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392章

燃烧的海洋-第392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击溃两个越军二线预备师,国空军与海军在白天的十个小时里,出动了一千八百架次作战飞机,投弹五千多吨。在某些战场上,执行支援任务的战斗机还用机关炮扫了地面目标。
    如此大的出动量,既说明国的空力量足够强大,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国空军与海军缺乏用于近距离对地支援的作战飞机
    在很多人看来,在崇尚jīng确打击的时代,那些披着重甲、在超低空盘旋,用炸弹、火箭弹与航炮作战的攻击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专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攻击机仍然很有价值。
    问题是,国空军没有专用攻击机。
    在Q…5退役之后,国空军没有研制攻击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多用途战斗机上,希望用多用途战斗机顶替攻击机。此外,陆军也装备了武装直升机,能在一定程度上顶替攻击机执行近距离对地打击任务。
    可是在这场战斗,多用途战斗机被证明并不适合近距离空支援任务。
    比如在十四日上午的战斗,一架空军的J…22就在执行近距离对地打击任务时,被越军的大口径高机枪击落。当时这架战斗机在投下了所有炸弹后,接到陆战队侦察部队的火力支援请求,进入超低空,用机关炮扫第二十四师的一支步兵部队,结果在改出攻击航线时被高机枪击。
    不可否认,J…22是非常先进的战斗机。
    按照空军的作战守则,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时候,J…22必须把高度保持在五千米以上,避免进入小口径高武器的打击范围。在绝大部分时候,J…22也确实在高空飞行,很少进入超低空。
    只是战场上总有预料之外的情况。
    在超低空,J…22的稳定不够好,也缺乏足够的防护能力,别说小口径高炮,大口径高机枪都能将其击落。
    如果当时执行支援任务的不是J…22,而是Q…5,肯定是另外一种情况。
    别的不说,Q…5的厚重装甲足以抵抗口径在二十三毫米以下的小口径高炮弹,更别说高机枪了。
    除了战场生存率,作战效率也是一个问题。
    拿美军的A…10C来说,在挂满弹的情况下,能在战场上巡逻两个小时,随时为附近的地面部队提供空支援。别的不说,那七管加特林航炮就能摧毁绝大部分地面目标,甚至能打穿坦克的顶部装甲。与之相比,J…22最多在内部弹舱携带四枚炸弹,使用外部挂架也只能携带八枚炸弹,战场巡逻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出动一次打击的地面目标只有A…10C的一半。
    当然,其他能上,多用途战斗机与攻击机也有差别。
    比如攻击机的飞行速度较慢,低空机动更好,比如转弯半径更小,能以更快的速度对同一个目标进行第二次攻击,而多用途战斗机的飞行速度较快,在低空不够敏捷,很难对同一个目标进行多次攻击。
    与后来的战争相比,如果当时国空军有一种类似于A…10C的攻击机,五月十四的作战出动量至少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在保持出动量的情况下,对地打击能力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当然,能够胜任对地打击任务的不仅仅有战斗机,还有轰炸机。
    五月十四日白天最重要的一场轰炸发生在下午…左右,空军的八架H…22战略轰炸机对聚集在公路上的越军第二十三师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在两分钟内投下近两百吨炸弹,一举歼灭了上千名越军。
    从效率上讲,这次轰炸并不高,但是意义非常重大。
    要知道,这是H…22第一次参加实战。
    这场战斗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国成为继美国与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
    用H…22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显得有点大材小用。
