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福妻安康 >

第3章

福妻安康-第3章

小说: 福妻安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个赚钱的好点子!
    岳书瑶清了清嗓子,问道:“这位大婶,你们托人带信有没有给跑腿费?呃,也就是说给帮忙带信的人一些银子?”
    “那是肯定要的,若是小姐能帮小妇人把信送到平安县,小妇人愿意给您百文钱当跑腿费。”
    “百文钱?”岳书瑶轻轻的重复了这三个字一遍,眸底有夺目的光彩闪动,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小姐是嫌少吗?”村妇听了以为岳书瑶是嫌弃钱少,急忙解释道:“本来小妇人也想多出点钱的,可是今年连连下雨,地里的收成很不好,家里只能拿出这些钱了……”
    岳书瑶一听连忙收住自己的思绪,连连摆手,解释道:“大婶,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没有嫌少。”
    岳书瑶飞快的把自己一闪而过的想法整理好,在脑海中拟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把那位村妇请到一旁,客气的问道:“敢问大婶,你们村里有多少户人家?”
    “我们村子比较大,大概有两百多户人家。”
    岳书瑶心中一喜,接着问道:“两百多户人家里的男人都在平安县的石场干活?”
    “差不多吧,小姐为何这样问?”
    “大婶先别管我为什么这样问,敢问此刻村里的两百多户人家,是不是都急着找人去平安县送信?”
    “小姐说的没错,可惜都没能托上人。”
    岳书瑶要的就是这个答案!
    岳书瑶按奈住内心的激动,冷静的对村妇说道:“大婶,我有办法帮您把信送到平安县,甚至可以把你们全村人的信都一起送到!”
    “真的?”村妇一听喜出望外,激动的紧紧握住岳书瑶的手,生怕她突然消失般。
    岳书瑶打算把丑话说在前头,开门见山的说出意图:“但是帮你们送信我是要收钱的哦!”
    “当然、当然,”村妇一叠声的应许,但是很快她就紧张的问道:“敢问小姐要收多少钱?”
    岳书瑶笑眯眯的伸出五根手指头,村妇一惊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小声的问道:“五、五百文钱?”
    “错啦,是每户五十文!”
    岳书瑶心知村妇们此刻迫切的想得知自己丈夫的消息,但她做事只求对得起良心,决不会对善良老百姓做趁火打劫之事情,所以她只提出每户收五十文钱,这对她们来说反而比托人送信少付了五十文。
    村妇一听欣喜得热泪盈眶,不断的鞠着身子拜谢岳书瑶,这反而让岳书瑶觉得不好意思———毕竟她其实是为了赚钱才主动帮忙的,也算是有小小的私心。
    和村妇谈妥后,岳书瑶才记起她还不知道自家镖局在哪里,连忙转身对秋香问道:“秋香,你知道咱家分到的镖局在哪儿吧?”
    “小姐放心,秋香自然知道。”
    “那就快带我们去吧,我得去镖局找个人。”
    语毕秋香便带着岳书瑶和那位妇人往南边走去,岳书瑶家的镖局正是开在县城南边的一座小院子里,岳书瑶因迫不及待想实现自己计划,没有发现一道幽邃的眼神从小茶馆的二楼射下,紧紧的跟随着她的身影移动。
    茶馆那张靠窗的桌子旁,一个倚在窗棂上的男子边端起茶杯轻啜,边低低的说了句:“真是位有趣的小姐。”
    正文 第五章 抓住商机、积少成多
     更新时间:2010…1…2 16:30:28 本章字数:3380
    很快秋香就把岳书瑶领到了岳家镖局门口,岳书瑶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镖局,忍不住抬眼悄悄的打量传说中的镖局。
    灰色的高墙、青色的瓦围成一个不大的院子,高大木门上的红漆已经脱落,斑驳的门板上盯着几排门钉,门口左右各蹲着一对石狮子,相互呼应显露出它曾经的辉煌。
    岳书瑶一边在内心里暗自赞叹,一边跟着秋香往里走,才走了几步便有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迎了出来,见来人是岳书瑶马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三小姐,今儿怎么会到镖局来?”
    岳书瑶一怔不知该如何回答,秋香聪明伶俐的接下话茬:“赵镖头,小姐前几日摔了一跤,把脑袋给摔糊涂了,所以不认得您啦!”
    “摔跤?”赵杏山闻言紧紧握住了拳头,许久才道:“三小姐受苦了,在下赵杏山,是振威镖局的总镖头。”
    “赵镖头,我想要个镖师和一匹快马,让他随我去办件事儿,您看方便吗?”岳书瑶朝赵杏山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后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要个镖师?”赵杏山略微一思索,马上干脆利落的应道:“那就让赵某随三小姐去办事吧。”
    岳书瑶点了点头,待赵杏山打点好后让村妇在前面带路,一行人朝村妇生活的村庄赶去。
    岳书瑶对赵杏山这个总镖头如此热心感到有些诧异,路上悄悄的同秋香咬耳根子:“秋香,那位赵镖头往日里和我的关系可好?”
