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顺治十四年 >

第42章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42章

小说: 重生顺治十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负着“总督三省重任”地封疆大史,怎么会如此轻生呢?顺治得到报奏,看过直隶巡抚董天机上呈御览的张悬锡自杀前写下地遗疏,认为堂堂总督大臣竟然会无故自杀,一定是有什么重大急迫的内情,便立即派遣都察院地四名官员前往彻查。
    “今儿晌午,皇上收到了都察院的彻查报告,说是你父亲对学士折库讷解释自己轻生地原因是在接待麻勒吉、孙可望等人时,迎节失仪,为学士麻勒吉所诘责,一时惶悚无地,遂引佩刀自决。今上看了奏报,已经有了旨意,说你父堂堂三省总督,有什么错误或者冤屈,应该好好向朝廷解释说明,何至于动不动就抹脖子呢,实在有失大臣体统,本应该罢黜,但是念在他一直都很勤谨清廉,暂且降三级调用……”
    张将美长声叹息。叔侄俩人多方奔走,终于打听到上面对张悬锡的处理结果。
    张九成想到父亲的脾气,越发锁紧眉头道:“爹性子耿直,必不会接受这种处理结果。此事明明是那麻勒吉张狂生事,借着自个儿身为满臣素行无忌,肆意折辱大臣,何以竟不见责?这事若没有结果,爹定不肯苟且偷生。”
    张将美是个生意人。汉人在当下,想活的自在一些,托庇于权臣门下,朝中有一把保护伞至关重要,张悬锡就是张家族人的主心骨。
    这些年,因着这个缘故,张将美生意不但在直隶地面做的红红火火,便是河南、山东等地亦经营得方。
    张悬锡生就倔强的性子,骨子里很有些书生的傲气,从来不肯收受族人的任何好处和孝敬,且时时叮嘱他们要清白做人,做生意亦不可行歪门邪道之事。
    这次张悬锡遇到难事,于情于理,张将美都不能坐视,他已经下定决心,宁可散尽家财,也要让族兄挺起胸膛做人。
    张九成焦急道:“三叔,您对京城地面熟悉,可知道哪位大人能在皇上跟前说得上话,又不致于在这种事件中倾向于满人,敢于为咱们汉人说句公道话的?您再想想。”
    “能想的、能求的咱们都求到门上了。”张将美无奈道:“京里不比地方,这是满人的天下,那些个能在皇上跟前递话的重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满臣,麻勒吉是满人中第一位状元公,是满人的骄傲,哪个肯在这件事上为咱们汉人出头呢?”
    说着话,他忽然停住了,半晌后方吞吞吐吐道:“要说,有一个人,大约可以试试……”
    张九成心里一喜,立即探身向前,紧张追问道:“是哪位大人?哎呀三叔,您快说呀。”
    张将美仍是皱了眉头,迟疑道:“你也别抱太大希望,这个人……”
    “三叔!”张九成催促。
    “好好,我说,这个人就是…………陈旭日。”
    “陈旭日?”张九成咀嚼着这名字,觉得十分耳熟,一时却想不起是哪位大人。嘴里低低念了几遍,忽然“哦”了一声,道:“三叔说的是、进了宫的那位?”
    张将美点头道:“就是他。他得上天眷顾成为四阿哥的守护神,四阿哥是当今圣上最喜欢的儿子,是未来的太子。陈旭日新近献的方子,有预防天花的神奇功效,让皇上和诸位大臣往后再不用受天花的威胁,这种时候他说句话,应该有作用吧……”
    生意人消息灵通,何况陈旭日是这几日来京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最乐于议论的话题人物,“他有和皇帝见面说话的机会。不过他年纪小,能起到多大作用,却不好说,而且…………”而且他会不会帮助他们也不好说。
    张九成却不管这些,但凡有一分希望,他都会用上十二分的努力去争取。
    “陈旭日…………”他默默的握紧双拳,一定、一定要想办法见上他一面……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当时年少(二)
     更新时间:2009…9…16 10:34:56 本章字数:2957
    陈旭日于五月一日这天晌午回了家。
    离宫前,董鄂妃让知书拣着各色果子点心,打点了一个包裹,又挑了两款头面首饰,放在梳妆盒里,一并让陈旭日随身带上,送给他的母亲袁珍珠。
    时隔一月,母子俩见面,言行中透着知礼的生疏,稍嫌亲切不足。
    袁珍珠看过盒子里的首饰,只淡淡道:“皇贵妃这份礼不轻,可见你差事做的不错。”
    “皇贵妃脾气好,人很好相处,四皇子是个乖巧的孩子,儿在宫中,也没觉得日子有多难过……”还待再说些什么,却瞧见母亲眉头皱了皱,陈旭日便打住话头,垂首道了声“是”。
