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422章

燃烧的海洋-第422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东乡祖望的处境更加艰难。
    别的不说,中国海军已经出港,不可能通过奇袭一举消灭中国舰队,也就无法在战争初期获得主动权。
    针对这个问题,东乡祖望决定采用更加巧妙的战略部署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最主要的部署,就是迫使中国海军分兵,只留下部分舰队在西太平洋上活动,为日本海军创造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东乡祖望看来,只要中国海军出兵印度洋,胜利就离他不远了。
    更重要的是,在战略航线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中国海军肯定会首先出兵印度洋,而不是首先在西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决战。或者说,在中国海军出兵印度洋之前,东乡祖望并不希望与之决战。
    背靠本土作战,为东乡祖望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从军事上讲,只要战争爆发,而联合舰队采取回避战术,中国海军迟早得派遣一支舰队前往印度洋。原因很简单,日本海军印度洋舰队的封锁行动,必然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遭到重创,拖延下去对中国极为不利。
    在东乡祖望看来,只要战火点燃,中国海军就别无选择。
    他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等到中国舰队前往印度洋,等待留他夺取决定ìng胜利的最佳时机。
    为此,日本舰队在出海之后,并没驶向远洋。
    问题是,在最高战略层面上,等不起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
    正是如此,舰队出港之后,日本当局必须迈出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为战争爆发创造最后一个必要条件。T!~!
    ..
第六章 错失先机
    第六章 错失先机
    战争就这么爆发了,或多或少让人有点意外。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经过前期长达数年的“炒作”,中日战争必然轰轰烈烈,而不是以如此平淡的方式开始。
    早在年初的时候,一些“预言家”就预测,中日战争必然以某一方对另外一方进行突然袭击的方式爆发,而且很有可能是中国掌握主动权,突袭日本舰队母港或者是其他重要军事设施。
    当时,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会以“斩首行动”拉开战幕。
    更有甚者,一些西方的军事家宣称,中国只要以核问题向日本宣战,就会在战争初期使用核武器进行战略突击,力争一举打垮日本的抵抗意志。根据这一判断,这些军事学家预计战争伤亡将高达五千万。
    当然,还有其他版本的“预测”。
    只是,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会如此“礼貌”,也没人想到,日本会表现得如此低调。
    总而言之,在中国宣战之后,全球主要新闻媒体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七月一日,特别是在日本向中国宣战之后,随着中国空军对日本本土发起大规模战略轰炸,媒体才反应过来,战争确实爆发了,而且与大部分人预测的一样,中国掌握着战争主动权。
    到下午两点,中国空军已经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空中打击。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当天傍晚公布的第一份战报,在两点之前,中国空军总共出动各类战**百六十八架次,向日本本土的四百多个军事目标投掷了两千多吨弹y,在空战中击落日本战斗机四十二架,炸毁停留在地面上的战斗机一百六十四架,自身仅损失三十八架战斗机与一架轰炸机。
    鉴于此前的多场战争,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消息有很高的可信度。
    随后,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战报,与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消息基本ěn合,只是在战果与战损上略有出入。
    比如,日本宣称击落了五十六架中国战机,自己只损失了一百二十余架战机。
    因为战争正在进行之中,而且双方都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搞清楚具体情况,所以战果略有出入属于正常现象。
    在空中打击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牧浩洋却在伤脑筋。
    “这些事不是你能决定的,毕竟元首与腾总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周渝生知道牧浩洋心里有疙瘩。“不管怎么说,空中打击已经开始了,而且损失没有超出预期,在可控范围之内。”
    “十六个小时啊”
    “你再急,这十六个小时也过去了。”
