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作者:捡贝拾珠(起点vip2013-11-25完结) >

第103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 作者:捡贝拾珠(起点vip2013-11-25完结)-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离河不远的时候,隐约传来一阵铜锣声。梁晓乐为之精神一振:漫长野地里,怎么会有铜锣声呢?一骨碌从宏远娘怀里爬起来,扶着车梆寻找铜锣声的来处。

    “今天是什么日子?”宏远娘问宏远爹。她也听到了铜锣声。

    “三月十六。祭河神的日子。可能有的村里在祭河神呢。”宏远爹说。他也听到了铜锣声。

    祭河神也是这个时空里的一个风俗,一年一祭。不过,都是离着主干河近的村子里的任务。离得远的,也就罢了。

    梁家屯村附近没有主干河,也就没有这个风俗。

    梁晓乐前世今生还没见过祭河神呢。便嚷嚷着过去看热闹。

    “这个没什么好看的。就是摆上几样供品,点上几炷香,几个人敲打敲打也就行了。”宏远爹为了赶路,简单地给梁晓乐介绍了一下,想以此来打消梁晓乐的兴趣。

    据说,也确实如此。

    “不嘛,我还没见过祭河神的呢,就是过去看看。”梁晓乐撅起小嘴儿。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样子。

    “绕过去看看吧。赶上了,让孩子长长见识。”宏远娘说。她不想让这么一个小事惹越来越懂事的女儿不高兴。

    “就是嘛!什么也不让我看,让我变成小傻瓜儿呀?!”梁晓乐得理不让人。

    已经五岁了。五岁的小女孩儿应该会为自己辩解了吧?!何况梁晓乐还要让这具小身体表现的“聪明”一些,为自己的独立打好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这个宏远娘的“跟屁虫”,很快就不能光“跟”着了。

    “嘿,你这张小嘴儿。越来越犀利了。”宏远爹称赞了一句,还是把马车拐向了声音的来源处。

    随着距离的拉近,铜锣声益发的热闹了,隐隐还有鼎沸的人声。

    梁晓乐心里乐开了花:赶上看热闹喽!

    走到河堤前,宏远爹停住车,对宏远娘说:“你领乐乐过去看看吧,我在这里看着车。就不过去了。”

    河堤很陡,而且离着“祭河神”的祭台还有一段河堤路。宏远爹一拐一瘸的,走过去确实费力。梁晓乐也就没有坚持让宏远爹一起过去。领着宏远娘的手,朝着人群走去。

    河堤上人很多,有男人也有女人。不过孩子不多。像梁晓乐这么大的根本没有。

    “你这个人儿,怎么领着这么小的孩子来看这个呀?”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对宏远娘说。

    “大婶儿,我是路过的。听见这里热闹,就领着孩子过来了。怎么?不是祭河神吗?”宏远娘满脸堆笑地对那个中年妇女说。

    “咳,光祭河神我就不说你了。”中年妇女小声对宏远娘说:“我这个人是个热心肠,是怕孩子吓着了,才对你说的。你也别往心里去。今天啊,是借着祭河神的机会,处置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

    “不守妇道?哪村的?”宏远娘吃惊地问道。

    “是附近丁家村的。才十七岁。两年前成了‘望门寡’。也不知道与哪个王八蛋私通怀了孕?都出怀了,就是不肯供出奸夫是谁。丁家族长下令将她处以族规!”中年妇女表情有些惋惜:“爹娘拉巴了这么大,一天济没得,反被辱没了家门。自己还落了个被浸猪笼的下场。咳,作孽啊!”

    啊,原来这是被浸猪笼啊!

    梁晓乐闻听心里一惊:前世今生都听说过“浸猪笼”这个名词。字典里没有,也没见过有文字详细描述的。梁晓乐还认为这只是一个体罚的代名词呢!没想到今天阴差阳错,让自己赶上亲眼目睹了。

    不过,梁晓乐并没因此而高兴。心里闷闷的,拽着宏远娘的手往前走,不知是想看被“浸猪笼”的人什么模样,还是想看“浸猪笼”的全过程,也许兼而有之吧!

    河边热闹非凡,锣鼓震天响,密密麻麻地站了许多人,一个巫师打扮的人穿着黑色长袍,披散着头发,手里拿了个摇铃,一边摇一边绕着祭台转。

    祭台上除了牲畜等祭品,还绑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头发散乱,神情萎靡。虽然跪着,隆起的肚子还是暴露了她不贞的秘密。

    梁晓乐心里忽然愤愤不平起来:这么处死一个年轻女子,未免太野蛮了吧!这可是两条人命啊!!!就算她与人私通,也该不着这么大的罪过呀!

    由此梁晓乐又想到了刚刚结婚的三姑梁艳秋,她也是个“望门寡”,在自己的帮助下,与未婚男子结为并头莲。并成为人们羡慕的一对新婚夫妇。

    而这个女子却落得如此下场。

    看来,只要自己肯努力,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被封建礼教迫害的女人的命运,还是有可能的。

    自己要不要帮助这个毫不相干的路人呢?

