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613章

燃烧的海洋-第613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瀚林去全体代表大会时,牧浩洋收到了开战后第二份与西印度洋舰队有关的消息。
    消息是从瓜达尔港、即西印度洋舰队司令部来的,章玉廷派了一架运输机回去,报告西印度洋舰队依然在阿拉伯海活动,只是向南扩大了搜索范围,出动舰载预警机监视迪戈加西亚。
    在这份报告中,章玉廷提到,美军很有可能先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在战前做出的推测,即美军在动突然袭击后,将先在印度洋上难。
    受此影响,牧浩洋没有让章玉廷撤退。
    可以说,稳住印度洋是中国海军的第一个重要任务。
    在西太平洋方向上,得益于外围防御圈,本土安全没有受到严重威胁。就算美军拥有数量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美军舰队也即将抵达西太平洋,也不大可能轻易撕开中国空军的防空网。
    如此一来,真正需要舰队的不是西太平洋,而是印度洋。
    当时,牧浩洋甚至打算让四支“泰山”级航母战斗群开赴印度洋,先干掉已经到达澳大利亚的三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再返回西太平洋,寻找美军舰队决战,争取在美军完成战略集结之前扭转战局。
    只是,牧浩洋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因很简单,美军的部署情况很不明了,而且谁也不知道美军舰队在哪,轻易调动舰队只会提高遭到打击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中国海军再也不能损失舰队了。
    当然,做为总参谋长,牧浩洋不但要考虑作战,还得考虑军队重建,特别是如何尽快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
    按照他的要求,周渝生重新整理了海军的造舰项目。
    战争时期,造舰规划肯定与和平时期不一样。考虑到现实因素,即中国海军损失了六成主力战舰,急需补充主力战舰,所以得对造舰项目进行重新规划,按照军事需求来划分建造级别。
    所幸的是,牧浩洋是这方面的老手。
    别忘了,他有着数十年的海军装备建设经验,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非常清楚应该重点建造哪些战舰。
    吃晚饭前,周渝生把整理好的资料送了过来。
    只是,还没等周渝生离开,李明阳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老周,正好你也在。”李明阳显得有点焦急,这有点反常,因为在以往,即便是天塌下来了,他也是一副不急不慢的样子。
    “生什么事了?”
    “刚收到消息,”李明阳还没坐下就掏出了香烟,“到达澳大利亚的不是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战斗群,而是大西洋舰队的航母战斗群。此外,大西洋舰队的另外三支航母战斗群没有按时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
    牧浩洋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也紧张了起来。
    “如果我没猜错,这三支航母战斗群已经进入了印度洋。”李明阳点上香烟,似乎知道牧浩洋忍不住了,把烟盒丢到了牧浩洋面前。“除此之外,进驻珀斯的美军舰队已经在两天前离港,至今没有返回。”
    “你的意思是,印度洋上有六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周渝生一下瞪大了眼睛。
    李明阳点了点头,又抽了几口烟。
    牧浩洋迟疑了一下,从烟盒里抽出了一根香烟。李明阳没有迟疑,把打火机递过去,帮牧浩洋点上了香烟。
    抽了好几口,牧浩洋才说道:“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们就判断美军将先在印度洋上难,以歼灭我们的印度洋舰队、夺取制海权为主要目的。如果印度洋上有六支美军航母战斗群,那么我们肯定低估了美军的意图。”
    “低估?”
    牧浩洋点了点头,把还剩下大半截的香烟丢进了烟灰缸。“有没有收到与以色列有关的情报?”
    李明阳一愣,说道:“你是说,以色列会借机进攻阿拉伯国家?”
    “这只是我的猜测,或者说如果我是美国总统,先得拉拢以色列,借以色列控制中东地区,切断我们与欧洲的海上联系,让欧洲呆在战场之外。”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会,又说道,“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在战略上掌握主动权,消除潜在威胁。从军事上讲,这也是打击我们,控制环印度洋地区的必要举措。”
    李明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T!~!
    ..
