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作者:艳娇兰(起点vip2013-04-02完结,种田) >

第26章

闲女当嫁 作者:艳娇兰(起点vip2013-04-02完结,种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小闲看了赵岐一眼说到:“大哥,我这一路上是用了心在教你,你总该自己单干一次了。学了艺不单练,就是纸上谈兵,你将来是要当家的大老爷们,这点出场还能没有,将来家里的女人和孩子该怎么办?”
  赵岐听郁小闲说了这样的重话,立刻坚定地说到:“好,我试试。”
  听完郁小闲的吩咐,锦娘立刻带着招娣上前了,梅张氏和赵岐也赶紧去找脚盆等物件准备收拾海带,脚夫小罗则去照顾骡子,把车检查一下,提前准备好出发的事情。
  郁小闲留住了梅管家说到:“我预备后日去举人老爷家拜访,送些节礼,不知道舅舅有什么教教外甥女的,我们到小屋子说说话。”
  梅管家叹了一口气说到:“举人老爷家是这边最大的山神爷,不烧香是混不过去的。可他家的香火旺,我们穷人的礼可不一定能入举人太太的眼。往日老东家送几两银子的东西,不过是他家的管家接进去的。这么多年来相安无事,只是因为到底是一个祖宗下来的,所以只要每年三节知道孝敬些,竹山便能安静。如今老东家去了,把山产传给我这个外人,已经是犯了举人老爷的忌讳,我又卖给了你。我们收山货又坏了举人太太的规矩,这个礼还真难送。”
  郁小闲坐在小屋的椅子上喝了一口茶说到:“难送也是要送的,举人太太有些什么嗜好,您说给我听。我们既然住在了这个山里,想要平安就要让举人家看得起我们,这样别的人才不敢动我们。卖海带的事情您费心,三四十两银子拿到手,填这个洞,举人太太总会见我们一面吧。”
  梅管家愣住了,太太好大的手笔,这样重的礼求见举人太太一面自然是没问题,于是他说到:“太太舍得这许多,举人太太也就一定不会为难我们家了。我平日里听说,举人太太最爱外面的稀罕物件,本地没有的,她就喜欢。她对孩子们的课业尤为看重,敬重有学问的人,太太比我的见识多,您就看着办。攀上了举人家,这一带的人都会让着我们家。”
  郁小闲点点头说到:“你跟小罗脚夫说,今天他赶车带着舅母出门,先去那个做梳子的人家里把做好的梳子收来,顺便替我做两个特别的盒子。然后去县城再买些米和油,过节时再添一条大鱼,一只鸡,也一并买来。至于您,同我们一起做双骡子赶的车一起去县城,您带着赵岐去卖海带,我去给举人家备节礼。”
  梅管家答应了,正要去,郁小闲又叫住了他说到:“海带现在还没有收拾好,我知道徐老汉家离这边很近,舅舅现在拿一贯钱去找徐老汉把他做的东西全收过来,让他过来一趟看看我们家车子的构造,回去之后给我们做车厢,对他说做的好,我拿银子收,不少于二两银子,一个轮子也给三百钱,要是不好,就让他自己留着。”
  把事情定下来之后,郁小闲就开始认真绘制两个礼盒的样子,她心里已经决定了该送上门礼物了。梅张氏接了差事来回话,郁小闲给了她三两银子,把图样子给她,交代了几句,她便匆匆离开了,郁小闲送她出门的时候,在海盐的盆子里看见了几只贝壳,便捡了起来递给梅张氏说到:“舅母把这个镶嵌在大盒子上,我想那孩子能做得好看。”
  等梅管家夫妇离开之后,郁小闲看了看,海带已经粗分结束,好的就只有三十一斤,海盐等杂质也有三四斤重,其余的都是些大大小小不完整的,难怪芜湖的掌柜说这次的货不好。不过没关系,这二十多斤碎海带可以加工成海带结,海带丝,自己家吃也好,卖出些也好。
  锦娘怕赵岐粗手笨脚地把好海带弄坏,不准他清洁这个好海带,自己带着招娣把海带铺在桌上小心整理。郁小闲对赵岐说到:“大哥,你拿个木盒把那些海盐给装了,不然会吸潮气。然后那些碎的,也分出大小,太碎的只能炖汤,合适打海带结的,我立刻要挑出一些来。”
  赵岐立刻去办了,郁小闲立刻挑了一斤多能打出长结的海带,拿干抹布弄干净了,开始打结,很快就打出了三十六个漂亮的长结。招娣问到:“太太,把海带弄成这样干什么?”
