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22章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睦邻国……才感动上天,降下了‘天书’。”说了一大堆的恭维话,听得赵恒是心花怒放,众大臣这时也缓过劲儿了,都跪拜在地,山呼万岁。
  折腾了好一阵,大家都来到了承天门,为了表示敬重,就连赵恒都是步行过来的,两个太监上房取下黄帛,然后王旦跪着接过来,赵恒也屈膝下拜接过,君臣心照不宣地把戏演得郑重无比。
  “天书”到底是什么内容,大家都想知道,就恭恭敬敬地护拥着“天书”回到了道场,由知枢密院陈尧叟打开缄封,展开的黄帛上写的是:“赵受命,兴于宋,付于冲。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三篇“天书”的内容可以想象得到,都是夸奖赵恒能以至孝至道继承帝业,还叮嘱赵恒以后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最后说的是大宋国运昌盛久远。
  看看这内容,哪是什么教化世人的天书,分明就是老天给赵恒写的表扬信,只不过在遣词造句上是模仿古书《尚书?洪范》和《道德经》的语气罢了。
  赵恒沉浸在计谋得逞的兴奋中,下令改元“大中祥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门。最奇的是皇帝还亲自下令,京城百姓大吃大喝五天,看来现在人们有喜事就摆上几桌的习惯,还真是源远流长。不过大臣们可就苦了,只能陪着皇帝吃点儿青菜萝卜之类的素菜。
  序幕既然拉开,大戏就无法停下来,只能按照预定的剧本演下去。下一步自然而然地到来,那就是纷至沓来的祝贺、祭告、赏赐,当然也少不了滚滚而来的马屁文章,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三月,开始有人说“正事”了,兖州父老吕良等一千二百八十七人进京请求赵恒封禅,赵恒还假装谦虚,但是吕良他们还是一再请求,赵恒就说:“这是大事,要郑重对待。”虽说没有答应,可是已经留下了活口。
  兖州的这个口子一开,“民意”汹涌如潮,各路民意代表纷纷请求封禅,宰相王旦在这样巨大的群众运动面前,只好顺从“民意”,率领文武百官、地方干部、少数民族代表、和尚道士等宗教领袖、名流长者两万四千三百七十多人,连续请愿五次,搞得惊天动地、盛况空前。
  民意啊民意,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民意吗?
  这使人联想到袁大总统想变成袁皇帝时的“劝进”,不仅有各地的官员,连乞丐、妓女都动员起来了,和劝赵恒封禅盛况有得一比。
  到了四月,天书又降临到了皇宫里的功德阁。
  天书屡降,虽然明知是假的,赵恒还是激动得满面红光,为了显示郑重其事,他下令建造玉清昭应宫来供奉天书,这是滥建宫观的起点,从这以后,靡费钱财国力的此类建筑越来越多。
  上有所好,下必兴焉,疯狂是可以传染的,人们的兴趣都转到祥瑞上了,举国上下人人都在谈论这件事,祥瑞也是越发现越多。
  赵恒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想最后拍板去封禅。此时的赵恒做事还知道思前想后,他先把三司使丁谓找来,问在费用方面会不会有问题,丁谓也把准了赵恒的脉,极力迎合怂恿,说费用方面绝对没有问题。于是,赵恒正式下诏,宣布将在十九日到泰山去封禅。
  天书、封禅都顺利地运行,赵恒没有忘记王钦若的“功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并让他和另一位参知政事赵安仁为封禅经度制置使,还有好多人都参与到了封禅大典的准备活动之中。
  赵恒玩天书玩上了瘾,他在大殿上对众人宣布:就在五月十七日的夜晚,他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仙告诉他下个月会有“天书”降临泰山。
  赵恒说得煞有介事,群臣没有人敢反对,这事就成真的了!
  他马上密令王钦若前去察看,果然在六月初六,王钦若从乾封县(今山东泰安)报告,有个不识字的木匠在泰山的树林子里发现了一条黄帛,黄帛上有字,这个文盲木匠就报告了皇城使王居正,王居正又报告了王钦若。
  这道“天书”大费周章,先弄了个不识字的木匠,再层层通报,搞得煞有介事,无非就是为了说明“天书”的真实性。(不知道赵恒和王钦若连续造假累不累!)