第十六章 中东战争
    牧浩洋要强调的,不是以色列的重要性,而是可以通过以色列的立场来判断美军舰队的作战意图。
    说得直接一些,如果以色列参战,美国必须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支援以色列,二是阻止中国支援阿拉伯国家。前者,可以通过派兵参战的方式实现,而后者则需要牢牢掌握印度洋的制海权。也就是说,如果以色列参战,美国海军就会在印度洋上大打出手,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
    事实上,这也间接证明了一点,即以色列很有可能立即参战。
    原因很简单,如果李明阳提供的情报没有错,美军向印度洋派遣了六支航母战斗群,而且全部来自大西洋舰队,那么美国海军就有足够的把握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而且不会因此动摇在太平洋上的主导地位。只要美军夺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权,切断了中国通往中东地区的航线,以色列就会动手。
    没过多久,牧浩洋的猜测就变成了现实。
    北京时间二十二日夜间十点,即以色列时间下午五点半左右,以色列总理正式向埃及与叙利亚宣战。
    半个小时之后,以色列国防军越过了埃以边境线,攻入西奈半岛。
    在历史上,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为“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是,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一般称之为“中东战争”。
    消息送来的时候,牧浩洋正在向黄瀚林汇报海军情况。
    “已经确认了,以军跨过边境线,埃及国防军正在撤退,很有可能一口气退到苏伊士运河西岸。”
    “埃及国防军如此不堪一击?”
    牧浩洋笑了笑,算是做了回答。
    黄瀚林显得有点惊讶,因为在他看来,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扬眉吐气的埃及国防军,不应该如此脆弱。要知道,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如果不是美国扬言参战,中国也不想在中东地区与美国交战,埃及国防军很有可能攻占大半个以色列,帮助巴勒斯坦复国,甚至有可能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掉。
    这才过了十五年,情形就完全掉转了过来。
    至于其中的原因,牧浩洋知道,却不好说出来。
    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纳杰夫一跃成为阿拉伯民族的最高精神领袖,在阿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埃及国防军的表现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埃及因此成为了阿拉伯世界里最强大的国家。
    这些光辉,遮盖住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埃及仍然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
    虽然在阿拉伯世界、在中东地区,埃及是经济、军事、外交等实力都位居前列,但是在本质上,埃及仍然是一个高度依赖外界,特别是对华贸易的展中国家,甚至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
    与基础实力相比,埃及的国防力量明显过头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有两只足够大的拳头,却没有强壮的身体。
    在一场十多天的战争中,埃及军队还能正常挥,可是在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中,问题就暴露无遗了。
    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埃及的国防实力并没有实质性增长,基本上在吃老本。
    别的不说,在二零三七年之后,埃及只从中国采购了第二批二十四架J…30I,没有按照原订计划用J…30I替换三分之一的现役战斗机,连J…22M的改进工作也一拖再拖,陆军换装计划更是连续三次推迟,到二零五零年的时候才启动24式主战坦克的改装计划,并且计划在二零五五年引进地面战平台。
    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埃及的经济实力,二是中埃关系。
    经济实力上,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纳杰夫不再把以色列看成巨大威胁,开始按照他的设想提高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比如与叙利亚联合,拉拢约旦等国共同帮助巴勒斯坦复国,此外还为其他较为贫穷的阿拉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结果就是,埃及把大量的资源花在了对外援助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巩固自身实力,更没有在国防建设上投入大笔资金,导致国防力量增长缓慢。
    当然,后者起到的影响更加重要。
    从本质上讲,中国并不希望出现一个泛阿拉伯联盟,更不希望阿拉伯世界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说得简单一些,中国的中东政策与美国的中东政策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都是利用中东国家间的矛盾来控制中东地区,只是着手点与美国不同,即美国支持以色列、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
