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 >

第147章

家事 作者:卫风无月.卫风.五月.水遥.云芊(起点vip2013-06-05完结,种田)-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儿一辈子的名声前程吗?”
  大太太想起许多年前那个案子。顿时打个了寒噤,嘴上还不肯服软:“那不至于,贤哥儿是个有分寸的孩子……”
  “他有分寸,芸丫头可没有。”张夫人没说的是,你更没有。
  张夫人下了论断:“做妾不是什么好出路。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会同意。这次办了玉馨的婚事,我就带芸丫头回老家。给她找户殷实的人家打发她嫁出去,她要是知道好歹,以后就该好好惜福过日子。你也是一样。别整天对儿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你那媳妇我看着不错,对你很是恭敬,也知道进退。”
  大太太哼了一声:“得了吧。看着老实而已,其实滑头着呢。”
  这个儿媳妇是老太太作主挑的,从根子上大太太就对她喜欢不起来。老太太平时就够给她脸了,再多给她几分颜色,可不得开染缸了?
  再说,大太太不喜欢这个儿媳妇还有别的原因。
  从她脸上什么都看不出来。永远那么不愠不火的。说她也只听着,脸上什么也不露出来。她越是这样,大太太越是心里忌惮。不知道她在盘算什么。是想和丈夫告状?还是想和老太太诉苦?
  哪及得上芸丫头,是她的外甥女儿。又是她看着长大的,当然和她贴心。
  “芸丫头现在独个儿在外头孤苦伶仃的……”大太太替外甥女儿诉苦:“说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上吐下泄的病了好几天。我倒是有心接她进来养养病都不行。嫂子,你说我这几十年熬过来,到现在连这点儿主都做不了,家里没个人把我放在心上。贤哥儿的爹就不说了,我只当他是死了。头上还压着婆婆,下头媳妇又不听话,我这日子过得一点儿趣儿都没有……”
  张夫人宽慰她两句。
  不过就张夫人看,小姑子的命还是不错的。她嫁过来之后也没吃过什么苦,朱家老太太是个通情达理的,生的儿女也都争气。至于丈夫——这世上几个女人是靠丈夫的的宠爱过日子的?
  大太太现在孙子都抱上了,正该享清福的时候,可是她却只想着自己没有什么,不会想一想自己已经有了什么。
  张夫人倒觉得李氏不错。之前听说是商户人家的女儿,还听说长相也不怎么样。张夫人的期望着实不高。这会儿见了真人,倒觉得比预期的要强多了。生得也很秀美,进退举止完全是大家闺秀的作派。
  同样的行为,不同的人看感想完全不一样。
  不卑不亢可以看成桀骜不逊,温婉大方是城府太深,和丈夫举案齐眉那是狐媚子不端庄……
  大太太觉得大儿媳妇钟氏还勉强过得去,可是张夫人的看法和她恰好相反。在她看来长媳才是最重要的。将来的宗妇,那接人接物,心胸眼界都要有。钟氏虽然也算是官家千金出身,看应酬谈吐也过得去,可是她有个最大的缺点——她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身为长嫂,对兄弟姊妹和弟媳都容不下,生怕别人比她强越过她,这怎么能行呢?
  只是这是朱家的家务事,张夫人不好就这事指手划脚。她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好生发送女儿出嫁,然后就是把于佩芸带回老家去,免得她在京城惹祸出丑。
  于佩芸在春天的时候已经把皮袄典了,现在天气冷了起来,要是没有大太太送来的两件袄子,已经御寒的衣裳了。因为郎中说她现在身子没大好,不能出门——再说,于佩芸跟大舅舅并不亲,对那位老家来的大舅母也隐约有些畏惧。
  记忆中这位舅母是个极讲规矩的,十分严厉的人。于佩芸以前就被她训斥过好几次,正好借着养病的理由不去朱家见她。
  又林得了几日清静,嘱咐人盯着于佩芸那边不要松懈,然后去了铺子一趟。茶叶铺子开得红红火火的,回头客极多。有两家挺大的茶楼都从这里固定进货,有了口碑,扎稳了根基,这门生意可以细水长流的一直做下去。反正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人总是天天要喝茶的。铺子里账目记得很是清楚,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都看完了。钱嫂子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回话:“上个月刮大风,后院里仓房的瓦损了一角,找了个泥瓦师傅,连工带料一共是八百钱。还有给巡街和衙门的孝敬,咱们每个月交的是一两二钱银子的茶钱……”
  这个相当于一笔治安费,因为多少有点背景,街面上也不会苛索得太凶。交了这笔钱,省了许多心,省了许多不必要寻衅滋扰。
  其实这些账上也有写,不过钱嫂子十分尽责,把几样额外的支出都报了出来。
  又林合上账本:“行了。”
  钱嫂子松了口气。
  奶奶不是个好糊弄的,在她面前可不能出什么纰漏。
  又林要上车回去,有个人从街对面跑了过来,兴冲冲地喊了声:“嫂子。”
  又林有些意外:“六弟?你怎么在这儿?”