  郁小闲说到:“烧肉吃,等你和锦姨娘把细致的活做好,就过来把所有能打结的碎海带都弄干净打结,好的可以留着天晴后晒干,不好的,等过节那天烧一碗肉大家吃。海带,我们一个月至少吃一回,不然容易得大脖子病。但凡能让大家平安健康活着,我也不会吝惜钱。”
  一两多银子一斤的东西,一个月能吃几两就是福气了,干活的人脸上都有了笑,郁小闲对赵岐说到:“大哥走时记得拿些去,遇到商队歇脚的时候叫店家捎带着做了,你在外面更要爱惜身体。”
  赵岐点头笑了,郁小闲就进了屋,准备送举人老爷端午礼,在那八十只海参中精选出六只来,她预备放在白纸上,用红丝线固定,放进漂亮的木盒子里做礼品。这份礼物算十两都不过分,鲁贵采买的两匹丝绢算六两,再加一块在春香楼收来的上等衣料,那块料子是西域货,做件坎肩还可以。还有一盒礼物,是郁小闲参照现代西洋参切片的做法想到的,不过她要去镇上的药店请郎中帮着切,顺便卖掉剩下的人参,这种东西,不是身体虚弱的人还是不宜吃,郁小闲一直认为食补甚于药补。人参不宜久留,放久了反而失去了药性。
  郁小闲把海参处理了,又选了最粗的几节断了的人参,这些要是不断了,失去了品相,也不会贱价卖个自己。这些都收拾完了,梅管家就来敲门了,说是可以走了。徐老汉的竹编拿上了山,正在山下看车子的架构,小罗脚夫在傍边陪着。
  郁小闲换了衣服,带着东西同赵岐,梅管家下山,把照看家和做饭的事情丢给了锦娘。锦娘送走了大家,就悄悄地蒸人参肉饼汤,她决定以后好好活着,太太要是肯留下些家业放手改嫁,她也要有本事有精力把一大家的事情接过来。黄有才这时起身了,锦娘赶紧去服侍,把蛐蛐交给招娣看着。锦娘决定,从今儿起,她要多花些精神讨好相公。就是块石头也该有捂热的时候,何况黄有才是她从小服侍的少爷,她就不信挽不回黄有才的心。
  --求收藏,推荐。本周没有广告,加上我要配合新系统上线准备,非常忙碌。本周七天的定发准备好了,不会断更,不过也不能对留言和打赏进行处理,下周一会处理相关事宜,谢谢大家支持。我也想看看文的素颜吸引力,最主要是看收藏的变化,点击少是难免的,我离400收藏还差一点。
  

42登门
更新时间2012…6…26 6:08:05  字数:3038

 郁小闲把海带藏于车底暗格,车子顺利过了举人老爷家的岗哨。到了镇上,梅管家就带着赵岐卖海带去了,郁小闲进了药店,转了几圈才选择了一家药铺把所有的人参卖了,得了四十八两银子。给举人家的人参有一两半,被切成了漂亮的切片,做成礼盒挺好。
  下午二点多,郁小闲在摊子上吃了一碗面充当中饭,又去了镇上的海味店打听海参的价钱,才知道如今像她手中剩下的货都涨到二两一只了,她精选的那六只,可以卖到二两半,估计过年的时候还会涨。郁小闲打定主意,那七十四只海参必须留到春节卖。青岛那一带不太平,下次去芜湖,还要收些海味来,也许像海带那样相对便宜的海货,在自家还要多留些,战乱的时候,留在山里过小农生活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事情办得差不多了,郁小闲在镇子上的店铺转了转,将来要买些什么主要就是在镇子上买了,认个门总好。看见店家的香胰子,郁小闲觉得现在可以买一两块用了,女孩子要娇养些,将来能买个丫头什么的服侍招娣就好了,古时候的女孩子嫁得早,招娣在嫁人前也该活些小姐命才能适应嫁到好人家去。
  郁小闲咬牙买了两块香胰子,花去了一两二钱银子,一块自己的,一块给招娣,又在铺子里买了些绣线脂粉之类的,又托街口的写信人写了大红的拜帖。做完这些之后郁小闲才去约定的丁家纸铺等赵岐和梅管家,没想到梅管家和赵岐比郁小闲来的还要早,看他们的笑脸,就知道今天的生意不错。
  赵岐看见郁小闲来了,就招呼她上车,梅管家在车上就把一包银子交给了郁小闲说到:“太太这一共是二十一两七钱银子,十贯铜钱,你让把海带一条一条卖的办法好极了,一下子就被各家纸坊的师傅们分光了。过节时多花几百钱,吃点富人的东西,他们自然愿意。”
  郁小闲笑着收了银子说到:“我在海味店买了六只还好的海参,花了十五两,五两银子的参片,把鲁贵五两五钱愿意出手的丝绢,我们那块西域出产的布送上,凑成四样节礼,舅舅以为如何?”
