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掩尽风流(13) >

第1章

掩尽风流(13)-第1章

小说: 掩尽风流(1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掩尽风流》
作者:懒散
掩尽风流章节目录/
丑话先说
    江湖子弟江湖老,蓦然回首,青丝已成白发,镜中红颜,冢中枯骨,年华如水,掩尽风流。wwW。
    写这本书不是一时意气,算来蓄谋已久。
    武侠一直敌不过玄幻网游,古板俗套是最大问题。
    打小读武侠;金庸的经典;古龙的写意;梁羽生的曲折;黄易的缠绵。读来读去发现一个道理,武侠的魅力不在招式和武功,而在侠心,在仁性。
    厌倦了连篇累牍写华丽攻守的武侠,觉得造作。本身未必就懂,反而来糊弄群众,觉得武侠的“武”字必非此意。它只是一个道具,籍着它联系起一群人,仅此而已。
    或许这是我的托词。因为我实在不擅长此类描写。我只好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表现。喜欢奇招异式的朋友莫来讽我,一个人心中一个武侠。
    尝试用诙谐的语言,串联带点趣味的江湖,肯定有欠成熟的地方,我自己当然知道一些,但是我不说。唯一能做的是敬请高手莅临指点,我不怕批评,但谢绝无意义的叫骂。
    写东西本是乐趣,随心所欲,大笔挥就;邀人共赏,娱己娱人。但也是个责任,有人关注,便值得用心斟酌。
    保证更新速度的同时,希望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热心的读者朋友。我的起点的昵称“懒散本人”。
    本书起点首发,日后如有转载之可能,请先争取本人同意。
金庸之后无武侠(转)
    武侠小说者,盖有侠客之谓也。WwW。如果没有侠客,那小说就无法称之为武侠小说。与武侠小说较接近的是《水浒传》,但我们却不把它作为武侠小说来读,因为它写的不是江湖故事,不是武侠生态。写江湖,写武侠,才能称为武侠小说。
    老金十五部大小著中,每一部中侠的概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根据创作的时间来排序,我们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金著中的武侠概念是自成体系、又不断变化的。
    先说《书》。这是老金的武侠处女作。应该说,这部书中“侠”的概念承接了新派武侠的开创者梁羽生的侠概念:剑胆琴心,文武双全,又有路见不平之类的侠义事迹。这也是中国传统武侠类作品的标准的侠的定义。
    《射》:直到此时,老金的创作风格才为之大变,真正形成了自己的金氏武侠套路,并最终树立起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武侠概念。这一点影响深远,乃至于被读者广泛接受,成为了判定侠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后来的袁承志、萧峰、张无忌、陈近南等,都可归入此类。至此,老金形成了自己第一个关于侠的完整概念:儒家之侠。儒侠的特点是社会本位,处处以家国天下为念,为国为民甘愿自我牺牲。金庸还让儒侠在一定程度上契入历史,参与到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过程中来。如陈家洛的反清复明;袁承志是袁崇焕的公子,为李自成运军饷;萧峰成了辽国的南院大王,等等。应该指出的是,老金的大部分作品都纠缠于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一是因为这些时期有故事可写,二是书中难免有夷夏之分。
    《神》:金庸风格在此再次转变。如果说郭靖是一个传统的儒家之侠的形象,那么杨过就是一个道家之侠:狂放不羁的形象,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不受传统约束,凡事任性而为。令狐冲亦可归入此列。只是后来杨过的性格又倒退到了儒侠的境界,不免使人遗憾。
    再说《侠》。石破天是一个无名无姓、无知无识、无欲无求的人,标准的“佛”的形象。这便过渡到了佛侠的境界。佛侠的心中并没有为侠的意识,并不为侠义二字而做侠义之事,但行事皆不脱离侠的道德标准。在该书中,我们看不到石破天满口民族大义,为国为民,但他的所做所为却仍然让我们看到了侠义精神。狄云亦可归入此类。
    老金最终对侠的概念的超越和反叛是在《鹿》中。在《鹿》中也有大侠,就是陈近南。但是这个大侠做了些什么?虽然风尘仆仆,走南闯北,执着地反清复明,却最终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在这里,武侠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铲尽人间不平事,解救天下苍生。真正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的已经不是江湖侠客,而是居于庙堂之上的统治阶级、国家机构。书中有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康熙说,你们武侠杀贪官,救黎民,但你们即使杀一万个贪官,抵得上我的一道永不加赋的诏书吗?
