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 >

第119章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兰妮听这么说,担心道,“如果他们不还怎么办?”
    “每人就那么几斗,不还也没什么?比如我们开粥棚,每天也要吃掉许多。这年头的救灾行为,很多是乡村里的大户在做,因为他们土生土长,和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如果民乱他们首当其冲的受害。这时没有警察来保护他们的。所以,很多大户或联合,或单独,采取不同的救灾手段,帮助乡民们渡过灾年。”边峰解释道。
    “今年的庄稼就没了?”梅兰妮问。
    “如果这两天下雨,就能赶上种一季山药蛋。再就是只好秋种冬麦,等明年的初夏了,这一冬一春的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张掌柜说,“如果不行,我这里冬天就开粥棚,开到开春。”
    能海说,“到时候再看情形吧。”
    也只能这样了。
    越往西,旱灾的影响越大。比如在江南,就算当年受灾,总还有些余粮能混些时日。可是,这种地方,就算是丰年,也有那么几天的青黄不接。
    大同府西北,近善化寺的地方,是华记的大同客栈所在地。
    没有哪个城市象大同这样让人惊心了。这个城市怎么讲也算的上是中国的北方名城。可是他们眼前的大同是出乎人意料的的破旧。城墙都被揭矮了。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多。明显的荒凉。
    边峰对梅兰妮介绍说,这座城市在清初被多尔衮屠过城,城墙也被揭去了五尺。一度曾废弃了这座城池,这座城成了鬼城。
    到顺治九年,才又把府县衙门迁回来。虽然把周围的人也迁了一些到大同,但是,整座城市的荒凉还是遮不住的。到处可见残垣断壁。
    他家的客栈为了和环境协调,特意用旧砖砌了外墙。
    任何一个曾经被屠过的城市没有这么明显的痕迹留下来。江南的杨州和嘉定也被屠过,但是近一百年来的风雨早已经洗去了痕迹。
    边塞上的城市,人口本来就不多,这时的大同人口不过五万,城市大,居民少,没法不荒凉。
    这个地方和南方一样,反清复明的势力最大。是洪帮发展的有利地方。
    大同客栈的掌柜姓康。很健谈。他和能海谈起了收皮子的事。
    这时候的皮货交易大都在张家口。由范家垄断着。从俄罗斯来的,还有北方的其他地方的毛皮都在那里加工。旗人有穿皮毛的习惯,所以这个生意是利润很高的生意。范家是不许他人染指的。
    大同这里也常有蒙古人拿来的毛皮。康掌柜的意思是,客栈也收下来。
    能海在考虑这个建议。讲到皮草,梅兰妮不是小白了。后世的上海也是中国的皮草中心,各类的皮草也是见识过的。常识是还懂一些的。
    她说,“毛皮最要紧的是鞣,鞣的好,皮子才算好,鞣不好,皮子再好也不算好。要和范家抢生意,就要在鞣皮方面超过他们。”
    康掌柜说,“听夫人这样说,倒象是毛皮的行家了。我这里倒是有一个鞣皮的专家。他家几代就做鞣皮。他鞣的皮就不错。”
    梅兰妮说,“他鞣的再好,无非是用硝或明矾的方法,这种都是假鞣。一遇水皮子就发硬,掉毛。”
    “那夫人你见过另外的鞣法?”
    梅兰妮肯定地,“我见过,那皮子鞣的松软。染色还很好。”
    康掌柜问,“那夫人,你知道那鞣剂的制做吗?”
    “我不知道。”梅兰妮回答。
    康掌柜脸上明显的失望。
    “但是,我可以去问,有人知道。”梅兰妮说。“另外,还可以制皮革,牛,羊的皮还可以制成皮革。可以有很大的市场。”
    康掌柜脸上发亮了,“如果,我们真能有好的鞣皮方法,倒是可以和范家拼比一下的。”
    客栈后面是个菜园子,由于靠着御河,所以大旱的天也有水浇地。菜的长势也不错。
    饭桌上,特地买了酱驴肉来招待梅兰妮。这也是梅兰妮第一次吃驴肉。虽然有人说驴肉最好吃。梅兰妮认为,这个时代任何的肉类都比后世好吃。
    大同没什么好逛的。他们去了旁边的善化寺。善化寺出乎意料的保存完好,而且香火也很旺。
    大雄宝殿里还有新画不久的壁画。
    边峰说,这是因为康熙曾来过大同的缘故。
    最可看的是金代泥塑。那二十四天王分明都是人间百态。
    在去右玉的路上,他们经过了云岗。当然要参观一下这闻名世界的石窟的。看看那众多的佛像。梅兰妮看着那些石佛,都不能想象人们是怎样用手工一点一点凿出来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这是一种怎样的理想在支持着工匠们。开石窟的艰苦性,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这时的佛像虽然有些残缺,但都不是人为的。至少,佛的头都好好在自己的肩上,而不是象后世那样,身首两分,许多佛的头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了。
    在左云,华记的客栈就建在了十里河边。他们还在那个县买下了一个露天煤矿。
    李掌柜迎接了他们。
    灾年自然是以旱灾为主题。这里的沙化程度比前面那些地方更严重。连续没有下雨,十里河已经成了细流,几乎都要干涸了。在客栈周围也种了一片林子,虽然不精神,但都还活着,梅兰妮知道,这也是因为树下放置了水瓮的缘故。只是,小树林子里的草都已经枯黄了。
    他家的庄稼勉强的活着,靠的是地头的几口井,天旱久了,地下水位也下降了,汲水上来也很不容易。这一路来给了梅兰妮上了很好的一课,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没有了它们,人类的生存也变的艰难起来。
    “这两个县都需要大面积植树,才能改善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一个工程不是民间能做的。需要官府出面才行。”能海说。
    梅兰妮能理解,只是,“我们干吗非要在这里开客栈?没有其他路好选了?”
