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311章

燃烧的海洋-第311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方式收场,获胜方还将因此获得足够的战略资源与战略据点。即便美国能在这场战争中独善其身,也要在战争后面对更大的挑战。
    军备竞赛不会跟随中日战争结束,而会在战后升级。
    最终,必然以世界大战收场。
    当然,这只是最悲观的预测。
    在很多人看来,世界大战永远也打不起来,因为美国拥有能够毁灭全世界的核武器,任何一个能够挑战美国的大国,也肯定拥有相当的核武器。在相互毁灭的战略威胁下,任何大国都不可能通过战争来获取霸权。也许崛起之后的中国、或者是完全独立的日本,会在某个时候挑战美国的霸权,甚至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但是战争仍然局限在局部地区,双方都会有所克制,绝对不会爆发世界大战。
    问题是,就算是最乐观的预测,也没有否认战争的危害性。
    这样一来,裁军成为给军备竞赛降温,防止战争爆发的唯一手段。
    到了华盛顿,牧浩洋就认识到,这次裁军谈判的主导方不是美国联邦政府,而是站在幕后的西方金融集团。
    让他有这个认识的,正是同行的李明阳。
    李明阳的身份不是二部情报人员,而是国防部的情报官员。按照大会安排,参与国均可派遣一名情报官员参加谈判。
    谈判安排在华盛顿进行,所以牧浩洋他们住进了大使馆。
    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当地傍晚了,吃过晚饭后,牧浩洋回到卧室,翻阅国防部提供的与裁军谈判有关的文件。
    有意思的是,这场裁军谈判的重点就是海军。
    这让牧浩洋有点担心,因为国防部还没有公布新的军备发展规划,由他提交给黄峙博的计划书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美国把重点放在了海军上,表明已经对中国海军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戒备。
    难道总参谋部,或者国防部有内鬼?
    也就在牧浩洋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明阳赶了过来。
    “没去参加晚宴?”
    牧浩洋摇了摇头,把脚从对面的椅子上抬了起来,给李明阳腾出了坐的地方。为了款待谈判代表团,大使举办了晚宴,还邀请了一些友好国家驻美使领馆的官员,以及一些留美的知名人士。
    “听说,你准备结婚了?”
    “从法律上讲,已经结婚了。”
    “扯证了?”李明阳笑了笑,说道,“这下,你小子完蛋了,这辈子都别想跳出来,就等着在婚姻中慢慢变老吧。”
    “为什么不是在家庭中慢慢变老呢?”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反正,只要没人拿枪顶着我的额头,我就绝对不会把自己锁紧婚姻的牢笼。”
    “老李,你也太悲观了吧?”
    “这不是悲观,而是生活态度。”
    “照你的话,我的选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不跟你闲扯了,摆酒的时候别忘了我的请柬,就算人到不了,心意肯定能到。”
    “行,肯定给你留一张。”
    “第一次来美国?”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做梦都没想到,以前还觉得,这辈子肯定没机会去看看资本主义罪恶之地是个什么样子。”
    “得了吧,这些东西不用对我说。”
    “确实如此,至少在十年前这么认为。”
    “你要想看看美国,明天我就带你出去转转。”
    “明天?”
    “别把谈判放在心上,就是走走过场。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谈都没用。”
    “什么最关键的问题?”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如果不对核武器做出限制,仅仅限制常规武器,有什么用?而要进行核裁军,最不情愿的肯定不是我们。放心吧,谈判开始后,俄罗斯代表团就会提出核裁军问题,我们只需要看热闹。在扯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基本上与我们没有关系,也不用我们上场。”
    “按理说,应该是俄罗斯不想谈核裁军。”
    “谈判不是做买卖,谁获益、谁主张。因为最不想裁减核武器,所以俄罗斯肯定得首先提出这个问题。要是让美国提出来,俄罗斯要么反对,要么在美国的提议上进行修改,完全没有主动性。”
    “我们的立场呢?”
    “两个极端。”
    “什么意思?”