    这种标志的轰炸机具有四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以及最大二十七吨的载弹量,能够携带核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也能携带常规弹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正常情况下,在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时,H…22的主要弹是空巡航导弹与制导炸弹,特别是配备了滑翔弹翼的防区外弹
    只是在这场轰炸,八架轰炸机使用的都是非制导炸弹。
    不是非制导炸弹更加便宜,而是空军对H…22的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安排了一个较为简单的任务。
    从心理打击上讲,八架轰炸机把两百吨炸弹投向同一个目标,绝对要比把几百枚制导炸弹分别投向数十个目标更加有用。至少在这场轰炸,幸存的越军官兵全部崩溃了,有的甚至主动向陆战队侦察兵投降。
    这场战斗也表明,H…22完全具备了作战能力,可以执行更高级的打击任务。
    打到五月十五日,越军增派的两个师、以及守卫广平省的第二十四师全部崩溃,陆战队在地面战场上几乎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即便打了几场地面战,大部分时候也是由陆战队发出支援请求,由空军与海军出面解决问题。
    到五月十日上午,第三陆战旅已经到达越老边境。
    下午,第二陆战旅完成了突击行动。
    庞跃龙预计要用十到十二天的作战行动,在五天半内就全部完成了。
    进攻的顺利程度,远远超过了牧浩洋的设想,而且越军没有像想像的那样,进入丛林打游击战。
    事实上,在广平省也没有多少丛林了。
    战争爆发前,广平省是越南最主要的橡胶种植地区,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分布着数十个橡胶园。此外,广平省还是越南部地区的产粮大省,有近一百万亩稻田,年产水稻近一百五十万吨。
    显然,种植园与稻田绝不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
    鉴于陆战队的进攻非常顺利,牧浩洋在当天调整了作战部署,让第二陆战旅与第三陆战旅的工程营提前上岸。
    为了加快工程兵的部署速度,两个工程营将首先在海附近开辟野战机场。
    随后,将由运输机把第四陆战旅的工程营、以及大部分工程设备送过来。如果工程进展顺利,还将从陆军ōu调几个工程营。
    说到工程部队,牧浩洋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了。
    陆军总共有一百八十个工程营,此外二炮、海军与空军还有一百多个工程营,工程部队的总兵力在四十万以上。和平时期,这些工程部队主要从事与军事有关的建设工作,比如在偏远地区修建公路与铁路,在山区里修建野战机场等等。在“华”项目,军队的工程部队都得到了锻炼。
    可以说,**队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工程部队。
    在工程设备方面,自然也不会落后。按照标准配备,陆军的工程营至少有两百台各类车辆与施工设备,比美军的工程营还要多,而且大部分都按照军事标准制造,能够适应恶劣的战场环境。
    有趣的是,**队大力打造工程部队,并非针对越南。
    在二零二七年的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队加强了工程部队建设,主要就是针对将来与印度的战争。要知道,不管是在东部边境地区、还是在西部边境地区,印接壤地区的环境都很恶劣,基础条件非常糟糕。和平时期只能进行一些重大工程,因此必须为战时准备一支足够强大的工程部队。
    按照这个要求,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虽然在运输机总量、以及运输能力上,国空军还比不上美国空军,但是国空军更加重视在恶劣条件下的空运作业。比如在国空军,两种主力运输机都具备在土质跑道上起降的能力,而且在往前线运送物资与兵员的时候,不需要进行维护,能够保证连续飞行十个架次以上。
    用打印度的力量来对付越南,绝对是大材小用。
    五月十八日,野战跑道开始使用。
    当天,就有八十架运输机到来,送来了第四陆战旅的工程营,以及三个工程营所需的工程设备。
    这一天,越军第二十四师的最后一支部队投降。
    到此,国陆战队在越南广平省的军事占领成为既成事实。。。。
    : @Y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F!~!
    ..
