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348章

燃烧的海洋-第348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批伪装设备送过来的时候,牧浩洋看了眼腕表,已经是凌晨…四十五分了,攻击机群即将进行第一次空中加油。
    此时,布莱尔港上空,只有四架F…22I与四架
    巡逻了八个小时的E…3G正在返航,从印度南部空军基地赶来的E…3G还在三百多公里之外。
    别说印军官兵,连今井利村都没想到,中国舰队会再次轰炸布莱尔港。。。。F!~!
    ..
第四十章 突袭
    完成第一次空中加油后,八架J…25率先加速,以一点三马赫的最大巡航速度飞往布莱尔港。因为没有预警机随行,所以J…25都启动了火控雷达,不过都是以被动模式工作,即只接收雷达信号。
    J…25的火控雷达也有被动探测模式,与ZY…1的雷达相比,只是探测范围非常狭窄。
    在进行远程探测时,J…25的火控雷达的覆盖区域只有三十度。如果进行广域搜索,探测距离就会降低。
    数量上的优势,解决了这个问题。
    以jiā叉重叠的方式,八架J…25通过调整雷达天线的指向,可以对前方一百五十度区域进行远程探测。在此方式下,能够发现五百公里外的预警机、或者是三百公里外战斗机火控雷达发出的信号。
    最此次作战任务来说,这个探测距离已经足够了。
    …五十分,J…25机群在距离布莱尔港大约五百五十公里处,首次截获到了E…3G发出的雷达信号,随即利用多普勒原理确定那架预警机正在飞往布莱尔港,而且信号源的高度正在降低。
    显然,E…3G正在返航。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J…25机群的领队机长没有下令发起攻击,而是保持速度与高度,继续为J…15B机群开路。
    因为J…15B在重载情况下,超低空最大巡航速度只有每小时九百公里左右,比J…25慢得多,所以落后了大概六百公里,四点半左右才能到达攻击空域,J…25机群最好能在此之前保持隐蔽。
    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完成攻击,是最好的结果。
    只是,情况并没想像中的那么理想。
    …五十分,J…25机群距离布莱尔港四百公里时,探测到第二个信号源,仍然是E…3G预警机,而且正在向东飞行。从信号源移动的方向来看,这架预警机来自印度本土,很有可能前往布莱尔港上空巡逻。
    果真如此的话,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因为E…3G对超低空飞行的J…15B的最大探测距离不会超过三百五十公里,只要其巡逻区域没有到达布莱尔港东面两百公里之外,就无法发现J…15B机群。
    锁定第二个信号源后,J…25机群在…五十五分进行了第一次转向。
    此时,J…25机群离布莱尔港只有三百三十公里,再近一点的话,就有可能被迎面飞来的那架E…3G发现。
    向东飞行一百公里后,J…25机群再次转向,并且把速度降低到零点九马赫。
    四点过三分,那架E…3G到达布莱尔港上空,却没有像领队机长预测的那样在布莱尔港上空巡逻,而是继续向东飞行。
    显然,预警机的巡逻空域在布莱尔港东面。
    至于到底在哪,谁也说不准。
    两分钟后,J…25机群再次转为向东飞行,与E…3G拉开距离。
    虽然E…3G对J…25的迎头探测距离不会超过二百五十公里,但是J…25的尾向雷达反强度更大。在作战行动中,为了不被E…3G发现,J…25最好呆在三百五十公里之外,不然在转向后就会暴lù;行踪。
    四点过十分,与E…3G的距离增大到四百五十公里后,J…25才转为向西飞行。
    周旋还在进行,J…25机群严格按照杨禹方制订的战术行动,没有为了获取战果而暴lù;行踪。
    只是,情况与杨禹方预测的并不一致。
    四点十五分,E…3G到达布莱尔港东面一百五十公里处后,仍然没有转向,还在继续向东飞行。
    这下,J…25机群不能坐视不管了。
    只要E…3G继续向东飞行五十公里,就能发现到达攻击空域的J…15B。防空战斗机肯定在预警机前方,所以只要J…15B暴lù;行踪,就很有可能遭到攻击,而且很有可能是F…22I的攻击。
    为了掩护J…15B机群,J…25不能继续徘徊,必须阻止E…3G向东飞行。