  赵恒再次大动干戈地迎接“天书”,宰相王旦领着群臣远远地迎接,赵恒也装模作样地跪拜,打开缄封,“天书”上写的是:“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天书”上别的都是陪衬,其实主要说的就是一件事:善解吾意,准备去泰山封禅。为了制造封禅的神圣,赵恒可谓不惜血本。
  “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这句话虽然有些不中听,可事实上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天书”的接连降临,加上朝廷的大力宣传,大宋上上下下都已经陷入了狂热迷乱之中,大臣们一致同意给赵恒上尊号,拟定的尊号为“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赵恒心里这个美,他有些飘飘然起来。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已经不能不用“荒唐”来形容了,因为这出大戏的策划、导演之一赵恒(还有一个就是王钦若)居然神魂颠倒,时常发癔症,认为天书什么都是真的。
  人最难的不是骗别人,最难的是骗自己,赵恒成功地把自己骗倒了。
  狂热迷乱是可怕的,有人就在这种情形之下浑水摸鱼,纷纷呈报各种各样的祥瑞,什么芝草、玉丹、嘉禾、瑞木,不一而足。这些东西当然不是那些献祥瑞的官员自己去找来的,而是驱使民力,到处搜刮得到的。
  深山大谷的找些灵芝之类的东西,虽然会使民力疲惫,但要和赵恒的“大手笔”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当初为了供奉天书,赵恒决定修建的那座玉清昭应宫,堪称是个耗费财力民力的无底洞。
  玉清昭应宫规模宏大。“凡东西三百一十步,南北百四十三步……总二千六百一十区。”为了保质保量地建成,赵恒委任三司使丁谓为修昭应宫使,丁谓由此开始得到赵恒的充分信任。
  这么大的工程,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建造周期不可避免地会相当地漫长,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估计需要十五年时间,但丁谓为了表现自己的政绩,下令昼夜不停地施工,结果工期自大中祥符二年四月起,到了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结束,提早了一半还多。
  丁谓使用的是人海战术,每天在工地上劳作的人有三四万之多。除了工地上直接建筑的工人,供应施工原材料的人就更多了,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广西等地供应木材,河南、山东、湖南、山西、浙江供应石料,广西、河南、湖南、江西、陕西、山东等地供应颜料,山东、湖北、安徽等地还得供应墨、漆等其他物资,史称“役遍天下”,看来不是虚言。
  各地官吏趁机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在南方砍伐木材时,由于丁谓定下的期限紧急,服役的民工被迫日夜加班,有的甚至劳累而死,就这样官吏还指责他们拖延误工或者说要逃亡,将他们的老婆孩子收押入狱。
  赵恒一个人的荒唐,演变成了全国的疯狂。
  花费了如此之多人力物力建造的这个专门奉安“天书”的玉清昭应宫,一派金碧辉煌,连绘画都大量使用黄金,还将四方古名画置于壁龛庑下,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观。可惜的是,这座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宏大建筑,仅仅十多年后便毁于大火。
  修建昭应宫除了劳民伤财,唯一的收获可能就是因砍伐巨木深入远山,发现了浙江雁荡山这一风光秀丽的名胜。当现代人们徜徉在峰、嶂、洞、瀑“四绝”交辉的秀美山川之中,尽情欣赏灵峰夜色、灵岩巧石、龙湫飞瀑和雁湖日出等美景之时,万万想不到它们的发现,竟会和荒诞不经的天书有什么联系。
  有时人们追求的是一种东西,留下的却是另外一种别的什么,喧嚣一时的“天书”如同漂浮的泡沫,早已消失在历史幽暗的深处,无限风光的雁荡山,却演绎着经久不衰的胜景。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历史。

  浩浩荡荡上泰山(1)

  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初四,赵恒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
  大队人马在“天书”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地开出京城汴梁,向泰山进发,隆重的封禅大典正式开始。
  其实早在三月,朝廷就已经着手封禅大典的前期准备工作,赵恒计划经行的路线从那时起就热闹起来,厢军和“民工”们紧张的日夜施工,修建起富丽堂皇的驻跸行宫,各种应用之物也都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九月二十八日,赵恒亲自在崇德殿演习封禅仪式,这是最后的彩排,彩排过后就该正式演出了。赵恒在封禅启程前,还下了一道命令,要求顺路考察民情,当然这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他的心早就飞到泰山之巅上了。