    陈浩瞅瞅娘儿俩的表情,笑着冲儿子道:“你娘这些日子,一直念叨着,说宫里规矩大,生怕你哪处做的不好,在那边受了委屈,我们鞭长莫及,在家里空自着急使不上力。现在看你气色还好,总算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转头又对妻子道:“小妹不是到了说亲的年纪?等那边有了准信,只要你舍得,日后正合适把这首饰送给小妹添妆。这样就是嫁了过去,小妹脸上也有光彩,婆家那边断不敢小瞧,总是一件好事。”
    “我有什么舍不得的?沾了儿子的光得了这两样东西,儿子不反对,把这个送给小妹倒是使得。”
    “既送了母亲,东西只管随母亲的意处置……”
    陈旭日不耐烦这般客套着说话,在宫里说话行事要小心,回家也如此这般,实在让人觉得憋闷。又陪着聊几句,找个托词,告辞出来。
    行不数步,陈浩追上来。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是长子,你娘对你寄望甚深,表面上看着倒是越加苛刻,事实上她心里是真疼你。”
    “我晓得。皇宫不比家里环境单纯。娘希望我快些成熟。我都懂。弟弟还小。平日够她操心地了。我这边。你们就放心好了。我自己能处理。”
    “你真地长大了。”陈浩感叹一声。指着厢房道:“去见见桐月他们吧。大家都惦记着你……”
    这一晚。陈旭日睡了个好觉。
    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已经是天光大亮。他抱着被子。又赖了会儿床。才肯下地梳洗。
    外面阳光朗朗。端水过来地桐月告诉他。陈浩已然离家办公去了。又问他当天地打算。
    “我在宫里憋了一个月。实是憋地很了。这番得便。当然要出门透透气了。”
    袁珍珠并不限制他这个。只嘱咐桐月地未来夫婿冯庆跟紧了,凡事当心些。就放他出门了。
    今儿却是赶上一场盛事…………孙可望在学士麻勒吉等伴送下到达北京。
    和硕安亲王岳乐、和硕简亲王济度带领公、侯、伯、梅勒章京、侍郎等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
    京城百姓簇拥着前去看热闹。陈旭日可不想在路边同人挤一身臭汗。就挑了路边一处茶楼,在二楼寻了个看座。
    靠窗的好位置早被人预订了,靠里边还剩了最后几个位子。敞开的窗子吹进来些许凉风,也传来众多路人的嚣喧声。
    看情形,距离城外大批车马进城,还得些时候。
    茶楼里的人话题渐渐从那位南明降王身上转开,开始扯些闲话。
    聊什么的都有,从东城两户官宦人家结亲办喜事,聘礼多的排出两条街去看不到首尾,新郎官骑在高头大马上如何气派,一直说到前街口卖豆腐的婆娘长地漂亮,这些日子收拾的越发整齐,好象和隔壁做糕点地勾搭不清,又扯到自身,什么老婆最近管的紧了,想到酒馆里痛快吃顿酒都得掂量着来,什么要为儿子说亲,钱不凑手,要预备聘礼多为难,等等,都是非常琐碎的家长里短。
    不过听着让人觉得踏实。陈旭日听的津津有味,脸上始终挂着舒心地微笑。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也有小人物的快乐。默默的泯灭于芸芸众生间,是寂寞,也是幸福。
    可是世人常常向往登上峰顶的风光,渴望登高攀顶,享受万众瞩目的荣光。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一句话,道尽了小人物地向往和憧憬。
    人只有到了某个境界,才会省悟到平平淡淡才是真。
    此时的陈旭日,还不能真正甘心于平淡,他仍旧是一个年轻人,当一个新地世界在他面前摊开,仍旧忍不住想去探究,想去奋斗,想着要做些什么。
    楼下喧哗声突然低了下来,衬托得一阵马蹄声越发响亮。
    陈旭日和许多茶客一起挤到窗前向下看。
    鲜衣怒马、前呼后拥,诸般排场让平日里艰难度日的百姓们看地啧啧称奇。剃发易服、坐于一匹白马上顾盼得意的三十七八岁地壮年武人,就是孙可望?今日这份荣光,他当日狼狈率领手下数百残兵降清时不曾想到的吧?无怪乎他为了显示自个儿投诚地诚意,全力助清军制要攻打云贵的策略了。
    咦…………
    陈旭日眯了眯眼,往稍远处的人群中望去。
    刚刚…………好像看到了两张有点熟悉的面孔,好像是……
    人潮涌动,再细看,已经找不到了。这工夫,马蹄不停,安亲王岳乐和简亲王济度陪着孙可望的队伍继续前行,渐行渐远出了陈旭日的视线之外。
    “少爷?”冯庆扯扯他的衣袖。
    陈旭日醒过神,回到位子上坐好,“再坐会儿,人潮散了,咱们去前面街上转转。”