    “要么不控制,要么就销毁所有核武器,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方案都没有意义。”
    牧浩洋皱起了眉头,觉得李明阳的话说不通。
    “远的不说,至少目前与全面销毁核武器有关的一切谈判都没有意义,最多只是在政治上做秀。因为我们的核武库规模远远小于美国,所以任何部分核裁军提案,都只对美国有好处。做个简单的比喻,如果各自销毁百分之五十的核弹头,美国剩下的仍然足以把我们打回石器时代,而我们剩下的,很有可能连踢开ND大门的最低限度都达不到。如果我们的核威胁不起作用,国家安全就没有任何保障可言。”
    “所以,让俄罗斯在前方冲锋陷阵?”
    “差不多吧,反正俄罗斯的情况不比我们好多少。”
    “没有这么严重吧,至少俄罗斯还有一千多枚核弹头,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
    “你相信老毛子自己公布的数据?”李明阳笑了笑,说道,“即便乐观估计,俄罗斯剩下的核弹头中,最多还有四百枚能够炸响,而其宣称的那些所谓的先进导弹,在五年前就已落后了。”
    牧浩洋也笑了笑,没有跟李明阳争辩。
    不管怎么说,李明阳是搞情报的,肯定更加清楚俄罗斯的情况。
    “反正,你没必要操心什么,安心耍几天,就当是公费旅游。”李明阳拍了拍椅子的扶手,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早上我来叫你,先带你去真正主宰这个国家的地方看看。”
    “什么地方?”
    “华尔街。”
    牧浩洋愣了一下,李明阳已经起身离去。
    虽然牧浩洋从来不相信阴谋论,但是在总参工作半年,接触到的很多东西都让他不得不相信,阴谋论绝非某些人的臆测。在利益支配原则之下,维系着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并非人们所看到的那样。
    当然,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也只是牧浩洋的臆测。
    用哲学来讲,每个人知道的都不是真相,每个人知道的也都是真相,区别只在于真相的含义。。。。
    更多到,地址H!~!
    ..
第二十九章 为下一场战争
    站在军人的角度上,华尔街没有任何吸引力。。只是,金融掠夺不同于战争,不能明着来,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银行家也得遵守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什么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银行家必须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花钱、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承担巨额债务。和平时期,刺激消费、透支未来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通过政府消费来增货币,由所有美国人、甚至是全球所有国家来偿还债务,得到好处的则是行货币的银行家。”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明阳的意思。
    “问题是,这种模式终归有个尽头。”
    “因此,需要一场战争来消化多余的货币?”
    “不是消化,而是为了继续行货币,或者说让民众心甘情愿的接受货币贬值。”
    “这……”
    “对一个民主国家的民众来说,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政府的政策?毫无疑问,只有在战争威胁下,民众才会为了国家安危心甘情愿的牺牲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当其他手段都失灵了,战争成了唯一选择。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增的货币非常有限,美元却在短期内迅贬值百分之五十以上。战后几年,在美元贬值拉动下,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纷纷贬值,反过来又拉动美元继续贬值。”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事实上,早在金融危机爆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唯一的出路就是全球主要货币同时贬值,稀释由美国欠下的巨额债务。可是在和平时期,没有正当理由,美国政府不可能让货币贬值,而且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货币行权。二零一零年前后,新任总统推出的重组方案在国会遭到反对,增加联邦债务的提案差点被否决。以美国的金融体制,只要联邦政府没有增加债务,美联储就很难名正言顺的增美元。”
    “所以,美国需要一场战争?”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在林德伯格两届任期的前几年,美国的绝大部分金融救市政策都以失败告终,金融环境没有任何改善,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只要持续下去,要不了几年,金融危机就会转变为经济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不管林德伯格怎么想,战争都无法避免。”
    “这也是我们参战的原因?”
    李明阳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很明显,美国输掉了战争,却赢得了经济。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率领西方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迎来了新的黄金展周期。”
    “只是,这远远不够。”
    “这就是关键,第二次朝鲜战争只是弥补了以前的漏洞,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下一次危机的根源。”李明阳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根本上讲,只要西方的金融体制没有生变化,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区别只是,在十年后、还是在二十年后爆,以及下次解决危机的成本。”
    “怎么区别?”