  大队人马一路行来,沿途还搞了好多锦上添花的小把戏,像什么天书玉册上闪现神光了,王钦若再献上紫芝草三万八千了,少数民族首领奉献土特产了等等,最出彩的是不知道在哪里找个阿拉伯(大食)人李麻勿,献上一个一尺多长的玉圭,还言之凿凿地说是自己前五代祖先得到的,并且留下嘱咐:“这个宝物,要等到听说中国出现圣明的皇帝,去泰山举行封禅大礼的时候,快马加鞭赶去奉上。”
  这些花样,很像现在有人花钱去国外买个文凭或奖杯,回来到处炫耀一样,赵恒的思想看来还是很超前的,一千年前就知道借助洋品牌的力量了。
  走了十七天,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经过三天斋戒,赵恒和群臣起了个大早,开始向泰山峰顶进发。山路上戒备森严,侍卫随从每人只相隔两步,从山下一直排列到峰顶。赵恒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步辇?span class=yqlink》仙剑搅硕盖湍研兄Γ院阒荒芟麻讲角靶小8娴娜硕祭刍盗耍挥姓院憔穸端樱亢撩挥欣Ь胫猓搅松蕉セ剐酥虏毓劭戳擞衽约疤聘咦凇⑻菩诜馓┥降谋摹?/p》
  第二天在山顶举行了祭天仪式,场面十分壮观庄严,山上山下万岁声惊天动地。随后赵恒又到泰山脚下的社首山举行了祭地典礼,封禅大典圆满完成。
  赵恒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为纪念这次封禅,将泰山脚下的乾封县改为奉符县,并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下诏命王旦撰写《封祀坛颂》,王钦若撰写《社首坛颂》,陈尧叟撰写《朝觐坛颂》,铭石立碑于泰山。千年风雨过后,其他的碑文都已湮灭,只有王旦的《封祀坛颂碑》幸存于世。
  最后,照例是接受群臣朝贺、大赦天下和盛排宴席,而且下诏全国百姓再大吃大喝三天。
  十一月二十日,完成了“大功业”的赵恒回到京城汴梁,十二月初五,赵恒在朝元殿接受尊号,至此封禅大典才算落下帷幕。
  封禅虽然结束,但赵恒搞神道这一套才刚刚开始,他被这种神化自己的把戏迷住了。
  既然去泰山祭皇天了,当然还要去祭祀后土。祭祀后土哪里最好呢?答案是汾阴。当年汉武帝的时候,曾在汾阴发现过一只大鼎,汉武帝也是个喜好神仙之术的主,就迎接大鼎到长安,结果在路上也出现了吉祥的“天兆”,有黄云笼罩在鼎上,恰巧还跑来一头鹿,被武帝亲自射杀祭鼎,使这件事更是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因为鼎在当时不仅仅是煮食物的器具,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自大禹铸成九鼎以后,“问鼎”一词就有了谋取天下的意思。鹿也不仅仅是头动物,“逐鹿”一词的意思也和天下有关。为此武帝在汾阴建后土祠,亲自致祭。
  确定好了祭祀后土的地点,劝进的人闻风而动,大中祥符三年六月,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进士薛南及当地父老、和尚道士一千二百九十多人请求皇帝到汾阴祭祀后土,赵恒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没有答应。
  不过这件事有人提出来了,就不会这么轻易收场,七月份文武百官、各地驻军代表、德高望重的地方长者、和尚道士及其宗教领袖三万多人,连续上表请求皇帝到汾阴祭祀后土。
  赵恒再三不干,但“民意”也再三坚持,赵恒只好叹息一声,说:“民心如此,不能违背啊!”在八月下诏,明年春天将去汾阴祭祀后土。
  诏书一出,祥瑞毕呈,芝草什么的都不是新鲜的了,最具创意的是陕州(今河南陕县)在十一月报告境内黄河变清,到十二月黄河再次变清。“黄河清,圣人出”,这可是不得了的祥瑞,集贤校理晏殊立即献上一篇《河清颂》。赵恒得意至极,戏演到这个地步,赵恒有些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了。
  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赵恒率众大臣在天书的引导下,又从京城开往汾阴,经过潼关、渭河,十多天后到达了地方,斋戒沐浴一番,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祭祀后土地祗的典礼。
  在这次祭祀行程中,赵恒召见了华山隐士郑隐、敷水隐士李宁,还召见了道士柴通玄,这个柴道士据说年纪有一百多岁,擅长引导服气之术。赵恒对他很是客气,在御案前面给他摆了个座位(这个待遇连宰相都没有),向他询问了修身养性的学问,这个柴老道大概是文化不高,说话不像赵恒身边的那些大臣那样有文采,只是很朴实地讲了些修道要洁身自好、注意言行之类的话,赵恒哼哈应酬一番,估计他很难听进去,他心里想的是怎么样把这个造神运动“更上一层楼”。
  不过,这是一个信号,赵恒搞了这么长时间的“天书工程”,其理论依据就是道教,东封西祀把天地都拜到了,接下来就该去拜道教的祖师了。
  果然,在大中祥符七年正月,赵恒前往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祭祀老子。祭祀形式没有什么新鲜花样,还是以“天书”为前导,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有新意的是在祭祀前的造势。在大中祥符六年春节,掌管天文的司天监报告出现了“五星一色”这一天象祥瑞。除此之外,丁谓创造了献祥瑞的纪录,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