    “有,一条从张家口过来的路,比这条强,但是,那条路是被垄断的,要从那些晋商手里争商路,他们的依仗是皇权,和他们竞争就是和皇权开战,花费的人材物力比这条路还要大。”边峰说。
    是的,如今他们就象是一条涓涓的小溪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那些大江河。只能在这艰岖的路上流淌。
    “这里群众基础好,他们都是明朝军户的后代,在清初也参加了反清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反清的火种却流传了下来。这里的事情不容易传到北京。”边峰说。
    这样一说,梅兰妮也有点明白了,他们洪门在这里发展了。
    李掌柜在他的办公室做了一盘地型模型。很形象的指给了梅兰妮看,他们现在的位置。杀胡口又在哪里。出了杀胡口就是蒙古高原,一路很平坦,就能到包头,归化,丰镇(乌兰察布盟),再北就到了喀尔喀部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驻锡地。当地人叫那里库伦。再往北,就是恰克图,那个现在还不起眼的边境小镇。
    梅兰妮睁大了眼睛,难道,我们的客栈要开到这么远?
    “不是,”能海指着杀胡口道,“这里是我们的第十一个客栈,也是目前最后一个客栈。”
    梅兰妮知道,那五个一定是打算建在蒙古那里了。
    又讲了些天旱的事情,李掌柜对于干旱比其他地方的掌柜更忧心。
    能海问,“从代州那里运来的粮收到了没有?”
    李掌柜道,“前几日才收到,我正想问,怎么从代州运来。”
    能海道,“和王家做的生意,一石稻米换一石一升的莜麦。让他直接给运到你这里了。有多少?”
    李掌柜开心地,“不少了,有一万石。足让我把灾年度过了。”
    能海道,“那不光是你一家的,还要分一半给右玉。你这里我再想法给弄些来。”
    “也行,我就安排车辆给送过去。”李掌柜干脆的答道。
    “你尽快安排了,我们替你押过去,还安全些。”
    “那好。”
    两天后的傍晚,他们到了右玉,这个后世的右卫镇,是这个时代的右玉县城。
    城的城墙都保持的完好,四个城门的瓮城都还在,可见当年建造时绝不是豆腐渣工程。
    还可以见到明长城,峰火台都仍然静静矗立,诉说着往年的战争。杀胡口在它的北面二十里路的地方,这地方和左云的情况基本上是一样。风沙,干旱。看来绿化是这里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右玉人把城建都维护的很好,特别是道路。他们沿着古道进了城,这里后来成为了清朝的一个税卡,但是在这时,还没有形成规模。相对左云,这里繁荣许多,朔平府衙就设在这里。
    客栈的王掌柜见来了这么多粮食,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忙招呼着他们进客栈。
    连日赶路,梅兰妮有些水土不服。头昏脑沉,胃口不好。
    王掌柜说,“亢大夫正好在城里,找他来,几帖药就能好。”
    边峰让他去请。
    一面向梅兰妮介绍说,“这个亢大夫的祖父就在左云右玉这一带行医。医德很好,看病六十年没有误诊过。而且都是尽量开些便宜的药。这个亢大夫叫亢承明,我上次的伤就是他看的,人也很好。”
    177 西北见闻
    更新时间2014…4…8 3:00:34  字数:3078
    亢承明有三十来岁的样子,中等的个,替梅兰妮切了脉,又问了问病症。说是没什么大碍,开了两贴药。王掌柜让人抓药,煎药。
    亢承明看了病后并未马上离开,他见了运来的大批粮食,问粮食的情况。
    王掌柜告诉他,这些粮是要用来救灾的。
    “哦?”亢承明有了兴趣,“我来这里是想说动大寺庙里的月印老和尚开粥棚的。大寺庙这些年一直受着众人的香火。在灾年也应该回报大家。”
    王掌柜问,“要在那个老和尚身上拔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同意了吗?”
