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枝玉叶 >

第130章

金枝玉叶-第130章

小说: 金枝玉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之人……”
    这句话传入耳中,我像是被猛然惊醒一样抬头看着葛先生。我想那一瞬间,我的眼神一定是充满了恐惧。
    而葛先生恍如未觉地继续说道:“就是燕王世子倪廷宣……”
    我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我踉跄着后退,像是不能承受他话语之中的重量。
    他所说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依然记得在那个初春的天气里,第一次见到他地那一刻的欣喜,就如同记得自己亲手伤害他,让他痛苦不堪的那一刻的绝望。
    那是在我十八岁的那一年,作为大齐名门贵族子弟地我顺理成章地入宫当了侍卫,也遇见了他。
    其实我不是想当侍卫的,我的理想是在沙场之上杀敌建功,成就无上辉煌的业绩,那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干地,可是,也许因为父亲的遭遇,母亲对于沙场有着近乎本能地恐惧,说什么也不同意我走上战场,而是让我入宫当了侍卫。
    我已经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变成了推心置腹的知交好友。性格张扬外向的我,和性格沉默内敛的他出奇地合拍。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属于我们的那些日子。记得我们并肩站立在宫墙上,谈论着过往的种种英雄事迹,谈论起各自飞扬的未来梦想时候的豪情激荡;记得我们在宫廷侍卫练功房之内,切磋起一招一式,然后探讨彼此招式的不足与改良时候的欢快畅意;记得那一次次把酒言欢地痛快。记得那一次次坦诚夜话的信任……
    我曾经以为,那些意气风发,谈天论地,那些仗剑比武,欢笑打闹的日子能够持续很久很久。久到能够贯彻我们的一生。
    但是这段友情却终结在隆微四年的那个春天。
    我的剑带着一往无前玉石俱焚的杀意,如同最阴狠的毒蛇。咬住他的喉咙。我亲手将寒冷的剑刃刺入他的胸口,看着他殷红的血顺着我的剑流下来,滴落到地上。
    我的眼睛被刺得发烫,刺痛地就要燃烧起来。
    我不敢去看他的眼神,也不敢去承受自己背叛之后的结果。
    那冰冷的剑刃刺进了他的胸口,也刺进了我的心脏。终结了我年轻时候最真挚,最温暖的一段感情。
    再后来,当我们两个真的达成了梦想,真的站在了沙场之上,成为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之间却已经隔上了难以逾越的隔阖。
    是时局,是机缘,是家族派系,是利益纷争,让我们最终走向生疏以及敌对。
    可是,无论我们是敌人,还是朋友,那段温馨的日子却是我最宝贵的回忆。
    记得那一夜,葛先生依然有条不紊地在我耳边分析着,淡定的语气之中隐含着森森的杀机:“……豫亲王手中的势力此时群龙无首,只要轻涵你出面,多费心机,不难收归旗下,而燕王部属则不然,倪源一死,世子倪廷宣就是他们的主君,此时必须在这里杀了他!只要杀他,将来的天下必然是轻涵你的!只要你杀了他,一切大局可定!……
    杀了他……我无法想象这个词藻的真实含意。
    就如我无法想象将手中的剑再一次刺进他胸膛的那一刻,仅仅是想象,沉重的负罪感就让我疼痛地近乎死去。
    原来,人不能重复背叛自己的朋友两次,至少我做不到。
    我强迫自己抬起头,看着葛先生直入人心的凌厉眼神。
    半响,我苦笑起来,说道:“先生此时何必这样试探轻涵呢?先生心中其实早就有了计较,轻涵必定唯先生之命是从。”
    听着我的回答,葛先生的眼中爆起耀眼的光芒,其中又隐含着一丝欣慰。
    我心中已经了然。
    朝政一道,不过是制衡二字,倪源与王家并列的时候是如此,倪源与豫亲王并列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一方的势力过大,无论大的是哪一方,都是朝政不安的因素。
    如今燕王,豫亲王相继过世,朝中群龙无首。而乱局之中,最真实的莫过于兵权。
    朝中三方面的兵权实力当中,豫亲王手中的派系是地方的门阀势力,一旦失去了首领,马上会散乱不堪,自然期待将来有强有力的人选来重新统合。
    再就是我手中的兵马和燕王倪源忠遗留下来的势力。
    眼下的乱局对于中央朝廷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由朝廷出手,统合了地方势力,而同时还有我的势力……
    只要能够保证我们这两支兵马的忠诚和稳定,朝政就可以一路平稳无碍地走下去,只要我没有异心
夜雨轻寒 4
    我承认我有过野心和欲望,只要是男人就会有野心和欲望可是我无法忍受需要用伤害他的代价完成这样的野心。
    不仅是他,还有她……
    我还记得自己在听到神武门上的尖叫惊呼之后,急速奔上城墙,而映入我眼中的,恰巧是她虚弱的身影沿着城墙缓缓倒下的那一幕,那一刻我眼中没有了漫天的灯火烟花,没有了倒在她身边的帝王,唯有一种锥心刺骨的疼痛蔓延到心中,直到此时此刻依然记忆犹新。
    就在那一夜,我无视了臣子的礼节,将她抱起,然后匆匆地奔下城楼,惊慌地高声呼唤太医。
    我记得她在我怀里,简直单薄轻软的可性,仿佛一阵细风就能够将她带走。
    我抱着她返回寝殿,半路上,却被另一个匆匆赶到的人拦住,是跟随在她身边的那位冽总管,他从我的怀里接过她。
    最后,她苍白的脸色映入我的眼中,然后就消失在了茫茫深远的宫殿里。
    那一夜的短暂拥抱,就是我与她之间最亲密的一次接触。单薄伶仃的感触还停留在我的怀中,而她已经消失在了我看不到,触不及的地方。
    其实在那个轻寒的雨夜,在那个碧绿色身影映入我眼帘的那一瞬间,我的路就早已经被注定。
    而且注定只有一条。
    我平整自己的心情,问道:“莲妃娘娘……她如今怎么样了?”