    “哎,看来小姐你真的是什么都记不得了,”秋香先是怜惜的看了岳书瑶一眼,才娓娓道来:“赵镖头是小姐外公的大徒弟,和月姨娘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往日里十分关照月姨娘和小姐。”
    “原来如此啊!”听了秋香的解说,对赵杏山热心的亲力亲为不再感到奇怪。
    带路的村妇挂心送信一事,一路上一刻也没有停歇,不一会儿就把岳书瑶几人带到了县郊的一个村子,村口竖着一块石碑,上书“桂庙村”三个大字。
    才到村口村妇就扯开嗓门大喊道:“乡亲们,我找到帮咱们送信的好心人啦,大家快出来。”
    这一喊村子里原本在干农活的妇女们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把早就写好的家书揣进怀里,二话不说的朝岳书瑶几人奔来。
    那蜂拥而来的阵势先是把岳书瑶吓了一跳,随后她按奈住心中的欣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着领路的村妇甜甜一笑,道:“大婶,还不知道要如何称呼您?”
    “小姐喊我马大婶就行!”马大婶憨笑着说道,随后问道:“敢问小姐尊姓大名?”
    “马大婶不必见外,喊我书瑶就行,”岳书瑶礼貌的报出自己的闺名,接着问道:“马大婶,可否让我在您的屋舍里和各位大婶见面?我也好借个地一一整理大婶们托带的信件。”
    “这当然没问题,书瑶小姐跟我来吧!”
    马大婶说完带着岳书瑶几人往最近的一间院舍走去,他们几人前脚刚进屋,后面的村民也都跟着涌了进来。
    “马姐儿,你说找到帮我们送信的人儿啦?是这位小姐吗?”
    “我家孩子他爹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可急死我了,要是能马上把信送去就好!”
    “是啊,信送去了希望孩子他爹赶紧给回个话,好让我们放心。”
    挤在屋内的村妇们七嘴八舌的吵闹个不停,岳书瑶压根没有插话的机会,最终马大婶不得不展开“狮吼功”,喝住一屋子的村妇让她们不要吵闹。
    待众人都安静下来后,马大婶才满意的开口说道:“大家都别出声,听书瑶小姐说话。”
    见大家的眼神都齐刷刷的看向自己,岳书瑶大大方方的往前跨了一步,把早在心里酝酿好的话倒了出来:“我们‘振威镖局’愿意帮大家伙把家书送往平安县,虽然只是押送信件,但我们‘振威镖局’保证一定把信件送到各家男人的手里。”
    “当然,我们镖局也要收取一些铜钱作为跑腿费,”岳书瑶顿了顿,换了口气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说道:“每家每户只要付五十文钱,我们镖局便帮她把家书送到平安县。”
    “五十文?”
    “比托朋友花的钱还少,实在!”
    “书瑶姑娘,我愿意托你家镖局送信。”
    “我也愿意!”
    岳书瑶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让马大婶找来纸笔,对着赵杏山礼貌的问道:“赵镖头应该识字吧?”
    “识得,也能写几个字。”
    镖师在这个朝代也算是比较受人尊敬的职业,镖师们自幼习武难免要看些武功秘籍什么的,识字会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
    这点也是岳书瑶早就料到的,虽说她很想亲自动笔按着自己的方式记录,但总不能让她写下一堆简体字被当妖怪吧?
    岳书瑶先请赵杏山坐下,随后有条不紊的吩咐道:“愿意托我们镖局送信的请一个个上前来,把信递给我,铜板则交给秋香姑娘,然后把要送的人名、地址告诉赵镖师,他会一一在纸上记录下来。”
    岳书瑶拿出在现代办事的架势,有条不紊的做好分工,秋香自然是低低应了一声按岳书瑶的吩咐行事,倒是赵杏山微微皱起眉头,似乎不大赞同岳书瑶的做法。
    赵杏山环视了兴高采烈的众村妇一眼,最终起身走到岳书瑶身旁,低声对她说道:“三小姐,镖局一向只押送贵重货物与银两,送信怕是有些不妥吧?”
    岳书瑶听出赵杏山话里的“不妥”是觉得镖师给村妇们送信降低了身份,但是在岳书瑶的观念里只要是靠自己劳动赚钱,然后不偷不抢、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做什么事她都不会觉得丢身份。
    所以岳书瑶大大方方的答道:“赵镖师只要按我说的做,其他的一切稍后我自会给你一个解释。”
    赵杏山听了一脸无奈,但岳书瑶毕竟是镖局的小主子,所以他还是遵从她的吩咐重新坐了回去,一笔一划认真的将村妇们说的地址人名记下。
    三人各司其职,很快就把全村委托送的信件整理好,并且一笔笔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
    岳书瑶拿着那张纸仔细的清点了一遍,口算后出声说道:“一共是两百八十一户人家委托送信,没错吧?”