    牧浩洋叹了口气,顺手点上了香烟。
    也许,周渝生并不认为十六个小时有多么关键,但是在牧浩洋看来,这十六个小时很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不是说提前十六个小时进行轰炸能够降低多少损失,或者说取得更多的战果,而是在这十六个小时内,日本完成了开战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从而在对抗中掌握了部分主动权。
    事实上,到七月一日傍晚,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根据母祁铁从空军司令部发来的战报,第一天的轰炸只取得了不到五成的战果,仍然有上百个关键战略目标没有被摧毁。虽然母祁铁已经调整了轰炸方案,将在七月二日增强出动规模,但是日本本土防空力量,特别是日本空军基地遭受的打击远不如预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必须增强制空力量。
    可以说,这是牧浩洋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第一天的突击达到他提出的目标,日本空军将有半数以上的战斗机,而且主要是先进战斗机将被摧毁,日本的防空力量将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轰炸中,空军能把更多的力量用于空中打击,尽快实现战略轰炸目的,而不是派遣战斗机与日本战机争夺制空权。
    因为要争夺制空权,所以空军的打击力度必然大幅度缩水。
    从长远来看,这基本上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即便母祁铁能够增加出动量,提高第二天、甚至是接下来几天内的轰炸规模,也要消耗战机的出勤时间,让飞行员承担更加繁重的作战任务,大幅度降低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空军,还有海军,准确的说是海军舰队。
    如果一切按照牧浩洋的计划行动,舰队将在七月一日、最迟七月二日北上。虽然在日本联合舰队离港之后,舰队不会参与轰炸行动,但是能够给日本制造更大的军事压力,迫使联合舰队规避。
    没有空军的有效掩护,日本联合舰队必须规避中国特遣舰队。
    如此一来,联合舰队就得向北海道方向转移,甚至得前往北太平洋,离开中国划定的jiā战海域。
    这是牧浩洋实现其战略计划的关键因素。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赶走了联合舰队,特遣舰队才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也才能够利用广袤的西太平洋,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让第二舰队火速赶往印度洋,出其不意的消灭日本的印度洋舰队,然后赶在联合舰队找到第一舰队之前返回西太平洋,与第一舰队联手围剿联合舰队。
    现在,牧浩洋不得不考虑备用计划了。
    如果无法北上进bī日本本土,联合舰队就会留在本土南面,在空军的掩护下活动,等待中国舰队前去决战。只要牧浩洋还有一点理智,就不会在这个时候与联合舰队决战,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把握歼灭得到空军掩护的联合舰队。结果就是,特遣舰队必须留在菲律宾海,活动范围非常有限。
    接下来,牧浩洋要么跟联合舰队决战,要么采用原计划。
    如果选择前者,很有可能在惨胜之后,失去进军印度洋的能力,眼睁睁的看着战略航线被日本印度洋舰队拦腰斩断,随后印度在日本的怂恿下参战,而中国最多在坚持几个月之后选择停战。
    如果选择后者,则要承担第一舰队被联合舰队歼灭的风险,而第二舰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场条件均等的海战中击败联合舰队,也就不可能夺取制海权,日本海军则能把制还优势保持到二零三六年底。
    由此可见,延迟十六个小时开始战略轰炸,已经打lun了牧浩洋的战争计划。
    只是,牧浩洋没有放弃,也不能放弃。
    收到战报后,牧浩洋就给母祁铁下达了命令,要求空军立即调整打击方案,重点打击日本的空军基地。准确的说,是以战略轰炸为由,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尽可能的消耗日本的制空力量。
    牧浩洋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确保舰队至少能在十五日之前北上。
    只要打垮了日本空军,联合舰队就不敢留在本土南面,也就不敢与中国舰队决战,必须向北规避。
    这样一来,在七月十五日之后,特遣舰队就能按照牧浩洋的计划分兵进军印度洋。
    必须承认,战争提前爆发,让牧浩洋有充足的时间调整作战行动。如果战争在七月十五日前后爆发,牧浩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只是,这么做仍然不能确保达到目的。
    沉思了好一阵,牧浩洋长出口气,对周渝生与马明涛说道:“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我觉得有必要提前展开太空军事行动,让空军袭击日本的军事卫星,不然我们无法按照计划北上。”
    “我也觉得有这个必要。”周渝生首先表态。
    马明涛考虑了一会,点了点头,说道:“战争已经爆发,没什么好顾虑的了。如果我们不打击日本的军事卫星,反而有点说不过去。只是日本肯定会进行反击,所以得让空军尽快扩大轰炸规模。”
    “问题是,空军有这个能力吗?”