    解救黎民百姓的任务,靠侠客能够解决吗?在这里,金庸已经否定了侠客的意义了。真正能够救人于水火的,不是一两个侠客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开明的政府,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所以,真正的大侠不是郭靖,不是陈近南,而是康熙。
    至此,武侠的故事已经写尽,侠的定义已经被消解,侠的意义已经被否决。正统的武侠小说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顶峰,无法超越。或许,金庸正是因为这样才封笔的,因为他已经否定了武侠,他再也无法超越自己了。实际上金庸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金庸的“侠”概念也是不可超越的。金庸之后的任何人写侠,无不是在金庸的“侠”概念之内转圈。因为金庸的武侠境界已经脱离了“侠”,其它人还在孜孜不倦地写“侠”,与金庸的思想境界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之上,谈何超越?
    以前看过梁古温、陈青云、卧龙生、王度庐等人的作品,但后来只看金庸,已经没有兴趣去涉猎其它人了。因为金庸之外,已无武侠。武侠小说到了金庸这里,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颠峰。其他武侠作家,或者在半山腰,或者还在山脚下溜达。
我心中的悲剧人物……古龙
    古龙身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悖论。wWw、
    他塑造的人物多半是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为了信仰,为了还公平于世界,一直努力。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发表作品其社会意义的需要。在他的一些序里面,古龙也一直在表述对不断追求的赞许。
    古龙试图微笑。如果你还能微笑,你的生命就还有希望。
    他是这么说给他的读者,他的英雄听的。
    但其实,他是说给自己听的。他试图这么说服自己,他一次次挣扎着努力,试图对这个世界笑,对自己笑。
    他的光彩,他的微笑,一时间照耀了很多人。可是光热是有限的,不能源源不断的索取。古龙绽放的绝艳,所以生命格外短暂。
    古龙的生命确是有太多的灰色的。用酒精麻醉不了,用声色犬马掩盖不了。他在乎朋友,不惜一切的把朋友聚集在自己的身边,可是,那样他就不寂寞了吗?
    事实上,越多的喧哗只能证明他陷入寂寞中不可自拔。
    我忘了是在那本书的序里,他提到了寂寞。深入骨髓的寂寞。寂寞是什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依然感觉身处荒野。
    古龙一直身处荒野。
    “你若经历过很多事;忽然发觉所有的事都已成了过去;你若得到过很多东西;忽然发觉那也全是一场空;到了夜深人静时;只剩下你一个人;。。。到了那时;你才会懂得什么叫寂寞。“
    古龙这么说。他逃避一个人单处。
    他逃避着什么呢?
    寂寞是一个太轻的词。一切起源于痛苦,然后寂寞加深这种痛苦。
    痛苦是没有来由的。我相信痛苦是与生俱来的。
    也许古龙被赋予的那一天,上天这么对他说“你来,我赋予你文字,名利,以及痛苦。”
    也许之后古龙一直在后悔他当初的选择。只可惜,从此他再也没有权利没有机会选择了。
    被思索拷打,被生命追问,被痛苦压榨,被激情所迫。
    酗酒。性。长期没有规律的生活。
    他的生命燃烧了短短的47年。那一年的关头上,车轮越转越快,他长期紧绷的弦终于应声而断。
    被思索拷打,被生命追问。
    生来是一个敏感的人。他不能逃避这样的命运。他需要弄清楚一些问题,他需要答案,需要解释,需要知道这个人时间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的孤绝感。他站在时间交汇的点上,努力看清楚事情,明白一些道理。
    但是,那些东西,古往今来,有又谁弄清楚了?
    他注定没有答案。
    所以他是没有方向感的人。找不到命运的方向。
    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自从猿猴学会劳动,人类的可悲就出现了,这是有大脑,会思考的动物。
    为什么我们偏偏是人类。为什么我们试图去弄清楚那些事情?
    无思则无忧。
    可惜我们是人类。
    可惜古龙思考的比我们都要多。
    写作的人骨子里都是有表达欲的。无疑古龙是。那么多的作品。古龙借笔浇心中垒块。他的人物代他说话。甚至很多时候,他自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说话。
    这被很多人引为垢病。
    其实武侠小说不过是他选择用来表达的一个体裁而已。别无其它。
    古龙是一只蝉,用了一生来鸣叫。只渴望能听懂的人。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我想告诉古龙,我听见你在说什么了,尽管没有完全听出你嘶喊的意义,可是我一直在努力。
    只是他再也听不见了。
    他活了47年,寂寞了47年。这47年里,他有很多朋友,可是他的很多朋友居然不是他的读者,他的很多朋友鄙视武侠小说。
    古龙能怎样呢?他只能和他小说里的人物一样,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还有女人。古龙在这一方面也是一直落人口实的。
    他临终前在昏迷中醒来说:我的那些女朋友,她们怎么都没有来看我呢。
    我不敢揣测他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自嘲吗?
