斜插几支样式简单的珠钗。
    刚刚把最后一只簪子插好,苏谧正要起身,却听到外面似乎有谁在低声问道:“娘娘起床了没有?”
    “谁在外面?”苏谧扬声问道。
    “是奴才,奴才小泉子,”外面立刻传来一声回话,“给娘娘请安了。”
    “是哪个小泉子?”苏谧疑惑起来,两年的别离,宫中的面孔都生疏了。
    小禄子进屋里解释道:“是刚刚上任的内务府总管黎泉尚。”
    苏谧起身收拾整齐,将人传进来。
    也是一个年轻的太监,看着面善,隐约想到以前是经常跟在何玉旺身后的,此时进来先规规矩矩地叩见了苏谧,恭恭敬敬地问道:“奴才来得太早,打扰了娘娘的休息了,实在是罪该万死。”
    “没什么。”苏谧随口问道,“你的师傅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