    马明涛苦笑着摇了摇头,作为情报参谋,他非常清楚目前的情况。
    按照计划,在打击日本的军事卫星前,空军必须轰炸冲绳群岛的军事基地,打通进入西太平洋的空中走廊。原因是,日本肯定会进行反击,攻击中国的军事卫星,使中国无法利用制天权。如此一来,就需要建立新的通信与指挥系统,关键就是打通空中走廊,让战略电子侦察机、战略预警机与大型无人机能够到达西太平洋上空,建立起本土与舰队之间的高带宽通信线路。
    可惜的是,空军已经把大部分战斗机派去打击日本本土了。
    “现在考虑这些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牧浩洋敲了敲桌子,说道,“先让母祁铁发起行动,然后向总参谋部汇报。如果可以的话,元首会帮我们解决问题,比如争取得到台湾的支持,让我们飞机从台湾上空进入西太平洋。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再想办法解决。不管怎么说,局势不会比现在糟糕。大不了,在西太平洋上与联合舰队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有备而来,小鬼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马明涛点了点头,表示支持牧浩洋的决定。
    周渝生思考了一阵,也点了点头,因为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十五分钟后,马明涛向空军司令部下达了牧浩洋的作战命令,让母祁铁启动打击日本卫星系统的作战行动。
    随后,牧浩洋亲自向腾耀辉汇报了情况。T!~!
    ..
第七章 太空战
    第七章 太空战
    中日战争爆发时bō澜不惊,发展却非常迅速,七月一日夜间迎来了第一个高á。
    这天晚上,主角是中国空军,准确的说是空军的天兵。
    早在二零一五年底,也就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还是副总参谋长的黄峙博就批准建立了天兵。此后,黄峙博曾经三次考虑把天兵提升为独立兵种,但是受军队内部因素影响,特别是空军反对,都没能落实。腾耀辉出任总参谋长之后,天兵得到充实,不过仍然没能成为独立兵种。
    事实上,这并不重要。
    从规模上讲,中国天兵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此外,中国天兵是两支具备空天作战能力的军事力量之一。
    最具有代表ìng的,就是在二零三四年初首飞的TZ…1型空天战斗机。
    可惜的是,这种被空军给予厚望,投资数千亿元搞出来的空天战斗机还在试飞,不具备实战能力。
    没有空天战斗机,中国天兵还有其他作战手段。
    八点刚过,部署在新疆自治区西部地区的战略防御部队率先出手,向近地轨道上的日本军用卫星发è了数枚反导导弹。
    该部队,正是天兵的作战力量。
    与美国不一样,中国天兵在组建时是一支防御ìng部队,主要为战略防御服务,并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战略防御司令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天兵”并非正式称呼,“战略防御部队”才是军方代号。
    说得直接一些,空军的战略防御系统都编在天兵名下。
    与之相比,美国空军的空天作战部队更加注重进攻,战略防御由专mén机构负责,与空天作战部队无关。
    中国天兵更加重视防御,与国情有直接关系。
    只是,即便是防御部队,也具备一定的进攻能力。
    比如,中国天兵在这场战斗中首先使用的…1型反导导弹除了能够拦截è程在五千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之外,还能攻击四百公里以内、轨道高度低于六百公里的近地目标,比如人造卫星。
    要知道,人类发è的航天器中,百分之九十在近地轨道上。
    此外,中国天兵还有另外一种战略防御导弹,即…2,能够攻击轨道高度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下的太空目标。
    这两种导弹,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对手的绝大部分航天器。
    以太空作战为准,中国天兵无疑是一支进攻ìng力量。
    这时候,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冠以“战略防御”的名称了。早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就签署了《外太空非军事化国际公约》,承诺不在外层空间部署与使用进攻ìng武器装备,但是并不限制进行防御ìng作战,因此打着防御的旗号,才不会受到制约,也能更有效的控制军备竞赛的影响范围。
    归根结底,中国的太空技术实力远不如美国,如果军备竞赛扩大到外层空间,肯定占不到便宜。根据天兵提jiā的报告,美国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摧毁中国的所有卫星,而中国却没有同样的实力。
    所幸的是,日本的太空实力远不如美国。
    …1升空后五分钟就离开了大气层,一级发动机脱离后,弹头在二级发动机的推动下bī近目标。
    与所有战略防御导弹一样,…1使用的是动能战斗机,以撞击方式摧毁目标。
    地面指挥中心内,控制员能够通过弹头上的微型摄像机,实时掌握jiā战情况,直到弹头撞上目标。
    攻击非常顺利,八点十分不到,第一次拦截取得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