  “我跟同窗出来买东西。嫂子你怎么在这儿?”他目光往又林身后看,一下明白了:“哦,这是嫂子的那间铺子?原来就开在这儿。”
  又林笑着应了声是。
  街上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又林隔着车窗问他:“你出来多久了?三婶儿知道吗?”
  “因为教我们的一位先生要辞馆回乡了,我们几个同窗合计着想送点儿东西表表心意——我娘不知道,您可别跟她说。”
  又林一猜就是。
  三太太看儿子看得很紧,除了放他出去读书,别的事情一概不许,总把他严严实实拘在身边。朱慕贤对这种作法并不赞同,这样养大了也只是个书呆子,一点儿人情世故不懂怎么能行呢?就是学问再好,做人也比做学问更加重要。
  但男孩子长大了,总不会事事都听母亲的。瞧,朱博南这就已经会瞒着三太太做些自己的事情了。
  “好吧,我不去跟三婶说就是。你也别在外头久待,买完了东西就早些回家去。”
  朱博南说:“我们这已经买好了,后日给先生送去。对了,我还给原哥儿买了个玩意儿呢,回来我给他拿过去。”
  “还想着他做什么,他什么东西都不缺。”
  又林估摸着三太太不会给他多少零用,能挤出笔钱来给先生买东西就不易了,再给原哥儿买东西,肯定很紧巴。
  “没事儿的,不贵,一点小东西。嫂子你先走,我这也就回家去了。”
  朱博南给原哥儿买的是个扎花的菱角彩球,芯子应该是木头的,外头包着绸布,充填着棉絮,角上拴着穗子,原哥儿这会儿正是对颜色敏感的时候,对这个球十分喜欢,立刻抛开了手里的东西来抓它。
  又林看东西不贵,也就放下心事。三房一向过得不怎么宽裕,不象大房进项多,也不象二房一样趁机会捞足了油水,三太太手里没什么营生,就陪嫁时候的几顷地,收益也不怎么样。娘俩加上几个下人,平时过日子都是靠月例银子。就算老太太平时有心想贴补些,也不能做得太过份了,不然落在其他人眼里,只怕家里是非更多。
  朱博南拿着球逗着原哥儿往前爬,小叔侄俩其乐融融。

  第二百四十五章

  从张家一行人来了,朱家忽然间就热闹起来。家里头几个姑娘——朱慧萍已经定了亲,朱明娟马上要定亲,张玉馨的婚期就在这两个月了。
  朱老太太有了年纪,更喜欢晚辈们围绕在身边,显得热闹。她笑呵呵地说:“你们几个年纪都差不多大,多在一块儿说说话,亲近亲近。”
  不过三个人一时还真亲近不起来,三个人三种身份。
  张玉馨是大太太的娘家侄女儿,朱慧萍是姨娘生的庶女,朱明娟是二房的嫡女。
  朱明娟最傲气,看不起朱慧萍是姨娘生的。张玉馨是大太太的侄女儿,大房和二房本来就不亲近。再加上张玉馨又是小地方来的,更让她多添了两分鄙薄。
  不过当着老太太,就算不情愿也是寒喧两句。不过说过几句话,朱明娟倒是觉得张玉馨并不显得小家子气,说话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很是可亲。
  张玉馨是张夫人的老来女,虽然她是最小的,可是张夫人也并没娇惯她,该学的东西该守的规矩一样都不马虎。阳陵虽然比不得京城,可也不是什么穷乡僻壤的小地方。其实若论起气度、见识这些,朱明娟比张玉馨还差一大截子呢。二太太自己就是那个水准,也没给女儿另请教养嬷嬷。朱慧萍就更差了一些,字都不认得几个。现在想一想,很是后悔当初有机会的时候没上心,多识得几个字,看账看柬贴这些东西也能应付得来。她这会儿除了忙着嫁妆,就是找了两本三字经、千字文什么的来看看。她人聪明。认字倒也不算慢。她和朱玉馨说起这个认字的事情来,朱玉馨笑着说:“这个不难。其实许多字平时是根本用不上的,常用的字也就是那么几百个,记熟了这些,平时看账、看个贴就全不成问题了。”
  朱慧萍欢喜地问:“真的?那……我就是不知道哪些是常用的。”
  张玉馨掩口一笑:“这容易。找本不用的旧账本,再找几张旧的柬贴来瞅瞅,上头的字有许多都是差不多的。就认上头的字就行了。要不,这两天我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我跟你一起学。”
  朱慧萍这些日子懂得了不少人情世故。她心里明白张玉馨肯定早就认识这些字。听人家谈吐,看她那作派,说不定还是会吟诗做赋的才女呢,哪还要学千字文这样的东西?人家这样说只不过是顾全她的面子。
  而且说是一起学,估计是张玉馨教她。
  朱慧萍很是感激她的好意。连朱明娟都跟着心动了。二太太虽然也教过她些管家看账之类的事情,可是现在有个好机会,能再多学一点东西,总不会是坏事。