    《多情剑客无情剑》里,他刻意成全了李寻欢和孙小红。古龙说,只有孙小红那样的女人才可以真正安慰他。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最大的一种可能是: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古龙的理想。古龙想安慰李寻欢,却不知道怎么该做。最后他把孙小红发配给了他。在我看来,实在勉强。
    古龙的一生是不是也在寻找一个孙小红?来寻找一个女人来完成他的梦想。
    可惜,他没有找到。在现实中,他甚至没有一个作者的权利来用笔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交代,一句话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他这么做了,然而这是现实。他对现实无能为力。
    最后,他死了,没有一个女人来看他。他被报复了。被他注定不能实现的梦想报复了。
    摘自网易,深以为同。
金庸:塑造男人骨子里的梦想
    写过完美世俗爱情的样本郭靖、黄蓉的恩恩爱爱,也写过凄美超凡的爱情榜样杨过、小龙女的十六年苦等,还写过悲壮惨烈爱情的典型乔峰一掌打死阿朱后痛不欲生一直守身如玉,大侠金墉偏偏要超越自己,写了个没有武侠的武侠小说《鹿鼎记》,这里索性也没有了爱情。wwW。
    当代作家苏童直言不讳的宣称“妻妾成群是每一个男人骨子里的梦想”,清末遗老辜鸿铭大言不惭的比喻“只有几个茶杯配茶壶,没有几个茶壶配茶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理论是“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服”,言下之意是谁没几件替换的衣服呀。
    可是男人中是没几个像“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唐明皇那样的执著和专一的,可是每当想起“七个佳丽归依身”的韦小宝总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他韦小宝有何德能享此艳福。根据韦小宝叙述实录的畅销书《征服女人的七大技巧》详细记录了韦小宝的心得体会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宝贵经验,解除了人们的疑问。这里不妨摘录一些,以飨读者。
    征服女人的要点是因人而异,随机应变。
    对于双儿这种女权意识淡薄的贤妻良母类,只需要在摆足大男子主义的架子之外,多体贴几句就行了。
    对于小郡主沐剑屏这样天真浪漫混沌未开的女人,只需要放肆的开一点玩笑表示幽默感就行了。
    对于小公主那样的虐待狂兼受虐狂的女人,决不能手软,必须以暴易暴,让他知道厉害才能乖乖就范。
    对于教主夫人苏荃这样风情万种的有夫之妇,则只能先下手为强,生米煮成熟饭,他就只好稼鸡随鸡了。
    对于曾柔这样的柔弱切不谙世事的女子,很需要怜香惜玉地演一出“英雄旧美”的好戏。
    对于阿柯这种貌若天仙心比天高的女子,他只能采取死缠烂磨,百折不挠的无赖战术。
    至于方怡这种出尔反尔的女人,说实在的,不要也罢,但如果她实在跟着,最好也留个心眼,避免把老公给卖了还不知道。
    英国老翁莎士比亚在微略翻了一下韦小宝这本畅销书后,愤怒的扔在一旁,痛苦的大呼“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韦小宝在旁边窃笑,轻佻德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沙翁质问:“她们真的爱你吗?”
    韦小宝先是有一点惭愧,继而又自圆其说到:“反正她们跟着我,没跟你这糟老头,再说,爱别人比被别人爱幸福。”
    沙翁大怒:“只有鬼才相信,爱人比被爱幸福,爱必须是相互的。”韦小宝悻悻的离去,还扔下一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他奶奶的,;老子去找我七个老婆去了。”
    (李布衣文,摘自天涯)
造梦的金庸
    越是看重一样东西,就越不敢轻易去触及。Www;象对金庸,钦佩他信马驰骋的想象空间,海纳百川的知识包容,谦逊宽厚的儒家风范。却始终不敢动笔去评说这位给无数人梦想的造梦者。说他是造梦者并不为过,金庸为他的痴迷者们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江湖梦、英雄梦和痴情梦。
    江湖梦
    武侠世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在那个江湖中,他们不得已的扮演着各种角色,自然而然的会在头脑中幻想着另外一个江湖。金庸用他的妙笔将这些江湖重新构建成了一个新的江湖,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寻觅到自己的影子,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满足。平凡的小人物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和善良去征服一切;沉迷功名的人可以幻想在万人的簇拥中耀武扬威;慷慨豪迈之人可以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