    四点十六分,八架J…25转到E…3G的方向上,开始加速,在一分钟内把飞行速度提高到了一点八马赫。
    四点二十分,J…25机群与E…3G的距离缩短到二百五十公里。
    半分钟后,E…3G的雷达探测到了这八架战斗机,而且迅速判断为中国海军的J…25战斗机,还随即测算出了飞行速度。此时,J…25的飞行速度已经超过两马赫,正在向二点五马赫的最高速度冲刺。
    面对高速来袭的的飞行员不敢迟疑,立即转向,同时呼叫防空战斗机。
    四架F…22I确实是E…3G前方,离J…25机群不到两百公里,只是四架在E…3G后方大约一百公里处。
    距离非常近,F…22I上的印度飞行员立即启动火控雷达,准备发中程空对空导弹。
    这下,J…25也发现了F…22I,而且确定敌机就在前方一百多公里外。
    按照杨禹方的战术安排,J…25开始依次发电磁火箭弹。
    虽然电磁火箭弹的程只有四十公里,而且E…3G与F…22I都有电磁对抗能力,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雷达能在恶劣的电磁干扰下锁定目标,战斗机无法进行超视距攻击,只能bī近后进行格斗。
    此时,已经是四点二十二分了。
    再过八分钟,J…15B机群就将到达攻击区域,最快能在两分钟内发完导弹,然后转向返航。
    也就是说,J…25机群只需要坚持十分钟。
    按照每分钟发六枚电磁火箭弹计算,十分钟内需要消耗六十枚电磁火箭弹,而八架战斗机上总共有六十四枚电磁火箭弹。
    只是,在此之前,J…25就将与F…22I遭遇。
    如果升空巡逻的不是四架F…22I,而是十二架,J…25机群肯定无法全身而退。八对四的数量优势,足以让J…25的飞行员松口气。
    更重要的是,F…22I只相当于第二批次的F…22A,机动能比不上J…25。
    在格斗空战中,即便一对一,F…22I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
    四点二十七分,J…25与F…22I遭遇,空战正式打响。
    在此之前,印度飞行员信心十足。按照洛马公司的宣传,F…22I是世界上最出è;的制空战斗机,不但比J…20更加出还针对印度空军的特殊需求做了改进,增强了制空作战能力,特别是格斗能。在实际使用中,印度空军对这种战斗机也非常满意,因为F…22I确实比也就是印度空军之前最好的战斗机出è;得多,在模拟对抗中,甚至取得过二十四比零的战果。受此影响,印度空军的飞行员对洛马公司的宣传深信不疑,认为F…22I是无往不胜的先进战斗机。
    jiā战后,印度空军飞行员的信心立即崩溃了。
    在格斗中,J…25能够轻松完成九G机动,甚至能在短时间内把过载提高到十二G,而F…22I的最大过载只能达到九G,而且持续时间不能超过五秒,不然飞行员就会因为大脑缺氧而昏厥。如果在作中,飞行员做出了更大的动作,战斗机上的飞行控制系统会自动做出纠正,避免过载超过九G。也就是说,即便印度飞行员想拼死一搏,也无法让F…22I飞出九G以上的机动。
    格斗空战,拼的往往就是最大过载。
    除了最大过载不如在加速能力上也比不上J…25,准确的说是推重比。
    更可悲的是,F…22I机群没有数量优势。
    第一轮jiā火,就有三架F…22I被击落,J…25无一损伤。侥幸逃脱的那架F…22I面对八倍于己的J…25,根本无力应战,连逃跑都很困难。只是这名印度飞行员很幸运,因为J…25没有追击。
    空战结束前,J…15B就到达了攻击区域,在四点三十分开始发巡航导弹。
    两分钟后,十二架J…15B调头返航。
    因为完成了攻击行动,所以J…25没有追击逃窜的F…22I,也没有攻击两百多公里外的预警机,而是转向撤离。
    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不尽快撤离,就没有足够的燃油与第二批加油机会合。
    战斗结束,印度空军却没有轻松下来,通过E…3G获取消息的今井利村也非常紧张,因为中国舰队不会无缘无故的派几架战斗机去布莱尔港,而不做其他事情。战斗机撤退,意味着攻击机群已经完成了任务。
    五分钟后,E…3G发出了警报。
    此时,二十四枚YJ…900巡航导弹已经飞行了三百公里,与E…3G的距离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离布莱尔港也只有两百公里。
    按照这个速度,YJ…900将在三分钟后落下。
    三分钟里,印度空军能做什么?