    “书瑶姑娘真是好本事,我们村的确有两百八十一户人家。”
    岳书瑶听了微微一笑,这只是小儿科的口算,自然难不倒她,她依着每户五十文钱,很快便心算出了答案。
    “秋香,你一共收了一万四千零五十文钱,对吗?”
    秋香那边从收完钱就开始清点,不一会儿就数得满头大汗,数到一半赵杏山也加入一起帮忙,手忙脚乱的数了半天才数出岳书瑶说的那个数,众人不由对岳书瑶刮目相看。
    秋香数完后为难的看着那些铜钱,头大的说道:“小姐,数是没错,只是这么一大堆铜钱咱们怎么带回府?”
    岳书瑶蹙着黛眉盯着那堆铜钱,沉思了会转身对马大婶问道:“马大婶,可否帮我们把铜钱换成碎银子?”
    不等马大婶回答就有其他村妇接下话,道:“没问题,书瑶小姐这样帮我们,我拿出我家银子和她换。”
    在那位村妇的带动下,岳书瑶收到的那堆铜钱马上换成了白银十四两,解决这个问题后岳书瑶便带着那一扎书信同种村妇告别,并承诺会尽快帮她们带回消息。
    桂庙村的村妇都十分淳朴善良,认为岳书瑶只收她们一半的跑腿费已是天大的恩惠,根本没人想到一人五十文,两百多人岳书瑶就赚了十几两银子,她们也都认为岳书瑶那十几两银子是她应得的,没有人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公平。
    这也许就是古人和现代人的不同之处吧,如果是现代人大概只会全村只送一封信吧?
    不过这个朝代民风如此,岳书瑶也不觉得自己诓了人家钱财,相反她还给他们提供了一条便捷稳定的捷径呢,这个好处日后村民自会晓得,眼下岳书瑶要做的是说服赵杏山这个迂腐的老古董前去送信。
    正文 第六章 稳赚不赔的生意
     更新时间:2010…1…2 16:30:28 本章字数:3426
    岳书瑶沿着土黄色的小路朝县城方向缓缓而行,脑海里的思绪飞快的上下翻转,最终定下心神,开口问道:“赵镖师认为替村妇们送信不妥,是否是觉得有失身份?”
    赵杏山被岳书瑶说穿心思脸色微红,有些窘迫的应道:“堂堂镖师只为保护贵重财物而行镖,怎能护送区区几张纸信呢?况且押送书信挣的也只是区区几文钱。”
    岳书瑶为赵杏山的死脑筋轻叹了口气,道:“行业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只要用心做并不会失什么身份。”
    见赵杏山紧抿着嘴一言不发,岳书瑶只得换一种方法说服他:“赵镖师,咱们镖局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接到生意、很久没有出镖了?”
    “嗯,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人请我们押送财物了。”赵杏山的话语里有着浓浓的失落,镖局没落的情况他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那么每一次押镖能够赚多少银子呢?”岳书瑶再次发问。
    赵杏山一扫失落骄傲的昂起头,道:“价值一千两以上的货物或白银我们才押送,押送一趟收一成的保费。”
    “也就是一百两银子了?”见赵杏山点头,岳书瑶接着说道:“那么一般会去几个人押送呢?”
    “两、三个镖师。”
    “要配小车、马匹和粮草吧?一路上几位镖师还要投宿吃饭吧?还有过各处关卡需要银子打点关系吧?”
    岳书瑶一口气念出了一大串,这些都只是她根据常识做出的推断,见赵杏山并没有质问的意思,最后才一字一句的问出关键:“这些一路上的花费加起来,总共要花多少银子呢?”
    赵杏山稍微算计了一番,吐出一个大概数字:“一来一回大约花个二十两银子。”
    “那也就是做一趟这样的生意要至少三位镖师来回奔波,而且花费的时间没有十天也要八天,最终也就挣个七八十两银子。”
    说到这里岳书瑶停了下来,理了理思绪开始对赵杏山讲押送信件的好处:“那么如果赵镖头帮村妇们把书信送去平安县,可需准备什么?”
    赵杏山略微计算了下两县之间的距离,答道:“只要一匹快马便足够了。”
    “那么所需花费的时日呢?”
    “若是上等骏马,一日内便可来回。”
    这个答案和岳书瑶推测的差不多,以前岳书瑶就老是听说古代有日行千里的骏马,虽然千里只是个虚指,但和实际也不会相差得太离谱,所以岳书瑶估计日行个两百里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
    而太平县和平安县两县相距不过百里,所以岳书瑶早就推算出一日之内便可来回,也就是说送信的镖师省了时间不说,投宿、吃饭的费用也都一并省了下来,这在现代叫做节约成本。
    不过岳书瑶自是不能对赵杏山说送信可以节约成本,她得用古人的观念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