    梁艳秋的人品自己清楚,她绝对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优秀女子。而且又是在自己的事业里为自己工作,帮助她,应当应份!

    而这个女子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如果真是个伤风败俗的东西,把她救出去了,又将她放到哪里呢?

    梁晓乐正自在心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忽听锣鼓声停了下来,人们的议论声也细了下去。梁晓乐赶紧把注意力集中到祭台那里。

    只见那巫师一只手里拿着摇铃,一只手伸开竖在胸前,口里嘟嘟念念地好像念了一通咒语,然后领着一群人朝河边拜了几拜。

    这时,两个粗壮的大汉走向祭台,将那绑着的女子抬了起来,缚在了一张棕席上。

    那女子这才梦醒一般,拼命地挣扎着,嘴里胡乱地求饶着。眼睛看向周围的人群,露出哀求的神色,豆大的泪珠一颗颗地从她年轻秀气的脸庞上滚落下来。

    可是,没有人作声,那么多人都仿佛被定格了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只有在祭台一旁蹲着的几个人,掩着面,发着压抑的低泣。

    巫师把手中的摇铃往空中一举,猛摇了一下,然后冰冷地命令道:“抬到河边,推下水去。”

    随即,四个男子各拽住棕席的一角,抬到河边,将棕席连同那女子,轻轻地推向奔涌的河水之中。

    棕席托着那女子,随着波浪漂流了一段,渐渐地,棕席便出现了倾斜……

    梁晓乐猛然醒悟:粽席吸足了水,是会沉下去的呀!

    啊,原来这就是“浸猪笼”啊!!!!!

    实则是光天化日之下的谋杀!!!!!

    梁晓乐惊恐地看了看围观的人们,发现他们只是默默地看着,眼神有的冷漠、有的怜悯、有的惊恐,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拦。甚至连先前哭泣的那几个人,也只是呆呆地望着,默默地擦着流出来的眼泪。

    梁晓乐看的心里发酸,本能地想做点儿什么。

    可是,自己的小手还被宏远娘紧紧地攥着,唯恐她跑丢似的。

    “娘,我解手。”梁晓乐挣脱了被宏远娘紧攥着的那只手,不顾一切地向人群外面跑去。

    宏远娘大概是怕她跑丢了,也紧紧地跟随过来。

    “娘,你别过来。”梁晓乐边跑边对后面大步流星走着的宏远娘喊。

    “别跑远了,蹲下解就行了。一个孩子,怕什么呀?”宏远娘边追边说。

    “娘,你别过来,你过来我就往裤子里解了。”梁晓乐使出了恐吓的办法。

    这一召果然灵,宏远娘立马停住了脚步——出门在外,梁晓乐真要尿湿了裤子,可没有换的。

    “你背过脸去看那边,一会儿告诉我。”梁晓乐又命令道。

    宏远娘又很听话地背过脸去。

    梁晓乐找了个可以隐身的雨水冲出来的小土沟,走进去,蹲下,闪身进了空间。冲着西方连喊了三声小玉麒麟。

    小玉麒麟飞跑着来到梁晓乐身边:“我的小主人,喊得这样急,有什么吩咐呀?”

    “你想法把这个被浸到河里的女子救出来,一定要保证他们母子平安。我现在没空,你先把她安置好,晚上人们都睡了觉以后,我再来与你商量她的去处。”

    梁晓乐说完,也没等小玉麒麟有何反应,闪身出了空间。

    梁晓乐提着裤子从小土沟里出来,系好腰带,跑到宏远娘跟前说:“娘,咱走。”

    “怎么?你真的尿裤子了?”宏远娘说着,就要用手去摸梁晓乐的裤裆——因为要来看热闹的她,依她已往的脾气,没有大事是绝不会半途而废的。

    “怎么样?我说不让你领着孩子来吧?!看,都吓尿裤子了!”刚才那个中年妇女见状,乜斜了宏远娘一眼:“快着带孩子离开吧。晚上在灶王爷跟前烧烧香,愿为愿为(祷告祷告)。”

    梁晓乐哭笑不得,拽着宏远娘的手,逃也似的离开了河堤。(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纸坊村的来历》(一)

    路上这一耽搁,待赶到韩纸坊村时,天已近中午了。

    大家寒暄过后,韩光平的父亲韩英豪对宏远爹说:“卖地的人家已经定下来,光等着你来丈量地亩办手续了。我们吃了午饭再说,如何?”