    “娘娘身体无碍,只是因为受到打击太大,暂且还是昏迷着。”葛先生颔首说道:“太医已经在仔细诊疗了,相信并无大碍。而且……娘娘又有了身孕……”
    我的身体不受控制地一震,瞬间的沉默之后,我抬头看着他,问道:“先生认为轻涵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呢?”……
    在第二天的朝堂上,我和廷宣两人事先没有经过任何的接触,却并肩站到了一起,共同拥戴年仅三岁的皇子继位,既然我们两人已经率先表态,地方的各种势力自然不会提出异议。
    这让所有地人都惊异不己,难以相信我们两个之间并没有过任何的私下协商。其实,在那一剑之后,我和他之间就再也没有了私下的见面。
    在一个只有孤儿寡母的虚弱政权之中,两位手握重兵的将领却都没有丝毫做权臣的意图,这在历朝历代的历史上只怕也属于罕见吧。
    朝臣在这样诡异的统一之下,再也不用费心去思量计较自己所需要投靠地派系,全心全力地准备操办仪式,送别旧日地一切,迎接崭新的朝廷。
    之后就是一帆风顺按部就班的成帝葬礼以及新帝登基大典。
    在登基的那一天,在崭新的一切开始的那一刻,他上了辞别的奏折。她几乎当机立断地允诺了。快地让那些正在疑神疑鬼的朝臣们禁不住怀疑这其中又要包含什么阴谋。
    然后他离开了京城,那样的决绝失落,我想不到一直淡然宁静,煦如和风的他也会有如此决然的一面。
    在他离开京城的那一天,我没有去送别,我只是站在城楼上,遥遥地看着他远去的队伍,一直站了很久很久……也许对于他内心深处隐秘的爱恋与悲伤,我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更加清楚。
    此后,整整地十五年,除了边关行走的正式公文,我与他之间再也没有联系,再也没有见面。
    直到今日。直到此时……
    为什么?在相隔了漫长的十五年之后,这些深深隐埋在我心底的过往却又被提起了,还是被眼前的这个人提起。
    我疑惑地神色分毫不落的映入了葛先生的眼眸中。
    他脸上忽然浮现出了苦涩的笑容,半响,他方轻声说道:“太后……”那神情像是个疲倦的老人在说起自己地孩子。
    他接下来的话语让我难以置信,让我可以称得上是久经风霜地理智几乎崩溃。而思绪也在同一时间彻底凝滞了。
    当我终于理解了他话语之中的意思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答应下来的了……
    送走了葛先生,紫陌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看到了我的脸色,她睁大了闪亮亮的眼睛,问道:“爹爹,你的脸色有些不好,葛大人刚刚说了什么了吗?”
    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失神地看着窗外的寒梅,那深红的色泽映在我的眼中似乎是要燃烧一样的灼热。半响,我问道:“你入宫服侍的这些日子,见到……太后她……她最近如何呢?”
    紫陌在今年的秋天,和数名贵族女子一起奉召入宫,充做女官侍奉宫廷。这一次是因为快要过年的关系,太后下了恩旨,放这些女官回家探亲。
    “太后啊……”紫陌说道:“太后她很好啊,一直很健康,不过……”她犹豫了一下,侧着头,回忆了片刻,似乎在思索着言词。
    我觉得自己的心脏被猛地提起,然后听见她继续说道:“不过……太后的心情好像一直不太好的样子,有时候好像会有那种很孤单,很落寞的神情,不过却又一直很和蔼……啊,我也说清楚了,爹爹深得太后的信赖,几乎每天都会商谈国事,难道不是更加清楚吗?……”
    孤单吗?落寞吗?
