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暧昧三国 >

第27章

暧昧三国-第27章

小说: 暧昧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节,韩进早先打发出去寻找神医的人都是空手而归。这其中,有一人尤其让韩进啼笑皆非。
    此人姓黄名超字伯暨,本是蜀中人,因杀人犯法逃到了汉阳,被韩进招进了军中,他本人记着韩进大恩,平时行事倒也勤勤恳恳。
    他此行万里之遥,跑到江东一带,寻访华佗和张仲景不着,却带了一位郎中,名曰樊阿。据黄伯暨说,这位郎中在江东一带极负盛名。韩进不曾听过此人名号,自是不信,但念及黄超一片忠心,也就留在了府里。
第四十三章 风雨八方
    他却不知这樊阿就是他要寻找的华佗亲传弟子,一身医术在当代也是佼佼者。wWw。
    (樊阿,彭城国(今江苏徐州)。字号及生卒年不详。樊阿曾经跟随华佗学医,擅长针灸并勇于探索。据说樊阿用华佗传授的“漆叶青黏散”制药技术而制药服用,活到一百多岁。)
    既是病了,一切应酬也都免了,韩进整日守在父亲灵前。心下想了好多。
    在家停灵四十九日之后,到了出殡的日子。这日,韩进一家披麻戴孝,在礼仪司的呼喝下,数百余人浩浩荡荡向坟地而去。
    韩林生前乐善好施,为人和蔼,不论三教九流,下品寒士,尽有亲友,来陪送的百姓络绎不绝,韩进见此,既是伤心又是感慨。
    ……
    对每一个人来说,不管年龄多大,父亲就是一片天,心里永远感觉踏实,有朝一日,一旦失去父亲,每个人都会产生迷茫无助之感。
    韩进身世虽然离奇,仍是不能脱掉此中桎梏。
    由于韩林的逝去,早先对来莺儿和黄舞蝶的承诺自要推迟。
    葬了韩林之后,韩进要为父守孝,将衙门事务交给杜畿,军中有黄忠、庞德等人负责,是以安心在家养伤。
    静下心来,好好安排一下今后。
    ……
    时光如水,逝者如斯。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几度春分几度寒。这世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不管滔滔江河如何东去,不论人间嫉妒沧桑。岁月的痕迹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印记。
    转眼间,已经是东汉灵帝光和六年秋天。乡野之间菊花烂漫,遍地芬芳,流连在山间小道上,泌人心脾。韩林的逝世在历史的浪潮中只是小小的一朵浪花,只有身后子女每逢节日去朝拜朝拜。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两年足以抹平韩进心灵的创伤。
    这两年以来,他闭门苦学,兵法武艺,皆是长进不少,经过深思熟虑,面对未来的大趋势,做出了许多谋算。
    ……
    两年来发生了许多事情。朝堂之上,灵帝越发肆无忌惮,皇帝公然在西园卖官鬻爵。州郡官职有时一月轮换几次,官吏到任后,就聚敛搜括。自安帝以后,沉重负担落到农民头上。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以致出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严重局面。大批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连京师洛阳也是死者相枕于路。
    近年来,民间百姓更是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
    韩进听得,知道是黄巾起义爆发的前奏,也加紧了准备的步伐。
    ……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
    颍川,苟家大堂。荀彧与苟攸相对而坐。
    荀彧,荀彧(yù),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后世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荀彧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荀彧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而这几年,声名最最重的却是苟攸,苟攸,字公达,荀彧侄。
    此时,荀彧手中拿着一张大红帖子,正好奇地观看着,帖子长方形状,装扮的甚是精细,颇有匠心独用之感。
    里面内容却简单之极:字预文若、公达二兄,进粗鄙野人,山野村夫,昔闻二贤大名,有良、平之才,管、乐之能,逍遥故居,如雷贯耳,暨欲求教,然则俗务缠身,未能脱身,面见尊颜,撼甚憾甚。今逢重阳佳节,汉阳菊会,敬请高人莅临,小子寒舍,恭候大驾。下面署名,末学后进韩修远。
    “公达,这韩进何许人也,如何回复这张书函?”
    苟文若脸上笑意盎然,任谁被人恭维,心里也是高兴的吧!