  梅管家听后说到:“这份礼已经很贵重了,还都是外头产的,举人太太一定会满意的。”
  回到家里之后,梅张氏已经回来了,她买了几只小母鸡下蛋,不打算过节时吃鸡,舍不得买大鱼,买了几条孩子捉住的野生鲫鱼养着就算端午宴上的鱼。多余的银子梅张氏全买了米,只买了一斤菜籽油应付端午炒菜,还念叨着家里煮菜蒸菜就可以了,省下的钱可以多吃些饭。
  肉菜要留在端午吃,晚饭吃的全是素菜,只有咸菜里的杂鱼和咸虾算是荤腥。郁小闲看看两个孩子,要着将来要每天弄些荤食给孩子们吃才行,每天去镇上买不现实,还是要自给自足才好。晚饭后,累了一天的人都洗洗睡了。郁小闲悄悄把招娣叫来,给了她一块香胰子说到:“娘用私房钱给你买的,你是个好孩子,帮家里干这么多活,娘奖励给你的。”
  招娣很久都没有用过香胰子了,接过去就用来洗脸了。她今天看见她母亲偷偷喝人参肉饼汤了,还给爹爹吃了半块肉饼,却没有给她尝一点,真不像亲娘。还是嫡母对她好,用私房钱买这么贵的香胰子给她用。
  晚上郁小闲把蛐蛐哄睡着了,就把梅张氏从那个残疾青年那里收来的东西仔细看了看,那两个盒子做的很合她的意,经过包装之后,海参和人参的档次就明显有了提高。郁小闲用徐老汉编好的小篮子装了,把西域的布头也放了进去,明天她拎着小篮子,让梅管家在后面端着大红托盘,放上丝绢去送节礼,一定会很好看。
  举人太太喜欢读书人,黄有才是不能表现了,那只有蛐蛐可以出彩,郁小闲努力回忆了诗词,最好是用清代的好诗词糊弄明朝的人,反正不用交版税。蛐蛐是学会了几首古诗,明天早上还是要再教一两首应景。这些事情真是伤脑筋,郁小闲手里只有两本破书,看着看着,人就睡着了,这一觉就睡到了早上七点,这还是她在山里的头一个懒觉。
  这是端午前一天的早上,大伙早起都在忙碌着。雨停了,梅管家昨天到县城恰好接了订单,一家纸坊又来郁小闲家买竹子,这次要两百根两年以上老竹子,价钱是十贯钱,约定端午节后送去。梅管家说到:“这就是今年最后一次卖老竹子了,如今我们山里剩下的竹子大多都是不到两年的新竹了,有八成都是今年新长的,老东家病的时候,把能卖的几乎都卖了。”
  郁小闲知道这是梅管家在告诉她,今年的竹山能有的进项不多了,于是她说到:“舅舅不用担心,我手里还有些银子可以贴补家用,在举人老爷家花的钱也是投资,我总会给找补回来。”
  夜里郁小闲安排锦娘服侍黄有才,郁小闲梳洗之后,就带着蛐蛐上桌吃饭。梅张氏盛了稀饭,给郁小闲一家人送上了六只肉粽,三个鸡蛋羹,这是郁小闲要求的。今天黄有才和蛐蛐必须吃饱吃好,不然去了举人老爷家,看见吃的就馋,丢人不说,还会让举人太太怀疑自己家的实力。
  那天买的十来斤肉和排骨,最肥的肉切了些熬油,那些猪油渣子全被黄有才和蛐蛐两个人吃掉了,郁小闲看着眼馋却不能上去分享,那可爱的猪油渣子炒萝卜干是最好吃的。两斤排骨过了水,第二天炖了汤冰在了泉水里,剩下的除了做红烧肉的,全部变成了肉粽子的原料,足足包了三百个。
  郁小闲让梅管家和张梅氏送了些给熟人作为联谊,特别指定给那个做木梳子的青年人送去二十个,以示鼓励。梅张氏回来时说到,那家的娘高兴地抹眼泪,那家的大嫂脸上是悻悻然。郁小闲送去的那份礼物,不是粽子,是代表尊重和认可,这才是那个年轻人最想得到的礼物。
  吃完饭,一家三口更衣去山脚下坐车,由梅管家领着去举人老爷家。举人老爷的新家安在离县城最近的那座山脚下,他家的老宅子在深山里,由举人老爷的庶母打理着。现在举人家的正房太太就是这位老姨太太家的嫡出侄女,说起来,举人老爷能有今天,老姨太太功不可没。
  家里的两辆车都出来了,梅管家和黄有才同车,教一些族里的事情给他知道,毕竟黄有才认了他原先的主人为义父,这才能和举人老爷家攀上亲戚。郁小闲带着蛐蛐同车,她一遍遍教蛐蛐礼仪和诗词,但愿能获得举人太太的另眼相看。五年内,她决心守着山林,对于“山神爷”要格外巴结,也许招娣将来的姻缘也需要攀着这棵大树,蛐蛐上黄家宗祠学堂的机会,也要这样争取来。郁小闲知道,就算自己是穿越来的人,也不是全才,没有能力大包大揽,只能学着借力发家。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梅管家就吩咐停车,举人老爷家到了。郁小闲带着蛐蛐下车,手里拎着一个漂亮的小花篮,上面盖着一块绣花帕子。梅管家扶着黄有才下车,走在郁小闲前面。郁小闲让黄有才和蛐蛐在一旁等着,她和梅管家拿着礼物找到门房,把拜帖和礼物送上,又给了门房二钱银子的打赏,让他通报一声:“竹山上的丁未年秀才黄有才,携夫人嫡子来拜见本家叔叔。”
  举人老爷此刻也去外面活动送节礼去了,举人太太黄黎氏正在训斥一个姨太太,说她没有好好管教孩子,听到门房来通报,又打开礼物看看,心下就很满意,于是马上说到:“还站在那里做什么,打开了大门,请侄子侄媳妇进来做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