    “看来,你对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
    “老李,我只是随便问问。”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对美国来说,缺乏的就是一个对手。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像前苏联那样的对手,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扩充军备,也有足够的理由让纳税人心甘情愿的承担更多的税赋,也有理由在必要的时候,行更多的美元。在这场游戏中,美国联邦政府是赢家,因为可以延迟下一场危机到来的时间。西方的银行家则是更大的赢家,因为可以通过货币贬值获得更大的利益。”
    “老李,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么?”
    牧浩洋沉思了一阵,说道:“如果你说的没错,那么银行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危机迟早都会到来,而下次的解决成本肯定更加高昂。如果现行的办法行不通,西方的金融体系将分崩离析,银行家将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就是更加深入的问题了。”
    牧浩洋笑了笑,等着李明阳说下去。
    “毫无疑问,西方的金融体系肯定行不通。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方式展下去,最终也会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公敌。但是在短期内,西方的金融体系仍然有展余地,比如把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当成垫脚石。”
    “我们?”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金融领域战败,被迫接受西方银行家的全面改造,我们将成为维系西方文明的牺牲品。在清除了所有竞争对手之后,西方银行家肯定会谋求建立全球范围的金融体系,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帝国来控制各国政治,从而控制整个世界。”
    “这样的话,西方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确实如此,但是至少比我们好一万倍。”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当然,这些都是预测,到底会朝什么方向展,谁也说不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裁军谈判?”
    “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牧浩洋皱起眉头,似乎没有明白李明阳的意思。
    “历史上,几乎所有裁军谈判都在为战争做准备。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与德国就进行了全面的裁军谈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九国集团还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可惜的是,这些裁军谈判与限制军备条约都没能阻止战争爆,反而成为引战争的导火索。”李明阳笑了笑,说道,“是不是觉得说不通?越是说不通的事情,隐藏的问题就越严重。”
    “我们该怎么办?”
    “看别人唱戏,需要的时候,上去唱几句。”李明阳灭掉烟头,说道,“要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让所有国家放下成见,那么战争就会成为历史,和平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旋律。”
    牧浩洋笑了笑,没再多问。
    两人回到华盛顿的时候,第一天的谈判已经结束。
    与李明阳预料的一样,在美国提出全面限制军备之后,俄罗斯国防部长明确提出,必须美国先限制军备,特别是按照美俄早已达成的协议,进行更彻底的核裁军之后,限制军备才有意义。
    李明阳没有预料到的是,钱德勒答应考虑削减核武器。
    这样一来,裁军谈判将先在五个核大国之间进行。只是中国国防部长已经提出,既然是全面的核裁军谈判,就应该把已经拥有核武器、以及实际上拥有核武器、或者有能力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包括进来。只有在所有国家参与的前提下,核裁军才有意义,不然没有必要进行谈判。
    这下,问题复杂了。
    除了五个核大国,印度、巴基斯坦与以色列肯定得参加,伊朗、朝鲜、日本、德国、加拿大、巴西、南非等国也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需要谈的不仅仅是削减已有的核武器,还要对研制核武器进行限制。
    五月三日,核裁军谈判开始。
    在十五个国家参与的情况下,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
    接下来的几天里,牧浩洋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做。作为海军谈判代表,他只参加了几次与海基战略核力量有关的谈判。
    随着谈判逐渐展开,谁也不再认为,这是一次政治做秀。。。。H!~!
    ..
第三十章 谁更疯狂
    虽然没人把裁军谈判当回事,但是美国的积极表现,让参与谈判的国家骑虎难下。()
    道理很简单,在美国表达出诚意之后,如果其他国家置若罔闻,肯定会在政治与外交上遭到指责。
    谈不谈得成是一回事,前来参加谈判的国家都不愿意在外交上输分。
    搞得不好,被美国借机进行制裁,损失就大了。
    如此一来,就必须谈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由五个核大国与两个已经得到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