    又倒了一杯茶,刚喝了两口,打楼梯处又上来一个面色和善的中年人。却不就座,拿眼睛四下里观望一会儿,拔腿往他们这边走过来,侍立到他身边,双手递上一份拜帖,轻声道:“请这位少爷移驾,我家公子有请,有要紧事相商。”
    陈旭日打开,上面清秀的小楷,端端正正写着:直隶总督张悬锡子张九成拜上。
    他脑中立刻想起一事:前些日子,在宫中,却是听闻这位总督大人竟无故轻生,惹得顺治很是恼怒……
    “我家公子不便亲自过来相请,请您见谅。”
    陈旭日好奇心起,摇头道:“无妨,你且头前领路。”
    当下结了帐,跟着他下了茶楼。此时茶楼下面的人潮已经散开,各做各的营生。
    中年人领着两个人,拣着人来人往的街面走。走了约两条街,在一座颇有规模的酒楼前住了脚,“我家公子在楼上雅间相候。”
    此时尚不是饭时,酒楼里三三两两坐了不多的几个人在用餐。
    雅间里只有一老一少两个人。为了方便说话,这个雅间邻近的房间都空了下来,中年人并且亲自站到门口处守着。冯庆也被陈旭日留到屋外。
    双方做了自我介绍,见过礼,各自落座说话。
    这座酒楼正是张将美的产业之一。“老朽在京城做生意,久闻陈公子的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少年英雄,一表人才……老朽略备了一些土仪,甚是微薄,请不要嫌弃。”
    说着,自袖口抽出一张礼单,递到陈旭日手里。
    正文 第三十七章 京城居,大不易
     更新时间:2009…9…16 10:34:59 本章字数:3696
    礼单并不烦琐,看得出主人家用的心思,拣的大多是实用的东西,比如百子纳福的金锁片,适合女眷戴用的枷楠香手串、绿翡翠手串各一个,丝绸绫缎等共十匹布,等等。
    最简单也是最让陈旭日动容的,却是一张银票,一张面额一千两的银票。
    当世之时,除了位高显贵如亲王郡王贝勒等,寻常京官一年俸禄收入,多不过几百两,少则几十两。一千两,说句不客气的,抵得上有些官员十数年的明面收入。
    张九成一旁仔细观察陈旭日的表情,初时但见他诧异扬眉,很快就收敛神色,只做寻常模样。
    一时心里犯合计:莫不是他年纪小,向来不用银钱,竟不知这银钱的数目和好处不成?
    不由得对自己不顾叔父劝阻,坚持给一千两银钱有些疑虑。
    张九成打小跟在父亲身边,见多了官场上的迎来送往,心中实是厌倦了那一套虚假且繁琐的东西,年长后便对仕途显的不那么经心。
    张悬锡一来有长子出仕,二来觉得仕途多艰,如今又是满人的天下,汉臣难出头,且满臣先天便压着汉人一头,左思右想,便由着幼子脾气来,倒不十分逼他读书。
    张九成自己对从商颇有兴趣,年长后,不止一次寻思着到族叔张将美门下学习一二,将来顶家立户,也有份安身立命的本钱。只虑眼下风气,士家工商。商人在最底层,父亲或许不禁他从仕,若改做行商,却必不肯应。是以一直以来只压在心里未向人说。
    这次父亲出事,张将美愿倾尽家财相助。他心中既是感激,一方面也终于下定了从商的决心。
    当下虽然用了叔叔地钱,却是决计将来必一分不少回报,是以这一千两给的毫不心疼。
    昨晚打听得陈旭日恰好出宫还家。即对张将美道:“如今世道。不论做什么。朝中有人。非常重要。若非如此。凭麻勒吉区区一个学士。怎敢对父亲如此无礼?我瞧那陈旭日年纪这么小。已经崭露头角。他现在地地位非常微妙。将来成就。可能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现在时机恰好。趁着他还未十分风光时与他结交。这一千两。一则搭上交情为父亲计。再则留下重要印象可为长远计……别说一千两。便是再多地钱。只要能攀上交情。将来地好处。只怕说之不尽。”
    张将美喜欢他年少机灵。又有长远眼光。听说他决定在父亲此事了结之后从商。立时拍板。要将京城一家布庄交与他帮着打理。
    陈旭日看看这张面额一千两地银票。嘴角翘了翘。“我只是一个白身。人微言轻。张公子敢送我这份大礼。您地确很有胆色。”
    “京城居。大不易。人情往来这点子俗事。但在其位。是不拘年龄地。偏生这块儿也是花费最多地地方。这点钱。希望能帮你做点事。”听其言。张九成心里立时一松。“在有些人手上。不过是家里多存些银两。我相信。在你手上。一定能发挥出它真正地作用。”
    张将美端坐一旁。只不言语。这陈旭日毕竟只是一个孩子。由侄儿出面应对更合宜。
    他俩个年纪尚小。也不耐烦照搬**那些客套。话里话外虽不乏老成和互相恭维。比之**。却多了些直来直往。
    陈旭日忽然笑了,歪头道:“天上忽然掉下一块大馅饼,也要看人接不接得住。这位哥哥有什么事,还是直说好了。”
    张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