  “我这几天也没事。正好闲着,可以和你们一块儿学学。”她声音不大,下巴抬得高高的。好象是给了这两个人天大的面子,自己其实是可学可不学一样。
  张玉馨一眼就看出来她的真实想法了。她很是善解人意地说:“那更好了。人多大家互相帮着些,能记得更清楚。”
  朱慧萍对朱明娟这种作派很看不上。又想一块儿学字,又不忘摆她千金小姐的架子。
  和张玉馨一起,肯定让人很舒服。可是再插进个朱明娟来,肯定会拧巴,说不定还会吵嘴呢。
  张玉馨是大房的客人,所以三个姑娘碰头的地方当然是在大房的院子里。从朱心瑜嫁出去之后,她的住处就空了下来,收拾一下,倒是正好当间书房使。
  朱明娟一进屋,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这间屋子可没有她住的屋子敞亮,更没有她的屋子那么精致雅洁。再一看用的纸笔墨砚,也都是粗制家伙,心里就老大不情愿。
  “这纸那么粗,写字多不顺手哪,我那儿有上好的玉版纸和松烟墨,让人去取了来咱们用吧。”
  朱慧萍眉一挑就想顶回去,张玉馨适时的插了一句,笑着说:“没事儿,又不是正经写贴子登账本什么的,用这纸先练着,写坏了也不心疼。”
  她都这样说了,朱明娟也不好太明着嫌弃,朱慧萍也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三个人磕磕绊绊,幸好有张玉馨在,倒也勉强算是融洽的过了大半天。朱明娟发觉朱慧萍原来也挺聪明,张玉馨教她认的字,只教一遍她居然就会了。朱慧萍也发现朱明娟人是骄傲了一点,但是心地也不算坏,还指点她拿笔写字的姿势。改了个姿势,果然写起来更顺手了,好象字写的也比原先好看些。
  等过了午朱明娟回去了,朱慧萍和张玉馨又在一块儿消磨了半个下午。
  朱慧萍心中对她很是感激,看着张玉馨的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奇妙的熟悉的感觉。
  当然,她以前没见过张玉馨。
  她再琢磨了半天,才琢磨出点味道来。
  张玉馨其实有点儿象四嫂。
  长得当然不象,张玉馨是典型的北方姑娘,鹅蛋脸,浓眉大眼的。四嫂子却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生得娇小玲珑,比朱慧萍矮了大半头。
  是说话,举止……反正都让人觉得挺舒服,挺象的。
  张玉馨正跟她讲着:“这个字是盏……你想什么呢?”
  朱慧萍顺口就说了出来:“我觉得你有点儿象我四嫂。”
  “四少奶奶?”张玉馨想了想——前一天也见过,只是没怎么说过话,还收了人家一对镯子人的见面礼的。看着是个挺和气的人,不过姑母不太喜欢她,总觉得她出身低。
  张玉馨想到自己身上,也有些微微出神。
  她的处境,倒是和这位四表嫂有些象。
  她的夫家也是宦官人家,相比之下,自家祖父虽然也曾经做过三品高官,二舅舅三舅舅也还在任上,可是自家这一房毕竟是没落了。自己嫁进去,会不会被婆家人嫌弃出身?
  出了朱明娟的院子,张玉馨带着丫鬟回客院儿去。在屋里坐了半天,腰有些酸,脖子也有点儿酸疼,索性放慢了步子,想慢慢走一走。天已经冷了起来,花凋叶落,看起来一片肃杀。
  “表妹怎么在这儿?”
  玉馨回过头来,见是朱慕贤,笑着说:“从三姑娘那儿出来,正要回屋去。表哥这是刚回家?”
  朱慕贤衣裳还没换过,翰林都是一身浅绿的官服,腰间系着石青的腰带,脚下是一双青缎粉底的官靴,看起来真如玉树临风,卓尔不凡。
  张玉馨心说,表哥这样的才貌,又前程远大,难怪于家表姐对他念念不忘,缠着不肯放手。
  朱慕贤笑着一指桃缘居:“都到了门口了,进去坐坐吧,你表嫂家里捎来的茶叶可好着呢,不尝可惜了。”
  张玉馨看了一眼桃缘居的门——门前的匾是表哥亲手写的,匾也不是一般样式,不是长的方的上过漆的。只是一块本色的木板上面镌着桃缘居三个字,上面的墨色看起来十分淡雅。
  一看就给一种很温馨的,很亲近的感觉。
  “好,那我就叨扰了。”
  一进院子就能听见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听得人心都软了。有个丫鬟迎上来,笑着说:“少爷回来了,表姑娘好。”
  张玉馨笑着说:“我来讨表嫂的好茶吃。”
  又林笑着让她到西间坐。张玉馨一进屋就能闻见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这香气十分动人,让人觉得柔且暖,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