    那架F…22I在万米高空以两马赫的速度向西飞行,四架的飞行高度也在一万米以上,跟随E…3G活动。在超低空,根本没有可以拦截巡航导弹的战斗机,也没有战斗机能在超低空追上以三马赫飞行的巡航导弹。
    事实上,没有要到三分钟,YJ…900就落到了机场上。
    最后一百公里,YJ…900的速度达到了四马赫,并且在离目标四十公里时,弹头与弹体分离。
    这么做,都是为了提高导弹的突防效率。
    印度空军根本没有做出反应,也没有对巡航导弹进行拦截,因为在二十六日,布莱尔港的防空系统遭到了毁灭打击,印度空军还没有来得及修复受损的雷达,也没有来得及部署新的防空系统。
    当时,能够作战的只有小口径高炮。
    虽然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在高炮的打击范围之内,但是导弹的速度太快了,高炮根本来不及瞄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E…3G发现J…25机群后,地面上的八架F…22I与八架就紧急升空了。YJ…900在机场上空撒下成百上千的反跑道与反掩体子炸弹的时候,机场上只有两架小型运输机与三架直升机。
    硝烟散去时,布莱尔港的空军基地彻底瘫痪了。
    虽然机场的受损情况并不严重,能够修复,很多基础设施都没遭到轰炸,但是跑道被彻底破坏,密密麻麻的上千个弹坑需要uā大量时间才能填平。以印度空军的能力,没有几天肯定办不到。
    牧浩洋需要的就是这几天时间。。。。F!~!
    ..
第四十一章 孤注一掷
    五点不到,牧浩洋收到了二部发来的消息,侦察卫星拍下了布莱尔港的照片,确认轰炸非常成功。随后杨禹方送来消息,机群正在返航,没有作战损失,二十架战斗机将在天亮前返回。
    一切都很顺利,牧浩洋终于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今井利村却轻松不了。
    虽然攻击规模并不大,但是打击效率非常高。布莱尔港彻底瘫痪,不但港口无法正常作业,连机场都成了摆设。
    更让今井利村担心的是,中国舰队还有能力打击布莱尔港。
    在他看来,中国舰队还在泰国湾里活动,没有进入印度洋。这不由得让他觉得,中国舰队压根没有打算进入印度洋,而是一直在泰国湾活动,通过轰炸布莱尔港牵制印度舰队。问题是,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不来印度洋,中国舰队就无法夺取制海权,也就无法确保通往巴基斯坦的海上航线不会被印度海军切断,更无法保证歼灭印度舰队。至于攻占布莱尔港,更是不可能,因为印度空军完全可以利用本土的基地,轰炸任何一支靠近布莱尔港的舰队,而留在泰国湾里的中国舰队很难为登陆舰队提供空中掩护。
    只要中国仍然打算通过海战来扭转局面,迫使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放弃进攻,就得让舰队进入印度洋,还得主动寻找印度舰队决战。
    那么,中国舰队就得离开泰国湾。
    想明白这一点后,今井利村开始考虑如何与中国舰队决战。
    这时候,他不得不再次面对印度舰队司令阿贾帕伊上将。
    之前,阿贾帕伊就竭力反对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而是应该保存兵力,让舰队返回孟加拉湾,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对抗中国舰队,阻止中国海军攻打布莱尔港。虽然他做出了让步,答应让舰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会合,但是在如何打的问题上,阿贾帕伊仍然坚持以保存实力为主。
    现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了。
    之前印度舰队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活动,还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护,布莱尔港的空军基地遭到轰炸之后,就没办法指望印度空军了,因此舰队继续留在外海,很容易遭到中国舰队打击。
    在阿贾帕伊上将看来,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已经进入印度洋,离布莱尔港非常近,离印度舰队也非常近。只要发现了印度舰队,中国舰队就会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而印度舰队却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
    为了避免步联合舰队后尘,阿贾帕伊坚持让舰队退回孟加拉湾。
    现在就退回去,不是等于敞开大让中国舰队进入印度洋吗?
    今井利村肯定不会答应,而是坚持要让舰队留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找到中国舰队后再做决定。
    两人僵持不下,让今井利村非常尴尬。
    天亮前,今井利村不得不再次给中岛俊夫打电话,让首相出面向印度施压,让印度总理去摆平阿贾帕伊。
    直到上午十点,阿贾帕伊才在接到总理的电话后做出让步。
    不是印度总理惧怕中岛俊夫,而是中岛俊夫已经按照之前签署的秘密协议,让三菱财团向印度国有银行支付了一千五百亿美元的抵押金,印度总理必须履行协议,由今井利村全权指挥舰队作战。
    说得不客气一点,日本拿一千五百亿美元买下了印度舰队的临时使用权。
    打赢了,什么都好说,双方都能获益。可是打输了,日本就别想收回抵押金,印度等于把舰队卖给了日本。
    暂且不说这笔买卖在道义与政治上是否存在问题,至少今井利村如愿以偿。
    俗话说,好事成双。
    搞定阿贾帕伊后,今井利村收到了一条好消息:中国舰队出现了,正在阿南巴斯群岛南面向南高速航行。
    中午之前,情报本部发来了更加准确的消息:中国舰队已经与登陆舰队会合,航行速度达到二十二节。预计在天黑前进入爪哇海,在二十八日凌晨两点左右进入巽他海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