    亢承明有点沮丧,“你都知道他一毛不拔了。”
    大寺庙的正式名字叫做宝宁寺。明朝时,右玉城里大小寺庙多,这是因为这里的军户家家有人在戍边,战争经常发生,家里的人就到寺庙里供奉佛,保佑参加战争的亲人平安。
    宝宁寺是其中最大的寺庙。它的有名和一组明朝皇帝赏赐的一组水路道场画有关。
    后来,康熙也曾来过此处,庙里很多地方就是在那个时代维修过的。该庙的香火一直很旺。
    亢承明,在这个地方很有名气,大半是因为他的家庭。
    他的祖父亢映世在这个地方是个口碑很好的人物。上记载:“亢映世,山西崞县人,秉性仁慈,行事忠厚。顺治九年做本县医学训科,以医道济世,不以峻剂求速效,不以霸药居其功。60年来未误医一人,而且卖药无重价,病愈不索谢,为医界德高望重者。”
    亢承明在这里长大,自小跟着祖父学医看病,也认识了不少人,几乎人人都对他很尊敬,毕竟这种边塞之地医生很少,所以,亢承明在这里也是一个很吃的开的人。
    “不过,看到你家运来这么多粮济灾,我也算没白跑这一趟。”
    王掌柜说,“我可不是白给的,秋天时,要他们替我种树。”
    “种树?大灾年的,不想着种庄稼,尽想着种树干啥呐,又不能当吃的。”
    “种树是为了改造环境,能治这大风沙,省的一到春天,那沙把门都封住了,白天也只好在屋里点油灯。”
    亢承明想了想,“你说树能挡住风沙?”
    “是的。你在这两县里人熟,你到处给宣说宣说,让有条件的人家,在荒坡和路边都种上树。也算是造福子孙后代。”
    亢承明道,“行,我说说看。但是,左云那里我还没有找到能赈灾的人家。”
    王掌柜说,“不用去找了,那边,我们也有一个客栈,我这里的粮食还是他那边分过来的。他们也和我们一样。”
    “哦,那个左云客栈和你是一个东家?”
    “正是。”
    “我说呐,你们一个叫左云客栈,一个叫右玉客栈。这么巧,都是县名。原来是这样。”
    梅兰妮原本没什么大病,吃了两付药,又休息了两天,就没有大碍了。
    乘车去北二十里地的杀胡口的小镇上,看了右玉客栈的分店。这二十里路的旁边都种上的树。还是明时的官道。维护的很好。一路上也有人行。
    到了杀胡口,明时的关口和长城都在,而长城边上的堡,荒废了,那原本是驻军的地方,没了军队,堡也不再被需要。
    到了这里,所有的客栈梅兰妮都视察到了。大旱天的,令人担心的事情真不少。
    能海一路算着每个客栈的粮食,和秋天能得到的补充。
    回到右玉,能海就问梅兰妮这一路上有什么看法和意见。
    梅兰妮马上提出沿路建厕所的建议。这一路行来,她最头疼就是沿路的方便问题。
    能海想了想,这花费不大,还能收到肥料。点头同意了。
    再有的事,不用梅兰妮说,能海也已经打算了,在大同建一个毛皮作坊,做毛皮生意。
    现在就是要鞣剂。
    梅兰妮答应尽快弄到鞣剂的配方。
    这时在他们的隔壁响起了琵琶声,这个时代很少音乐,所以这琵琶让他们都静了下来。
    听的一个女声唱道,“你将这言儿语儿,休只管唠唠叨叨的问。有什么方儿法儿,解的俺昏昏沉沉的闷。俺对着衾儿枕儿,怕与那肮肮脏脏的近,谈什么歌儿舞儿,镇日价荒荒张张的混。兀的不狠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狠杀人也么哥。俺只愿荆儿布儿,出了这风风流流的阵。”
    歌声停后,王掌柜对梅兰妮说,“唱的这是叨叨令。难得这词编的好。我们要不请了她来问问?”
    梅兰妮也很好奇,没有反对。
    王掌柜请来了那个年轻女子,一看就和平常妇女的穿戴有些不同,就是在这边塞小城,满天飞沙里,她也是满头金银,身穿绸缎。
    那女子不过二十岁,颜色甚好。自称叫玉娃。
    梅兰妮问,“方才那曲子唱的很好,是你编的词吗?”
    玉娃打量着梅兰妮,虽然布衣,但是态度不象平常的人,再加上她身边的几个人看上去都不凡。所以不敢轻视。答道,“这词不是我编的。是我家妈妈写的。”
    她的妈妈就是鸨母了。想不到这个鸨母这样有才。
    玉娃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