第二十五章 强攻
    第二十五章强攻
    广平省陷落,越南的军事部署全盘落空。
    在猛烈的空中打击下,地面部队大范围调动无异于自寻死路。越南当局最担心的不队越过边境线攻打河内,而是绕过河内,首先从柬埔寨出兵扫湄公河三角洲,彻底打垮越南复兴的经济基础。
    河内是越南的首都,却不是最大的城市,也不是经济中心。
    胡志明市才是越南最大的城市与经济中心,也是越南南部地区的行政、军事、文化与教育中心。
    在历史上,胡志明市被称为西贡,曾经是阮氏王朝的首都。
    根据越南政fǔ在二零二五年公布的数据,胡志明市有一千二百六十万常驻居民,以及八百万流动人口,连同周边的平阳省、同奈省、巴地…头顿省、前江省、隆安省与西宁省,总人口在三千三百万左右,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人口总量的百分之六十,约占越南人口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
    经过数十年营建,胡志明市早已成为东南亚最有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在经济上,胡志明市贡献了越南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八,是河内的两倍,占湄公河三角洲的百分之五十。
    对越南来说,湄公河三角洲还有更加重大的战略价值:粮仓。
    虽然越南的土地非常沃,气候也非常适合栽种水稻,但是真正富饶的,只有北方的红河三角洲与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根据越南当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湄公河三角洲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不但养活了该地区的五千多万人,每年还能为中部地区省份提供上千万吨粮食。
    可以说,没有湄公河三角洲,越南养不活一亿多人。
    丢掉湄公河三角洲,越南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在越南当局手足无措的时候,美国提供了一条最糟糕的消息,中国陆军第四十一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柬埔寨,第四十二集团军也在广州集结,预计能在五月二十五日之前登船出港。
    这下,情况万分明确了。
    按照美军顾问判断,五月底,在两个集团军到达柬埔寨之后,中国陆军将在越南南部地区发动战略进攻。虽然两个集团军的总兵力在五万左右,但是已经到达广西的第十五空降军随时可以通过战略空运到达柬埔寨,此外柬埔寨陆军还能动用十万左右的地面部队,总兵力接近二十万。
    以队的战斗力,打下湄公河三角洲绝对不是问题。
    更糟糕的是,越军在南部地区只有驻防胡志明市的第四十二师与第四十四师是jīng锐主力部队,其他十八个师都是二线部队。虽然加上动员的民兵,总兵力在四十万以上,但是没有多少主战装备。
    越军的战斗力,只能用“糟糕”形容。
    要想想南部地区增兵,首先就得打通jiā通命脉,夺回广平省。
    事实上,连越军将领都看了出来,中国陆战队首先在广平省登陆,就是为了切断越南的南北jiā通大动脉。
    问题是,有那么容易夺回广平省吗?
    越军还有十来天,如果不能在五月底打通南北jiā通大动脉,就得丢掉半壁江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最愚蠢的人都想得到。在占领胡志明市之后,中国肯定会在南部地区扶持伪政权。
    走到这一步,越南离战败就不远了。
    当时,没有一名越军将领指望通过游击战击败队。
    首先,队是打游击战的老祖宗,越军的游击战经验全都来自中国,而且在六十多年前还聘请了大批事顾问,专指导越军打游击战。在抗法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就是在事顾问指导下进行的。
    其次,现在的越南缺乏打游击战的地理优势。在雨林面积缩一半以上的情况下,越军根本无法进入雨林。更重要的是,越南的人口超过了一亿一千万,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越南人居住在城市里面。
    最后,也没有打游击战的人力基础。在人员素质、战术思想、武器装备等各方面,现在的越军与六十多年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大部分官兵并不熟悉游击战,也从来没有经历过战火考验。
    在政治层面上,越南当局也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游击战上。
    真要发展到那一步,意味着越南的国民经济基础将遭到毁灭破坏,数十年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付之一炬。也许,越南能够在残酷的战争中坚持到最后,可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越南必须从头做起。到时候,越南在经济上更加离不开中国。就算中国输掉了战争,也能通过经济手段制服越南。
    那么,还有必要与中国死拼到底吗?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因素,即有五百万越南人在中国工作与生活,而且以轻壮年为主。如果中国政fǔ愿意,随时可以动员这些越南人回国,以此组建伪政权,以及为中国服务的军事力量。
    五百万由中国武装起来的伪军,足以动摇整个越南。
    这下,问题摆明了。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得打下广平省,打通前往湄公河三角洲的jiā通大动脉。
    五月十八日夜间,越军再次调整作战部署。
    之前北上的第七师与第十一师转向南下,此外部署在清化的第十八师、驻防河内的第十四师与第十五师、驻防海防的第八师与第九师全部前往荣市,七个师总计九万人,其中三个是jīng锐主力师。
    兵力不算少,运动速度也不算慢。
    十九日上午,第十八师率先到达。
    因为大军团行动,极易遭到空中打击,所以第十八师没有等待其他部队,当天下午就从荣市出发了。
    轰炸仍然不可避免,中国空军在十九日上午就根据越军的调动调整了空中打击。
    遭殃的不仅仅是第十八师,随后到达荣市的几支部队都在行军途中遭到轰炸,损失了不少主战装备。
    在十九日夜间,中国空军在一轮轰炸中就摧毁了第十一师的上百辆坦克战车。
    只是,轰炸没能阻止越军主力部队南下。
    针对越军的战略调动,牧浩洋对陆战队的作战部署也做出了调整,主要为两个陆战旅增派主战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