    苟攸微微一笑,道,这韩进侄儿倒是听到过一些他的传闻,前两年在京城洛阳,此人拜在蔡大师门下,听闻极善诗词之能。蔡大人宴会上,一首《浩歌》哄传洛阳,盛名极佳。只是两年来,传出诸多风言,道此人放浪不羁,声色犬马,沉迷于酒色万物,玩物丧志,乃是一惫懒之人。此帖不去也罢!”
    苟文若听了皱了皱眉,想了会儿,道:“公达,道听途说,毕竟有失真伪,不过汝既要去洛阳,为叔也脱不得身子,这汉阳之行,确是无法去了。但也不能失了礼数,叫人回了信罢,小心要仔细言语。”
    苟攸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
    常山真定,赵家村,一处院落。,
    黄超一脸风尘之色,面前是一位二十余岁的汉子,国字脸,个头稍矮,身材结实,面容刚正。
    只听他侃侃而谈。
    “这位兄弟,我二弟去山上学武未归,恐怕不能去见韩大人了,还请兄弟在韩大人面前多多解说。”
    “既然如此,小弟就告辞了,多多打扰,还请见谅!”黄超抱拳为礼,大踏步而去。留下那大汉呆在当地,似在思考这位韩大人如何晓得二弟赵云呢!
    ……
    一份请帖,飞传天下,搅动四海八方,只是又有几人动心呢!此时的韩进也在推测之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已是落日余晖,农人多已归家,西去长安大道上,路人却仍络绎不绝。路边村庄不是冒出缕缕黑烟,正是农家晚饭时刻。
    四十多岁的任老头背着锄头匆匆而行,地里忙了一天已饿的慌了,想到家里的妻儿正等着自己回家吃饭,心里就一阵暖和。路上不时有人纵马而过,扬起阵阵灰尘,引得任老头心下暗骂不已,
    就在任老头嘴角露出微微笑意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阵马的嘶鸣声,继而后背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错步转身一看,却是一黑一白两匹杂毛马在后边打转,马上两人浓眉大眼,膀肥腰粗,正瞪着自己。任老头的横眉怒目立时变得唯唯诺诺:“请问两位大爷可有小老儿效劳的吗?”
第四十四章 风起云涌
    “好狗不挡道,你这老杀才,莫非瞎了眼吗?敢挡爷们的的道,爷问你,从这到长安还有多少路程〃
    前面一传锦衣皂袍的大汉恶狠狠的问道:
    “不远不远,还有七八十里就到,两位爷可是去参加英雄会的吧!”任老头赶忙躬身低头答道。wWW。尽管心中已是骂了二人祖宗十八代,可是表面上却不敢露出丝微愤怒的表情。
    “七八十里,二弟,看来,今天是倒不了啦,也不知前面可有客栈?”后面一句却是后面白马上的汉子问任老头的。
    “两位爷,这小地方穷山恶水的,要不是韩大爷,饭都吃不上,那里有客栈啊!”
    话未说完,头上已是又挨了一鞭子,霎时,一道血痕从眉角拉到下巴,任老头痛的叫出声,抱头蹲在地上只是哭叫。
    耳中传来二人的说话声:“以后说话敢在罗里啰嗦的,就割了你这老狗的舌头”
    “二弟,出门在外,还是收敛点的好,别忘了师傅给我们的任务,若是因小失大,我二人可担待不起啊”
    “好了好了,唐大哥你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快走吧,到前面看能不能找到住的地方。”说完就在马屁股上狠抽了一鞭子,纵马而去,留下漫天的灰土飞扬。
    看着离去的汉子,哪位唐大哥摇摇头,对蹲在地上的然老头说道:“我二弟性子不好,你不要见怪,这是两百钱,你拿去吧。”丢下一串钱后拍马赶去。只留下一脸愕然的任老头。
    回到家中,妻子王氏已经做好了饭,正和十一岁的儿子做在门边等着他回家。看到丈夫满脸血迹走进家里,立时瞪大了眼睛捂住嘴巴哭了起来,儿子却立马跑进了屋子,过了会儿端着一盆水出来,王氏却拿着块手巾在给任老头察脸上的血迹,嘴里还问个不停。怕妻子和儿子担心,任老头却只说摔的。
    一家三口人坐在圆桌刚要吃饭,就听门外有人叫,“又是那个贼子,不让俺消停啊,”任老头一脸黑线的嘀咕着。人却走了出去,
    不一时,就听外面一阵说话声随着丈夫一起进来,后边还跟着两个人,前面一人面容清秀,目光清澈,长发披肩,一身朴素白衣,有点陈旧却干净而整齐,约莫二十左右,一副书生打扮,只是有点瘦弱。
    后面一人却是方面大耳,面容粗犷,皮肤黝黑,升高八尺,腰悬宝剑,手捉长刀,威武不凡。却是来借宿的。
    西北人向来好客,尤其是这些朴实的农家,看到此二人满脸和善却又风尘仆仆的样子,立刻要去杀鸡,书生转身大量了以下任老头家里,随即阻止。