    在这个大背景下,纳杰夫的政策自然与中国的利益背道而驰了。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不再为埃及提供无偿军事援助,也降低了军事援助级别,即便没有禁止向埃及输出先进武器装备,也采取了基本贸易原则,即埃及必须以市场价格从中国购买军火。
    显然,以埃及的实力,根本买不起先进武器装备。
    要知道,J…30I的市场价格为每架二十七亿元,算上人员培训费用的话,过了三十亿元人民币。二零五零年,埃及的国防预算为五千七百亿埃及磅,约和四千四百亿元,仅能采购一百多架J…30I。
    从某种意义上讲,埃及国防力量增长缓慢,受中国的影响最大。
    比如,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前,中国出售给埃及的J…30I的单价仅为十八亿元,比中国空军的采购价格还低了百分之十五,而且其中百分之四十的货款是通过易货贸易,即埃及用资源支付的。
    按照中国的中东政策,埃及的国防力量必须受到限制,只需要与以色列维持相对的战略均衡就行了。
    可以说,这也是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在对埃政策上最突出的一点。
    牧浩洋没有说出来,不表示黄瀚林不清楚。事实上,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在此之前还是国务院总理,黄瀚林不可能不清楚埃及的情况。
    至于埃及军队有多少战斗力,牧浩洋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他访问过埃及三次,与埃及军方高层将领有过密切接触,还到埃及军队视察过情况。最近的一次访问是在二零四九年,当时他还与埃及总参谋长谈过,而且正是这次访问,促成埃及在次年确定了24式主战坦克的改进计划。
    不可否认,埃及军队依然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只是比起以色列,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要知道,在过去十五年间,以色列的基本政策就是增强国防力量,而且得到了美国的全力援助。
    比如,以色列空军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就用F…44替换了所有战斗机,而且优先对F…44进行改进。如果不是美国不答应,以色列空军在二零四四年就将采购轰炸机,获得远程打击能力。
    陆军方面,以色列国防军的动作更大,在二零四零年之前就用M27A1替换掉了所有的主战坦克,从二零四四年开始把M27A1升级到A3的标准,在二零四五年推出第七代“梅卡瓦”主战坦克,并且在二零四八年单独启动了地面战系统的研制工作,两年后并入美国陆军的“未来地面作战系统”,并且获得了有限采购权。到战争爆前,以色列陆军拥有近五千辆M27A3与“梅卡瓦7”型主战坦克,而且美国研制的“未来地面作战系统”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测试工作。
    可以说,以色列在不遗余力的增强军备,美国也在不计代价的帮助以色列。
    别的不说,在二零三八年到二零五一年的十四年间,仅海外犹太人社团就为以色列捐助了四万七千亿美元。在二零三九年底,排名全球第三的富豪、犹太人巴拉特逝世前,把大约三千六百亿美元的全部资产都捐献给了以色列,而且明确规定,这些资产只能用于以色列的国防建设。受巴拉特影响,在此之后的五年间,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富豪就为以色列捐献了近三万亿美元。
    要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之一。
    保守估计,西方国家中,有百分之六十的财富掌握在犹太人手里,而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犹太人愿意在去世后捐出家产,就足以帮助以色列用最先进的武器准备,打造一支规模在百万以上的现代化军队。
    显然,阿拉伯国家没有这么团结。
    早在二零四四年,牧浩洋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后第二次访问埃及之后,就向时任国家元的黄瀚林提出,应该适当提高对埃及与叙利亚的援助级别,确保埃及与叙利亚的国防力量能够正常展。
    可惜的是,这个建议因为第二次印度洋战争而没有受到重视。
    在此之后,中国自身忙于扩充军备,也就没有把中东的事情放在心头了。
    此消彼涨之下,埃以之间的军事平衡早就不存在了。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色列国防军的现代化还很不彻底,比如以色列陆军的主战装备依然是第四代主战坦克,而以色列空军的战斗机也只有第五代水准,但是肯定比埃及国防军先进得多。
    中东战局的情形如何,牧浩洋想都不用想就能猜到。T!~!
    ..
第十七章 远景
    第十七章远景
    “元,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中东战事,而是埃及与叙利亚会何去何从。”
    “什么意思?”
    “毫无疑问,纳杰夫与阿萨德肯定会向我们求援,而且希望我们能够间接出兵。”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以色列在这个时候攻打埃及,绝对不是偶然事件。”
    黄瀚林立即锁紧了眉头,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以及我的判断,美国肯定会支持以色列,比如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切断我们与中东的海上交通,在必要的时候还会间接参战。作为交换条件,以色列将向我们宣战。”
    “有确切的情报?”
    “已经有情报表明,六支美军航母战斗群进入了印度洋,而我们在印度洋只有两支航母战斗群。如果仅仅是针对我们,美军最多只需要动用三支航母战斗群。”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从军事上讲,夺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