    宏远爹点点头,说:“单凭你安排吧。春天天长,我们只要晚上赶回去就行。”

    光平爷爷爽朗地幽默了一句:“赶不回去也不要紧,睡不到露天地里。”

    宏远爹笑了笑,说:“这是自然。只是家里还有一摊子事,离不开。”

    于是,光平母亲和光平奶奶到厨房里忙饭菜去了。宏远娘坐不住,也凑过去帮忙。那婆媳俩哪里让她动手,宏远娘拿起菜来择,婆媳俩也只好依她,三个人在伙房里有说有笑。

    宏远爹和光平爷爷,在堂屋里边喝茶水,边聊天。

    光平父亲韩英豪则去通知卖地的人家,吃了饭都到家里来,一块儿去丈量土地。

    梁晓乐无事可做,便和韩光平四岁的妹妹韩媛媛在堂屋里玩儿。梁晓乐一心分二,一边陪着媛媛玩儿,一边支愣着耳朵听他们说话。

    光平爷爷一直是奉承着宏远爹说话。内容也多是围绕着宏远娘的“神气儿”、做买卖、买地之类的话题。

    “我很赞成你的做法。”光平爷爷用赞许的目光望着宏远爹说:“趁着现在‘神气儿’兴旺,多置办一些土地和房产。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别人抢不了走。也没有过时这一说。”

    光平爷爷六十多岁,很健谈,嗓门也很高。看来对宏远爹的发家史很清楚,话说的也很微妙。有些方面点到为止。

    “我也是这样想。”宏远爹说:“咱是庄稼人,最信赖的是土地。总觉得放着钱不如买成地心里踏实。”

    “一听你就是个实干家。不陶醉在眼前的荣华富贵了。和我们村里的故事里的人差不多。你呀,将来一定成就大事业!”光平爷爷竖着大拇指对宏远爹说。

    “你们村里的故事?”宏远爹不解地问道。

    “你听说过我们纸坊村名的来历吗?”

    宏远爹摇摇头:“大爷。可否讲给我听听?”

    “都老掉牙了!祖祖辈辈都这样讲,也不知是真是假。”光平爷爷望了光平爹一眼,又对宏远爹说:“这个故事与你现在的情况有点儿相似。我说出来,或许更能奠定你的信心。”

    在一旁捡耳朵的梁晓乐心里发闷:什么故事能与自己的异能相似呢?便对韩媛媛说:“咱听爷爷讲故事去。”说完走过去依偎在宏远爹怀里。

    韩媛媛则依偎在她爷爷的怀里。

    光平爷爷见两个小女孩儿也都安静下来,明白这是想听他讲故事了。便清了清嗓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纸坊村名来历的故事。

    《纸坊村名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韩善友的富家子弟。继承了祖上一份十分可观的家业。

    韩善友好客,亲戚朋友都愿上他这里热闹。每有来访者,必定置办酒席。他对穷人也肯施舍,谁有难处找了他来,没有不让合上嘴的。

    常言说肥猪搁不住众人啃。不下几年,韩善友的家道逐渐没落。正应了“屋漏偏逢连阴雨”这句话,正在他的日子捉襟见肘的时候,他的老婆得重病死了。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又没有打理生活的习惯,没过一年,竟到了山穷水尽一个钱儿也没有的地步。

    这时,以前同他很要好的、吃他用他的那些亲戚朋友们,现在都避开他了。韩善友不得不以自己的劳动来挣钱糊口。

    一天晚上。韩善友从雇主家里动身晚了,在一片浓密的树林里迷了路。转悠了半夜也没走出来。

    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灌木丛中,有一间小小的茅屋。极度疲劳饥饿的他走了进去。想在这里休息一晚,等天明辨清方向再出去。

    茅屋里空空的,只在角落里摆着一只大箱子。

    “这箱子里放的是什么呢?”韩善友心里想。“也许能找到点儿吃的东西吧!这样今晚就不至于挨饿了。”

    他打开了箱子。里面是一只比较小的箱子,他又打开了第二只箱子,可是奇怪,里面又是一只较小的箱子!他就这样一只又一只地打开着,箱子套箱子,一只比一只小。

    最后,韩善友终于取出了最后的一只很小的小箱子。他心里想,这里面一定是放着贵重的东西了。可是打开仔细一看,里面什么贵重的东西也没有,只有一张折叠着的小小的纸片。

    韩善友失望地摊开了小纸片,只见纸片上写着这样几个字:

    “听令:我的仆人!”

    “听令:我的仆人!”韩善友轻轻地念了一遍,心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刚说完了这句话,突然听到身旁有人说话的声音:

    “您有什么吩咐?我的主人!”

    韩善友朝四周看了看,茅屋里什么人也没有。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又说了一遍:

    “听令:我的仆人!”

    接着又听到了响亮的说话声:“您有什么吩咐?我的主人!”

    “你既然称我主任,那就请给我拿点儿吃吧!我实在太饿了!”

    就在这一刹那间,茅屋的正中出现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四菜一汤和一盘馒头,还有一瓶烧酒。

    啊!原来这是一张仙纸呀!

    韩善友本能地想到。心里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