    于是几人就吃了起来,看着桌上的饭菜,书生感慨良多:“这几年,宦官当朝,奸佞霸权,朝野一片黑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河南山东等地易子而食,然而他们一路行来,这关中百姓却仍然安居乐业,吃得饱穿得暖,”想到此,不仅微微叹了口气,神色幽幽,对那人越加好奇。
    任老头却以为书生嫌弃饭菜,脸红了红,对二人说道,“往常家里就吃着东西,不知道二位公子要来,俺没本事,也没什么好的东西来招待两位,不过这酒却是韩大爷庄子上出的。”
    说着说着,舌头舔了一下嘴唇,还未喝酒自己却已陶醉在那酒里,
    “老哥,你说的韩大爷可就是号称六好公子的韩进韩修远吗”书声问道:
    “是啊,就是韩大人,他老人家可是好人啊,不但不嫌弃我们这些穷鬼还教小老儿们种地,弄得什么水车啊引得水浇到地里,每年庄家长得老好了。他可是我们的恩人啊,三儿,你长大后可要记得恩人啊!”
    嘴里说着,后面一句话却是对儿子说的。
    小儿子嘴了啃着一块大饼,听得父亲言语,昂起头来,“呜呜“地点了点头,艰难地咽下口中食物,伸了伸脖子,松了口气,道:“知道了,爹爹,等三儿长大了,要当太守大人的兵呢!”说完,一脸向往的样子。惹得堂上几人一阵哄堂大笑。
    “这位太守大人还会种地?”说话的却是不甘寂寞的冷面大汉。
    “哈哈哈……,六好公子。好酒,好色,好钱财,好文辞,好武艺,好交朋友,仗义疏财,急人所难,几年来盛名传遍九州大地,听说连当今皇上都传进宫畅谈了几日。”说完呵呵一笑,轻声道:“我小孟尝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某家只要打败他,品尝品尝酒中王者的五花玉露。”大汉丝毫不为书生话语所动
    原来说话的汉子正是姓甘名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祖籍荆州南阳郡。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无前。少年有力,读诸子,十八岁左右任过蜀郡丞。
    后因受不了上官的苛刻,一怒之下,在一个风高漆黑夜的夜里,越墙而入,杀了那上官,之后逃之夭夭。浪迹天涯。
    那书生却是姓戏,名忠,字志才,东汉颍川郡人,这戏志才为人多谋略。在历史上极富盛名,《三国志》荀彧传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三国志》荀彧别传(宋代裴松之注释本)
    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三国志》郭嘉传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现代人称:“鬼神莫测戏志才。”可见其能。
    他自幼家贫,身子羸弱,这连年韩进声名鹊起,传说纷纷,好奇之下,前来一探究竟,不想路上巧遇甘宁,二人既是同路,详谈之下,更是惺惺相惜,结伴而行。
    旦日破晓,二人起床洗漱完毕,谢了主人,即便向西而去。
    ……
    此时的汉阳郡,早非两年前可比,随着韩进大力发展农业,倡导商业,越来越多的士子,商人云集于此。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也极大的促进了汉阳郡的发展。
    冀县,清风楼,又是一番景象。两年的发展,此时的清风楼早已不同往前,经唐耀扬尽心打造,集天下巧思构想。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楼阁林立,互为倚角。正前方,一座三层楼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负栋之柱,架梁之椽,钉头磷磷,直栏横槛。尽是精品。荟萃其间,显得豪华大气。却又不会让人感觉豪奢靡靡,气势宏伟,景色蔚为壮观。
    韩进、唐耀扬两人在三楼窗前一张桌前相对而坐,两年的历练,让韩进变得更加成熟,此时,他手里把玩着一个酒杯。
    笑脸盈盈,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畅快不已。这就是自己两年来的功绩啊!的确,现在的汉阳郡虽不敢和国都洛阳相比,
    但也非同一般,光是这热闹的人群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生机勃勃了。
    按着自己的要求。不论此时声明是否显著,英雄帖早已发出,剩下的就要看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