    我低下头,这样的心情,我怎么能够清楚?我又如何有机会去了解?
    她在深远的宫墙之内,而我在重重的宫门之外,我与她之间的距离,已经是永远都无法逾越的了。
    也许,葛先生的提议是对的。
    就在我出神的时候,却感觉到自己的胳膊被人紧紧地拽住。低头一看,是紫陌微微带着嗔怪的目光,“爹爹这次会在家里住几天啊?马上就要过年了,难道也不得闲吗?紫陌过了年就要回宫里去了,到时候要多少天才会见到爹爹啊?”
    我笑了起来,也许,我已经忽略她们母女太久了。
    “这一趟不用出去了,我一定多陪陪你们母女。”我抚摸着她的头,和蔼地说道。
    听了我的话,她笑起来,眼中闪烁起欢愉的光彩,不停地摇动着我的胳膊。
    我的视线却错过她,投注在书桌的笔墨纸砚上。
    记得以前我和他比武,虽然总是我赢得多,但是我却知道,其实我的武功是不如他的,都是他在让着我而已,尤其是在周围围观的侍卫兄弟们比较多的时候,所以在那一场决定了我们命运的比武场上,我使出那种卑劣的手段。
    如今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只是,想不到这一次还是这样,表面上赢的人是我,其实,赢的人……是他。
    我曾经以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站的离她最近的男子,是这个世界上陪伴她最长久的男子,可是现在看来……
    我浅浅的一笑,心中有些微怅然,却也有一线解脱。
夜雨轻寒  完    此花独幽
    冬天的风总是萧瑟凄冷而边关的风尤其如此。
    从居禹关雄的城楼上放眼望去,巍峨俊秀的山岭隐没在层层的云雾之后,天边都是低低的,厚厚的去朵。想必不久,就会有狂风卷着鹅毛大雪呼啸而至,让整个高耸的边关变成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
    每当大地覆满了洁白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想起太掖池天香园的那一场洁白的雪。
    来到这个边关已经快要十六年了,十六年就像是转眼的一瞬间。
    在相隔了十六个春夏秋冬,十六载日月轮回之后,想起她,想起初次见面的那场雪,依然清晰的像是发生在昨天。
    落在富丽奢靡的宫殿园林里面盛开的梅花枝关上的雪,和落在这边关朴拙雄伟的城墙上的雪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唯一有所不同的,只是站在它们旁边的人。
    我依然记得见到她的第一眼。
    那是在隆微三年的冬天,是在天香园一眼望不到头的层层花海漠漠积雪的一侧。
    那时候的我,是一个宫中的侍卫,而她,是一个盛宠的宫妃。
    她素衣翩翩的身影迎风伫立在岸边,眉淡如烟,眸澈如水,明明离地极近,却仿佛隔雾之花,朦胧飘渺。
    这是我与她的第一次见面,仅仅是第一眼,她的形象就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心里。
    也许,是因为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另一个人。
    记记这中,那一个人也有着这样朦胧雅致的气质,只要她站在那里,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变得迷蒙起来。
    她就是我的母亲。
    从有记忆开始,我和母亲就居住在一个单独地小院子里面。
    那所院子坐落在倪家府邸的最西北角落上,规模并不大,却精致地出奇。半月形的庭院左历这处水池,清澈的水流顺着怪石嶙峋的假山流动倾泄,宛如泻玉流珠,泠泠作声,院子里植满了郁郁葱葱的枫树,秋天的时候,会变成血一样的嫣红。
    我地母亲是个美丽的女子。我甚至无法形容她的美丽,因为那样的美,在我心中已经难以找到确切的词语来形容。
    她喜欢独自坐在房檐下的横栏上,用一种我永远无法琢磨的表情,看着院子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据说,我地母亲曾经是个倚门卖笑的欢场女子,据说,她是在父亲那场轰动齐京的迎娶大齐名门贵女的隆重婚礼正在进行的时候找上门来的。虽然我一直怀疑,为什么像母亲那样仪容高贵的女子会是一个娼门女子,但是所有的人,都众口一词地用不屑地语气谈论着这件事,容不得我有丝毫的异议。
    母亲看我的眼神很奇怪,也让年幼的我束手无策。有时候,她很温柔,她会轻柔地帮我整理好因为在院子里淘气而弄乱的衣服,充满了怜爱和慈祥。但是有时候,她会用一种近乎刻骨地眼神望着我,那眼神冷的像是尖锐的冰针,狠狠地扎进我的心脏里,骨头里。让我从心底发凉,让我惶恐失措,无地自容。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惹得母亲这样生气。
    甚至有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